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83)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83),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3 分)
A、悠.闲 yū 地窖. jià B、荒谬. miǜ 诘.问 jí
C、瓦砾. lì 制裁. cái D、尴.尬 gàn 琐屑.xiā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3 分)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4、名著导读(5 分)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廖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
上面这个片段出自小说《 》,选文所写的是
内容(简要概括)(2 分)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请简要介绍一下选文中的“他”。(3 分) 答:
根据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题填写)(4 分)
予独爱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
,芳草凄凄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根据下面的语境或提示填空(任选一题填写)(2 分) 最能表现杜甫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
“ ”
崔颢的《黄鹤楼》诗中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一 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
(一)诗歌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完成 7-8 题(共 4 分)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2 分)
答:
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愿”字的含义。(2 分) 答: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 9-12 题。(共 12 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有狱.久不决:(2)一讯立.辨:
(3) 有囚法.不当死:(4)众莫.敢争: 10.上文叙述了周敦颐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 分)
翻译下列句子。(4 分)
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译文: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译文:
请你结合此文段,对周敦颐做一个简短而概括的评价(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共 12 分)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 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 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 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
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 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2 分)
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请根据内容具体说明(3 分)
举例说明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分)
说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不仅”的表达效果。(4 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17-题(17 分)
父亲的那座山
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 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呵,便将一座座小土屋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悠悠的柳哨声,扯 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
读山,便是读父亲。
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父亲说,我牙牙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 双手抱着我,亲昵地吻我。这时,我会温顺地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天空下面又是什么?”“是山。”“大吗?”“大
哩。”……我用两只手卷起来,捂住嘴学着父亲粗犷雄浑的声音向着大山说:“大——哩——”。
读山,便是读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是呆板而平淡的,是很苦的。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 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锹磕磁硬土 块的声音溅出了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色的弯钩犁铧走向村庄。本 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
读山,便是读父亲。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童年在父亲的甘露滋润下遥遥远逝。我长大了,要到山外面去,因为有 一个更广阔的天空,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送我启程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说: “孩子你去吧,我等你干大事业……”走过一道道山梁,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当我转身向父 亲道别时,我望见父亲高大的身躯铸成一座山的雕塑,那慈爱的目光变成父亲给我的永久的期待。
读山,便是读父亲。
山的希望是容易满足的,父亲的希望也是容易满足的。上次回家,我带几张一中照的照片给他 看。我指着照片说:“爸,这是我的学校。”父亲便心满意足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颗颗晶莹的泪 珠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他的大半辈子艰辛,大半辈子或忧或喜,或悲或乐,或苦或甜的记忆, 大半辈子山里人的幸福……
读山,便是读父亲。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山给我灵性造就一 种性格。读山,便是读山的目光,山的气质,山的情怀,山的希翼。
啊!读山,便是读父亲。
17 试说明本文的行文线索和主要内容。(3 分)
为什么说"读山,便是读父亲"? (3 分)
试说明文中加点的词"瑟瑟''的表达效果?(3 分)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其中"美好的心灵''指的是什么?(4 分)
本文从不同角度写了父亲的性格.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感动?请略加说明(4 分)
四、语言的运用(5 分)
某中学开展了“走出课堂”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8 分)
梅梅和小华利用周末到动物园收集有关数据,发现有少数游客向动物抛投杂物。如果你是梅梅、小华,你将怎么劝说游客?(2 分)
玲玲和小志发现,很多行人走斑马线不看红绿灯。经过调查了解,这些人大多认为斑马线上就 该车让人行,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为了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玲玲、小志决定以斑马线的口吻写出温馨提示,提醒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请你帮助他们拟写。要求以斑马线的口吻,语言简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 分)
温馨提示:
五、写作(50 分)
23、我们总抱怨生活的平淡,平淡让我们缺少了情趣,失去了激情,没有了感觉,我们以不会感动,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悉心体会,生活有许多人、许多事,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感动不已。请你以“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得少于 600 字。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2、C3、D
4、(1)《骆驼祥子》 内容: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痛苦。
(2)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5、略
6、略
二、古诗文阅读
7、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不慕名剩,洁身自好(对美好社会充满向往)。
8、指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耕田园,坚守自己的节操,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9、(1)案件(2)立刻(3)按照法律(4)不
10、①讯立断久不能决的案件。 ②不惜得罪上司,勇救按法不当死的囚犯。
11、(1)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 (2)“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我不做。”
12、才智过人,善于断案,为人正直,刚直不阿,坚持原则,秉公判案。 三、现代文阅读
(一)1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14、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①段是总说,第②③④⑤是分说,每一段分别照应第①段中的四个“讲究”的内容。
15、①作比较:“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用作:突出事物的特征。 ②打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而不是美术画。” 使语言生动形象,更易理解。
(二)16、假山的堆叠,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技术,但仅有技术是低层次的,艺术是创造性的活 动,能给人以审美愉悦。17、本文以“读山就是读父亲”为线索,表现了父亲对“我”一生的教育和影响,赞美了伟大而深沉的父爱。
18、父亲就像一本博大精深的书卷,具有山一样的宽广的胸怀,教养“我”长大成人。“读山, 就是读父亲”就是理解和感念父亲山一样的胸怀。(大意正确即可)
19、一方面表现父亲禁不住寒冷的情态另一方面表现父亲在“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校园和同学老师面前不自然的窘态。
2 0、懂得做人,懂得理解,懂得爱。
21、例如“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
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表现父亲辛苦劳作、坚忍乐观的性 格。在感念父亲恩德方面,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可从不同角度理解作答,答案不求统一)
四、22、(1)表意明确,有明确的“劝阻”意(1 分)。语言符合身份,简洁通顺(1 分)
(2)、你让的是一点时间,得到的是一份幸福。
(或: 我用深情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你的行为: 慢行,谦让)
(或:我喜欢你在绿灯的引导下轻轻走过!)
五、23、作文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83),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积累,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12),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日平均浓度, 困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3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