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课时作业
展开9.3大气压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其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茶壶B.托里拆利实验C.船闸D.锅炉水位计2.如图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B.吸盘C.用滴管吸取液体D.裂桶实验3.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一段时间后,用橡皮泥封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发现易拉罐被压瘪。下列对这一实验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易拉罐还能自动恢复原状B.实验前在罐内注入少量的水进行加热,实验现象会更明显C.该实验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该实验可说明大气压的存在4.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5.以下物体被“吸”起来的现象中,主要由于大气压强作用而引起的是( )A.图甲中摩擦过的橡胶棒“吸”起纸屑B.图乙中削平的铅柱“吸”在一起C.图丙中塑料吸盘被“吸”在墙上D.图丁中磁铁“吸”起铁钉6.玻璃杯中装有半杯水,用一硬纸片盖住杯口,小心地将杯子倒置于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纸片与水均被大气压稳稳地托住(如图所示),这样就成功地用半杯水演示了“覆杯实验”。若不考虑纸片的重力,关于这一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左侧杯壁对水的作用力方向向左B.大气对纸片的压强等于水因重力对纸片产生的压强C.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水受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7.如图,两同学在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此时吸盘在左右两侧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盘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吸盘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C.吸盘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两同学的拉力等于外界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8.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9.“爱物理,爱生活”,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体现。下列对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受到惯性的作用B.利用荧光物质进行防伪,是因为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C.炒菜时,菜很快熟了,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菜的内能D.高原地区不易用水煮熟食物,是由于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0.带有橡胶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通常一端做成尖口,其侧面刻有棱状条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时,应当将吸管a端插入橡胶塞 B.吸管尖口可以增大对橡胶塞的压力C.棱状条纹有利于大气压将口服液压入口中 D.棱状条纹可以减小吸管与橡胶塞间的摩擦二、填空题11.地球周围的一层厚厚的大气由于受到 的作用,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12.手机无线充电是比较新颖的充电方式,通过磁场共振实现能量的传递。充电端的硅胶吸盘利用 紧紧吸附在手机外壳上;工作时,在手机内部利用 原理产生电能并储存在电池中。13.下面四幅图中,与飞机获得升力相同的科学原理是 图。台风过境时,屋顶会被 (选填“压塌”或“卷走”)。而在“新冠疫情”中出现的“生命摆渡船”——负压救护车和负压病房则是内部气压 外部大气压(选填“”),从而使病房内气体只进不出。14.如图,向两个乒乓球中间打气,会看到两个乒乓球 (填“分开”或“靠近”);用注射器吸入无水酒精,是利用了 ,再将活塞推至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小孔,小孔内还留有少量酒精,沿针筒轴线方向向外拉动活塞一段距离,保持静止,此时,液态酒精消失是 现象,不计活塞与针筒的摩擦以及活塞自重,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拉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不能沸腾,原因是 ,B杯中的水也不能沸腾,原因是 。16.生活处处有物理:(1)为了防止新鲜蔬菜中的水分 (填物态变化名称),我们往往给它裹上一层保鲜膜。(2)冷却食物时,用冰块效果更好,因为冰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热。(3)下图是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一种 现象;用湿手触摸片刻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这是因为手上的水发生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4)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 的原理。(5)食物通过油炸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 高。(6)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效果好,这是因为水温超过了油污的熔点,而使油污 (填物态变化名称)。17.“无动力”抽水——虹吸抽水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无动力”抽水并不是真正无动力,虹吸抽水时主要是 (选填“重力”或“大气压力”)充当动力。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中的玻璃管内灌满水,一端插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另一端用手按住管口,放手后,能把水虹吸到空烧杯的是 ,最后两杯液面保持相平的是 。(均选填“甲”、“乙”、“丙”或“丁”)18.有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简便方法,叫做海尔法。如图所示,容器A中装水,水的密度为ρ水,容器B中装待测密度的液体,倒立U形管的上方,口C处接抽气筒,抽出少量管内空气,使管内气压pc低于大气压p0。AB两管液面在 作用下而上升,若已知水在管A中上升高度为h0,被测液体在管B中上升高度为hx,试求被测液体的密度ρx= 。三、实验题19.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 。(3)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一标准大气压= mmHg,本实验中注射器筒内若有少量空气没有排干净。则所测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0.一同学从实验室借来带密封条的玻璃罩、抽气泵等器材,分别进行了下列探究,请你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填入空格中。(1)将图甲所示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抽走罩内气体,闹铃的声音 ;(2)将图乙所示盛有少量热水的烧杯放入玻璃罩内,抽走罩内气体,杯内的水沸腾,杯内水的温度值 ;(3)将图丙所示的装置放入玻璃罩内,抽走罩内气体,试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 。①连通器的特点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③杠杆的平衡条件④物体的浮沉条件a.茶壶b.飞机c.戥子d.拔火罐ABCD《9.3大气压强》参考答案1.B【详解】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是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B.托里拆利实验用的玻璃管上端没有开口,不是连通器,故B符合题意;C.船闸的上游与闸室、闸室与下游都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是连通器,故C不符合题意;D.锅炉水位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是连通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详解】A.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吸盘的工作过程是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故B不符合题意;C.滴管吸液体的过程是首先将滴管内的气体排出,松手后,橡皮囊恢复原状,内部气压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外界大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被压入滴管,故C不符合题意;D.帕斯卡裂桶实验,验证了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该实验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3.A【详解】A.易拉罐被压瘪后,要恢复原状,需要使罐内的气体压强变大,且大于外界的大气压,但罐子离开酒精灯冷却后,罐内的压强和外界的大气压都是不会变化的,所以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符合题意;B.实验前在罐内注入少量的水进行加热,水汽化吸热,利用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排出罐内空气,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易拉罐被压瘪,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罐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罐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就会被压瘪,所以该实验可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详解】A.茶壶底端连通上端开口,是利用的连通器原理,两图的原理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形状上凸下平,使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获得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戥子利用的是杠杆的平衡原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拔火罐利用的是大气压,不是物体浮沉条件,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C【详解】A.摩擦过的橡胶棒“吸”起纸屑因摩擦而带电,会吸引轻小的物体,故A不符合题意;B.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塑料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瓷砖上,故C符合题意;D.磁铁“吸”起铁钉,因为磁铁具有磁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详解】A.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左侧杯壁受到液体的压力向左,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受到杯壁的压力向右,故A错误;B C.对硬纸板,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向下的液体压强和杯内气体产生的压强,大气对纸片的压强等于水因重力对纸片产生的压强加上杯内气体的压强,故B错误,C错误;D.对杯中的水进行受力分析,水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杯内气体的压力,因为杯中的水静止,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加上气体压力,因此水受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故D正确。故选D。7.B【详解】ABC.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要先将吸盘内的空气被排出,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AC错误;D.吸盘在左右两侧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没有被拉开,故拉力小于大气压力,故D错误。故选B。8.D【详解】A.大气压不变,对玻璃管顶端水银液面进行受力分析,由于液面受力平衡,所以玻璃管顶端的水银液面受到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减去水银柱的压强,也等于玻璃管上端对液面的压强,进而等于液面对玻璃管上端的压强,即2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玻璃管上方是真空,所以外界大气压就等于76cm高水银柱,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说明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上端碰出一小孔,管内水银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D【详解】A.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惯性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能用受到来描述,故A错误;B.红外线对温度敏感,用红外线可以制作红外线夜视仪和进行电视遥控,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紫外线来识别真伪,故B错误;C.炒菜时,菜很快熟了,是因为锅温度高,菜温度低,发生了热传递,菜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C错误;D.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所以高原地区不易用水煮熟食物,故D正确。故选D。10.C【详解】A.b端比a端尖,当用吸管b端插入橡胶塞时,b端受力面积小,在压力相同时,b端压强较大,更容易插入橡胶塞,所以使用时,应当将吸管b端插入橡胶塞,故A错误;B.由A解析可知,吸管尖口可以增大对橡胶塞的压强,不是压力,压力是人手决定的,不会变化,故B错误;CD.当人吸口服液时,吸管内的气压变小,在管外的大气压作用下把液体压进口内,但是管外的气体体积变大,气压变小,这时吸管的棱状条纹,可以让外界的空气进入瓶内,不断补充空气,那么管外的大气压大小不变,有利于大气压将口服液压入口中,棱状条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会使摩擦力变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1. 重力 托里拆利【详解】[1]大气受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因此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2]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水银测量出大气压的值,发现大气压能够支撑760mm高的水银柱,水银柱高度产生的压强即为大气压强值。12. 大气压 电磁感应【详解】[1]吸盘要固定在手机壳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手机壳上,利用了大气压。[2]手机无线充电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13. 乙 卷走 < 【详解】[1]飞机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气流速,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就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与图乙相符。[2]台风到来时会刮起大风,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屋内气压不变,房内房外因气压差的原因,屋顶就可能被卷走。[3]负压救护车和负压病房可以防止病房内气体向外扩散,那么就需要病房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14. 靠近 大气压 汽化 大于【详解】[1]向两个乒乓球中间打气,两个乒乓球中间气流速度变大,由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两个乒乓球会受到向内的压强差作用,所以会看到两个乒乓球靠近。[2]用注射器吸入无水酒精,注射器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无水酒精被压入注射器内。[3]再将活塞推至针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小孔,此时注射内是密封的,沿针筒轴线方向向外拉动活塞丙保持静止,注射器内气压减小,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酒精汽化的过程。[4]此时注射器内有酒精蒸气,有一定的气压,不计活塞与针筒的摩擦以及活塞自重,拉力大小等于外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与内部酒精蒸气气压对活塞的压力之差,故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大于拉力。15. 见解析 见解析【详解】[1]A杯中的水不能沸腾,原因是当容器中的水沸腾后,水温会保持在沸点不变,而A杯中的水从容器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容器中的水的温度相同,此时不能继续从容器中的水中吸收热量,不满足沸腾的条件,故A杯中的水不能沸腾。[2]B杯中的水不能沸腾,原因是此时B杯中气压增大,使得水的沸点升高,此时B杯中的水温度未达到沸点,所以不能沸腾。16.(1)汽化(2)熔化(3) 凝华 凝固(4)升高(5)沸点(6)熔化【详解】(1)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为了防止新鲜蔬菜中的水分汽化,我们往往给它裹上一层保鲜膜,这样可以减缓蔬菜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2)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且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冷却食物时,用冰块效果更好,因为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食物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食物的温度。(3)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其表面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会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一层“白霜”。用湿手触摸冻肉片刻后,由于手上的水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会发生凝固现象,即液态水变为固态冰,因此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因此,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5)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因此,食物通过油炸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高,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烹饪食物。(6)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时,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效果好。这是因为水温超过了油污的熔点,使油污从固态变为液态,即发生熔化现象。熔化后的油污更容易被水冲走或擦拭掉。17. 大气压力 丙、丁 丁【详解】[1]设在弯管正中央有一液片M,如下图所示:液片左侧受到的压强为p左=p大气压﹣ρ水gh1①液片右侧受到的压强为p右=p大气压﹣ρ水gh2②因h1p右故水从鱼缸流入圆柱形容器中;当h1=h2,p左=p右时,水停止流动,“无动力”抽水并不是真正无动力,虹吸抽水时主要是大气压力充当动力。[2][3]要想产生虹吸现象,需要把注满水的容器放在较高处,另一个没有盛水的容器放在较低处,故丙、丁能把水虹吸到空烧杯;由于丙中的小烧杯的高度远远低于左侧小烧杯的高度,所以这两个小烧杯中的液面不可能相同;而丁中的两个烧杯的高度相同,最终的水面相平。18. 大气压 【详解】[1]从C处抽气后,管内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A、B内升起一段液柱。[2]液柱静止时,外界大气压等于管内气体压强与U形管某管内液柱生的压强的和,则两管内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有pA=pB即ρ水gh0=ρxghx可得出ρx=19. 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760 偏小【详解】(1)[1]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使注射器密封。(2)[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容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3)[3]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即760mm。[4]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相反,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大,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20. 变小 不变 变小【详解】(1)[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将玻璃围罩内的空气抽走,闹钟的响铃将变小。(2)[2]抽走罩内空气,杯内热水将会沸腾,这是因为液体的沸点受到大气压的影响,抽走罩内空气,罩内气压变小,水的沸点变低,即使是较低温度的热水也开始沸腾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3)[3]图丙所示装置是托里拆利实验,试管内外水面高度差与管外大气压有关,将罩内气体抽走,则罩内气压减小,试管内水面会往下降,即高度差会变小。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DCDBD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