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社戏 (2)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社戏 (2)教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社戏 (2)教案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社戏 (2)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小结并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社戏
    难点名称
    悟出《社戏》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首词中,词人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学生较难感受,因为这高于五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难点教学方法
    1.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2.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对农民少年淳朴的品质的赞美以及体会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童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长大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浪漫情怀,大家的童年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
    【此环节不让同学们阐发,只是说说就行,目的是勾起学生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学生活动:
    找四个学生回答】
    问题简单,找四个成绩差的学生来答此问题。
    【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四位同学讲的很好。的确是,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我们陪童年鲁迅走过了充满童趣的生活,今天我们将追寻鲁迅儿时乡村生活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设计意图说明:由提问导入,揭示课题。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忆童年生活,引发学生课堂对话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不惮dàn 潺潺chán 凫水fú 撺掇cuān du 踱duó 颇pō
    怠慢dài 吁气xū 宛转wǎn 絮叨xù dā 磕kē 楫jí
    归省xǐng行辈háng 舀水yǎ 蕴藻yùn zǎ 伊yī 篙gā
    2、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活动:
    概括大意。学生的概括大意符合即可】
    主要叙写“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
    2、 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
    思考:本文课题《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又不多,我们是否把标题改为《童年》或别的什么标题?为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意图的感悟。然后组内推荐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学习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迁移的一个基本前提。探究、对话、交流、提高。教师适时点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这里比较关键的是教师要视具体情况来点拨,既非灌输包办代替,更不是强加给学生,而是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一种指导。】
    三、精读课文,分析情节
    1、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如果让你在“社戏”前面加一个动词的话,加什么好呢?
    看。
    2、课文中第一次出现“看戏”两个字是在第四段第一句话。这句话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和主要情节“看戏”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有联系,这三段交代了看戏的时间、地点、看戏的人,还有看戏的机缘——由于我随母亲回外婆家消夏,所以才得以看戏。这些可以称为“看戏”前的“序幕”。结尾写第二天六一公公送豆。
    3、看戏的过程按时间或事件的发展顺序可分为几部分?
    (4——30)看社戏
    戏前波折(4——9)
    月夜行船(10——13)
    船头看戏(14——21)
    月下归航、偷豆(22----30)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作者写来真麻烦!要是我们写可能就简单多啦。“一年夏天,我住在姥姥家,正赶上赵庄演戏,于是一天晚上,我就和一群小伙伴架着船去看戏了。”一句话,多简单!连下面的情节也省了。这样写好不好?
    不好。比方说我们逗小孩的时候,拿着一块糖,总是东藏藏、西藏藏,要么举得高高的,就是不一上来就给他。看戏却先让你看不上,就是为了有意思啊!这在写作上有个术语叫“蓄势”。就是为了调人胃口,使文章有波澜,让人爱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看戏之前的一波三折。
    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1)A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G
    3、提问: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小结
    突出平桥村的乐土乐事,点明看社戏的过程是事件的重点,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是三个重点情节。
    鲁迅先生用细腻而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画了一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抓住了人们对童年无限怀恋的共同情感体验,与我们一同唱起了童年的歌。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社戏的知识,作者及其作品简介,检查字音字义的预习,朗读课文,熟悉情节,整体感知课文意图,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