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沪教版)

    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沪教版)第1页
    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沪教版)第2页
    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沪教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沪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沪教版),共9页。
    第4章学情评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助能力。”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2.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D.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3.硝酸铵是一种烈性炸药,当温度达到400 ℃以上时,硝酸铵即可发生爆炸,化学方程式是4NH4NO3eq \o(=====,\s\up7(△))3N2↑+2X↑+8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O2 B.O2 C.N2O D.N2O4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Al+H2SO4===AlSO4+H2↑B.甲烷(CH4)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eq \o(=====,\s\up7(点燃))CO2+2H2OC.红磷燃烧:2P+O5eq \o(=====,\s\up7(点燃))P2O5D.电解水:2H2Oeq \o(=====,\s\up7(电解))2H2+O25.利用燃烧原理可有效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家庭用煤将“煤块”改为“蜂窝煤”,可使煤燃烧更充分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吹灭蜡烛,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6.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图表示加热高锰酸钾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y表示的是(  )(第6题)  A.高锰酸钾的质量B.剩余固体的质量C.生成氧气的质量D.锰元素的质量7.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依据下列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第8题)  (第9题)9.在某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物甲、丙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8∶1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0.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B.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D.参加该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22∶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0 分)11.(10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的利用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如表:(1)某化学兴趣小组郊外野营时,开展了下列探究实践活动。①分别点燃大小相同的木材和木炭,________(填“木材”或“木炭”)先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沙石盖在燃烧的木材上,木材不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2)若氧气供给不足,木炭燃烧不充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在做饭时,小明同学用扇子扇炭火,火越来越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可燃物燃烧。小华同学则将捡来的树枝架空,也能使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点燃煤球(用无烟煤制作),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2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固定和利用CO2的方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打火机用的燃料是丁烷(C4H10),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北京理工大学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口罩。口罩中使用了MOF催化过滤层,在潮湿空气中臭氧去除率可达100%,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2题)13.(9分)“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且灭火时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在扑灭森林大火时,可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________________。(2)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特点有________。A.灭火浓度最低 B.灭火效能最高C.灭火速度最快 D.会造成人员伤亡(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遇热时NaHCO3会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9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第14题)(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3)实验过程中,镁条完全燃烧,称得反应后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5.(10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已知图2、3装置的气密性均良好,反应前托盘天平已调节平衡。(第15题)(1)图示实验中,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时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__(填“不偏转”“左偏”或“右偏”)。(3)乙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托盘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丙同学: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稀盐酸与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托盘天平平衡(软塑料瓶形变忽略不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在__________中进行。16.(12分)化学兴趣小组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研究火场逃生策略的合理性。如图A所示,在圆筒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三个点(K1、K2、K3)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B所示,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处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l、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第16题图1)(1)实验获取3根蜡烛从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如表1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熄灭时不同高度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表1 3根蜡烛从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表2 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①三根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②表2中,x可能是________;A.18.6 B.17.9 C.17.2 D.16.1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C和图D所示。(第16题图2)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分析,发生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17.(8分)极硬的陶瓷材料碳化硼(B4C)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中子吸收剂。在电弧炉中用C与B2O3反应制得B4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2O3+7Ceq \o(=====,\s\up7(电弧))B4C+6CO↑。按此反应,当消耗70 kg B2O3时,可制得B4C多少千克? 答案一、1.A 2.A 3.A 4.C 5.B 6.B 7.A 8.D 9.B 10.B 思路点睛:在图中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去掉反应剩余的物质,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即可。二、11.(1)①木材;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②氧气(2)2C+O2eq \o(=====,\s\up7(点燃))2CO;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可用木材引燃;木材的着火点低,燃烧后放出热量,使煤球温度升高,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后煤球燃烧12.(1)CO2+2NH3eq \o(=====,\s\up7(高温、高压))CO(NH2)2+H2O(2)2C4H10+13O2eq \o(=====,\s\up7(点燃))8CO2+10H2O (3)2Mg+CO2eq \o(=====,\s\up7(点燃))2MgO+C (4)2O3eq \o(=====,\s\up7(MOF))3O213.(1)干粉灭火弹 (2)ABC (3)2NaHCO3eq \o(=====,\s\up7(△))Na2CO3+CO2↑+H2O (4)禁止携带火种(合理即可)14.(1)B (2)2Mg+O2eq \o(=====,\s\up7(点燃))2MgO;参加反应的氧气 (3)部分生成物逸散到空气中三、15.(1)CaCO3+2HCl===CaCl2+H2O+CO2↑ (2)右偏 (3)气球胀大,装置所受浮力增大(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保持不变 (5)密闭容器16.(1)①甲、乙、丙 ②C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一定浓度的氧气接触才能够燃烧 (2)大;蜡烛燃烧放热使二氧化碳的密度变小而上升到高处(3)低处氧气含量较高,温度较低,且二氧化碳浓度较低四、17.解:设可制得B4C的质量为x。2B2O3+7Ceq \o(=====,\s\up7(电弧))B4C+6CO↑ 140     5670 kg     xeq \f(140,56)=eq \f(70 kg,x) x=28 kg答:可制得B4C 28 kg。 题序12345678910答案选项证据结论A铁块生锈后质量比原铁块质量大该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通电分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燃烧一定生成新物质可燃物木材木炭无烟煤着火点/℃200~290320~370700~750蜡烛甲乙丙时间/s106164199熄灭时间/s低处(a3)/%中处(a2)/%高处(a1)/%10619.819.118.516418.917.7x19918.617.116.5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