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科学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4537/0-17388222989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科学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4537/0-17388222989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科学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4537/0-17388222990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科学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科学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端午节,人们有以下习俗,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赛龙舟B.酿黄酒
C.包粽子D.挂艾草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固体D.倾倒液体
3.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的作用是( )
A.吸附B.过滤C.杀菌消毒D.沉淀
4.[2024·河北模拟]“安全重于泰山”。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C.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
D.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D.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6.[2023·广州改编]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7.[2023·宜宾]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类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8.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香水需要密封保存——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蒸发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浓氨水和浓盐酸可以“空中生烟”——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9.[2023·邵阳]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数值为4
B.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85 g
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10.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矿泉水、氧化镁、氧气B.氮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
C.木炭、水银、牛奶D.氢气、冰水、食盐水
11.水在科学实验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水起隔绝氧气作用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硫在氧气中燃烧
C.探究燃烧的条件D.洗涤试管
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同种元素的微观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观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二、填空题(共40分)
13.(12分)[2023·福州期中]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观粒子是 (填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面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字母)。
(3)从物质用途的角度: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可用于合成氨气,科学家研制出“TM-LiH”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效率,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是 (填名称)。
②除催化剂外,该变化过程中不变的微观粒子有 。
③针对上述反应原理,你对催化剂的新认识是 。
14.(18分)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硫燃烧发出 火焰。
(2)实验二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在铁丝下端系火柴的作用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实验三中,夹取木炭的仪器名称是 ,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木炭燃烧,发出 光,放出热量。
(4)实验四中,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的实验现象是 ,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以下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可以用铁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要足量
C.没等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D.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15.(10分)[2024·西安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A是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种微观粒子 (填“是”或“不是”)同种元素。
(2)图B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其中x= ,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 。
(3)写出D粒子的符号: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N可以表示氮气,也可以表示一个氮原子
B.C粒子对应元素的原子共有2个电子层
C.E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S-2
D.O2-、Na+、Al3+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均为10
三、实验探究题(共36分)
16.(16分)[2023·唐山期中改编]通过近期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对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Ⅰ.氧气制取方法的梳理(如图1)。
图1
(1)工业上常用途径甲分离液态空气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从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填“甲”“乙”“丙”或“丁”),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Ⅱ.图2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2
(3)仪器a、b的名称依次是 、 。
(4)实验室若用图1中的方法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 (填序号)装置进行组合;该实验需要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若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破裂,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试管口向上倾斜
B.先预热再用外焰集中加热
C.实验结束马上用冷水清洗试管
17.(20分)[2023·扬州期中](一)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古代人民逐水而居,智慧的劳动人民曾用漉水囊(如图1)除去河水中的泥沙等杂质,漉水囊似圈形网兜,骨架用生铜制成,其原理类似于水的净化中的 操作。
图1
(2)“饮水洁净,不得瘟病。”古人常用木炭除去水中的浮尘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木炭的 性。
(3)电解一定量的水,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填名称);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写出其与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当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5 mL时,理论上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mL。
(二)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电解水的实验。
(4)电解水时,通常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目的是 。
(5)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
①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②氯化钠溶液是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
图2
【形成假设】假设Ⅰ:氧气和氯气;假设Ⅱ:氢气和氧气;
假设Ⅲ:氢气和氯气。
【设计实验】用如图2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结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和水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反思评价】联系电解水的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氯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
一、1. B 2. A
3. C 【点拨】步骤③是用紫外灯管照射,紫外线能杀菌消毒,则步骤③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4. A 【点拨】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会使空气流通,使火势更旺,故A错误;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烟尘的吸入,故B正确;水能导电,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故C正确;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从而灭火,故D正确。
5. C
6. D 【点拨】PM2.5是空气污染物,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D错误。
7. C 【点拨】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利用的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且隔绝空气,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错误。
8. B 【点拨】水蒸发为水蒸气,体积变大的原因: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B项错误。
9. C 【点拨】x=14-2-8=4,A正确;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正确;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85,单位是“1”,不是“g”,C不正确;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正确。
10. D 【点拨】A中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氧气属于单质;B中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C中水银属于单质;D中氢气属于单质,冰水属于化合物,食盐水属于混合物。
11. C 【点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是为了迅速降温并吸收五氧化二磷,烧杯中的水用来指示被消耗氧气的体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将白磷放入水中可隔绝氧气,与空气中的白磷作对比,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洗涤试管时水起溶解的作用。
12. B 【点拨】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但是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质子、原子核等,故A错误;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种元素一定不能组成化合物,故B正确;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否为氧化物,还要看该化合物是否由两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同种元素的微观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但是质子数相同的微观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H2O分子与Ne原子都有10个质子,故D错误。
二、13.(1)混合物
(2)N2;C
(3)①氨分子 ②H原子、N原子 ③催化剂可能会参加反应
14.(1)蓝紫色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引燃铁丝;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坩埚钳;白
(4)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中,集气瓶中水面约上升至刻度1处;磷+氧气五氧化二磷;AC
【点拨】(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在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据此书写文字表达式。(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4)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氧气被消耗,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中,集气瓶中水面约上升至刻度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代替红磷进行实验,A不合理;没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C不合理。
15.(1)不是 (2)15;N、O
(3)Mg2+ (4)BD
【点拨】(4)N能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气,A错误;C粒子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所以该元素的原子共有2个电子层,B正确;硫离子的符号为S2-,C错误;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等于原子得失电子数,故O2-、Na+、Al3+的核外电子数均为10,D正确。
三、16.(1)物理
(2)乙;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3)铁架台;集气瓶
(4)①④;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AC
17.(1)过滤 (2)吸附
(3)氧气;H2+O2H2O;10
(4)增强水的导电性
(5)Ⅱ;H2;Ⅲ;氯化钠+水氢气+氯气+氢氧化钠;不可以
【点拨】(5)【设计实验】①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实验中试管a中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由资料可知,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所以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一定是氯气,故证明假设Ⅱ错误;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燃着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听到爆鸣声,证明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即证明电解氯化钠溶液有氢气和氯气生成,故假设Ⅲ正确。【反思评价】由实验可知,电解水实验中,若在水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会生成氯气而影响实验结果,故电解水时不可以加入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2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中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假设 错误
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燃着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假设 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鲁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沪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