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活板》【2022新课标】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3-17388078784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5《 活板》【2022新课标】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3-17388078785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5《 活板》【2022新课标】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3-17388078785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5《 活板》【2022新课标】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3-173880787862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5《 活板》【2022新课标】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3-173880787866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5《 活板》【2022新课标】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3-173880787868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5《 活板》【2022新课标】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3-173880787870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5《 活板》【2022新课标】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3-173880787875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5《活板》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4-17388078811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活板》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4-17388078811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活板》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4-17388078812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活板》导学案 (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0-17388078635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活板》导学案 (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0-17388078636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活板》导学案 (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0-17388078636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活板》导学案 (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1-17388078644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活板》导学案 (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1-17388078644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活板》导学案 (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1-17388078645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活板》同步检测(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3904/5-17388078817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任务型情境教学】统编修订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含素材)+教案+导学案(师生版)+同步测试(含答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活板一等奖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活板一等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5《活板》2022新课标课件pptx、25《活板》教学设计doc、25《活板》导学案教师版doc、25《活板》导学案学生版doc、25《活板》同步检测含答案doc、《活板》朗读mp3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的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2008年6月14日,活字印刷术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以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为主体的“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字印刷术的详细介绍就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的《活板》一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活板》。
1.熟读课文,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毕昇(?—约1051),北宋工匠、发明家。宋初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注意感受停连和节奏,标注生字读音。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雕版印刷发展情况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自冯瀛王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译读课文,落实字词,概括内容。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雕版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人的身份
庆历年间,有位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介绍活字印模的制作
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等到铁板上的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
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
排满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板,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介绍活板的使用方法、功效
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印刷时,)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板已另外在排字了,
这一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里面有重复的字。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们贮存起来。
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要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不用木料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
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
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
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并说一说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
交代活字印刷术的前身 ——雕版印刷的简要情况。
简要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详细介绍制字、制版、印刷、拆版的程序,是对活字印刷全过程的介绍。
第1段介绍印刷的简要历史,是为第2段推出活字印刷设置一个大的背景,也可以说是为了体现印刷术的发展和进步;第3段交代下落,照应第2段开头,使对活字印刷的介绍有始有终。
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看作者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6.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4.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明确]每字刻20多个字印。
有的字如“之”“也”用的较多,怎么办?
活字不用时怎么存放呢?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如果遇到生僻而平时没有准备的字,怎么办呢?
·为什么不用木料刻字印而用胶泥呢?
(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如用胶泥用讫在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活版是主要特征是一个“活”字。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放在不同木格中,方便精准取用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更互用之
方便一版中多次出现时使用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势?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活字印的预备数量可以满足一版内重复用字需求。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贮存和再次使用便捷。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临时制字很方便。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胶泥制字比用木头制字更适宜于活版印刷。
①板印书籍(同“版”,雕版)②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同“以”)③文理有疏密(同“纹”)④若止印三二本(同“只”,仅仅)
唐人尚未盛为之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又为活板满铁范为一板未为简易
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瞬息可就(动词,完成)
若止印三二本(连词,如果)不若燔土(介词,如,像)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用)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用来)
五代时始印五经(动词,印刷)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用雕版印刷的)先设一铁板(此处指较硬的物体)
三、词类活用①板印书籍(名词作状语,“用雕版”)②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用火” )③用讫再火令药熔 (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④则以纸帖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四、古今异义①薄如钱唇(古义:边缘;今义: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②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古义:蒙,盖;今义:向外透,往上升) ③庆历中有布衣毕(古义:平民。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今义:布衣服)④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古义:框子;今义:模范,范围)
省略句: ①火烧令坚(“令”后省略宾语“之”) ②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置”后省略介词“于”)被动句: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为……所……”表示被动)
1.文体文学常识填空。(1)沈括(公元1031-公元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朝代)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巨著《 》。(2)《梦溪笔谈》是一部 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2.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
(1)持就火炀之( ) (2)则以纸帖之( )(3)则第二板已具( ) (4)更互用之( )(5)瞬息可就( ) (6)用讫再火令药镕( )
3.下列各句中 “其”字所指代的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A项,指活版印刷; B项,指字模; C项,指活版。
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昇) 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C.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指铁框) 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史。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活板”,为何要先介绍雕板印刷术的历史?
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做铺垫。
第二段:具体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第一层:(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第二层:(其法:---则字平如砥)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第三层:(若止印三二本---则极为神速)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第四层:(常作二铁板---殊不沾污)活版的印刷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3.为第二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4.归纳有关活字印刷的过程。制作过程:刻字、烧模,可以归纳为“制字”。然后是以药铺底,称之为“制版”。接下来是布字、炀药、按面的过程,称之为“排版”。5.活板印刷有什么特点?多则简单,少则复杂。所以说活板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6.活板在选材上为什么不选其他材料,例如木头,课文告诉我们原因在哪里?“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木头和胶泥材料不一样,实用方便性也不一样,而且胶泥更容易拆卸。
7.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交待活板的下落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交待活版的下落,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 “至今”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是毕昇创制的活版。 “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的收存。
1.我们知道说明介绍过程中可以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顺序,第二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复习逻辑顺序)从制作到印刷再到补充说明,完全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来写,所以是逻辑顺序。2.整个第二段是逻辑顺序,那么写制作过程是以什么为序?以制作过程为序,即时间顺序。
制字(刻字——烧模)制版(铺底)排版(布字——炀药——按面)
①举例子: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之内有重复者。②列数字:数百千本,二十余印…… ③作比较:A.“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殊不沾污”,通过比较指出木料的缺点“沾水则高下不平”,明确了不用木料而是用胶泥的原因。B.“若止印三二本……则极为神速”,这句话是针对雕版而言,准确说明了活板“印速快”的优点。④打比方:“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作用:使人们对胶泥字模的形状、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准确形象。
3.快速浏览,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4.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1)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是合理的顺序。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5.这么重要的一项大发明,竟然是来自平民。虽然对他的描写只有一个词语“布衣”,但是我们分明读出了他身上的诸多优秀的品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感受到毕昇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写一手好字,刻一手快字,懂得韵律,不断思考,追求进步,敢于创造发明。
敢于创新,追求一种工匠精神。
一字一印,一韵一帖,展现活字印刷之活,彰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之智。毕昇的活字印刷,在“活”字上做文章,匠心独妙,“活”在创新,不仅“活”在技术,更“活”在思想,“活”在他的工匠精神。布衣毕昇发明活板告诉我们:对于技艺,“熟是经验,活是创新”。“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如今的中国科技飞速发展,从北斗导航到空间站建设,从高铁领先世界到登陆火星,中华民族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更需要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名于世的工匠精神!
学习了《活板》,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为毕昇的创新精神所感动,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印刷业有了更新的发展(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能随意设置版式、显示效果等,这些都是活版所做不到的),但还有更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创造,希望我们努力做当代的毕昇、张衡、祖冲之。
1.下列句中加线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人尚未盛为之(指“版印书籍”)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助词,的)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是) 不以木为之者(制作,作活板) C.持就火炀之(靠近) 瞬息可就(完成) D.有奇字素无备者(平常,平时) 训练有素(素质,素养)
【解析】A项,“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第一个“之”为指示代词,这;B项,“不以木为之者”的 “为”是“刻”的意思;D项,“训练有素”的“素”是“平素、向来”的意思;故选C。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B.本文在说明活板时,采用了程序式的说明顺序,即按照工艺流程先后说明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C.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术做了铺垫。 D.“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解析】D选项“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运用了打比方说明方法;“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答案为D。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解析】不用木料的原因是,木料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水就高低不平,而且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
A.活版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版四大工序。 B.文章主要说明了活版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C.活版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版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1.假如你是博物馆活字印刷展厅的讲解员,你最想为参观者介绍“活板”的哪一个特点,会怎样介绍呢?请写150字左右的小文章。2.完成课后练习及同步练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有为有不为一等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6《有为有不为》2022新课标课件pptx、16《有为有不为》教学设计doc、16《有为有不为》导学案教师版doc、16《有为有不为》导学案学生版doc、16《有为有不为》同步检测含答案doc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青春之光优秀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5《青春之光》2022新课标课件pptx、15《青春之光》教学设计doc、15《青春之光》导学案教师版doc、15《青春之光》导学案学生版doc、15《青春之光》同步检测含答案doc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卖油翁一等奖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13《卖油翁》2022新课标课件pptx、13《卖油翁》教学设计doc、13《卖油翁》导学案教师版doc、13《卖油翁》导学案学生版doc、13《卖油翁》同步检测含答案doc、13《卖油翁》朗读mp3、《卖油翁》动画视频素材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