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默写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要塞(sài) 颁发(bān) 仲裁(zhòng) 锐不可当(dǎng)
    B. 翘首(qiá) 镌刻(juān) 绯红(fēi) 筋疲力尽(jīng)
    C. 喝采(hè) 佃农(diàn) 不辍(chuò) 杳无消息(yǎ)
    D. 黝黑(yǒu) 愚钝(yū) 侏儒(zhū) 藏污纳垢(gò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荧光 托辞 粗制滥造 不辍劳作
    B. 镌刻 操纵 油光可鉴 喑然失色
    C. 聩退 窒息 匠心独运 为富不仁
    D. 浩瀚 遗嘱 眼花撩乱 正襟危坐
    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李老师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晓明同学。
    B. 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C.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D. 我,一个芸芸众生,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只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 《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6.默写填空(9 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此物何足贵? 。(《庭中有奇树》)
    (5)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
    (6)高峰入云,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8)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剪纸艺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呼吁更多人关注剪纸艺术。(2 分)
    2.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过时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你对此观点进行反驳,阐述剪纸艺术存在的价值。(3 分)
    3.请你为大家介绍一种剪纸的基本技法,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其操作过程。(2 分)
    三、阅读理解(59分)
    (一)古诗阅读(5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3 分)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风烟俱净( ) (2)互相轩邈( )
    (3)经纶世务者( ) (4)窥谷忘反(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奇”“异”表现在哪里?(4 分)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19分)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3 分)
    2.文中“蹒跚”“攀”“缩”“倾”等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
    3.“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请分析“我”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 分)
    4.文中父亲的背影让“我”感动,生活中一定也有一些细节让你感动,请你描述一个这样的细节。(4 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父爱有了怎样的新认识?(4 分)
    (二)(20分)
    七块红烧肉
    ①我十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三,天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担子一头是两床沉甸甸的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仅此而已。
    ②三十年前,大年正月的乡村是热闹的。一路走过好几个村庄,地上都是红鲜鲜的爆竹纸,屋里都是笑声,空中飘着酒菜的香气。因为细雨,初泛青绿的原野上,只有我和母亲两个行人。
    ③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
    ④“姆妈,我来挑一截。”
    ⑤“不要的,我行。”
    ⑥草色稀淡,野雨如烟。穿过枫河北端的滩涂,再过一个水村,绕着一条溪水转到对面的山梁,顺着山道走下,径直穿过西湾的田野,到枫河入江的狭长河道时,乘渡船而过,爬上河埂,便可望见五校的校舍了。后面的路途是沉默的,只有细雨洒在盖物薄膜纸上的沙沙声和胶靴拔泥而出令人疲惫的声响。我们到达河边时,已是午后一点多了。河边无船,一条粗绳子横贯河面。对面,细雨落水,野渡无人。母亲已经累了,身子随着担子一起摇晃着。
    ⑦“姆妈,让我来。”我来到母亲身边。
    ⑧“我行。”母亲不让。她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
    ⑨岸上的红砖房门开了,一个人走下来。也不用划桨,人站在船上,手抓着粗绳,把船悠到对岸。那是个穿蓑戴笠的女人。她紧紧抓着绳子,看着我们,说:“那孩子,你先上来,帮你妈接一下!”
    ⑩我走上船,晃得站不稳。母亲说:“我行。”她挑着担子走上来,船大幅度晃动起来,差点没翻。女人夺过,将被子摁在船板上,厉声说:“被子湿了还能晒,人死了就死了!”母亲嗫嚅着,没说话。
    ⑪女人不是渡船的,她是给挖沙船上的男人们做饭的。她不要钱,只是看着我们发出一连串地叹息,目送我们走进了五校。
    ⑫很快就报完名,我住进了宿舍。母亲帮我铺好被子,一边铺,一边流泪。被子湿了半边,她叮嘱我,一出太阳就抱出去晒。她跟我的同学们请求带我睡几夜,直到我晒干被子,但终于不放心,叮嘱我不要睡湿的这边。时间不早了,她也该走了。她站在走廊上,回头看着我。
    ⑬“我走了,你记得四点去换饭票啊!”
    ⑭我点点头。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
    ⑮“你一定别忘了。”她穿好了雨衣,走进细雨中。远方,山色苍茫,风斜雨细,淅淅沥沥,瑟瑟寒侵。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满着少年的忧伤。
    ⑯她是在第三天赶来的。来的时候,我快上下午课了,便匆匆去食堂为她打饭。我打了半斤饭两个菜,一个炸酱,一个红烧肉,一共一块五毛五。在五校待过的同学都该知道,那个上海大厨做的炸酱和红烧肉是怎样的美味啊!
    ⑰“你一定要吃掉,我要上课了。”
    ⑱下课的时候,母亲已经走了。饭盒里,炸酱没动,十块红烧肉还剩七块,整整齐齐地挨着。酱红色的浓汁,隐隐的油光,肥厚的肉块儿。为她吃掉了三块红烧肉,我开心得流泪。那时候,我一周只有五块钱的伙食费。那是我在五校第一次吃红烧肉,也是最后一次。
    ⑲有一个黄昏,我到河堤上背课文,遇到了上次撑船的那个女子。她看着我说:“那天你妈妈回去时,胶靴里都是水。我让她坐在床上,帮她使劲儿拽,半天才拽下来。我收不住势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摔得不轻。靴子拽下来,也把她的眼泪和哭声拽出来了。她是哭着走回去的。”
    ⑳她深深地看着我,又说:“你妈那天给我带了三块红烧肉,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红烧肉。”
    ㉑夕阳在天,河水粼粼。我沿着河堤跑起来。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②段写大年正月乡村的热闹与我和母亲路上的孤独形成对比。
    B. 选文⑲⑳两段补充交代了三块红烧肉的去向,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C. 文章结尾“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是怕她看见后笑话我的软弱。
    D. 文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传达出母子情深。
    2. 文章第①段作者罗列担子里的东西,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远方,山色苍茫,风斜雨细,淅淅沥沥,瑟瑟寒侵。(从描写角度赏析)
    (2)女人夺过,将被子摁在船板上,厉声说:“被子湿了还能晒,人死了就死了!”(请赏析加点词语)
    4.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5. 文章以“七块红烧肉”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作文(30 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有时候,感动来自于父母的一句问候,有时候,感动来自于朋友的一个拥抱,有时候,感动来自于陌生人的一个微笑……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 600 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
    1.C
    2.A
    3.C
    4.D
    5.D
    6.(1)山山唯落晖 (2)月下飞天镜 (3)老骥伏枥 (4)但感别经时 (5)冰霜正惨凄 (6)清流见底 (7)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8)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综合性学习
    1.示例:传承剪纸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2.剪纸艺术具有重要价值。它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民间艺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剪纸在装点生活、营造节日氛围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并非过时,应得到传承和发扬。
    3.如折叠剪纸法。操作过程:将纸对折,在折好的纸上画出要剪的图案的一半,然后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条剪下,展开后就是一个完整的对称剪纸图案。
    三、阅读理解
    (一)古诗阅读
    1.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广阔无垠的大漠上,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起,黄河尽头,一轮又大又圆的落日静静地悬在天边,画面雄浑壮阔,尽显苍茫之感。
    (二)文言文阅读
    1.(1)全,都 (2)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3)筹划、治理 (4)同“返”,返回
    2.(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
    3.水“异”在:清澈、湍急,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水流比箭还快,浪像飞奔的马。山“奇”在:山高、树多、景美,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山间有各种声音,充满生机。
    4.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这是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三)现代文阅读
    (一)
    1.主要写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情景,重点刻画了父亲艰难翻越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我”两次被感动流泪。
    2.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过程,突出了父亲行动的不便和为儿子不辞辛劳的付出,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3.第一次流泪是因为看到父亲艰难地攀爬月台为自己买橘子,被父亲的举动深深感动;第二次流泪是因为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和牵挂,心中不舍与感激交织。
    4.示例:那次我生病卧床,妈妈守在床边,不停地用湿毛巾为我擦额头降温,还轻声安慰我。半夜醒来,看到妈妈坐在床边,头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手却还紧紧握着我的手,那一刻,我心中满是感动。
    5.父爱往往深沉而内敛,不似母爱般热烈直白,父亲可能不善言辞,但会通过默默的行动来表达对子女的关爱与呵护,这种爱同样深沉而伟大,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二)
    1.(3分)C
    2.(3分)结构上:为下文上船的“事故”做铺垫。内容上:行李品类的单一暗示了“我”家境的贫苦,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或担子里的东西沉重,突出母亲挑担行走的艰难,表现母亲的坚强和爱子之情。)
    3.(6分)
    (1)(3分)运用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悲伤的氛围,烘托了“我”难过(或忧伤、失落、伤感)的心情,表达了“我”对母亲的依恋(或担心、不舍)。
    (2)(3分)“夺”“摁”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人动作之快(或心情迫切),体现了当时危险的情形,表现了女人对“我”和母亲的担心(或女人善良的品质)。
    4.(4分)①关爱孩子(心疼孩子):千辛万苦送“我”上学;一路上不让“我”背行李;帮“我”铺好被子,叮嘱“我”不要睡湿的被子;因被子弄湿,“我”要睡湿的被子而流泪;请求同学带“我”睡几夜;把红烧肉留给“我”。(答出一例即可)②知恩图报:她自己舍不得吃红烧肉,却带给撑船帮她渡河的女人。③要强(坚强、忍耐、吃苦):她上船不要“我”帮忙;坚持在泥泞的路上挑着沉重的担子却不让“我”帮忙;回家双脚浸满水却一直没有告诉“我”。(答出一例即可)④细心:帮“我”铺好被子,并一再叮嘱“我”。
    5.(4分)①表现文章的主旨,以小见大,“七块红烧肉”凝聚了贫苦年代可贵的真情(或表现了母亲节俭吃苦、知恩图报的品质,或表现了母子深情);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作文(略)

    相关试卷

    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名著阅读,表达与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