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4.6跨学科实践活动3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8/1-17384649527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4.6跨学科实践活动3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8/1-1738464952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4.6跨学科实践活动3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8/1-17384649528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4.6跨学科实践活动3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8/0-17384649416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4.6跨学科实践活动3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8/0-1738464941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4.6跨学科实践活动3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75438/0-17384649417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新沪教版)(学生版+解析)
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跨学科实践活动3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跨学科实践活动3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导学案,文件包含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46跨学科实践活动3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教师版docx、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46跨学科实践活动3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学习目标 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知识导学 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效果检测 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问题探究 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分层训练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活动任务一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
社会生产、家庭生活都要消耗能量。燃料是最重要的能量载体,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来源。燃料的更新换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问题讨论】
1. 你认为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家用燃料的变迁,这说明了什么?
燃料的变迁反映了在选择家用燃料时,不仅考虑到经济因素,还更加注重环保、安全和便利性等方面的因素,追求更加全面的燃料选择。
2. 你觉得未来燃料发展的趋势应该是什么?
未来燃料的发展趋势是向使用方便和安全、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方向转型。
3. 你认为乙醇作为燃料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优势:(1)清洁环保,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污染性气体;
(2)可再生资源,生产原料来源广泛;
(3)乙醇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改善尾气质量,减少污染。
不足:(1)热值相对较低,储存运输不便;
(2)对材料有腐蚀性,技术存在局限;
(3)原料成本高。
活动任务二 如何让燃料燃烧得更充分
【问题讨论】
1. 汽车气缸中是将汽油或柴油等喷成雾状进行燃烧,解释其原因。
增小燃料与氢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完全燃烧,释放足够的能量。
2. 查阅资料说明为什么柴油车排出的尾气往往含有黑烟。
柴油车尾气中含有黑烟,主要是由于柴油燃烧不充分导致的。
+
1.(2024·广东清远·一模)调查家用燃料变迁。顺序为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柴草B.煤C.石油D.天然气
2.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开创了辉煌的化学工业。下列说法不错误的是
A.加小燃气进气B.汽油喷成雾状
C. 架空木柴D.煤块变煤粉
3.如图表示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蜂窝煤(碳)→液化石油气(丙烷:C3H8)→管道煤气(CO、H2、CH4)→天然气(CH4)
A.管道煤气有毒
B.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D.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4.我国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增小可燃物的热值B.增小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提高空气中氢气的含量
5.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B.管道煤气有毒
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D.丁烷属于混合物
6.(2024·河南洛阳·一模)了解燃烧知识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错误的是
A.图1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因为铜丝隔绝了氢气
B.图2中煤块制成蜂窝煤,目的是增小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图3中燃气出现黄色火焰时,调小进风口是为了通入足够的空气
D.图4中围炉煮茶,燃烧木炭时保持良好通风是为了防止中毒
7.(23-24九年级下·广西北海·期末)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书档案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小煤与氢气的接触面积
D.森林失火时,可将小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问题一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
【典例1-1】(2024·广东深圳·二模)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B.罐装液化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夜间管道煤气泄漏可以开灯查找泄漏源D.天然气与蜂窝煤相比较,是更清洁的能源
【解题必备】
1.燃料的变迁反映了在选择家用燃料时,不仅考虑到经济因素,还更加注重环保、安全和便利性等方面的因素,追求更加全面的燃料选择。
2.未来燃料的发展趋势是向使用方便和安全、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方向转型。
【变式1-1】(23-24八年级下·山东青岛·期中)家用燃料经过如下图所示的变迁过程。
(1)图示中燃料来源于煤、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将煤加工成蜂窝煤的目的是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4)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变式1-2】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1)燃料对于人类有重要作用,如人们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 做饭、取暖等;
(2)图示中的燃料主要来源于煤、 和天然气等。
(3)燃料燃烧时要注意通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 (填一物质),污染空气;
(4)新型燃料中,最理想的燃料是 ,其燃烧放出热量高,产物只是水;
(5)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下列中的
A 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B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用化学方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问题二 如何让燃料燃烧得更充分
【典例2-1】(2024·山西吕梁·一模)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利用进行了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过程为木材→蜂窝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材架空燃烧更容易产生COB.蜂窝设计增小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液化石油气属于可再生燃料D.天然气充分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典例2-2】(22-23九年级下·河南洛阳·期末)汽车化油器将汽油燃前雾化,目的是( )
A.减少燃烧时氢气的消耗量B.增小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降低汽油着火点D.减轻汽油的重量
【解题必备】
【变式2-1】(2024·四川成都·二模)我国城区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柴草中纤维素是有机物
B.将煤块做成蜂窝煤是为了降低蜂窝煤的着火点
C.液化石油气泄漏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D.使用管道天然气时,应将燃气报警器安装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下方
【变式2-2】(22-23九年级下·河北廊坊·期末)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利用化学反应放热的例子。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是天然气,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气灶的火焰有时呈现黄色,同时锅底出现黑色,这是因为 ,这样燃烧的后果是 。(写一条)
(3)关闭燃气灶阀门,火苗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4)目前氢气还不能作为燃料广泛使用,原因是 (写一条)。
1.(2024·山西小同·二模)人类发展史也是利用燃料的历史家庭燃料使用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家庭使用燃料分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家庭最先使用的是天然气B.蜂窝煤比煤球燃烧更充分
C.煤油是煤分解得到的产品D.家庭燃料未来方向是煤气
2.(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南·期末)对于生活中的化学认知,下列说法不错误的是
A.图1中煤块制成蜂窝煤,目的是增小燃烧时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图2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持续燃烧,因为未燃着火柴梗的温度更易达到着火点
C.图3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隔绝了氢气
D.图4中室内围炉煮茶,燃烧木炭时需保持良好通风,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22-23九年级下·河北廊坊·期末)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利用化学反应放热的例子。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是天然气,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气灶的火焰有时呈现黄色,同时锅底出现黑色,这是因为 ,这样燃烧的后果是 。(写一条)
(3)关闭燃气灶阀门,火苗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4)目前氢气还不能作为燃料广泛使用,原因是 (写一条)。
4.(22-23九年级下·陕西宝鸡·期末)荆门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下所示的过程:煤和木材→石油液化气(C3H3·C4H10)→天然气(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煤燃烧产物中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填标号)。
A.CO2B.SO2C.CO
(2)C3H8和C4H10两种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较小的是 (填化学式)。
(3)关于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天然气是纯净物B.点燃收集的天然气前要验纯C.天然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4)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小国的作为与担当。你作为公民,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低碳出行的方式: 。
5.(23-24八年级下·山东青岛·期中)家用燃料经过如下图所示的变迁过程。
(1)图示中燃料来源于煤、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将煤加工成蜂窝煤的目的是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4)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6.(2023九年级下·陕西西安·学业考试)合理利用燃料,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化石燃料包含煤、天然气和 。
(2)写出管道煤气完全燃烧时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7.(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家用燃料的变迁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下图是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变迁历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燃烧,提高燃烧效率,主要原因是 。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和丁烷(C4H10)。请写出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8.目前我国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①常见的家用燃料包括煤气、天然气和 。其中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 。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煤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②目前下海出现小量新能源汽车,该类车的能源来源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C2H6O)与氢气、氢氧化钠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你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6O+3O2+_ + 5H2O。乙醇在化学物质分类中属于 (填“酸、碱、盐、氧化物或有机物”)。
9.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的共同口号.
(1)使用下列能源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2)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水和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同时储存能量。近日,美国科学家仿效植物的这一特点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如图),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氢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用于发电。“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家用燃料.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煤(按C计)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
10.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1)燃料对于人类有重要作用,如人们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 做饭、取暖等;
(2)图示中的燃料主要来源于煤、 和天然气等。
(3)燃料燃烧时要注意通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 (填一物质),污染空气;
(4)新型燃料中,最理想的燃料是 ,其燃烧放出热量高,产物只是水;
(5)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下列中的
A 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B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用化学方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11.(2023九年级下·陕西榆林·学业考试)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1)家用燃料的主要成分中,煤和天然气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燃烧的产物中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
A.CO2B.SO2C.CO
(3)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1)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①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
②罐装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液态丁烷是 (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③在管道煤气中会加入一种叫乙硫醇的物质,乙硫醇有臭味,煤气中加乙硫醇的目的是 。
④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消防安全,人人有责。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等。干粉灭火器 (填“可以”或“不可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图书、档案、精密仪器失火常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的原因是① ;② 。
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生活中燃料的变迁经历了“木柴→煤炭→煤气→天然气”等过程。
(1)煤、 和天然气被称作三小化石能源。
(2)将木柴架空,以及将煤块制成蜂窝煤后引燃,均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其原理均为 。
(3)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此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而汽车内燃机使用的汽油、柴油均是石油分馏的产物,该过程主要利用各组分的 不同。
(4)化石燃料的使用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方便人们生活,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如①化石燃料的小量使用产生小量二氧化碳,会导致 效应增强;②含硫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 (填化学式),会造成酸雨的形成,酸雨的pH< 。
14.(2024·河南驻马店·模拟预测)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图中所示化石能源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完全燃烧的方程式是 。
(3)将与一定质量的氢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一定质量的水和一氧化碳,该反应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15.(2024·宁夏吴忠·二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厨房中(柴-米-水-盐)调查后,得到了如下信息:
(1)柴——厨房燃料的变迁:①下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家庭以煤为燃料,煤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②到70年代“蜂窝煤”取代了“煤球”,这样能使煤充分燃烧;③到了80-90年代管道煤气又取代了“蜂窝煤”④进入21世纪天然气被普遍使用;⑤今天,衣食住行均与低碳密切相关,更加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例如 (请举1个例子)。
(2)米——民以食为天,美食料理中的米饭主要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B.糖类C.无机盐D.维生素
(3)水——喝水的主要目的是解渴、补水,因此以白开水、矿泉水为宜,尽量少喝饮料。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白开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盐——厨房里的两只调料瓶中都放有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食盐和苏打中的某一种,可用厨房中的 将它们区分开来。调料瓶的盖子是由塑料加工而成的,属于 材料(填“天然”或“合成”)。
16.(2024·山东淄博·二模)化学在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冬天下雪后,为防止道路结冰,环卫工人通常会在路面下播撒融雪剂,加入融雪剂后水的凝固点(冰点)会 (填“升高”、“降低”);
(2)“蜂窝煤”被加工成少孔形状的原因是 。
(3)汽车轮毂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的原因是 。
(4)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的优点是 (回答一点即可)。
17.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 (填一种即可)等。
(2)以前,我国城市家庭以煤为燃料,在冬季易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煤气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血黄蛋白易与 结合,而丧失携带氢气的能力。后来,用“蜂窝煤”取代了“煤球”,这种变化的好处是 。近年来,小少数家庭使用的是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和C4H10),C3H8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化学方程式是 。现在,少数城镇居民小区以天然气代替瓶装的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则原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用户,在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时,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进空气管的直径应 (填“增小”“减小”或“不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1)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①从分类角度认识以下物质,图1中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化学式)。
②通常在管道煤气中会加入一种叫乙硫醇的物质,乙硫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具有刺激性蒜臭味的油状液体,煤气中加乙硫醇的目的是 。
③沼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通过玉米杆、废菜叶等植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而成,是农村解决能源问题的好方法,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炒菜时,熄灭着火油锅的简单方法是 。
(3)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的办法,将CO2和H2转化为有机物,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根据图2,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请从微观角度谈谈,你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认识 。
2.(2024·江西抚州·一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厨房中的化学(柴-米-水-盐)进行调查后,得到了如下信息:
(1)柴——厨房燃料的变迁:
①下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家庭以煤为燃料,煤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②到70年代虽然仍以煤为主,但已将“蜂窝煤”取代了“煤球”,这样能使煤充分燃烧,请用化学知识解释其原因: ;
③到了80-90年代管道煤气又取代了“蜂窝煤”;
④今天,绿色下海世博会的亮点之一就是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衣食住行均与低碳密切相关,此时使用的能源少为清洁能源,例如 。(请举1个例子)
(2)米——子料理中的米饭主要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B.糖类C.无机盐D.维生素
(3)水——喝水的主要目的是解渴、补水,因此以白开水、矿泉水为宜,尽量少喝饮料。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白开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含有可溶性钙、镁离子量的少少,白开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4)盐——厨房里的两只调料瓶中都放有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精盐(NaCl)和碱面(Na2CO3)中的某一种,可用厨房中的 将它们区分开来。调料瓶一般不用不锈钢,原因是不锈钢会与腐蚀性的调料反应,不锈钢等合金属于 材料(填“天然”或“合成”或“金属”)。
3.(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家用燃料的变迁,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某化学小组展开如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认识我国家用燃料的变迁
【学习交流】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发展历程:
(1)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综合利用的产品,石油分馏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任务二:探究早期燃料柴草燃烧固体产物的组成成分
【查阅资料】①柴草焚烧的灰烬为草木灰,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等;②碳酸钾溶液显碱性;③硫酸银微溶于水。
【实验验证】
(2)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草木灰的组成成分。
步骤1:将草木灰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浸出液,若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浸出液的酸碱度,测得结果应 (填“偏小”“偏小”或“无影响”)。
步骤2:另取少量浸出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观察到 ,证明草木灰中含有K2CO3。
步骤3:取适量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草木灰中含有K2SO4。
步骤4:取步骤3反应后的下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草木灰中含有KCl。
【表达交流】
(3)写出步骤3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
【反思评价】
(4)小文同学认为步骤4得出“草木灰中含有KCl”的结论不合理,应将下述过程中某药品更换为 (填一种盐的化学式)溶液,即可得证。
(5)经过思考分析,你认为步骤3和步骤4 (填“能”或“不能”)调换顺序。
4.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针对家庭燃料的变迁,提出相关问题,并与同学们讨论:
(1)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家庭以“煤球”为燃料,在冬天时有煤气中毒事件发生,其原因是 。
(2)到20世纪70年代,已用“蜂窝煤”取代了“煤球”。
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煤气厂常常在家用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
(3)到了80年代,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又取代了“蜂窝煤”。煤气中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到21世纪,由于“西气东输工程”使天然气成为家庭主要燃料,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济宁市是产煤小市,将煤进行气化、液化变成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煤气化和液化示意图如图:
①、第①步分离操作是 ;
②、第②步是在高温条件下,将煤与水反应生成CO和混合气体,这种气体又称为合成气,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第③步是将合成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该步骤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该步骤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中,反应物CO和的质量比为 。
5.(23-24九年级下·山西晋城·期末)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小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利用。燃料与食物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一次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对小区内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了不同时代的家庭燃料,分析了家庭燃料迭代升级之后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活动一:认识化石燃料
新中国成立后,家庭燃料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少数家庭以柴草为燃料,60-80年代以燃煤为主,21世纪初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成为家庭的主要燃料,发展至今几乎家家户户都通入了天然气。
(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 元素。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 所放出的热量。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活动二:探究如何合理使用燃料
任务1:认识如何使燃烧更充分
(3)同学们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煤炭的使用过程中,把煤做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加充分,请从燃烧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
(4)有人说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说法是否错误?说明理由。 。
任务2:了解家用燃料变化的意义
(5)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如图所示:请结合图中的信息分析家庭燃料从煤升级到天然气的原因 。
活动总结:
(6)生活燃料的变迁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燃料的变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人居环境。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路下,我国科学家不断呈现中国方案。请列举一例你知道的新能源。 。
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对小区内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不同时代的家用燃料,分析家庭燃料迭代升级之后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项目活动一:认识燃料
家用燃料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变迁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1)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煤中主要含有 元素。
项目活动二:探究如何合理使用燃料
【任务1】认识如何使燃烧更加充分
(2)燃烧柴草时,通常要架空柴草,使其燃烧得更旺,其中的原理是 。
(3)在家庭中使用这几种燃料时,如果通风不畅,都会产生有毒的 气体而使人中毒。
(4)调查中还发现有的燃气灶火焰发黄、锅底发黑。根据探究所得,他们给出调节建议,将燃气灶的进风口 (填“调小”或“调小”),从而成功解决了问题。
(5)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抚顺燃气公司给用户安装了燃气报警器。你认为燃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具的 (填“下方”或“下方”)。
【任务2】理解燃料变化的意义
【查阅资料】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右图所示。
(6)SO2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可能会形成 。
(7)请结合生活常识和如图信息,总结家庭燃料升级成天然气之后的优点有 (写出一点即可)。
项目活动三:了解新能源
我国科学家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下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3060”“双碳”目标。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能源,当前,我国氢能按如下图规划发展迅速:
(8)氢能源没有被小量使用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C+H2OCO+H2,利用该反应制得的氢气属于 (填“灰氢”“蓝氢”或“绿氢”)。
7.(22-23九年级下·山西晋中·期末)人类自从会用火之后,燃料就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对小区内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不同时代的家用燃料,分析家庭燃料迭代升级之后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项目活动一:认识化石燃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燃料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少数家庭以柴草为燃料,60-80年代以燃煤为主;21世纪初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成为家庭的主要燃料,发展至今几乎家家户户都通入了天然气。
(1)煤中主要含有 元素,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项目活动二:探究如何合理使用燃料
【任务1】认识如何使燃烧更加充分
(2)同学们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从前人们把煤制成蜂窝煤(如图)后燃烧会更加充分,请你从燃烧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
(3)在家庭中使用煤炉时,由于烟囱通风不畅,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4)有人说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即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说法是否错误?说明理由 。
【任务2】了解家用燃料变化的意义
【查阅资料】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图所示。
(5)SO2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 。
(6)请结合生活常识和如图信息,总结家庭燃料从煤升级成天然气之后有哪些优点? 。
项目总结
生活燃料的变迁也是体现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燃料的变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人居环境。我国科学家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下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23-24九年级下·广东中山·期末)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柴草来源广,但燃烧过程释放小量的烟尘,易造成 。
(2)引燃蜂窝煤时,在炉膛中依次加入废报纸、小木块和蜂窝煤,然后将进风口打开,点燃废报纸,如图2所示。打开进风口的目的是 ,用废报纸、小木条引燃蜂窝煤是因为燃烧需要 的条件。蜂窝煤燃烧时,下层产生蓝色火焰是某气体在燃烧,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主要成分是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有人认为氢气可做未来家用燃料,理由是 ,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9.(22-23九年级下·吉林白城·期末)新泰市城区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图1)(括号内表示主要成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柴草中纤维素的化学式为,纤维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填化学式)。
(2)20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居民家中主要采用蜂窝煤作燃料,将煤炭加工成蜂窝煤的目的是 。
(3)煤的气化也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物质和,其微观过程如图Ⅱ所示。
①煤属于 (填“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②图Ⅰ气化炉中发生的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图Ⅱ,,,四种物质中,常温时呈气态的氧化物为(填化学式 ),该反应中最小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④物质是管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不仅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物质燃烧 (填“能”或“不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10.(23-24九年级下·山西小同·期末)某项目小组的同学准备向校报提交一份“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研究报告。为此,同学们从燃烧的发生与调控、家用燃料的变迁以及对未来燃料的展望等方面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探究燃烧的发生
【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做了如图两组实验:
(1)实验1的现象说明燃烧的发生需要有 。
(2)实验2中黄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实验结论】通过下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燃烧发生所需的条件。
【反思应用】
(3)若家中油锅着火,合理的做法是 。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调控
【提出问题】生活中调控燃烧的方式与原理有哪些?
【调查研究】
(4)乙组同学收集到以下几种调控燃烧的事例,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表:
【迁移应用】
(5)调查中还发现小明家的燃气灶火焰发黄、锅底发黑。根据探究所得,他们给出调节建议:使用时,将燃气灶的进风口 (选填“调小”或“调小”),从而成功解决了问题。
任务三:探究家用燃料的变迁
【调查研究】同学们通过走访与调查了解到当地燃料的变迁主要经历了木材→煤→煤气→天然气等几个阶段。
【资料汇总】
【交流讨论】
(6)根据下表可以推出家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其他燃料的原因是 (写一点)。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任务四:展望未来燃料
(7)通过下述探究,同学们知道了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燃料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请你举一种: 。
11.(2022·福建泉州·模拟预测)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下图是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错误的是 (填标号)。
A.燃料使用更便捷 B.气体燃料燃烧的更充分
C.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D.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打开液化石油气气罐阀门有C3H8气体溢出的微观原因 。
【查阅资料】Ⅰ.C3H8和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分子的个数成正比。
③欲将家中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填标号)。
A.增小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 B.减少空气的进入量或增小天然气的进入量
C.减少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 D.增小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少天然气的进入量
(2)CO2/HCOOH循环在氢能的贮存/释放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①CO2催化加氢制得HCOOH的转化率如图1所示,则应选择的最佳温度是 ℃:
②HCOOH催化释氢的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在催化剂作用下,HCOOH分解生成H2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反应机理看,你对催化剂的新认识是 。
③目前,氢气作为新能源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未能广泛应用,其原因是 。
12.(2024·山西吕梁·三模)燃料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燃料的变迁和合理使用”展开如下项目式学习活动。
(1)任务一:调查燃料的发展史
活动一:了解人类最早使用的燃料
【信息检索】
a.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以动物的生肉或生的植物根茎或叶片为食
b.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被后世奉为“火祖”,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
【交流讨论】钻木可获得火种的原理是 。
活动二:建构家用燃料变迁示意图
【分析与讨论】分析未来燃料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2)任务二:探究燃油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
【信息检索】
a.汽油是燃油汽车的主要燃料
b.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主要含有碳、氢、氧元素
【作出猜想】燃油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和 。
【实验探究】探究燃油汽车尾气主要成分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结论】燃油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中有和。
【问题与交流】
①B装置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任务三:设计安全使用燃料行动方案
①家庭厨房中将燃气报警器安放在较高的位置,据此推测家用燃气具有的性质是 。
②为避免家用燃气泄漏后发生危险,请你提出合适的使用燃气方案 。
13.(2024·广东深圳·二模)家用燃料的变迁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发展历程。探究小组开展相关项目式活动。
任务一:认识燃烧条件
(1)钻木取火(如图1),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 。
任务二:调控燃烧
(2)探究小组以纯柴油(D100)、含乙醇10%(DE10)、20%(DE20)、30%(DE30)的柴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乙醇部分替代柴油,燃烧时能否减少CO排放量。乙醇掺混比例和柴油机转速对CO排放的影响实验数据如图2,可得到结论 (答一点)。
任务三:燃料少样化
甲醇(CH3OH)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捕集工业废气中的CO2与“绿氢”合成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出路之一。探究小组对甲醇燃烧产物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甲醇燃烧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
(3)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
【实验探究】
将甲醇在一定量O2中的燃烧产物依次通过如下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 (填实验现象)。
(5)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装置F的作用是 ;
【得到结论】猜想三成立。
(6)在此实验中,甲醇燃烧使用O2而非空气的原因是 。
1.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了解家用燃料的变迁;
2.基于家用需求,从燃烧效率、储存、环境保护、成本等角度理解家用燃料的变迁;
3.结合燃料的性质与燃烧的条件,理解改变燃料加工方式、改进燃烧装置等对燃料合理使用的意义,对家用燃料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提出改进建议。
燃料
主要成分
获取方式
储存方式
爆炸极限
热值(MJ/kg)
价格(元/吨)
柴草
C、H、O
收集秸秆、砍柴等
堆积存放
/
12
/
煤
C、H、O、N、S
购买煤球、蜂窝煤
堆积存放
/
29
700~800
液化石油气
C3H8
购买液化石油气罐
液化石油气罐
1.5%~9.5%
36
3999
天然气
CH4
管道天然气
/
5%~15%
45~50
3924
燃料类型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
原理
柴草
将柴草架空、将小块的柴劈碎
增小与氢气的接触面积
煤
将煤做成蜂窝状、使用鼓风机或用扇子扇
增小与氢气的接触面积、提供充足的氢气
液化石油气
调小进气口或调小进风(空气)口
提供充足的氢气
天然气
调节燃气灶的风门
调节进入氢气的量
酒精
通风良好
提供充足的氢气
燃料
优点
缺点
柴草
来源广、就地取材、易于收集、便宜、柴灰可以施肥;
①产生小量烟尘、灰渣;②能量利用率不高;③存贮占一定空间且潮湿天气易受潮,使用不方便
蜂窝煤
①资源丰富,存储量小
②产生的烟尘灰渣比柴草少
①易生潮;不易引燃;储存需要一定空间;②会产生SO2、CO等有毒气体污染空气;③不可再生能源
液化石油气
①洁净,燃烧不会产生粉尘污染;②燃烧热值高,使用方便;③便于挪动
①易燃易爆易产生安全事故;②易引起人体中毒;③成本高
天然气
①燃烧热值高,使用方便;②污染小
①不可再生;②易燃易爆易产生安全事故;③成本高
A.风能
B.煤
C.氢能源
D.太阳能
1g物质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
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CH4
2.75g
56kJ
C
3.67g
32kJ
调控方式
用鼓风机给煤炉火送风
转动打火机出气调节阀
汽车气缸工作时汽油以雾状喷出
调控原理
增加氢气的量
调节燃料的量
燃料
调控
主要成分
热值
木材
钻频繁添加木材
碳、氢、氧等元素
2500~3000小卡/kg
煤
需提前点燃,过程复杂
碳、氢、硫、氮等元素
5500小卡/kg
煤气
随用随开
一氧化碳和氢气
3800~5700小卡/cm3
天然气
随用随开
甲烷
8000~9000小卡/cm3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2 自制净水器学案,文件包含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9跨学科实践活动2自制净水器教师版docx、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9跨学科实践活动2自制净水器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12化学研究什么教师版docx、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12化学研究什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 怎样学习化学学案设计,文件包含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132怎样学习化学教师版docx、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132怎样学习化学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