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 三年级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668972/0-17379441477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美版小学美术 三年级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668972/0-17379441477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美版小学美术 三年级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说课稿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6668972/0-17379441478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下册、第三课《会动的线条》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会动的线条》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线条这一基本美术语言和造型元素,深入挖掘线条的表现力,掌握方法,生动表现生活中的现象,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之后的造型、表现活动。在《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关注自己身边不同种类的线条、认识线条;通过《会变的线条》一课,学生了解线条除了种类、长短、粗细等丰富的变化外,组织线条时还有疏密的变化,并尝试通过线条的丰富变化营造出美感,再到《画中的线条》一课,了解了不同画家笔下、不同绘画作品中不同风格的线条。课程安排逐步递进,层次分明。本课旨在将之前所学的线条知识进行梳理,深入挖掘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将感性认识转化、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习运用曲线以及曲线的各种变化表现画面动感的方法,从而让线条更好地为画面服务,更为今后能够有目的地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表现夯实基础。根据“造型•表现”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条的变化对动感的影响,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
2.能力目标:学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探究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
3.情意目标:感受线条的魅力,促进学生学习线条造型的兴趣。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了解线条的粗细、疏密等变化对动感的影响。
教学难点是:巧妙地利用随意形表现出画面的美感。
二、说“学情”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对线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线,知道线条有长短、粗细以及排列时的疏密等变化。通过本课之前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程《画中的线条》,学生初步了解到不同的线条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画家笔下的线条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图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会动的线条。
2.活动探究法:通过引导启发、对比观察、欣赏分析、对比观察、欣赏各种线条、合作探究等环节加对绘画游戏的认识和了解,学习掌握构图要饱满、画面要合理,然后进行创作。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新知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出示跳舞图片,进行游戏音乐舞动随”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出示音乐让学生进行线条感受,把学生带入生活中会动的线条学习中,为后面学习《会动的线条》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会动的线条》。
(二)新知讲解
在新知讲解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引导启发、对比观察、欣赏分析、对比观察、欣赏各种线条”这五个环节,加以介绍。
1.引导启发
出示剪影跳舞图片:游戏:听音乐做动作,把自己想象成一条线,音乐停用适合的线条表现一个动作。引导学生感受线条的动感,做好引导启发教育。
2.对比观察
出示两张柳树的图片,一张静止、一张飘动的柳树,通过图片对比线条特点和感受,让学生观察感受静、动的美感。
3.欣赏分析
欣赏敦煌320窟壁画的局部图片,让学生找出哪些线条有动感,以及飞天飞翔的方向,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图片,提高观察能力找到图片内容。
4.对比观察
观察飞天人物,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让飞天飞的那么轻盈,加强对曲线和飘带的认识,认识曲线和飘带更能让画面动感十足。
5.欣赏各种线条
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艺术中、学生作品中的线条,分别找到动感线条,进行欣赏回答,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三)合作探究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说一说,画中有直线吗?直线能表现动感吗?让学生明白直线不能表现动感。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练习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仔细观察生活中具有动感的景物,以曲线为主画一幅有动感的画。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评价”,第二部分是“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⑴自评:说一说运用了那些线条表现了作品的动感?
⑵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线条最优美,画面最富有动感?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⑶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绘画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六、板书设计
3.会动的线条
波浪线、弧线、螺旋线、蜗牛线、网格线、斜线、曲线、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文字或简笔画为主,突出了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哪些线条是由动感的,这样学生记忆更清楚。
七、作业布置
利用线描或黑白装饰画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三年级下册5.我们的社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2024)三年级下册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下册9.会变的盒子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