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溶液的形成(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3139/0-17377149285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溶液的形成(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3139/0-17377149285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溶液的形成(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63139/0-17377149286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最新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含答案)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溶液的形成(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练):溶液的形成(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前后物质种类都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如图所示,室温下,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了两支试管甲和乙,试管甲和乙分别盛放的是KNO3饱和溶液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石灰水。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aOH固体后,乙中观察到变浑浊的现象。(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OH固体前,石灰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入NaOH固体后,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C.若加入的固体是NH4NO3,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D.实验后,将甲乙试管中溶液倒一起,硝酸钾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将ag食盐溶于bg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cg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质量是
A.(a+b)gB.(a+c)gC.(b+c)gD.(a+b+c)g
4.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0%
B.t2℃时,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大于后者
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1℃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相等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不相等
C.③中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D.②中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
6.某固体M中加入一定量水后,红墨水向左移动,则固体M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
A.氢氧化钠B.蔗糖C.氯化钠D.硝酸铵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做装饰品—钻石B.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炊具
C.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电光源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油污
8.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C.t2℃时,将10g甲加入10g水中,可得到20g溶液
D.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比较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加入过量炭粉,隔绝空气加强热
C.验证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D.鉴别H2和CO:分别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时,60g丙完全溶解可配制出160g丙的饱和溶液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20℃甲、乙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无晶体)升温到40℃,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40℃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11.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A.食盐和水B.蔗糖和水C.硝酸铵和水D.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12.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中的溶剂是碘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二、实验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名称: 。
(2)实验室可选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装置D收集氧气是因为 。实验完成后同学们欲从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首先回收二氧化锰,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过滤 ②洗涤 ③干燥 ④蒸发 ⑤溶解
小组同学继续回收氯化钾,经计算对比,氯化钾的实际产率低于理论值,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固体未充分溶解就进行下一操作
B.倾倒时,有部分氯化钾溶液溅出
C.未充分洗涤滤渣
D.蒸发后,所得的氯化钾较潮湿
(3)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速率的因素之一,请设计方案说明 (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水、氯化钠固体)
(4)现有6%的过氧化氢溶液50g,利用B装置,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
(5)实验室选用装置C制取CO2,加入稀盐酸的量不宜太多,若实验时,试管中液面处于m处(此时稀盐酸有剩余),则关闭活塞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验满的操作是 。
1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若过滤后所得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得出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是 。该实验利用了铜片的 性。
(3)丙是验证温度对溶解速率影响的实验,两只烧杯中加入的溶剂应满足的条件是 。
15.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
(1)图1探究溶解性比较实验。观察到碘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2)图2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观察到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把B试管充满CO2气体且把红磷换成白磷,则B试管中白磷不燃烧,与A试管中现象比较,可以证明燃烧需要的另一个条件是 ,同时还能证明CO2气体的性质是 。
(3)图3探究CO2的性质实验。图中a、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纸花,b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纸花。缓慢通入干燥的CO2一段时间。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6.“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通过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可燃物 。
(2)通过实验2的对比可以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 不同。
(3)实验3中,将塑料瓶充分振荡后,发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子比盛有水的瓶子明显更瘪,据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填空与简答
17.以黄铜(Cu、Zn合金)废料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1)溶液1中的溶质是 ;
(2)“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3)“一系列操作”包含蒸发浓缩、 (填结晶方法)、过滤、洗涤、低温烘干;
(4)“转化”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
18.硫酸铜在纺织、印刷等行业有广泛用途。工业上以稀硫酸、氧化铁、铜粉为原料制备硫酸铜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Fe2+易被氧化成Fe3+
(1)写出该流程中一种氧化物 。
(2)写出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操作①的名称是 ,操作②经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而获得无水硫酸铜。
(4)调pH时需不断测量溶液的pH,用pH试纸测量溶液pH的方法是 。
19.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CuSO4,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加入足量试剂⑦的目的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工业废水中加入足量试剂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⑥与⑧的操作方法是 。
(4)滤液②、④合并后经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即获得FeSO4∙7H2O晶体。
20.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CuSO4,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加入足量试剂⑦的目的是 。
(2)在工业废水中加入足量试剂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⑥与⑧的操作方法是 ;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写一种)。
(4)滤液②、④合并后经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即获得FeSO4∙7H2O晶体。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C
6.D
7.D
8.B
9.B
10.A
11.D
12.B
13.(1)锥形瓶
(2) 不易溶于水 ⑤①②③ ABC
(3)取等质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氯化钠固体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将等体积(足量)温度相同的水倒入两个烧杯中,用酒精灯给一只烧杯加热,另一只烧杯常温静置,被加热的烧杯中固体消失得快,则温度越高,固体溶解速率越快/取等质量的氯化钠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体积20℃的水(足量)和60℃的水,恒温静置,60℃的水中氯化钠固体消失得快,则温度越高,固体溶解速率越快(合理即可)
(4)设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x,
x=1.4g
答:理论上最多可制得1.4g氧气。
(5) 液体从长颈漏斗口溢出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若熄灭,则已满
14.(1)滤纸破损(答案合理即可)
(2) 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碎片先燃烧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导热
(3)不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溶剂
15.(1)溶质种类
(2) 燃烧需要有空气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c纸花先变红,a纸花后变红
16.(1)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溶解性/溶解能力
(3) C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17.(1)H2SO4 ZnSO4
(2)漏斗
(3)降温结晶
(4)防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18.(1)氧化铁/Fe2O3
(2)
(3) 过滤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取一小段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19.(1) 除去过量的铁粉
(2)
(3)过滤
(4)冷却结晶 (或降温结晶)
20.(1)除去过量的铁粉
(2)
(3) 过滤 烧杯/漏斗/玻璃棒
(4)降温结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易错题专练09 溶液的形成(含解析),共16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专题专练复习---- 化学用语(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式对应的俗名正确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72g, 对于复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专题专练复习---- 化学计算(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混合物M由铁和氧化铜组成,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