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教案+学案+素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pptx
    • 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教案.doc
    • 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学案.doc
    • 视频
      煤炭的形成 .mp4
    • 视频
      生物质能.mp4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第4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第5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第6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第7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第8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教案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教案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教案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学案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学案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下 4.2《能源及其利用》学案第3页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能源及其利用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能源及其利用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九下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九下42《能源及其利用》教案doc、浙教版科学九下42《能源及其利用》学案doc、煤炭的形成mp4、生物质能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都可以称为能源。能源是产生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能源。
    一、能源的种类1、能源:能够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称为能源。2、能源的分类:(1) 按是否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将能源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①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和潮汐能等;②二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沼气、氢能、焦炭、激光、煤气等。注:二次能源是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
    (2) 按能否再生,可将一次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①可再生能源:能够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②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等。
    电能是否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电能既不是可再生能源也不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都是针对一次能源进行的分类;而电能是二次能源,是经过一次能源加工而成的,经过的形式的转化。
    (3)按能源的利用情况,可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①常规能源:日常生活、生产中主要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现在常规能源有化石能源、电能、水能、煤气等;②非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又称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4)按能源的来源,可将能源分为三大类:①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除了直接的太阳能外,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能、水力能、风能和海洋能也都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 ②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种是以热能形式储存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如地下蒸汽、热水和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球上的铀、钍等核燃料所具有的能量,即原子核能。③来自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而以月球引力为主,如海洋的潮汐能。
    (5)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 ①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 ②清洁型能源包括水能、电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核能等。
    二、化石能源 1、化石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千百万年前埋藏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通常称为化石能源。2、化石能源有污染: 化石燃料中有硫等元素会产生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而且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资源,造成能源枯竭。
    3、煤:(1)煤的形成:煤是埋藏在地下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①大约在距今几千万年至几亿年之间,地球上曾有过气候非常温暖湿润、植物非常茂盛的时期; ②由于地壳运动,被埋藏在地下,在缺氧的条件下,经过复杂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煤。
    (2)我国的煤矿资源分布: 我国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省(区),其次是贵州、宁夏、安徽、云南、河南、山东、黑龙江等省(区)。其中,中国煤矿最多的省是山西省。
    4、石油和天然气:(1)石油:①石油:石油是由多种成分复合而成的可燃性液态能源。我们平时使用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②石油的形成过程:千百万年以前,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随着沉积层的不断增加,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慢慢变成了石油。③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原油是一种粘稠状的液体。④石油的分布:世界上石油的贮量比煤少得多,分布也更不均衡。世界近一半油田集中在中东地区。
    (2)天然气:①天然气:天然气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②天然气是在石油形成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燃性气体。③石油和天然气渗流到坚硬的岩石层,并在岩层下面集聚起来。
    5、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1)含量有限: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消耗量很大。化石能源在自然界的蕴藏量是有限的。科学家估计,以人类目前对能源的消费量计算,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能满足人类今后几十年的需要。 (2)重视节能:由于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因此,节约能源,积极寻找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1)你能从图中看出从 1990~2050 年期间,世界对各类能源的需求有哪些变化吗?2)从1990年到2050年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有何变化?
    随着人类社会地进步,人们对能源地需求在不断增加。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类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占的比例也不同。煤、石油由于使用时造成污染和资源不可再生性,在消费总量中逐渐减少,而水电、天然气、核能由于污染少、能量大,在消费总量中逐渐增加。
    三、新能源 1、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
    1、太阳能: (1)太阳能(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能源的最主要的来源。地球上的许多能源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太阳几乎是我们所使用的各种能量的源泉。(2)太阳能的特点:普遍、巨大、无污染,但有明显的分散性和间断性;(3)太阳能的利用:①利用太阳能取暖、晒衣物、发展农业;②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使用;③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④建造太阳能电厂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等。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西藏、新疆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
    2、核能:(1)核能: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所产生的能量。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①裂变能:裂变能是指较重的原子核裂变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目前运行的核电站都是利用裂变能来发电的。由于原子核裂变时会产生放射性较强的核废料和公众对核能安全性的担心等因素的存在,限制了这类核电站的进一步发展。②聚变能:聚变能是指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而释放出能量,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聚合成氦核会释放出巨大能量。由于聚变的废料是氦,聚变能就变得更清洁、安全。
    3、潮汐能:(1)潮汐能:从海水面昼夜间的涨落中获得的能量,称为潮汐能。①产生: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②潮汐发电: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坝,形成水库,大量蓄积海水,并利用安装在大坝中的水轮发电机进行发电。
    4、风能: 风具有能量,是一种天然能源。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能就越大。风力发电就是利用风力推动叶轮转动,然后叶轮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风力发电无污染,再加之建造风力发电厂比较方便,很少占用土地资源。因此,风力发电是最廉价的发电方式之一。5、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生物体中的太阳能,它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主要来自于柴薪、人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绿色植物等。 通过生物质能热分解技术,可以制取人造石油、生物炭和可燃气体,使生物质能得到充分利用。
    四、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1、合理利用能源:最好途径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与增加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如,①循环利用家电和交通工具;②购买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新产品;③在房屋上安装绝热材料、太阳能电池板或安装新型窗户;④发电厂使用可就近获取的替代型能源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等。
    2、开发新技术、拓展能源来源: 人们在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还需要开发新技术以拓展能源来源,且要逐步转向以利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3、改变能源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 能源的大量使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对常规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保障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需要改变现有能源利用的不合理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探究能源利用的新途径,开发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能源,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在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 A.核能、生物质能、水能 B.电能、汽油、柴油 C.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D.煤、石油、天然气
    2、下列做法不符合“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要求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B.垃圾找空旷地方集中烧处理 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3、 “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B.新型材料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C.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D.用乙醇作为汽车的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4、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 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 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
    5、氢能源由于其无污染而成为未来理想的能源之一。氢元素在地球上大量存在,但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如何利用氢的化合物制得氢气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下列各种制取氢气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得氢气 B.利用金属和稀硫酸反应制得氢气 C.利用水电解制得氢气 D.利用金属和水反应制得氢气
    6、下图是2011 年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耗结构图。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耗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世界能源消耗结构相比较,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煤炭和石油为主要的能源。不合理的地方: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以煤炭为主(占68.4%),煤炭作为能源,它存储量大,相对便宜,但燃烧后污染也较严重。
    1、能源种类很多,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2、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3、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氢能、潮汐能、核能等多种;4、 现今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剧增,但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我们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要积极开发新技术以拓展能源来源,逐步转向以利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相关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42各种各样的土壤pptx、42各种各样的土壤教学设计表格式doc、42各种各样的土壤学案含答案doc、三种土壤的渗水实验mp4、三种矿物质颗粒与土壤类型wmv、用放大镜观察三种矿物质颗粒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能源及其利用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能源及其利用公开课ppt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能源及其利用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能源及其利用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42能源及其利用》课件pptx、《42能源及其利用》练习docx、《42能源及其利用》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