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开学摸底考】 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套卷(含多版本)
【开学摸底考】苏教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苏教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原卷版docx、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所有题目必须写在对应的位置。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平整放在桌上,不要对折。
一、仔细想,认真填。(20分)
1.如果小红向北走75米记作﹢75米,那么小明走了﹣55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
答案: 南 55
分析: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向北和向南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向北记作“﹢”,那么向南就记作“﹣”,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果小红向北走75米记作﹢75米,那么小明走了﹣55米,表示他向南走了55米。
2.一个长方形框架,长12分米,宽8分米,把它拉成一个高是9分米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
答案: 72 40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邻边可知,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高是9分米的平行四边形时,底为8分米,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进行解答即可;长方形的周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即可。
详解:8×9=72(平方分米)
(12+8)×2
=20×2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评分
=40(分米)
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分米,周长是40分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答案: 12 128
分析: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2=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2=平行四边形面积,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24÷2=12(平方分米)
64×2=128(平方分米)
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8平方分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米3厘米=( )米 35克=( )千克
0.54公顷=( )平方米 1.006平方千米=( )公顷
答案: 2.03 0.035 5400 100.6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1千克=1000克,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进行换算即可。其中复名数换单名数,只换算单位不同的部分,再与单位相同的部分合起来即可。
详解:3÷100=0.03(米)、2+0.03=2.03(米);35÷1000=0.035(千克)
0.54×10000=5400(平方米);1.006×100=100.6(公顷)
2米3厘米=2.03米;35克=0.035千克
0.54公顷=5400平方米;1.006平方千米=100.6公顷
5.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后是8.7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答案: 8.704 8.695
分析:要考虑8.70是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
“四舍”得到的8.70,有8.701、8.702、8.703、8.704,其中最大是8.704;
“五入”得到的8.70,有8.695、8.696、8.697、8.698、8.699,其中最小是8.695。
详解: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后是8.7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8.704),最小
是(8.695)。
6.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3.96公顷,比下午少耕0.65公顷。这台拖拉机一天耕地( )公顷。
答案:8.57
分析:将上午耕地的面积加上0.65公顷,求出下午耕地的面积。将上午和下午的耕地面积相加,求出这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
详解:3.96+(3.96+0.65)
=3.96+4.61
=8.57(公顷)
所以,这台拖拉机一天耕地8.57公顷。
7.小明买4支钢笔和1支圆珠笔共用去45.7元,小亮买同样的1支钢笔和4支圆珠笔共用去20.8元。钢笔的单价是( )元/支,圆珠笔的单价是( )元/支。
答案: 10.8 2.5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人共买了5支钢笔和5支圆珠笔,即可用两人总价的和除以5,得到1支钢笔和1支圆珠笔的价格的和,再用小亮的总价减去1支铅笔和1支圆珠笔的价格的和,得到支圆珠笔的价格,再除以得到1支圆珠笔的价格,最后用1支铅笔和1支圆珠笔的价格的和减去1支圆珠笔的价格,即可得钢笔的单价。
详解:45.7+20.8=66.5(元)
66.5÷5=13.3(元)
圆珠笔:(20.8-13.3)÷(4-1)
=7.5÷3
=2.5(元/支)
钢笔:13.3-2.5=10.8(元/支)
小明买4支钢笔和1支圆珠笔共用去45.7元,小亮买同样的1支钢笔和4支圆珠笔共用去20.8元。钢笔的单价是10.8元/支,圆珠笔的单价是2.5元/支。
8.在括号里填上“>”“<”或“=”。
9.08( )9.80 1.3×0.8( )0.8
6.44÷1.5( )6.44 2.9×0.25( )2.9÷4
答案: < > < =
分析:第一个: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则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则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则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就大,第一题据此比较;
第二个:根据积和乘数的关系,当一个乘数大于1,则积大于另一个乘数,据此即可比较;
第三个:根据被除数和商的关系:当除数大于1,则商小于被除数;据此即可比较;
第四个:先计算出两边的结果,再进行比较。
详解:9.08<9.80
1.3×0.8和0.8
由于1.3>1,所以1.3×0.8>0.8
6.44÷1.5和6.44
由于1.5>1,所以6.44÷1.5<6.44
2.9×0.25和2.9÷4
2.9×0.25=0.725;2.9÷4=0.725
所以2.9×0.25=2.9÷4
9.明明的口袋里有1元、5元和10元的纸币各一张,从中任意摸出两张纸币,总钱数可能是( )元、( )元或( )元。
答案: 6 11 15
分析:1元、5元和10元的纸币各一张,从中任意摸出两张纸币,可能是1元和5元,可能是1元和10元,也可能是5元和10元。把两张纸币的金额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5=6(元)
1+10=11(元)
5+10=15(元)
则从中任意摸出两张纸币,总钱数可能是6元、11元或15元。
10.如图,像这样把正方体放在桌面上,放1个正方体可以看到5个面,放2个正方体可以看到9个面,放3个正方体可以看到( )个面,放n个正方体,可以看到( )个面。
答案: 13 4n+1
分析:像这样把正方体放在桌面上,放1个正方体可以看到5个面,放2个正方体可以看到5
+4=9(个)面,放3个正方体可以看到5+4+4=13(个)面,……,据此推出n个正方形放在桌上,可以看到几个面。
详解:放1个正方体可以看到5个面;
放2个正方体可以看到5+4=9(个)面;
放3个正方体可以看到5+4+4=13(个)面;
……
放n个正方形可以看到5+4(n-1)=4n+1个面。
放3个正方体可以看到13个面,放n个正方体,可以看到(4n+1)个面。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比5.4大,比5.5小的两位小数有9个。( )
答案:√
分析:题干中限制了小数的位数,在5.4和5.5之间两位小数有5.41、5.42、5.43、5.44、5.45、5.46、5.47、5.48、5.49,共有9个;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比5.4大,比5.5小的两位小数有5.41、5.42、5.43、5.44、5.45、5.46、5.47、5.48、5.49,共有9个。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在判定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时,注意要看清有没有限制条件。
2.小红a岁,妈妈(a+25)岁,10年后,妈妈比小红大35岁。( )
答案:×
分析:先计算出妈妈和小红的年龄差,年龄差是一个不变的量,所以今年的年龄差就是n年后的年龄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她们的年龄差是:
a+25-a=25(岁)
小红a岁,妈妈(a+25)岁,10年后,妈妈比小红大25岁。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年龄差是一个始终不变的量。
3.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是2.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2.44。( )
答案:√
分析:要考虑2.4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2.4最大是2.44,“五入”得到的2.4最小是2.3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是2.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2.44。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4.一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8公顷,已知地宽16米,那么地长5千米。( )
答案:√
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把长方形地的面积换算成平方米,再除以地宽等于地长,再把长度换算成千米即可解答。
详解:8公顷=80000平方米
80000÷16=5000(米)=5千米,地长5千米,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面积、长度单位的换算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5.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
答案:√
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是正确的;但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
详解: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如:5x+8=20,是方程,也是等式,
5+8=13,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要熟练掌握。
三、对号入坐。(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在﹣,﹢9,0,﹣26,﹣3.1,﹢5这些数中,负数有( )个。
A.2B.3C.4D.5
答案:B
分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数的前面有“﹢”号或者什么符号都没有的,是正数;数的前面有“﹣”号的,就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9,0,﹣26,﹣3.1,﹢5这些数中,负数有:﹣,﹣26,﹣3.1,共有3个负数。
故答案为:B
2.将厚0.1毫米的一张纸对折,再对折,这样折3次,现在这张纸厚( )毫米。
A.1.6B.0.8C.0.4D.0.32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次对折纸张,其厚度都会变成原来的两倍,即(0.1×2)毫米;再对折一次,厚度再次翻倍,即(0.1×2×2)毫米;最后对折一次,厚度再次翻倍,即(0.1×2×2×2)毫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1×2×2×2
=0.2×2×2
=0.4×2
=0.8(毫米)
故答案为:B
3.0.56×0.04=( )×4;0.56×0.04=( )×0.004。
A.0.0056;5.6B.0.056;56C.5.6;0.056D.56;0.0056
答案:A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就要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解可。
详解:0.56×0.04中,0.04变成4,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扩大了100倍,要使积不变,0.56要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0.56变成0.0056,即0.56×0.04=0.0056×4;
0.56×0.04中,0.04变成0.004,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缩小到原来的,要使积不变,0.56要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0.56变成5.6,即0.56×0.04=5.6×0.004。
故答案为:A
4.宿迁市的占地面积约为8555( )。
A.平方米B.公顷C.平方千米D.亩
答案: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的面积比2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要大一些,所以计量宿迁市的占地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由分析可得:宿迁市的占地面积约为8555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C
5.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劳动节和教师节所在月份都是30天。
②□,□里能填的数共有4个。
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
④1000枚1元硬币的质量大约是1吨。
⑤0.9里面有9个十分之一。
A.1B.2C.3D.4
答案:B
分析:①劳动节所在月份是5月份,教师节所在月份是9月份,5月是大月,每个月有31天。9月是小月,每个月有30天。
②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知,要使□.6<4.8,□里能填的数应小于等于4,可以是0、1、2、3、4,共有5个。
③根据面积的认识可知,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面积等于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小长方形积的2倍。
④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可知,1枚1元硬币的质量大约是1克,1000枚1元硬币的质量大约是1000克。1000克=1千克。
⑤0.9是一位小数,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9里面有9个十分之一。
详解:①劳动节所在月份是31天,教师节所在月份是30天。说法错误。
②□.6<4.8,□里能填的数共有5个。说法错误。
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面积是小长方形积的2倍。说法正确。
④1000枚1元硬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说法错误。
⑤0.9里面有9个十分之一。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的有③、⑤,共2个。
故答案为:B
四、计算题。(共30分)
1.直接写结果。
10-0.1= 8.5+2.7= 2.5×0.4= 1.42×0.5= 2.7×400=
45.7×0.01= 2.2+3.5= 7.6×30= 0.74-0.29= 1.25×0.8×20=
答案:9.9;11.2;1;0.71;1080;
0.457;5.7;228;0.45;20
2.用竖式计算。
19.92+42.26= 9-5.48=
5.08×1.5= 150×0.22=
答案:62.18;3.52
7.62;33
分析:(1)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2)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末尾有0的在点上小数点后把0去掉。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9.92+42.26=62.18 9-5.48=3.52
5.08×1.5= 7.62 150×0.22=33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进行简算)。
7.8+4.56+2.2 6.3+3.7×1.5 0.75×4.4-0.75×0.4
答案:14.56;11.85;3
分析:(1)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利用乘法交换律:a+b+c=a+c+b可使计算简便。
(2)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利用乘法分配律:a×b-a×c=a×(b-c)可使计算简便。
详解:7.8+4.56+2.2
=7.8+2.2+4.56
=10+4.56
=14.56
6.3+3.7×1.5
=6.3+5.55
=11.85
0.75×4.4-0.75×0.4
=0.75×(4.4-0.4)
=0.75×4
=3
4.解方程。
4x-2=10 x+2.4x=5.1 5.4x+x=12.8
答案:x=3;x=1.5;x=2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4即可;
将方程化简为(1+2.4)x=5.1,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2.4的和即可;
将方程化简为(5.4+1)x=12.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5.4+1的和即可;
详解:4x-2=10
解:4x=10+2
x=12÷4
x=3
x+2.4x=5.1
解:(1+2.4)x=5.1
x=5.1÷3.4
x=1.5
5.4x+x=12.8
解:(5.4+1)x=12.8
x=12.8÷6.4
x=2
5.根据如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计算每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45平方厘米;37平方厘米
分析:第一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加上底为8厘米,高为5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二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大三角形的面积,大三角形的底为8+5=13厘米,高为8厘米。
详解:5×5+8×5÷2
=25+40÷2
=25+20
=45(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
8×8+5×5-(8+5)×8÷2
=64+25-13×8÷2
=89-104÷2
=89-52
=37(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7平方厘米。
6.列式计算。
一个数的3.5倍与它的2.4倍的差是5.61,求这个数。
答案:5.1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这个数的3.5-2.4=1.1倍是5.61,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用5.61除以1.1,求出这个数是多少即可。
详解:5.61÷(3.5-2.4)
=5.61÷1.1
=5.1
7.列式计算。
7.2与4.8的差乘3.5,所得的积加上35.6,和是多少?
答案:44
分析:先用减法算7.2与4.8的差,用差乘3.5的所得的积,加上35.6即可。
详解:(7.2-4.8)×3.5+35.6
=2.4×3.5+35.6
=8.4+35.6
=44
五、操作与实践。(8分)
1.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梯形和三角形各一个,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答案:见详解
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据此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是要画的梯形和三角形面积,根据三角形面积×2=底×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高,分别确定三
角形的底和高,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作图即可。
详解:4×3÷2=6
6×2=12=4×3=(1+3)×2,画出的梯形上底1格,下底3格,高3格即可;
6×2=12=2×6,画出的三角形底2格,高6格即可,作图如下:
(画法均不唯一)
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温度计的温度。
﹣10℃ 20℃ ﹣30℃ 45℃
答案:见详解
分析:﹣10℃表示零下10℃,20℃表示零上20℃,﹣30℃表示零下30℃,45℃表示零上45℃。温度计正中间红色刻度线表示0℃,温度计左侧为摄氏度的刻度。据此找出各个温度,从而作图。
详解:如图:
﹣10℃ 20℃ ﹣30℃ 45℃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温度计的应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那么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3.复兴小学五(1)班体质健康测试跳绳成绩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
复兴小学五(1)班同学跳绳测试成绩统计图
答案:见详解
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根据题目中已知的统计表,用1格代表1人,分别画出男生和女生成绩中优秀、良好、及格和
成绩
性别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男生/人
8
10
4
2
女生/人
6
11
3
1
不及格对应的人数,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即可。
详解:复兴小学五(1)班同学跳绳测试成绩统计图如下:
4.如下图,在三角形右边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答案:见详解
分析: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假设每个小格的长度为1,它们的高为h,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据此可知三角形的面积为:6h÷2=3h;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因为3×h=3h,据此画一个底为3的平行四边形即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因为(4+8)h÷2=12h÷2=6h,据此画一个上底为4,下底为8的梯形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六、解决问题。(32分)
1.如图,赵爷爷用62米长的竹篱笆在空地上靠墙围了一个花圃,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种9株菊花,那么这个花圃一共可以种多少株菊花?
答案:420平方米;3780株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知花圃是一个直角梯形,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20米是用62米长的竹篱笆围成,那么用竹篱笆的全长减去20米,即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
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这个花圃的面积;
再用每平方米种菊花的株数乘花圃的面积,即可求出这个花圃一共种菊花的总株数。
详解:(62-20)×20÷2
=42×20÷2
=420(平方米)
420×9=3780(株)
答:这个花圃的面积是420平方米,这个花圃一共可以种3780株菊花。
2.泰州火车站是1路和2路公共汽车的起始站,这两路公共汽车都是6时20分开始发车的,1路车每6分钟发一辆车,2路车每10分钟发一辆车,这两路公共汽车从6时20分第一次发车后到几时几分第二次同时发车?几时几分第三次同时发车?将你的思考过程写在下面。
答案:6时50分;7时20分;思考过程见详解
分析:首先根据发车时刻+间隔时间=下一辆的发车时间,然后用列表的方式将下一辆的发车时刻记录在表格中,最后根据表格中数据找到第一次发车后到几时几分第二次同时发车,得到每隔多少分钟,这两路公共汽车会同时发一次车,再求出几时几分第三次同时发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思考过程:
1路车和2路车的发车时间表整理如下:
由表可知,6时50分,这两路公共汽车第二次同时发车,距离第一次同时发车过去30分钟。说明每30分钟,这两路公共汽车会同时发一次车。
所以第三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6时50分+30分=7时20分
答:这两路公共汽车从6时20分第一次发车后到6时50分第二次同时发车,7时20分第三
1路
6:20
6:26
6:32
6:38
6:44
6:50
…
2 路
6:20
6:30
6:40
6:50
7:00
7:10
…
次同时发车。
3.小芳在文具店里买了两个记事本和三根荧光笔,每个记事本11.5元,每根荧光笔3.5元,小芳买这些文具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33.5元
分析:已知每个记事本11.5元,买了2个;每根荧光笔3.5元,买了3根;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2本记事本和3根荧光笔的价钱,再相加,即是买这些文具共花的钱数。
详解:11.5×2+3.5×3
=23+10.5
=33.5(元)
答:小芳买这些文具共花了33.5元。
4.有一些人需要过河,现有甲、乙两种类型的船,如果用3条甲种类型的船和4条乙种类型的船(正好坐满),需要跑5趟;如果用5条甲种类型的船和3条乙种类型的船(正好坐满),需要跑4趟。请问哪种类型的船坐的乘客多?
答案: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依据题中的描述,坐船人数是不变的量,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需要把人装完,甲、乙两种类型的船能坐的乘客人数简称甲、乙。列出以下等式:5×(3甲+4乙)=4×(5甲+3乙),15甲+20乙=20甲+12乙,8乙=5甲,1.6乙=甲,这两种方案相比,第二种方案多用5条甲种类型的船,少用8条乙种类型的船,也就是说5条甲种类型的船坐的总人数等于8条乙种类型的船坐的总人数,所以选择甲种类型的船坐的乘客多,据此解答。
详解:甲、乙两种类型的船能坐的乘客人数简称甲、乙。
5×(3甲+4乙)=4×(5甲+3乙)
15甲+20乙=20甲+12乙
8乙=5甲
1.6乙=甲
答:甲种类型的船乘客多。
5.学校为同学们买了90瓶84消毒液,60瓶酒精。为了使每名同学分得一个口罩,同时购买了300包口罩,正好够用。一瓶84消毒液a元,一瓶酒精b元,一包口罩c个。
(1)买84消毒液和酒精一共花了多少元?
(2)如果元,元,酒精比84消毒液多花多少元?
(3)时,这个学校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1)()元
(2)675元
(3)6000人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买84消毒液和酒精各花多少钱,在计算过程中,当数字和字母相乘或字母与数字相乘时,一般省略乘号,数字在前,字母在后;
(1)把购买84消毒液和酒精花的钱数相加,就是买84消毒液和酒精一共花的钱数;
(2)用购买酒精花的钱数减购买84消毒液花的钱数,就是酒精比84消毒液多花多少元,在计算时,把a=2.5元,b=15元代入计算。
(3)一包口罩的个数乘购买口罩的包数即等于学校一共的学生数,把c=20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a×90+60×b=(90a+60b)元
答:84消毒液和酒精一共购买了(90a+60b)元。
(2)60×b-a×90
=60×15-2.5×90
=900-225
=675(元)
答:酒精比84消毒液多花675元。
(3)当c=20时,c×300=20×300=6000(人)
答:这个学校一共有6000人。
6.甲、乙、丙三人共有240米彩带,如果甲借给乙13.6米,又借给丙24.5米以后,三人的彩带长度一样。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多少米的彩带?
答案:甲118.1米,乙66.4米,丙55.5米
分析:用240除以3等于三人平均的彩带长度,三人平均的彩带长度加甲借给乙的彩带长度,再加甲借给丙的彩带长度,即等于甲原来的彩带长度;三人平均的彩带长度减甲借给乙的彩带长度等于乙原来的彩带长度,三人平均的彩带长度减甲借给丙的彩带长度等于丙原来的彩带长度;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40÷3=80(米)
甲:80+13.6+24.5
=93.6+24.5
=118.1(米)
乙:80-13.6=66.4(米)
丙:80-24.5=55.5(米)
答:甲原来有118.1米的彩带,乙原来有66.4米的彩带,丙原来有55.5米。
7.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若李阿姨制作一幅剪纸需要0.35小时,7小时可以制作多少幅剪纸?
答案:20幅
分析:制作一幅剪纸需要0.35小时,求7小时可以制作多少幅剪纸,也就是求7里面有多少个0.35,用除法计算。
详解:7÷0.35=20(幅)
答:7小时可以制作20幅剪纸。
8.李叔叔的邻居家有一个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花圃。李叔叔买来18根1米长的木条,他能围一个比邻居家花圃面积更大的长方形花圃吗?(请用列举的策略说明理由)
答案:能;理由见详解
分析:由于李叔叔买来18根1米长的木条,由此即可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由此即可知道长加宽的和是:18÷2=9(米),当长是8米,宽为l米;长是7米,宽为2米;长是6米,宽为3米;长是5米,宽为4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分别求出几种情况的面积,再和李叔叔的邻居家的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比较即可。
详解:1×18=18(米)
18÷2=9(米)
5×4=20(平方米)
6×3=18(平方米)
20>18
答:他能围一个比邻居家面积更大的长方形花圃。
长(米)
8
7
6
5
宽(米)
1
2
3
4
面积(平方米)
8
14
18
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苏教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原卷版docx、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苏教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一原卷版docx、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苏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三)(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三原卷版docx、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