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一下学期课件PPT+教案整套
语文七年级下册(2024)驿路梨花获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2024)驿路梨花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4驿路梨花》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4驿路梨花》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洁白无瑕,总能给人带来美好与温暖。在西南边陲的驿路上,也有这样一道梨花般的风景。那里有一座神秘小屋,默默为旅人提供庇护。这小屋究竟因何而来?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驿路梨花》,寻找答案 。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故事情节。(重点)2.分析、理解文章“设疑——释疑——引出新悬念”的巧妙构思及效果,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 (难点)3.学习文中人物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 (素养)
《驿路梨花》写于 1977 年 5 月。当时,“文化大革命” 刚刚结束,党和国家开始拨乱反正,重新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者彭荆风在云南生活多年,对边疆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他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背景,通过哈尼族小姑娘等人物的故事,展现了边疆地区人们的美好心灵和互帮互助的雷锋精神,旨在呼唤在特殊时期被破坏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回归,激励人们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江西萍乡人。1949 年参军,1952 年开始发表作品。曾任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等职。他是西南边地军事文学开拓者,作品多反映边疆生活,有《边寨烽火》《鹿衔草》等,《驿路梨花》是其经典之作。
彭荆风(1929—2018),作家。
( )喷薄
( )果实累累
( )日积月累
恍惚香气四溢修葺折损迷茫
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
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略读课文,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与小茅屋发生过什么故事?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为方便过路人,专门送粮食来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照料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为方便过路人而建造小茅屋
为方便过路人,照料小茅屋
分别按照课文顺序和时间顺序复述课文,比较一下这两种顺序哪一种更好。
1.“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5.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说一说:课文顺序和时间顺序哪一种更好?
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揭示出来的?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设置误会和悬念的地方,说说其表达效果。
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主人
认为哈尼小姑娘是小茅屋主人
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看小茅屋
悬念一:初见小茅屋,主人是谁?
悬念二:不是瑶族老人,谁是主人?
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建造小茅屋?
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建造和照顾小茅屋的人都是它的主人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梨花”,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指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花,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来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茅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引用诗句,使梨花寓意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 “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光大的旺盛生命力,深化了文章主题。再次点题,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大自然的梨花美丽芬芳,人世间的雷锋精神温暖如春,彭荆风借梨花为我们展现了哀牢山的人情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语言、写作顺序和人物描写角度等方面深入探究作者是怎样展现这种人情美的。
1.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以“驿路梨花”为题的含义和作用。
“驿路梨花”引用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吸引了读者,也是全文的线索,既写出了在哀牢山那偏远、冷寂的深山老林中小茅屋边上盛开的梨花的美丽,又暗喻了梨花姑娘的纯洁、美丽,象征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揭示了人们相互关怀的崇高道德风尚。
2.本文的写作顺序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就是顺叙。一般包括时间的先后、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展的过程。
暮色
全文从整体上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述了“我们”投宿于小茅屋时的所见所闻,其中 “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是顺叙。
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通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遇见小茅屋的过程,以及关于小茅屋的主人是梨花的传说; 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揭示了小茅屋的来历和小茅屋主人是谁的谜底。
本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3.本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是哪种写人的方法?本文运用这种写人的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通过讲述 “我” 和老余在哀牢山遇到小茅屋及探寻茅屋主人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善良,歌颂了人们互帮互助的雷锋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赞美了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品质。
感悟一:文中众人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只为方便他人。这种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深受启发。奉献并非遥不可及,它藏在日常小事中,如随手捡起垃圾、为老人让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主动付出,不计得失,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实现人生价值 。
感悟二:从哈尼小姑娘到解放军战士,大家接力守护小茅屋,为过往行人提供帮助。这让我明白,人性本善,点滴善举能汇聚成温暖力量。在生活中,我们应多传递善意,乐于助人,让这份美好延续,让世界充满爱。
❶波澜起伏的情节,回环递进的结构。
作者构思巧妙,情节跌宕起伏。“我” 和老余投宿小茅屋,却不见主人,这一悬念引发好奇。误以为瑶族老人是主人,结果不是;后又猜测梨花姑娘是主人,没想到她是受解放军影响。情节层层反转,引人入胜。结构上,以 “梨花” 为线索回环递进,从实到虚,每一次对 “梨花” 的探寻都深化主题,使文章富有节奏感与层次感,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❷直接、间接描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
在塑造人物时,文章采用直接、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直接描写如对哈尼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展现其淳朴可爱。间接描写则通过他人的讲述和行为来烘托,像瑶族老人讲述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的事迹,侧面表现出解放军战士的奉献精神和梨花姑娘的善良热心。两种描写相辅相成,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赶路时发现了小茅屋:无灯无人,设置悬念
再现梨花,引用诗句:热情讴歌,结束全篇
A.竹篾(miè) 陡峭(qià) 着急(zhá)B.撵走(niǎn) 喷香(pēn) 菌子(jùn)C.修葺(qì) 简陋(lòu) 相衬(chèn)D.晶莹(yíng) 驿路(yì) 香气四溢(yì)
【解析】B项中,“喷”应读pèn。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茂密 修葺 悠闲 歇气B.瑶族 瞪眼 朝气 火糖C.疲劳 照管 茅屋 折损D.恍惚 简陋 花瓣 撕开
【解析】B项中,“火糖”应为“火塘”。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2)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3)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 )(4)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或人物描写方法。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C.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D.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解析】A项中,顿号应为逗号;B项中,句号应为叹号;C项中,分号应为逗号。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请你为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请根据课文内容和下联,补写上联。 上联: ;下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5.为弘扬雷锋精神,班级拟开展以“凡人善举·和你一起”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3)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寓意深刻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团队名: ; 理由:
春风送暖,比喻志愿者团队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雷锋生平,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你认为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片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驿路梨花获奖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导入新课,作者介绍,背景介绍,标识读音,词语释义,广阔而看不清楚,简单粗陋不完备,不真切不清楚,略读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备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梨花的诗句,字词积累,劈成薄片的竹条,香气四溢,香香的气味四处飘溢,指修理建筑物,驿道大道,词语解释,读懂一篇文,任务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背影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4背影》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4背影》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