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11课 皮影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辽海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11课 皮影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标”要求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本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指导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造型表现手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感情。
2.理论依据:
本课设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皮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设置于六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农民画、对京剧艺术、民间剪纸艺术、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教师可以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相互联系建构新知识。
情境性教学,通过教室环境布置、演示文稿风格和创作时音乐设置等细节设计,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应,达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2.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2课的教学内容。皮影戏以优美的雕刻造型与地方戏曲相结合,是一种极具换上价值的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是学习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非常好的素材,同时皮影精美的镂空纹样又是学生练习线造型表现的很好的载体。
教材中编入了甘肃、陕西等不同地区的皮影作品。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皮影艺术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及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领略皮影艺术人物造型地域性特征鲜明的特点。同时本课迁移了之前所学的戏曲、剪纸、活动版画、民间美术色彩、线描造型等多种知识技能。本课了解皮影艺术相关文化,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创作皮影作品,是一节联系旧知识,构建新知识,运用并强化已有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画皮影》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皮影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同学们没有见过真正的皮影表演,认识皮影,但不了解。皮影戏唱腔地方色彩浓郁,内容又古老,不易为十几岁的孩子所接受,因此考虑从动画入手。起源于千年前的皮影是现今电影与动漫的始祖,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年级学生希望自己能像成人一样画的更“像”,在技能方面以倾向于临摹,想象方面较低年级略有收敛,有时会出现担心画不像而不敢下笔的情况。对此,必须考虑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化简和概括的手法。
本班学生线条能力较好,女同学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欠缺,旦心思细腻,动手能力较强,男生思维比较活跃,动手大胆旦,欠缺稳重细致。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皮影起源、流派等相关知识和人物造型手法。
用线造型手法画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聆听、观察、体验不同地域的皮影人物的造型之美,表现出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皮影兴趣,以及热爱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和人物的造型手法、装饰手法。
2.教学难点:表现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流程示意
开始
课前准备:创设虚拟情境
学生体验皮影
欣赏体验
2、皮影的起源
学生欣赏感受民间美术地域特色
学生欣赏总结
示内容,示范制作
自评
学生实践
展示评价爱
结束
1、皮影简介
有与剪纸形式相仿;戏曲生、净行当脸部造型区别
造型特点
学生自主选择表现方法,
教师提出要求,巡视、指导实践、检查知识掌握情况
互评
新授:1.皮影的流派
简介
新授:2.皮影人物造型特点
分组探究
装饰手法
脸部造型区别
装饰纹样
出示评价要点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布置教室环境
循环播放皮影动画:功夫熊猫片头、皮影动画《指鹿为马》、皮影创意小动画
欣赏动画、教室布置,
自由准备用具
做好上课准备
创设环境帮助学生尽快从上一节课中转换情绪,进入课堂
延展课堂,课前创设教学情境。
一、引入
1.播放皮影表演视频
2.出示:
一口述说千古事
双手对舞百万兵
3.板书课题
《画皮影》
4请大家打开书第4页
请大家阅读书中第一段文字
你了解到了什么?
梳理内容
学生回答:
阅读皮影的简介
说一说
皮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与戏曲巧妙结合……
明确课题
通过书中文字大致了解民间皮影艺术,提高提炼信息的能力。
二、新授
皮影的起源
皮影戏,发源2000年前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真正的皮影戏出现在北宋时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讲述传说故事、
演示剪影
(二)皮影的工艺
讲解皮影制作工艺
(三)皮影的流派
书中为我们出示了哪个地区风格的皮影?
目前中国分布最广的皮影大概有十一大流派,像北京皮影、陕西华县的皮影、河北唐山皮影、湖北云梦皮影、甘肃环县皮影、浙江海宁皮影、上海七宝皮影、山东泰安皮影等都传承得不错
(四)皮影人物造型特点
1、提问:
看了这么多皮影人物,你们觉得皮影人物的表现手法和我们学过的哪种民间艺术有点儿像?
出示生角头像与净角头像的对比,生角清秀雅致,净角豪放粗犷,如何表现的呢?
2、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一下皮影人物的造型和装饰手法。
分小组探究问题:
(1)皮影人物由哪几部分组成?造型有什么特点?
(2)皮影人物哪些地方运用了简化的手法?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哪些地方运用了添画纹样的方法进行装饰?
(3)对比着说一说唐山皮影与陕西皮影从脸部造型的不同特点
(4)皮影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美的花纹?有哪些剪纸纹样?
希望你们的发现能对你们的创作有所帮助。
学生聆听
了解皮影的历史起源
聆听故事
欣赏幕布投影
了解皮影的历史价值
欣赏聆听
学生回答:甘肃、陕西
欣赏各地风格皮影人物
剪纸艺术
学生思考回答:
生角脸部运用了阳刻、净角运用了阳刻
分组探究
有头、身、裙、两个(大臂、小臂、大腿、小腿)等,七至十几个部件组成,几个部件连接组成
造型概括,动态夸张,装饰精美
身体各部分简化成简单形状;眉眼、衣袖进行了夸张;服装和头饰上进行了添画纹样的装饰。
通过连线的方式找到脸形特点
陕西皮影
突额头尖下巴
弯弯眉毛线线眼
樱桃小口一点点
唐山皮影
通天鼻梁
6字鼻
环形眉丹凤眼
花、叶、绒球、云纹、水、鱼鳞、
柳叶纹、水滴纹、圆点纹、毛毛纹……
学习皮影的起源知识
增加民民自豪,激发学学习兴趣。
了解皮影的制作过程
了解民间艺术皮影的有地域特色
回忆剪纸知识,联系以学习过的剪纸、戏曲行当知识引导学习皮影造型手法。
体验、分析皮影人物造型特点,解决教学重点。
解决创作时抓不住脸型特点的问题,同时深入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皮影的地域差异性。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造型能力。为造型表现打基础。
艺术实践
那么同学们想用哪种我们学过的方法表现画皮影人物呢?
教材第5页中给了我们一些提示。
教师示范:
提示:结合地域特色;
注意比例;线条疏密得当。
作业要求:
用你喜欢方法表现一幅有皮影特色的作品。
造型生动、纹样精美、注意线条疏密得当。
播放皮影欣赏视频
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提示,指导修改。
思考选择表现方法
明确要求
学生大胆创作:
运用所发现的特点进行创作,练习造型能力,提高表现能力。
展示评价
利用教室布置,创设情境展示作业
利用透光卷帘创设皮影武戏场景,展示学生创作的皮影武打人物;文戏布景,展示生、旦角色;装饰艺术品布展于室内展板上或直接装饰在教师墙面作为装饰品。
出示评价要点
1有皮影特点
2造型生动,花纹精美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皮影戏是最得中国文化虚实意韵之美的民间艺术。那灯光戏影间跳动的皮影精灵,那古老唱腔里的悠长蕴味,那古朴典雅的皮影造型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气味,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根据平价要点自评
选出自己喜欢的他人作品进行点评
通过评价回忆知识点,提高表达能力,评价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通过四十分钟的体验和学习,全班同学都能从感性让对皮影有所认识,了解一定的皮影相关和造型特点。每个人都有所得。
通过合作探究体验等环节,能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同时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皮影造型特点和装饰手法的探究,所有人都能在作品中体现皮影特点,作品一眼观之便知是在表现皮影。
通过独立或者合作创作,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呈现出较为完整的作品。
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学生有继续了解学习的意愿。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课设计与种不同
创设环境,利用教室的卷帘窗帘的透光性,用自然光投射透明纸制作的活动皮影教具。给学习环境创设光影虚实细微变化的情景,窗帘微晃,时虚时实,模仿展现皮影表演时会出现的效果,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展示利用皮影戏情景,武将战争情境、文人赏花场景,让学生目标性很强的创作。
通过合作探究,合作创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互相促进,相互启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辽海版(2024)第11课 会飞的花朵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本课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观察,实践活动,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五单元 想象与创造第11课 彩纸剪贴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辽海版(2024)五年级下册第9课 变化的汉字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呈现,讲授新课,实践操作,拓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