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小题,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收藏了就等于学习了”“先码住再说”“放进收藏夹吃灰”……这些有趣说法,反映了社交媒体用户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矛盾心理,既想收集尽可能多的有价值信息,但又难以消化过多的数字内容。
在信息爆炸时代,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参与内容的筛选、分享和收藏,积累有价值的信息,如抖音中的好物分享、小红书中的学习经验贴、微信公众号中的健康“小妙招”等。然而随着信息持续涌入,用户迅速积累了大量数字内容,甚至到了失去思考和客观判断的程度,严重者还会导致压力和混乱,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数字囤积”。
数字囤积通常与“错失焦虑”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认为,不确定性和回避不确定性的倾向在焦虑等情绪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个体在面对无法预测的情景时,往往会感到不安,进而选择回避。虽然社交媒体有巨量信息,但是完全对个人有价值的内容却具有不确定性,不仅数量稀少,而且一旦失去,很难再找回,因此用户会采取行动进行“风险规避”。他们选择将有价值的内容存储在个人的“数字仓库”中,以便能随用随取,且大多数情况下不愿删除,旨在减少因信息缺失、信息忽视而产生的潜在损失。然而,随着错失焦虑程度加深,数字囤积物不断增加,用户可能会转向另一种焦虑——信息消耗焦虑,使原本期望通过数字囤积获得的愉悦感受逐渐被压制。
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至关重要,人们普遍认为获取更多信息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认为拥有更多的信息会让自己拥有安全感。而低成本的信息获取和存储使个体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数字囤积,积累个人数字资产: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存储空间,个人可以轻松地存储和分享自己的数字内容,还能通过移动设备实时访问,这极大地提高了便捷性,且成本极低,几近于零,用户在社交媒体上也常常感受到他人的数字形象、数字资产,在比较中,个体的虚荣心促使其渴望“把控”更多、更独特的数字资源。基于此,用户会对有价值内容形成“心理占有”,基于“心理所有权”进行数字囤积。心理所有权是指个体将物质的或非物质的目标视为“自己的”的一种心理状态。当对目标产生占有感时,个体通常会将目标物看成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为了寻求控制和安全感,人们开始通过数字囤积来建立心理所有权。将数字信息存储到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云空间中,人们会感到自己对这些内容的所有权得到了确认和保护,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欣赏、分享这些内容,不必担心失去或难以找到。
此外,用户与数字囤积物之间并非主体与客体的简单关系。数字物的囤积不仅体现着用户数字生命的痕迹,还承载着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的情感和回忆,记录着个体在数字空间的经历和变迁。在大数据驱动的社交媒体平台,链接、点赞、分享、跟帖及好友请求等数字痕迹无处不在。数字囤积的过程更是一种显性的数字留痕过程。在囤积者看来,囤积的数字物具有特殊意义,是个体数字身份的一部分,也是“自我”的延伸。用户对这些数字囤积物产生“情感依恋”,实际上是对自身经历和情感联结有依恋,这使得囤积者在面对清理和删除这些数字物时感到困扰。
数字囤积过度最直接的体现是信息过载,即受众接受的信息量超出其所需要以及所能消费、承受的信息量,以致无法高效选择或有效利用信息的状况。另一个后果就是信息的混乱,原本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如今却因为囤积内容过多而变得繁琐。这种信息混乱不仅影响了用户对数字内容的有效利用,还可能会让个体产生信息消耗焦虑,对已囤积的数字内容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
(摘编自张铮、刘晨旭《海量信息下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的心理机制初探》)
材料二
从宏观进化的历史来看,人类终究会在与信息过载这一“环境”的互动中成为胜出的“适者”,然而人们应该更为积极主动地推动这一进程,以使我们能够化焦虑为坦然。
首先,就个体的认知资源状况来说,我们根本无法去完成加工和接收尚在日益增长的所有信息,与其做与海量信息“搏斗”的“堂吉诃德”,不如学会合理分配注意力,在“有用”原则下把获取信息限定在工作与生活所需的限度内。其次,在巨量数字内容的冲击下,我们更需要做个清醒的“聪明人”。一方面,针对来源多样、充斥着毫无根据的推测和想象、尤其是热点事件发生时搅得人们焦躁难安的信息,人们应选择更理性的态度,学会“质疑式的认知方法”,即在接触任何信息的时候,头脑中至少要提出并尝试回答如下的问题:这个信息来自何处?它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吗?如果不完整,它缺失了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它?它展示了什么证据?证据源自何处?存在着与此不同的解释吗……另一方面,在超负荷信息的压迫下,仔细且深入的阅读必然被快速又浮表的浏览替代,信息的接收成了一种忙乱的“快餐”,改变这种状况有赖于一个具有独特性的自我,能够运用拥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来加工、同化和评判外在的事物。这个自我既是开放的,又是独立的:既保持着与信息世界的互动,又展示出个人所独具的风格。
(摘编自汪新建《超量信息带来的普遍焦虑如何应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户常把存储的数字信息与自我概念相联系,将其视为“自己的”,并以之为个人数字资产,塑造自身数字形象。
B.数字信息对用户而言并非纯客观的数字痕迹,其承载的经历和记忆让用户对之怀有特殊情感,以致难以轻易删除。
C.人们存储信息往往不加选择,易过度囤积,这不仅会导致信息过载,还可能使人因信息混乱而排斥已囤积的内容。
D.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搅得人们焦躁不安的信息,有时传递的未必是事件的真相或者全貌,对此,用户尤其需警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重视数字信息的潜在价值,一方面与用户自身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如今信息巨量庞杂的现状。
B.“堂吉诃德”一词的使用表明,作者认为与海量信息“搏斗”的行为脱离个体的认知资源现状,并不可取。
C.数字囤积反映了信息数量无限性与用户消化信息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考验着用户的信息管理能力。
D.在两则材料的作者看来,当下信息过载容易造成用户的心理焦虑,而他们也在尝试寻找破解该问题的路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受访者所提及现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受访者小华:一方面,我总觉得这些东西在未来可能会有用,看到时就想着赶紧保存下来,以防将来需要用时找不到;另一方面,我在点击收藏的过程中也收获到了心理的满足感,囤资料对我而言意味着仿佛比起别人,自己掌握到了更多的资源。事实上那么多的数字资料,保存后不曾被清理,也未被打开使用过。每每看到满满当当的收藏夹我就焦虑不已,嫌弃自己为什么保存后没有充分利用,对自己充满了失望感。
A.小华囤积大量数字信息,是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交媒体平台的存储空间得到明显扩大。
B.小华对数字内容的所有权在存储信息过程中得到了确认和保护,故他可随时访问分享信息。
C.小华囤积数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虚荣心有关,但过度囤积使小华出现信息消耗焦虑。
D.当今时代快速的浏览必然会替代深入的阅读,所以“小华们”陷入信息过载困境难以避免。
4.学校围绕“信息爆炸时代个人的应对之道”这一主题举行研讨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阐述你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蝼蚁
周海亮
婴儿就在他们的头顶上疯狂地嚎哭,他们却无能为力。
他们的头顶上还有士兵。荷枪实弹的士兵,抽着烟,看着婴儿,手指不离扳机。士兵知道附近肯定有人。这里的人们,绝不可能丢下一个婴儿。
士兵在两小时以前袭击了村子。村人们多被击毙,只有他们躲进地下室。地下室极其隐蔽,现在,那里藏着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
女人中,她是婴儿的母亲。
本来是她的男人抱着婴儿。逃跑时,男人腿部中了一枪,肩膀又中了一枪。他跌倒,爬起,继续跑,用着一种怪异并且滑稽的姿势。他们躲进地下室的时候,男人已经冲进院子,然后,他的后背中了一枪,又一枪,又一枪。男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却用了一种极舒服的姿势抱着他的婴儿。那时地下室的盖口尚未关上,他看着女人,冲她挤挤眼睛,然后目光转向别处。他不想让追赶他的士兵觉察到屋子里还有一个地下室,女人甚至认为,他也许是故意挨上子弹。
女人试图冲出去,可是她被别人强行拖下去。盖口合拢的瞬间,士兵冲进院子。士兵在男人的脑袋上补了一枪,却留下婴儿。
他知道村子里还有人。
一天前,有村里人帮助游击队偷袭了他们的队伍。战斗中他失去两个兄弟——真正的兄弟——父亲将他们兄弟三人,一起送上了战场。
他在等待有人自投落网。他相信这件事终会发生,因为他有一个婴儿。
婴儿哭着,喊着,也许是饿了。婴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眼珠就像褐色的水晶球。士兵盯着婴儿,心中泛起波澜。然后,士兵对自己说,战争早一天结束,他就能早一天回到家乡。
杀光隐藏在暗处的村人,就会距战争结束更近一步。这是长官的想法,也是他的想法。
婴儿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两个女人将地下室里的女人紧紧箍住。女人想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抱起她的孩子,扯起她的衣衫,让孩子含住她的乳头,狠狠地吸,狠狠地吸……她想喊出来,可是声音卡在喉咙,将她噎出眼泪。她薅着自己的头发,浓密结实的头发,此时弱不禁风。
士兵就在他们的头顶。他们甚至可以听到士兵的呼吸。然后婴儿变得安静,女人感觉到婴儿的体温。
地下室里漆黑一片。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哭泣,不能点亮任何可以照明的东西。黑暗里的女人认为自己并不重要——是死是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
婴儿的嚎哭声再一次挤进地下室,每一声都像刀子,一下一下剜着女人的心。女人听到她的牙齿发出奇怪的声音,张开嘴,伸手去接,她的手心里,多出一颗带血的牙齿。
附近教堂的钟声响起,女人知道,他们躲进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一天。
有那么几个瞬间,女人真的想冲出去。冲出去,求士兵放过她的孩子,为此她可以付出一切——她的身体,她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后来她终于决定这样去做,却既动不了,也不能说话。他们将她绑起,衣服堵住了嘴。
他们知道,女人随时可能疯狂。
女人感觉她的身体在抖。女人感觉每个人的身体都在抖。她恨他们,又不敢恨。她怕他们,又不敢怕。后来她想,就算她真的冲出去,又能做什么呢?她相信不管她怎么说,怎么做,士兵都会将她射杀,将他们射杀,然后,将她的孩子射杀。
婴儿再一次变得安静。士兵的脚步声有节奏地在头顶上响起。她听到士兵划一根火柴,点燃香烟。然后,一声重重的叹息。
女人静静地倚着墙壁,不动。她的手指将坚硬的墙壁犁开一条深深的沟渠,沟渠里,渗出鲜血。绑住女人的绳子早已松动,女人随时可以推开其他人,叫喊着冲出去。可是她没有。或许,她已经放弃。
嚎哭声再一次挤进来,却那么无力,那么微弱。教堂的钟声再一次传来,此时,他们躲在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两天,两天里,孩子没吃一点东西,没喝一点水,她躺在冰凉的地板上,任寒风将她的脸蛋冻伤,将她的四肢冻僵,任士兵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将她打量。
女人知道,她的孩子正在一点一点死去。
她再一次有了冲出去的冲动。却不是去救孩子,而是让自己死去——死去,便再不必理会孩子的死活,也不必理会别人的死活。
她相信,让她在孩子死去以前死去,她会好受很多。
可是她终没有动。她闭着眼睛,十指深深地嵌进墙壁。她感觉不到疼痛。
她是在孩子死去之前死去的,她因痛而死,因绝望而死。宽容的上帝给了她提前死去的机会。
剩下的人们,安静地等在地下室里,或者等待士兵离开,或者等待被士兵发现。等待活着,或者等待死亡。
士兵是在三天以后离开的,那个婴儿顽强地撑过三天,终因饥饿而死。
婴儿死去时,士兵落下一滴眼泪。
士兵希望战争结束,他用了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当战争结束,士兵就会回到家乡。家乡有他的妻子,还有他五个月大的女儿,女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眼珠就像褐色的水晶球。
(选自《小说月刊》2014年第9期)
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却用了一种极舒服的姿势抱着他的婴儿”,“痛苦”与“极舒服”这对自相矛盾的词语,充分表现了男人无私伟大的父爱。
B.为了避免女人随时可能发疯,暴露藏身之处而引来杀戮,地下室里的其他人将女人绑起来,用衣服堵住她的嘴,显示出他们的冷漠麻木和自私自利。
C.女人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这里的女人似乎不那么“高尚”,却更加符合一位深爱孩子的母亲的心理。
D.“宽容的上帝给了她提前死去的机会”,女人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这里却说上帝“宽容”,因为听凭孩子死去而无力施救,对一个母亲来说更痛苦。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两段采用倒叙方式,一入笔直接描写地下室内外紧张恐怖的情势,然后再交代事情由来,从而造成强烈的悬念,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B.小说多处运用反复和排比手法来增强表现力,如“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哭泣,不能点亮任何可以照明的东西”,就突出了地下室的阴暗和压抑。
C.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姓名,作者有意识地使用男人、女人、婴儿、士兵这种类型化称谓,意在消除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凸显题目“蝼蚁”的隐喻意味。
D.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虚化时空的倾向,战争的年代、地点和具体背景都是模糊的,这种写法增强了作品内涵的普遍意义和对战争的批判、反省力度。
7.贯穿始终、无语言、不谙人事的“婴儿”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王曰:“何谓仁义?”太公曰:“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敬之勿疑,天下和服。”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夫诚,畅于天地,通于神明,而况于人乎!”
(节选自《太公六韬》)
材料二:
文子曰:凡学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反於虚无,可谓达矣。治之本,仁义也:其末,法度也。善赏者,费少而劝多;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与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人多而无怨。故圣人因民之所喜以劝善,因民之所憎以禁奸。赏一人,而天下趋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是以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圣人守约而治广,此之谓也。此圣人致理之道若此也。
上义者,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施忠,立正法,塞邪道,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群臣同力。诸侯服其威四方怀其德修正庙堂之上折冲千里之外。发号行令,而天下响应。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虑足以决轻重之权,此上义之道也。
国之所以强者,必死也。所以必死者,义也。义之所以行者,威也。是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威义并行,是谓必强。白刃交接,矢石若雨,而士争先者,赏信而罚明也。上视下如弟,必王四海;下事上如兄,必政天下。是故义君内修其政,以积其德:外塞於邪,以明其势。察其劳佚,以知饥饱。战期有日,视死若归,恩之加也。
(节选自《文子·上义》)
注:《文子》,又名《通玄真经》。文子,即计然,春秋时期谋士、经济学家。
8.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诸侯服A其威B四方C怀其德D修正E庙堂F之上G折冲H千里之外
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明”,文中指神的总称,与《劝学》中“神明自得”的“神明”意思相同。
B.“趋”,文中指追求,与《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趋”意思不相同。
C.“所以”文中指……的原因,与《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意思不同。
D.“四海”,文中指天下、全国,与《阿房宫赋》中“四海一”的“四海”意思相同。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问仁,太公回答说君主要尊重百姓,团结宗亲,尊重百姓就会和睦,团结宗亲就会欢喜。这就是施行仁义的准则。
B.太公认为,进行奖赏惩罚,即使是没有听到和看见,也没有不潜移默化受到勉励警戒。诚信能够畅行于天地之间,对人也不例外。
C.文子认为,因为奖赏和惩罚明确讲信,所以战士们面对白刃交战,如雨的箭和石块,仍然能够奋勇争先杀敌。
D.文子认为如果君主能够完善政务,积累德行,堵塞奸佞,明察形势,审查劳动的过失,关注人民饥饱,那么战士都能视死如归。
11.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
(2)是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12.两则材料对于赏罚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概括。
三、文言小题
13.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博闻强志 志:志向 ②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害怕
③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撰写 ④平伐其功 伐:自夸
⑤使使如秦受地 如:到 ⑥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当:抵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14.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厚币委质事楚 币:钱币 ②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 咎:责怪
③楚诚能绝齐 诚:诚心 ④屈平既嫉之 嫉:恨
⑤冀幸君之一悟 冀:希望 ⑥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致:表达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⑥
15.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亡走燕 亡:死亡 ②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 适:到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索 ④及仇雠已灭 雠:仇人
⑤及见贾生吊之 吊:凭吊 ⑥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谅
A.①②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
16.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治:安定太平 ②亡其六郡 亡:逃跑
③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④新沐者必弹冠 沐:洗头
⑤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效法 ⑥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属于
A.①②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7.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屈平既绌B.齐与楚从亲C.乃令张仪详去秦D.又爽然自失矣
18.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词类活用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函梁君臣之首B.仓皇东出C.下道齐桓D.蝉蜕于浊秽
19.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岂非人事哉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C.颜色憔悴D.不凝滞于物
20.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为天下笑
①战于蓝田 ②及仇雠已灭 ③外欺于张仪
④兵挫地削 ⑤举贤以自佐 ⑥被发行吟泽畔
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⑥
21.下列选项中,全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①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②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③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④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⑤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⑥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A.①⑤⑥B.①③④C.④⑤⑥D.②③④
2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②受物之汶汶者乎
B.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②而告以成功
C.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秦伏兵绝其后
D.①故内惑于郑袖 ②身客死于秦
四、名篇名句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形象的语言称许屈原:他自觉远离污泥浊水,就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浊的环境,在尘埃之外浮游,这样就能“,”。
(2)好文章常能借寻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
(3)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这两句话。
(4)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体现。
(5)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指出了“得难失易”的现象,而用“?”揭示了其原因。
(6)陆游《书愤》中“,”两句,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易逝、壮志难酬之情。
(7)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崇明东滩本是一片( )的湿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引入了互花米草——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将这里近乎完全变成了自己的“领地”,掠夺了土著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它们急剧减少。___A__,生活在此的水鸟等动物也大幅减少。
人们很快意识到这里生态系统的退化,开始逐步清除互花米草,____B____。然而几年之后,原生植被的恢复效果仍不尽理想,因为植食性蟹类很快就啃食掉了刚长出的幼苗。这些蟹类的主要捕食者本是水鸟,湿地破坏后,水鸟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严重下降。近年来虽然不少水鸟回到了崇明东滩,但其种群难以达到大幅抑制植食性蟹类数量的规模。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修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重引入捕食者可以显著增加植被恢复,但这又难免不增加人兽冲突的可能性。要修复退化的环境,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运作方式。曾经我们人类自视甚高,大手一挥就毁掉了生态系统的繁荣生机;现在我们终于想起赎罪,那必然不能( ),耐心聆听和理解自然,它才可能愿意与我们和解。
24.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2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六、作文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有一张很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
西方社会学教授指出:“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生人社会,我们生活在陌生人之中,而我们也是陌生人。”
对于上文中所提到的“熟人社会”和“生人社会”你有着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D 3.C 4.①学会合理分配注意力,获取的信息限定在满足工作与生活的限度内。
②以理性的态度辨别信息,学会“质疑式认知方法”。
③形成具有独特性的自我,能够运用拥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来加工、同化和评判外在的事物。
【导语】这两篇文章探讨了信息爆炸时代的数字囤积现象及其心理机制。材料一详细分析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囤积信息的原因,包括错失焦虑、心理所有权和自我延伸等心理因素。材料二则从宏观视角提出应对信息过载的策略,强调理性认知和独特自我的重要性。两者结合,揭示了数字囤积的复杂性及其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呼吁人们在信息时代中保持清醒和理智。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人们存储信息往往不加选择”错。从材料一第二段“在信息爆炸时代,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参与内容的筛选、分享和收藏,积累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一第三段“他们选择将有价值的内容存储在个人的‘数字仓库’”中可知,人们对储存信息进行了筛选,也就是选择。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
D.“而他们也在尝试寻找破解该问题的路径”错误。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数字囤积”的原因及危害,没有谈到解决的方法。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是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交媒体平台的存储空间得到明显扩大”错误。小华囤积大量数字信息,主要原因是觉得未来可能有用,想进行“风险规避”,以及从中获得心理满足感,觉得自己掌握了更多资源,也就是和个体的“错失焦虑”以及虚荣心等心理因素相关,并非单纯因为社交媒体平台存储空间扩大。
B.“所有权在存储信息过程中得到了确认和保护,故他可随时访问分享信息”错误。虽然文中提到将数字信息存储到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云空间中,人们会感到自己对这些内容的所有权得到了确认和保护,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欣赏、分享这些内容,但这只是在阐述人们基于心理所有权进行数字囤积的一种表现及感受,而小华囤积数字信息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前面提到的诸如“错失焦虑”、虚荣心等心理因素,且题干重点在于分析小华囤积现象背后的整体原因及造成的不良后果等,而不是说数字囤积的好处。
C.从小华所说“囤资料对我而言意味着仿佛比起别人,自己掌握到了更多的资源”能看出其囤积数字信息与个体虚荣心有关,而“每每看到满满当当的收藏夹我就焦虑不已……对自己充满了失望感”体现出过度囤积后出现了信息消耗焦虑,该项准确分析了小华囤积数字信息的相关原因及产生的后果。
D.“‘小华们’陷入信息过载困境难以避免”错误。材料二中提到在超负荷信息的压迫下,仔细且深入的阅读必然被快速又浮表的浏览替代,是一种在当前信息过载情况下的不良趋势,但并非意味着这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必然情况,说“小华们”陷入信息过载困境难以避免太过绝对,人们可以通过合理分配注意力、运用理性态度和独特的自我认知等方式去应对信息过载。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①从“不如学会合理分配注意力,在‘有用’原则下把获取信息限定在工作与生活所需的限度内”可知,个人应清楚认识到自身认知资源有限,不能盲目追求接收所有信息,要按照“有用”原则,学会合理分配注意力,将信息获取聚焦于工作与生活实际需求。
②从“针对来源多样、充斥着毫无根据的推测和想象、尤其是热点事件发生时搅得人们焦躁难安的信息”可知,信息量巨大且复杂,要以理性的态度辨别信息,应凭借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结构,深入加工、评判信息,学会“质疑式认知方法”。
③从“在超负荷信息的压迫下,仔细且深入的阅读必然被快速又浮表的浏览替代,信息的接收成了一种忙乱的‘快餐’”可知,个人要避免陷入浮浅的信息浏览模式,形成具有独特性的自我,应凭借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结构,深入加工、评判信息。
5.B 6.C 7.①婴儿是小说的中心故事展开的关键,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地下室内外两条线索,都是围绕婴儿的命运变化逐步展开并推进的。
②婴儿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凭借。女人伟大的母爱以及她的痛苦、挣扎和死亡,士兵的残暴冷酷和人性上的矛盾,都是通过他们对待婴儿的态度来体现的。
③婴儿是小说主旨的集中体现。小说揭露战争、反省人性的主旨,主要是通过婴儿的悲惨命运具体形象地揭示出来的。
【导语】周海亮的短篇小说《蝼蚁》通过一个被围困在地下室的婴儿以及其周围人物的命运与心理描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在极度压抑与恐惧的氛围中,婴儿的生死牵动着母亲以及整个地下室中其他人的情感与理智,也唤起了敌对士兵内心深处的柔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在极端情境下的无奈与挣扎,同时对战争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批判。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冷漠麻木和自私自利”不准确,由原文“两个女人将地下室里的女人紧紧箍住。女人想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抱起她的孩子”“他们将她绑起,衣服堵住了嘴。他们知道,女人随时可能疯狂”等信息可知,更合理的解释这种行为是一种理智,是为不出声音,保住更多人的生命。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意在消除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不当,这种类型化称谓意在体现普遍性,使主题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故选C。
7.本题考查分析把握小说情节构思、布局和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抓住对婴儿的描写,仔细阅读,,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揭示主题等角度分析。
①故事的中心冲突围绕着婴儿的生死展开,推动整个情节的发展。地下室内的线索集中在母亲和其他村民试图保持安静、避免被发现,他们时刻关注着婴儿的哭声,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安全。而地面上的士兵则以婴儿的存在作为诱饵,等待藏匿者的露面。婴儿的一声声哭泣不仅增加了地下室内母亲的绝望与痛苦,也驱动了士兵的耐心与不安。婴儿的命运变化伴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逐步揭示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对抗。因此,婴儿在叙述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将地下室内外的两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整个故事的展开和高潮的到来。
②婴儿的角色使得人物情感更加立体化。女人对婴儿的渴望保护和无可奈何地绝望,展现了母爱的强大与脆弱。而士兵透过观察婴儿,引发了内心的复杂情绪,即使在执行任务中展现出残酷无情的一面,他内心却难免出现动摇,尤其当婴儿的样貌让他联想到自己远在家乡的女儿时,这种矛盾尤为明显。婴儿未曾言语,却成为人物展现内心世界的镜子,使得角色的塑造更具深度和复杂性。
③婴儿从出生便受到战争的直接威胁,他的哭声成为故事发展的推动力,也反映出战争带给无辜生命的伤害。婴儿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非人性,他不幸的死亡象征着人类良知在战争中随着无辜生命的流逝而逐渐泯灭,通过这种悲剧的呈现,读者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的罪恶与对人性考验的沉重。
8.BDG 9.A 10.D 11.(1)我想用奖赏一人而使众人都得到勉励,惩罚一人而使众人都收到警戒,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2)因此用道义教育士兵,用法纪约束士兵,这样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12.同:奖惩的目的相同,奖赏用来勉励,惩罚用来警诫。
异:材料一强调奖赏贵在守信,惩罚贵在坚决执行,材料二强调赏罚有度。
【导语】两则材料都论及治国理政之道。材料一《太公六韬》中,太公阐述了仁义之纪以及赏罚之道,强调赏罚信必的重要性。材料二文子主张明天人之分、通治乱之本,以仁义为治本,阐述善赏罚、因民之所喜憎治国等观点,还提及上义者的作为及强国之法,二者都重视仁义与赏罚在治国中的作用。
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诸侯顺服他的威望,四方心念他的品德,在朝廷之上修养政事,在千里之外制敌取胜。
“诸侯服其威”“四方怀其德”是并举成分,结构一致,主谓宾齐全,故在BD处断开;
“修正”是谓语,“庙堂之上”是其后置状语,结构完整,故在G处断开。
故选BDG。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
A.错误。神的总称。/非凡的智慧。句意:上通达于神明。/自然就会得到非凡的智慧。
B.正确。追求。/趋向,走向。句意:天下之人都来归附。/天天削弱,月月割地,而走向灭亡。
C.正确。……的原因。/用来……的。句意:国家强大的原因,是人民都能视死如归。/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D.正确。句意:必能称王于天下。/天下统一。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审查劳动的过失”错误。劳佚,指劳逸,辛劳和安逸;佚,通“逸”;可知“佚”在这里不指过失。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劝”,勉励;“百”,众人;“惩”,警戒;“奈何”,怎么办。
(2)“是故”,因此;“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均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分别是“以文令之”“以武齐之”;“是”,这、这样。
1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同:奖惩的目的相同,奖赏用来勉励,惩罚用来警诫。
材料一中,作者借文王的口说出“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提出了奖赏是用来鼓励人的,惩罚是用来警诫人的奖惩治国的观念。材料二中,作者指出“善赏者,费少而劝多;善罚者,刑省而奸禁”,也提倡利用奖来劝勉百姓,利用惩罚来警诫百姓。由此可见,两则材料奖惩的目的相同。
异:材料一强调奖赏贵在守信,惩罚贵在坚决执行。材料二强调赏罚有度。
对于奖惩的方式而言,材料一中,太公说“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也就是强调奖赏贵在守信,诚信能够畅行于天地之间,人民就潜移默化受到勉励警戒。而材料二中说“是以至赏不费,至刑不滥”“赏信而罚明也”,即最高的奖赏不需很多资财,重刑也不要过度,强调的是赏罚有度。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王问道:“什么是仁义呢?”太公回答说:“尊重自己的百姓,团结自己的宗亲。尊重百姓就会和睦,团结宗亲就会欢喜。这就是施行仁义的准则。不要让人篡夺了你的权力,要做到明察是非,顺着常理行事。遵循上述原则而毫不迟疑,天下人自然就会信服了。”文王询问太公说:“奖赏是用来鼓励人的,惩罚是用来警诫人的,我想用奖赏一人而使众人都得到勉励,惩罚一人而使众人都收到警戒,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太公回答说:“凡是奖赏贵在守信,惩罚贵在坚决执行。奖赏守信,惩罚坚决执行,是人们耳朵能听到、眼睛能看见的。即使是没有听到和看见,也没有不潜移默化受到勉励警戒。诚信,能够畅行于天地之间,上通达于神明,更何况是人呢?”
材料二:
文子说:大凡是学者,都能够清楚天和人的职分,通晓治和乱的根本,并能使自己心意清静,明见事物始终,返归于虚无之境,可以算是通达之人了。治世的根本,是推行仁义;治世的末端,是施行法度。善于奖赏的人,奖赏所用的资财少,而勉励人们为善的多;善于刑罚的人,刑罚省却,而禁止了奸佞;善于给与的人,节约费用、而多施之以道德;善于获取的人,人民给与他的虽多,而没有怨恨。所以圣人根据人民所喜欢的来勉励为善,根据人民的所憎恶的来禁绝奸佞。奖赏一人,而天下之人都来归附;惩罚一人,而天下之人皆感到畏服。因此说最高的奖赏不需很多资财,重刑也不要过度。圣人执行简要而为治的功效却广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圣人实现天下大治的方法就是像这样的啊。
(拥有)上义的人,治理国家,管理境内,推行仁义,布施德惠,树立公正法度,堵塞邪门歪道,群臣亲附,百姓和睦团结,上下一心,君臣同力。各地诸侯顺服他的威望,四方之士心念他的品德,在朝廷之上修养政事,在千里之外制敌取胜,发号施令而天下响应。仁义足以怀柔天下的人民,事业足以应付天下的急迫,选举足以赢得贤士的心,谋虑足以决定轻重的权变,这就是上义之道啊。
国家强大的原因,是人民都能视死如归。人民为国视死如归的原因,是为了信义。信义能为人民所奉行的原因,是有威慑力来保障。因此用教育等“文”的办法宣扬,用法纪等“武”的办法统一行动,因此而必得民心(得民心而民必为其赴死);畏惧和大义并行,因此就必能变得强大。白刃交战,箭矢和石块如雨,而战士仍能奋勇争先杀敌,是因为奖赏有信处罚明确。君主视百姓如弟,必能称王于天下;百姓对待君主如兄,必能匡正天下。因此(拥有)上义的君主对内完善其政务,以积累其德行;在外堵塞邪佞,来明察其形势。详审其劳苦安逸的程度,以了解其饥饱情况。战斗如期而来,战士都能视死如归,是因为恩情深厚啊。
1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①志:记。句意:广泛地听闻知识并善于记忆。
②害:妒忌。 句意:争夺宠爱并且心中妒忌他的才能。
③句意:屈原正在撰写草稿还没有定稿。
④句意:屈平夸耀自己的功绩。
⑤句意:派使者到秦国领取土地。
⑥句意:用一个张仪相抵汉中这块地方。
③④⑤⑥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币:礼物。句意:拿着丰厚的礼物进献给楚国。
②正确。句意:楚国人都怪罪子兰劝怀王入秦。
③诚:如果确实。句意:如果楚国确实能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
④正确。句意:屈原痛恨子兰。
⑤正确。句意:希望国君能彻底悔悟。
⑥正确。句意: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出来。
②④⑤⑥正确。
故选B。
15.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逃亡。句意:逃亡到燕国。
②句意:到了长沙,观看屈原自沉的那片深渊。
③句意:当初用绳索绑住燕国君臣。
④句意:等到仇人已经灭亡。
⑤凭吊。句意:等到见到贾生前去凭吊。
⑥探究、推其根本。句意:探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
②③④⑤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正确。句意:然而圣明的君主和安定太平的国家好几代都没有出现。
②丢失。句意:丢失了六郡。
③正确。句意:最终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
④正确。句意: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弹帽子。
⑤正确。句意:然而都效法屈原委婉含蓄的辞令。
⑥接续,连接。句意: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
①③④⑤解释正确。
故选C。
17.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绌”通“黜”,指被罢免官职。句意:屈原已被罢免官职。
B.“从”通“纵”,合纵,联合抗秦。句意:齐国和楚国联合抗秦。
C.“详”通“佯”,假装。句意:于是命令张仪假装离开秦国。
D.句意:又突然感到十分迷茫。
故选D。
18.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句意:用匣子装着梁君臣的头。
B.名词作状语,向东。句意:向东仓皇逃跑。
C.名词作状语,向下。句意:近古述及齐桓公。
D.名词作状语,像蝉脱壳那样。句意: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的环境。
故选A。
19.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古义:人的作为。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句意:难道不是人为的原因吗?
B.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句意:就派手下的属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
C.古义:脸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句意:脸色憔悴。
D.古今同义,拘泥,执着。句意:不被外界事物所拘泥、束缚。
故选D。
20.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被天下人嘲笑。
①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蓝田战”。句意:在蓝田交战。
②被动句,语意表被动。句意:等到仇敌已经被消灭。
③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在外面被张仪欺骗。
④被动句,语意表被动。句意: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
⑤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举贤以佐自”。句意:选拔贤能之人来辅助自己。
⑥省略句,应该为“被发行吟(于)泽畔”。句意:披散着头发,在江畔边走边吟诗。
②③④都是被动句。
故选B。
2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设诡辩”。句意:让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说假话。
②非特殊句式。句意: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
③非特殊句式。句意: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
④非特殊句式。句意: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前去。
⑤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人又谁能以察察身”。句意:又哪能拿自己高洁的品质。
⑥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于作赋被称赞。
①⑤⑥为特殊句式。
故选A。
2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动词,到/结构助词,无实义。句意:又回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去接触污浊的世事呢?
B.都是介词,把。句意: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把成就了的功业告诉先王。
C.副词,表祈使语气/代词,他的。句意: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志向。/秦国的伏兵截断了他的后路。
D.介词,被/介词,在。句意:因此在国内被郑袖迷惑。/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
故选B。
23.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而皆自于人欤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滋、垢、皭、滓、指、迩、逸豫、欤、衰鬓、斑、沧、蓝。
24.①生机盎然 ②一蹴而就 25.A:随着土著植物的消失 B:种植原有湿地植物 26.科学研究表明,在修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重引入捕食者可以显著促进植被恢复,但这又难免不增加人兽冲突的可能性。
【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是指崇明东滩本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湿地,应用“生机盎然”。生机盎然: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第二空,根据下文“耐心聆听和理解自然”可知,此处语境是指那必然不能一下子就能完成,应用“一蹴而就”。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2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根据上文“掠夺了土著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它们急剧减少”可知,土著植物急剧减少,再根据下文“生活在此的水鸟等动物也大幅减少”可知,结果是水鸟等动物也大幅减少,此处内容应该是减少的原因,原因是土著植物的减少,所以此处应该填写“随着土著植物的消失”。
B:根据上文“人们很快意识到这里生态系统的退化,开始逐步清除互花米草”可知,人们为了保护生态系统,逐步清除互花米草,再根据后文“然而几年之后,原生植被的恢复效果仍不尽理想,因为植食性蟹类很快就啃食掉了刚长出的幼苗”可知,人们在除互花米草的同时,还种植原有湿地植物,只是恢复效果仍不尽理想,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种植原有湿地植物”。
2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
一是句式杂糅,“根据科学探究表明”句式杂糅,“根据……”和“……表明”杂糅,去掉“根据”或“表明”;
二是搭配不当,“增加……恢复”搭配不当,“增加”改为“促进”。
修改为:科学研究表明,在修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重引入捕食者可以显著促进植被恢复,但这又难免不增加人兽冲突的可能性。
27.例文:
融熟人生人优势,奏响时代奋进乐章
身处时代浪潮,我们既要珍视熟人社会留存的温暖底色,又要拥抱生人社会蕴含的无限活力,才能在发展征途上扬帆远航,驶向光明未来。
熟人社会,温情是凝聚人心的纽带,蕴民族向心力,暖世道人心。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熟人之间基于血缘、地缘形成紧密关系,危难时刻能守望相助,编织着家国同构的纽带。乡村邻里间,一家建房众人帮,搬砖递瓦、和泥拌浆,齐心协力让新房拔地而起;疫情期间,武汉街巷里邻里互助,一家缺物资,多家来支援,分享食物、药品,共克时艰,筑起温暖防线;面对洪水灾害,乡村熟人间自发组队抢险,扛沙袋、堵决口,不顾安危守护家园,那一声声呼喊、一个个身影,凝聚着众志成城的力量;各地家族祠堂在重要节日团聚族人,传承家训家风,以先辈故事激励后人奋进,维系着民族文化血脉。熟人社会以亲缘、地缘为经纬,给予我们归属感,将民族向心力深深融入每个个体灵魂,让社会发展有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
然而,熟人社会若一味依赖人情,发展便易受限。走向生人社会,规则成为前行的保障,拓展了社会发展空间。伴随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生人社会也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催化剂。职场应聘,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让有能力者凭真本事脱颖而出,打破熟人圈子的裙带牵绊;商业合作,一纸契约规范双方权责,甲乙双方按约办事,避免熟人交易的模糊与纠纷;科技创新园区,创业者们来自五湖四海,凭借公开招聘组建陌生团队,凭借专业互补攻克人工智能、新能源难题;前沿科研领域,国际学术会议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陌生人交流思想,碰撞出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前沿科技火花。生人社会依凭规则、契约打破界限,让公平与效率得以彰显,为发展拓宽道路,激发无限创新可能,驱动社会高速发展。
融合熟人生人社会优势,方能铸就辉煌未来。在逐梦的征程中,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各自独特的优势相互交织,能为发展注入磅礴动力。航天城内,朝夕相处的同事组成熟人团队,他们因共同的理想信念与深厚情谊,视使命高于一切,将个人力量汇聚成团队合力。而当火箭发射升空后,也需要依靠全球卫星测控网中众多陌生团队的协作,实现天地互联。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更是多国陌生人携手合作的典范,我国航天员进驻其中,与他国同行默契配合,共同探索太空奥秘。熟人生人的交融,让社会既有温情凝聚力,又具创新突破力,兼具温度与广度。
我们当立足当下,扎根文化土壤,明辨熟人生人社会,让二者相得益彰,共创美好明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费孝通所提及的“熟人社会”扎根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土壤,以血缘、地缘为脉络编织出庞大复杂的关系网络。在熟人社会里,“人熟是一宝”,邻里乡亲相互知根知底,遇到困难能迅速集结互助,办事凭借人情往来、口碑声誉,情感纽带紧密且强韧,它承载着世代相传的家族观念、乡土情谊,是传统文化、民俗传承的稳固载体。而西方视角下的“生人社会”则是现代工业文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城市化进程使人口大规模流动,职场、社交等场景每日都与陌生人交汇。人们在规则、契约框架下交往,身份相对独立,隐私受尊重,个人凭借专业技能、努力拼搏在陌生领域开疆拓土,催生了多元文化碰撞、科技创新的繁荣局面,激发着社会活力与进步动力。当下时代,中国正处于剧烈转型期,城乡差距缩小,人口流动频繁,网络社交又打破地域局限。一方面,乡村熟人社会的人情观念在城市人际交往、商业合作中仍有渗透,“老乡群”“校友圈”在陌生都市提供温暖与机会;另一方面,大城市里生人社会的契约精神冲击熟人的人情观念,职场讲规则不讲情面。这种冲击促使我们反思,如何在人情与法理、传统与现代间抉择,把握机遇——如利用熟人信任拓展事业、凭借生人平台提升自我,化解挑战——像规避裙带关系、打破人际冷漠,挖掘其对现代生活在社交、职场、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面的深层启示,构建更具活力与温情的社会生态。
写作时,文章开篇可描绘传统乡村熟人围坐议事、城市街头陌生人擦肩而过的画面,引出两种社会形态。接着,分而论之,阐述熟人社会在凝聚民族向心力、传承民间技艺方面的优势,像家族手艺靠师徒熟人传承;再论述生人社会对个人独立成长、社会精细分工的助力,以科技创新团队吸纳全球人才为例。深入剖析时,聚焦转型痛点,如熟人社会裙带关系阻碍企业现代化管理,生人社会人情淡漠引发孤独感,农村人才流失致熟人关系松散、城市新移民难融入生人环境等社会问题。进而探讨解决路径,于个人层面,谈如何平衡人脉经营与自我提升;于社会层面,完善社区营造,促进邻里交流,优化营商环境,兼顾公平人情。结尾畅想未来,描绘熟人温情融入生人秩序的理想社会,强调二者协同助力美好生活。
立意:
1.化解熟人社会“人情结”,拥抱生人社会“活力源”。
2.从熟人圈子突围寻突破,于生人浪潮借力谋发展。
3.熟人文化续民族根脉,生人文明启时代新程。
4.于熟人社会寻归属感,在生人社会铸独立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小题,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A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