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本次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分值为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一:
隐私让渡主要指个人隐私因卷入公共利益,而依法予以必要让渡的情形。它反映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可克减性,即“如果与隐私权相对的公共利益足够重要,则允许隐私权为公共利益让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隐私让渡已不再局限于这种被动的让渡,它还涵盖了个体自主决定和选择的主动的隐私让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等革命性技术的冲击下,针对个体的自动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和算法渗透日益普遍,用户在追求高体验、高回报网络服务的过程中,没有认真阅读平台协议,知晓需要承担什么风险,或主动或被动地让渡了自身大量的隐私以及个人信息,使隐私保护面临无奈选择,这一现状与困境亟需突破。
“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与万物皆智”的环境演化,带来机器、算法与人类社会生活无缝交织的智能泛在化状态。在这种人机共存的环境中,个人的隐私和数据彻底变为互联网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美食”。大数据技术本身的联动挖掘模式和商业利益的驱使会使得人们的身份隐私无处遁逃。商业组织运用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通过对简单数据进行分析,再实施复合运算,就能够有意或无意地对用户的隐私进行披露。
除了技术的渗透,隐私自主的个性化选择亦导致了隐私让渡。人们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定位与互动,掌握数据流动和隐私自我管理,以实现人们对私人空间较高程度的自主。个体为了获取便利的网络服务、最新的媒介产品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在个性化的选择中会让渡个人隐私,意图借助私人信息的披露与分享,获取免费的网络产品、安全的网络空间和其他资源。尤其是许多年轻人认为在社交媒体平台披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与活动隐私是在线交友非常重要的内容。他们甚至认为,社交平台中隐私信息的分享与交换,可以展现自己的内心与爱,可以谋求吸引他人,可以博取他人的好感与信任。这种信任能消除人们对于隐私让渡风险的不确定性,促使人们的隐私忧虑显著降低,从而导致个
高三语文 第 1 页 共10页
体在交往中进行更多的隐私信息披露。
基于公共利益的合理使用也是隐私让渡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国法律规定披露隐私应当取得个人同意,但是现行法律同样规定了一些无需取得个人授权的合理使用情况。对隐私的这种合理使用,是国家对个人权益和公共利益进行的平衡,最终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在凌某与“微播视界”隐私侵权纠纷案中,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 “对个人信息过于绝对化的保护,可能导致个人信息处理和数据利用的成本过高,甚至阻碍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在具体应用场景中考察是否构成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情形。”
网络平台责任的缺失也是导致隐私让渡的重要因素。从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履行来看,不论是超级互联网平台,还是大量分散式网络运营者,普遍将自身经济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社会责任意识相对缺失,大多平台不能够积极履行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义务。权力技术化和技术权力化的交互影响与叠加,催生了公共权力与经济权力的“联姻”而导致信息宰制。
基于上面的分析,未来的隐私治理应围绕公民权利保护、产业创新发展和国家网络安全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重构隐私观念、创新隐私保护范式和完善网络平台治理,实现冲突利益的平衡和隐私权益的保护。
(摘编自卢家银《无奈的选择:数字时代隐私让渡的表现、原因与权衡》)
材料二:
如果说社交媒体中的隐私让渡已成为难以回避的现象,那么如何保障隐私让渡中各方的权益则成为隐私保护的重要方向。欧盟首次提出了“被遗忘权”,它指数据主体有权对不符合规范的数据进行更正、删除或屏蔽,旨在赋予数据主体要求数据控制者删除那些不合规范的信息的权利。这种“被遗忘权”加强了个体对已让渡信息的控制,同时昭示了平台等数据持有者应尊重数据主体的权益。
然而“被遗忘权”看似使数据主体得以控制个人隐私,但是平台在信息收集与处理时的含糊说明使得“被遗忘权”的范围难以界定,而盲目的数据删除也影响着平台的发展。因此,明确“被遗忘权”的施行界限,平衡个人隐私保护、表达知情权与平台产业发展成为“被遗忘权”实施的关键。
首先应减少隐私让渡中的不确定性,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社交媒体挖掘与使用数据时应保证用户的“参与式同意”,在保障用户权益的同时,平台更应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向用户阐明获得权限的目的、获得的数据内容以及这些数据的后续使用情况等,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以减少数据抓取与二次利用中的纠纷。其次,限制不必要的“被遗忘权”,减少平台的规制成本。在遇到非必要删除信息的情境时,应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作为折中之道,既可以节约遗忘成本,也能够防止全部删除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而减少负面效
高三语文 第 2 页 共10页
应。最后,应结合具体情境平衡用户的知情权与表达权。隐私问题应超越公私之界而以具体情况为基准进行动态判断,传播或公开的信息未必就不是隐私,而有时用户以合情合理的方式自愿披露隐私时,则应慎重对待“被遗忘权”的实施。
(摘编自方之衍《理性计算、技术反身与被遗忘权————论社交媒体中的隐私让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比于被动让渡,隐私的主动让渡往往面临着主体更无奈的选择,这一现状与困境亟需突破。
B.凌某与微博视界隐私侵权纠纷案的判决,说明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可以忽视个人隐私的保护。
C.“被遗忘权”加强了个体对已让渡信息的控制,体现了平台对个体的尊重,可以使双方的权益达到平衡。
D.两则材料都围绕隐私让渡的话题展开,材料一倾向于原因的探寻,材料二则倾向于问题的解决。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盟提出的“被遗忘权”,旨在赋予数据主体权利,让他们可对已经让渡的信息中的不合规范的数据进行处置。
B.如果用户是以合情合理的方式自愿披露隐私,那么数据平台完全可以拒绝其实施“被遗忘权”。
C.社交媒体能保障用户权益,平台能够提升数据的准确性,用户隐私让渡时的不确定性就可能减少。
D.盲目的数据删除影响数据平台的发展,再加上“被遗忘权”的范围难以界定,使“被遗忘权”的施行受限。
3.下列现象不属于材料一中导致“隐私让渡”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个体在安装APP 时通常会面临“请求获取通信录”“请求获取位置权限”等要求,用户只能被动授权,否则就不能安装使用该软件。
B.有论者认为,“隐私观念已经发生了由静止到流动的转变,这包括隐私语境、内部权力结构以及‘从身体到信息’的转变,人要重构自身的隐私观念”。
C.欧盟出台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为执行公共利益领域的任务或行使控制者既定的公务职权之必要等,可合法使用个人数据。
D.2019年,淘宝公司等未认真履行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义务,运用机器智能等大数据手段收集用户信息,并与其他公司共享这些数据。
4.材料一中运用了“美食”“联姻”两个词语,请分别简析它们在论证时所起到的作用。(4分)
高三语文 第 3 页 共10页
5.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中的隐私保护意识淡薄,因隐私泄露而蒙受损失的事件频发。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给这些人提出相应的建议。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侏儒
【法】马塞尔·埃梅
巴纳布恩马戏班里有一个矮子丑角,到他三十五岁这年,居然又开始长起个子来了。
马戏班到里昂的时候,矮丑照例登台,并没有看出他有丝毫的反常现象。他身着彩服,由蛇人搀扶,粉墨登场。两个宝贝,一高一矮,观众一见便哄堂大笑。蛇人跨一步,矮人就得连走六七步。来到场子中央站定,蛇人凳声凳气地说: “我有点乏了。”观众的笑声刚落,矮丑就操着细嗓门答道: “好极了,您乏了,我才高兴呢。”这句话又逗大家笑得直不起腰来,一个个捧腹揉胸。他登台表演,不像其他演员一样提心吊胆,嗓子眼发紧。大象托比登台,就凭它是大象;同样,矮丑就凭他是矮丑。节目一演完,他跑跑颠颠地退场,蛇人一把将他拎起来,滑稽的动作又赢得全场一片掌声。
去马孔的路上,约莫早晨八点钟的光景,矮丑一觉醒来,发起了高烧。老玛丽让他吃了一服药,问他脚凉不凉,把手伸进被窝,摸摸到底怎么样。这一摸叫她大吃一惊:小矮人的脚居然顶到床栏杆了,和平时少说要差三十公分呢。玛丽吓坏了,急忙打开车窗,冲着风驰电掣般的车队喊道:
“老天爷啊!矮丑长个儿啦!停车呀!快点停车呀!”
可是,隆隆的马达声盖住了她的呼叫。她眼看着矮丑继续长个儿,矮丑又疼又怕,连声叫唤,她在一旁束手无策。
“玛丽呀,”矮丑说, “疼得我受不了啦,身体就像断成几截,又好像巴纳布恩先生的马套着我,把我的手脚往四处硬拉。玛丽,我到底怎么啦?”
将近九点钟的时候,小床已经容不下矮丑了,他只好蜷着身子。到达马孔城的时候,他已经长成一个翩翩少年了。老玛丽急忙把巴纳布恩先生请来,班主见此情形,惋惜不迭。
“可怜的小伙子,您的饭碗算砸了。当初嘛,倒满是个角儿的……”
巴纳布恩先生量量矮丑的身高,好家伙,长了六十公分。班主无法掩饰内心的气恼,说道:
“实在派不上用场了。这么个小伙子,除了身高一米六五,别无所长,请问,要他有什么用呢?唉!他若是再长出一个脑袋,或者长出个大象鼻子,只要有点畸形的东西就成。而且,矮丑,今天晚上找谁来替您呀?瞧,我还叫您矮丑,其实应该称呼您的名
高三语文 第 4 页 共10页
字:瓦朗丹·杜朗东了。”
班主担心这条消息一旦传开,会在马戏班中引起骚乱。于是,同玛丽对好口径,一致推说矮丑病重卧床,不能见人。
到了晚上八点钟,瓦朗丹明白病痛已告结束。他身高一米七五,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老玛丽左瞧右瞧看不够,合着手掌,夸他漂亮的小胡子,说给他那漂亮的小脸蛋增添不少光彩,还夸他肩宽背阔,体态丰满。
“走几步看看,小矮子……哟,我是说瓦朗丹先生。走两步让我瞧瞧……啧啧,身材多好!多有风度!腰身、肩膀真匀称!耍杂技的雅尼多先生,就够漂亮的了,可是照我看,跟您一比就差远了。想当年,巴纳布恩先生二十五岁的时候,也不见得有您这样潇洒英俊。”
听到这些恭维话,瓦朗丹心里自然美滋滋的。
开场之后,巴纳布恩先生来到这辆车上。
“嗯!老弟呀,您原先身高九十五公分,是我们马戏班的光荣,可全让您给糟蹋了!一想起来怎不叫我惋惜!……可这会儿,您总闷在车里也不是办法,跟我出去透透气吧。碰见什么人,我就说您是我的亲戚。”
二人信步走着,迎头碰见从车厢里出来的蛇人。
“小矮人怎么样啦?”蛇人问道。
“情况不妙,”巴纳布恩先生答道, “大夫刚才来过,已经把他送医院了。”
蛇人擦了擦眼泪。
他俩走进马戏班,逢人就得解释一遍,说矮丑刚住进医院,恐怕再难见到他的面了。大家都抹抹眼泪,说几句伤心话。可是,谁也没有理睬瓦朗丹,尽管巴纳布恩先生把他介绍给大家,称他为表弟,可是谁都好像没看见他这个人似的。
马戏场上,蛇人正表演他的拿手好戏,就像爬旗杆啦,钻小圈啦,作柔术啦。看台上的赞叹声一阵阵传来,瓦朗丹听着还颇有些羡慕。从前,他也曾博得观众的喜爱,他希望今后还能博得观众的喜爱。他年富力强,聪明伶俐,如今又变成了完美无缺的人,观众怎能不格外欣赏呢?
瓦朗丹来到街上。他的身体脱离了侏儒的形体以后,顿觉有了力量,有了自由,心中好不得意,逛起大街来,也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然而好景不长,这种陶醉的心情转瞬便消逝了,过往行人并没有特别注意他。
“我长高了,”他叹道, “可是,却没人理会。做一个美男子,如果谁都视而不见,那又有什么意思呢?这个世界好像专门为矮人创造的。”
瓦朗丹回到马戏班,开始尝试学习别种杂技。巴纳布恩先生念他给马戏班出过力,
高三语文 第 5 页 共10页
愿意为他负担学艺的经费。只是,他无论学什么,都相当灵巧,可又超不过一般水平。他最后一次尝试,是跟朱里于斯学驯兽,结果仍以失败告终。
有生以来,他从没有感到这样孤独过。
巴纳布恩马戏班到达巴黎的时候,瓦朗丹变成正常人已近一个月了。
瓦朗丹坐到观众席上。周围的观众边看边议论,赞扬马术女郎姿势优美,技艺高超。瓦朗丹忘记了身份,也从旁插话,评论起来,他成了观众的一员,不假思索地为演员鼓掌。
“瞧,她总是向我们微笑!”他和观众异口同声地说。
演出结束,瓦朗丹随着观众的人流到了出口。他因为成了芸芸众生中间的一分子而觉得高兴。巴纳布恩先生望见他坐在观众席上,便久久地注视着他,散场时见他混杂在人群中,渐渐远去,成了一个黑点,同周围的点点人影一般无二。于是,巴纳布恩先生对身旁的罗瓦亚尔先生说:
“对啦,罗瓦亚尔先生,我还没有告诉您呢……矮丑已经死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矮丑”作为马戏班的侏儒,因与正常人的巨大身高差而有存在价值,他的矮小本身就是笑点,当他和正常人一样后,便失去了原来的价值。
B.矮丑虽然对自己的变化感到得意,但他也怀念过去舞台上受人瞩目的日子,并且期待着还能得到观众的喜爱,这种复杂的心理表现了他的贪婪。
C.马戏班的人在得知矮丑住进了医院,恐怕再难见到的时候,都抹眼泪,说伤心话,可却对瓦朗丹视而不见,前后的反差直击人的虚伪。
D.小说的结尾,曾经深受观众喜爱的矮丑变成了混杂在人群中的普通人,作者对他的结局表现出了无比的同情和深深的遗憾。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交代奇人怪事,让人倍感意外、错愕,这样写既能加快叙述节奏,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在描绘矮丑登台演出的情景时,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对照衬托等多种手法,再辅以观众的反应,现场感极强。
C.本文中的矮丑与《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遭际如出一辙,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变形的手法,以此将矛头指向了高压社会下人的异化现象。
D.“矮丑”长高后,巴纳布恩先生很气恼,觉得应当“有点畸形的东西”才行,作者在不动声色地叙述中展现了语言的辛辣讽刺。
高三语文 第 6 页 共10页
8.请结合文本简述小说结尾“矮丑已经死了”这句话的内涵。 (4分)
9.有人评价马塞尔·埃梅的作品“以怪取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人之有子,多于婴孺之时爱忘其丑。恣其所求,恣其所为。无故叫号,不知禁止,而以罪保母。陵縣同輩,不知戒约,而以替他人。或言其不然,则曰: “小未可贵。”日渐月渍,养成其恶,此父母曲爱之过也。及其年齿渐长,爱心渐疏,微有疵失,遂成憎怒,摭其小疵以为大恶。如遇亲故装饰巧辞历历陈數断然以大不孝之名加之。而其子实无他罪,此父母妄憎之过也。
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贫贱而有业,则不至于饥寒;富贵而有业,则不至于为非。凡富贵之子弟,耽酒色,好博弈,异衣服,饰典马,与群小为伍。以至破家者,非其本心之不肖,由无业以度日,遂起为非之心。小人赞其为非,则有钱财之利,常乘间而翼成之。
大抵富贵之家教子弟读书,固欲其取科第及深究圣贤言行之精微。然命有穷达,性有昏明,不可贵其必到,尤不可因其不到而使之废学。盖子弟知书,自有所谓无用之用者存焉。子弟朝夕于其间, 自有资益,不暇他务。又必有朋旧业儒者,相与往还谈论,何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与小人为非也。
(节选自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材料二: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诚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情裁衣也。
(节选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如遇亲A故B装饰C巧辞D历历E陈数E断然G以大不孝之名H加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三语文 第 7 页 共10页
A.咎,动词,归罪,责备,与《诗经·氓》 “体无咎言”中的“咎”的含义不同。
B.破,使⋯⋯破败,使动用法,与《过秦论》“外连横而斗诸侯”的“斗”用法相同。
C.无用之用,与《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表达的意思不完全相同。
D.尔,形容词、副词词尾,与《孔雀东南飞》中“君尔妾亦然”的“尔”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大多容易在自己孩子小时候溺爱他们,等孩子长大后,常常因为他们的一些小错误而憎恶他们。
B.无论贫富贵贱,人们都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份事业,如此可使其维持生计或精神有所寄托。
C.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如果不能做到奖惩得当,不仅会在孩子面前失威,还会让孩子在将来失德。
D.如孔子所言,两则材料都认为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应加强管教,否则孩子长大后就会打骂怨恨父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耽酒色,好博弈,异衣服,饰舆马,与群小为伍。
(2)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14.父母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
(二)古诗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李子仪喜津改秩作诗相庆因次韵
吴芾®
懒复从人问里评①,纵今得誓亦虚声。
有儿第使传儒业,改秩何期冒宠荣。
敢望芝兰如谢氏③,但亲松菊学渊明。
烦君慰藉来佳句,读罢欣然酒一倾。
[注]:①吴带:绍兴二年(1132)进士,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作此诗时其子吴津擢为安徽广德知军。②问里评:指品评人物。③谢氏:东晋和南北朝时的名门望族,其子弟谢安、谢玄等有政治和军事才能,谢灵运、谢朓等有文学成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子仪来诗庆贺吴津改任升迁,引发了诗人吟诗唱和的兴致。
B.“懒复”“亦虚声”可见诗人面对儿子升迁时展现的淡泊态度。
C.诗人感谢友人来诗慰藉,言辞之间也流露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D.诗人洒酒于地,与苏东坡诗句“一尊还酹江月”的意味相似。
高三语文 第 8 页 共10页
16.诗人说“有儿第使传儒业”,却又说“但亲松菊学渊明”,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3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2)《平“语”近人》引用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两话,与《谏太宗十思疏》“ , ”一样,都说明了人民的重要性。
(3)视听结合手法的使用往往能令古诗词中的景物更加生动立体,也能为读者创设身临其境之感,如“ , ”。
三、基础部分(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3小题,10分)
坐在江畔,我不禁遐想,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在草原,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内地。从无到有,从细小到阔大,有可能挤在荒原,有可能流入市镇,渐渐为众人所知。一条河从源头起步,可能流不多远就干涸了,就 A 了,或者融入别的河流,更加显赫,一条河只有纳入众多河流,才能不断壮大,才能行之久远。一条大河, B 也好,受到关注也好,它只在自己的流淌里,也只需在意自己的流淌。
天色由明媚变得暗淡,我起身去寻吃鱼的地方。街上装饰华丽的江鲜大酒楼有好几家,而我惯于钻的是小馆子。明眼人知道得再清楚不过了:除却价格便宜,小馆子食材好,灶火旺,掌勺的师傅个个身怀绝技,能做出令人惊艳的菜肴。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草原、荒漠等内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分)
20.下列句子中的“再”与文中加点的“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天很晚了,再不加快速度就赶不上末班车了。
B.在这么多试穿的衣服里,没有比这件再适合你的了。
C.上体育课,我们要先热身,再进行体育锻炼。
D.冰雪大世界真美,我已做好明年再去一次的打算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高三语文 第 9 页 共10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按照制作工艺与品质特征,中国茶叶可以分为六大门类,分别是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与乌龙茶。中国西南部云贵川一代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野生大茶树数量最多、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泛、茶文化历史最优久,从生化角度分析,该区域茶的成分更加原始。因此,世界公认 ① 。
茶不但是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茶最早拿来药用,先民直接食用茶叶,后来演变为烹煮饮用。唐朝以后, ② ,生活中“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明代之前的茶主要是团茶,后面散茶更多。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传统制茶技艺等传播广泛,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纳入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茶为什么能进入非遗这个名录里面去呢?固然它是世代传承的,有诸多的技艺和丰富多彩的手工制品,它也通过中国的“谦和礼敬”四字对我们的道德修养产生了丰厚的影响。
中国茶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新茶饮等时尚的创新茶产品影响了年轻人对茶的认识,饮茶者的平均年龄由30岁降至18岁,18岁至40岁的这批人是消费的主力,这对于促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很有意义。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淬火”是将高温金属放入冷却剂中,以增加其硬度和强度的工艺。在人生成长、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淬火”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 第 10 页 共10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