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案

    部编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案第1页
    部编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获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把握课文的写景顺序,理清文章思路。
    2.分析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贯穿身心感受的写法,体会作者对苦难的观照,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贯穿身心感受的写法,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你对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了解。
    预设1:
    若学生能积极发言,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自我介绍。
    预设2:
    若学生不能准确介绍,教师可以出示助读资料,学生提取关键信息进行介绍。
    背景资料:
    万里长江的源头在哪里?千百年来,长江源头像谜一样萦绕在人们心头,一代一代华夏儿女一直在苦苦寻觅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尚书•禹贡》中说“岷山导江”,把天府之国的岷江、嘉陵江当作万里长江的源头。徐霞客在《水经注》中说,古丽水(即金沙江)为长江上源。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长江考察团经过艰辛的实地考察,才真正探查清楚了伟大长江的正源——沱沱河。
    沱沱河发源于各拉丹冬雪山的姜古迪如冰川。“各拉丹冬”是藏语译音,它在藏语中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
    预习检测
    马丽华,195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
    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阅读原文,标注小节,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学生预设:
    第一部分(1-2):在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雪峰的尊容。
    第二部分(3-4):向各拉丹冬雪峰进发的艰难情景。
    第三部分(5-13):近观冰塔林看到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14、15):在砾石堆上看雪峰时的新发现。
    自由朗读,撷取信息。
    勾画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变化的词语,理清行文顺序。例如:体现地点变化的词语有:草坝子、冰河、砾石堆、冰塔林、冰窟。
    绘制导图,梳理游踪。
    根据勾画的词语,画出作者游览各拉丹冬的路线图。
    教师延伸:移步换景
    概念:“移步换景”是游记常用的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一定的地点转移和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下来。
    技巧:采用移步换景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
    精读细研
    聚焦所见(小组合作)
    教师:作者的观景状态是怎样的?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征?
    学生预设:
    体会所感(小组合作)
    圈点勾画:根据作者行踪,勾画表现作者游览过程中身心感受的句子。
    问题辨析:作者反复描写自己的身心感受,是想赞美各拉丹冬险峻的美景还是想凸显人的坚韧伟大?分析作者多次描写自己身体状况的用意。
    预设:
    (1)以身心感受形成潜在线索。
    (2)作者呈现大量痛苦的身心感受,符合她对自己“苦难美至上主义者”的定位。
    (3)反复叙写身心的感受,也是表达敬畏自然的一种方式。
    课文解读(小组合作)
    教师:在藏北高原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学生预设1:各拉丹冬阴阳二坡
    学生预设2:东南阳坡好看
    教师追问:这种好看体现在哪儿?(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预设3: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教师: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
    师生探讨:
    (1)有详有略。略写深处冰窟的感受,冰风的呼啸与川流不息,详写冰体的千奇百怪、美不胜收。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这冰山、冰川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2)把主观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在一起,既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赋予文章独特的韵味。如对冰窟和冰风的描写,表现的是一种带有幻觉色彩的异样感受,使严酷的环境带上了一丝温情。
    教师:作者描写冰塔林意在表达一种什么情感?
    预设:作者通过描写冰塔林的奇景和美丽,展现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
    品味语言
    (1)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格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眩晕”原指一种症状,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应接不暇,令人不知道看什么。“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以洗练的语言大笔挥洒,以沉静的语言体现深邃、广阔、邈远的理性思考。
    (2)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让人忍俊不禁。
    这里描写自己拍摄冰山时摔倒的情形和感受,痛彻心扉,让人感受到作者乐观、坚强的精神。
    (3)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作者是怎样描绘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裂缝和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概括主旨
    作者描述了雪域高原各拉丹冬的壮丽,讲述了自己勇登雪域的故事,赞美了大自然神奇的伟力,表现了作者勇于攀登的决心,不畏艰难的态度,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作者游览路线图。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五单元19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五单元19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用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精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答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作者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