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二9 箱子岩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9 箱子岩导学案,共8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生字注音
①崭削( ) ②高矗( )
③烘炙( ) ④罅隙( )
⑤回溯( ) ⑥感慨( )
⑦膘壮( ) ⑧践踏( )
⑨蹂躏( ) ⑩杀戮( )
⑪嘈杂( ) ⑫镀银( )
⑬瘦削( ) ⑭萎落( )
⑮停泊( ) ⑯角隅( )
⑰乱搅( ) ⑱辜负( )
⑲跛脚( ) ⑳行市( )
(2)多音字注音
①eq \b\lc\{\rc\ (\a\vs4\al\c1(唱和 ,和牌 ,和面 ,和药 )) ②eq \b\lc\{\rc\ (\a\vs4\al\c1(湖泊 ,停泊 )) ③eq \b\lc\{\rc\ (\a\vs4\al\c1(削面 ,剥削 ))
④eq \b\lc\{\rc\ (\a\vs4\al\c1(折腾 ,断折 ,折本 )) ⑤eq \b\lc\{\rc\ (\a\vs4\al\c1(什么 ,什物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eq \b\lc\{\rc\ (\a\vs4\al\c1(灸 ,炙 )) ②eq \b\lc\{\rc\ (\a\vs4\al\c1(戮 ,戳 ))
③eq \b\lc\{\rc\ (\a\vs4\al\c1(篷 ,蓬 )) ④eq \b\lc\{\rc\ (\a\vs4\al\c1(辨 ,辩 ))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蹂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斑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光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煜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抚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跳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流传·留传
二词都有传下去的意思,动词。
流传:指事迹、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指具体的物品由上代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例句:①目前,一种被称为“音频毒品”,“可听药的音乐”在不少视频网站________。
②文化是人们为自己创造并使用生物学以外的其他手段________给后人的事物。
(2)留恋·流连
留恋:指因爱恋不已而不忍舍弃或离开。
流连:也写作“留连”,指因留恋舍不得走而盘桓。
例句:①假日里,我们在人民公园划船,________在绿树红墙之中。
②游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______着漓江山水。
(3)违犯·违反
“违犯”多指违背和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等重大问题。“违反”指不遵照、不符合,所指的行为程度比“违犯”轻。
例句:①对于闹事的带头人物,除了那些________刑法分子和现行反革命分子应当法办外,不应当轻易开除。
②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________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
1.本文写了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经历和不同的感受,找出作者两次对箱子岩记叙、描写的段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作者两次在箱子岩的所见所闻作初步比较,在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完成下表。
探究点一 箱子岩印象
1.作者十五年前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物和十五年后分别是什么样子?两组景物描写有什么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第一次到箱子岩时是通过哪些事情渲染出节日热烈的气氛的?第二次到箱子岩时又是通过哪些事情渲染出过年前夕冷落、死气沉沉的气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人物分析
1.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来塑造跛脚青年这个人物形象?跛脚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跛脚青年在文中占了相当篇幅,他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异常恶劣”。他引起了作者对乡村人物命运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屈原和贺龙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 主题
1.作者描绘端阳节赛龙舟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对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所见所闻、两类人物描写的用意和两次不同的感受进行重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对文章主旨的不同看法,然后归纳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法并用 精描人物
[文本回顾] 本文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人物,人物形象生动而有个性。作者用较长的篇幅绘声绘色地描述、刻画了家乡几个麻木乡民的形象。其中跛脚什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人物个性跃然纸上,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既先从正面描写了他的外貌、动作、语言,又插入一段对他的发迹史的记叙,还从侧面写旁人对他的议论,以此进行侧面衬托,这样就把一个21岁的兵油子的个性写得非常生动。对这样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作者毫不保留地表达了自己的痛恨与失望。在这段看似平淡、冷静的叙述中实则饱含着作者忧心如焚的感情,但从他身上,作者又不得不寄托一种幻想。跛脚什长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从正面和反面两方面来描写的。
[技法点拨] 描写的技巧多种多样,根据人物塑造,可选用一种方法,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怎样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观察能细致入微,自己有独特的感受。鲁迅小说《示众》描绘群像的笔力令人赞叹,只要截取其中二三段来看,就可窥见其中的奥妙:
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
围着白背心的观看的是形形色色的人,而这些各色人等的共性是愚昧、无知、麻木,鲁迅先生一个个刻画,把他们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放在一定的关系中描写,纹丝不乱,个个活灵活现。
[技法运用] 写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段,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自主梳理
1.(1)①xiā ②chù ③zhì ④xià ⑤sù ⑥kǎi ⑦biā ⑧jiàn ⑨róu lìn ⑩lù eq \(○,\s\up1(11))cá eq \(○,\s\up1(12))dù eq \(○,\s\up1(13))xuē eq \(○,\s\up1(14))wěi eq \(○,\s\up1(15))bó eq \(○,\s\up1(16))yú eq \(○,\s\up1(17))jiǎ eq \(○,\s\up1(18))ɡū eq \(○,\s\up1(19))bǒ eq \(○,\s\up1(20))hánɡ
(2)①hè hú huó huò ②pō bó ③xiā xuē ④zhē zhé shé ⑤shén shí
2.①针灸 炙烤 ②杀戮 戳穿 ③篷车 蓬荜生辉 ④辨别 辩论
3.①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②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③a.风光景物;b.境况,状况,情景;c.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用在表时间或数量的词语后面);d.一般的情况。 ④照耀。 ⑤(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致残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的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⑥跳跃。
4.(1)①流传 ②留传 (2)①流连 ②留恋 (3)①违犯 ②违反
预习思考
1.第一次作者对箱子岩记叙、描写的段落是第1、3、4段。
第二次作者对箱子岩记叙、描写的段落是第6、7段(开头部分)及9~19段。
2.
文本探究
探究点一
1.作者十五年前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物:“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搁在木梁上。”
作者十五年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物:“没有太阳的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斑驳岩壁上十分瘦削,悬岩高处红木柜,只剩下三四具,其余早不知到哪儿去了。”
作者描绘的十五年前看到的自然景物色彩鲜艳,景色明丽,带有一些神秘色彩;而十五年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物却是寒冷、破败、单调、萧条的样子。
2.作者第一次到箱子岩时通过青年们赛龙舟,人们在两岸大声呐喊助兴,好事者放鞭炮,人们半夜尽兴游玩等事情渲染出节日热烈的气氛。第二次到箱子岩时作者通过老渔婆缩颈敛手在船头寒风中修补鱼网,人们围坐在一起烤火、聊天等事情渲染出过年前夕冷落、死气沉沉的气氛。
探究点二
1.(1)作者对跛脚青年的刻画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和语言描写。如“懒洋洋”“拉开”“摊出”三个词语表达出他“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说明他蛮横、霸道、骄气。“发了财,哼。用得着瞒你们?本钱去七角,桃源行市只一块零,除了上下开销,二百两货有什么捞头,我问你。”这段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他在众人面前既要炫耀、卖弄,又狡黠地有所保留的心理,以及摆出一副见多识广、看不起别人的神态。
(2)其次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侧面描写主要通过别人对他的言行来体现,如第9段中跛脚青年刚出场时,“许多人见了他都同声叫唤”,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殊地位,第15~18段通过在他离开后成衣人和水手对他的讨论,说明他是一个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兵痞、无赖的形象。
(3)第14段作者运用了插叙交代了跛脚青年与别人不同的经历:他当过兵,负伤后跛了脚,领到了一些抚恤金,还有了“什长”这个名分,做贩卖鸦片之类的“特别生意”。
(4)第19段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十五年前在渔船上欢乐跳踯的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成长为毒害乡民的什长。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2.跛脚青年的形象使作者看到了湘西世风日下,人们渐渐失去淳朴、善良的品性,而靠邪路混世界的人反而为人们所钦羡。这是作者所担心的。忧虑之极,作者把这个跛脚青年当成一副“以毒攻毒”的毒药。
3.作者之所以写屈原和贺龙,是因为这两个人都是三湘大地上出现的风云人物。屈原毕生为民请命,关注民生疾苦,以他的政治和文学才能成为当地人们纪念的伟大先贤。人们纪念他,体现出传统的民族文化有绵延已久的旺盛的生命力。对贺龙,作者是充满敬佩和期待的。二十年前贺龙只是一个平常的马夫,二十年后就成了统领千军万马的一方豪杰,“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作者又一次提到了“历史”,这样的感叹流露出期盼,希望当地人民能像贺龙一样去创造一段新的历史。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烈期盼和希望。
探究点三
1.作者借写赛龙舟来表现传统的民族文化绵延已久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在当地人身上体现出的那种植根于湘西古老民族文化土壤的朴素的人性美,洋溢着勇敢、雄健、慷慨、诚实、热情的生命活力。
2.(1)赞扬——对湘西社会淳朴自然的民风由衷的赞叹。
(2)感慨——对民族文化旺盛持久的生命力的感慨。
(3)担忧——对湘西社会前途的担忧。
(4)批判——对外界社会日益败坏的世风对淳朴乡民的侵蚀与毒害的强烈批判。
(5)期盼——对湘西人民创造更加美好新生活的热烈期盼和希望。
写法探究
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的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
时间
自然景物特点
气氛
事件
感情
时间
自然景
物特点
气氛
事件
感情
十五年前
五月十五
大端阳节
鲜艳、明
丽、神秘
热闹、欢快
观看
赛龙舟
热情地
赞美
十五年后
十二月七号
过年前夕
寒冷、破
败、单调
萧条、冷落、
死气沉沉
在一家小饭铺里,遇见一个跛脚青年人
深深的忧虑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大江东去15 淝水之战导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版12* 巩乃斯的马导学案及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10 跑警报学案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