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鲁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鲁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鲁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鲁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鲁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鲁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2024年7月初,中国甘肃省白银市发现了侏罗纪的恐龙化石,生物学家将其命名为白银龙,白银龙也成了甘肃省发现的首个剑龙类恐龙。下图为白银龙体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生代地球演化的特征有( )
    ①我国华北抬升成陆地②爬行动物盛行③是重要成煤期④两栖动物出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白银龙化石( )
    A.所在地层中往往含有相似的化石
    B.所在地层可以发现人类头骨化石
    C.形成于物种的大灭绝事件中
    D.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属同一时期
    【答案】1.C 2.A
    【解析】1.联系已学可知,中生代爬行运动盛行,中生代的侏罗纪是重要的造煤时代,②③对;古生代我国华北被抬升成为陆地在,晚古生代出现两栖动物,①④错。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联系材料可知,白银龙生活于中生代侏罗纪,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所在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似的化石,A正确;所在地层不可能发现时间更晚的人类头骨化石(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第四纪)排除B;白银龙的自然、非自然死亡,地震、滑坡等可能形成白银龙化石,故不一定形成于物种大灭绝,排除C;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于新生代,排除D。故选A。
    据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消息,12月3日凌晨5时58分左右,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发生小规模喷发,产生高达2800米的羽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羽流物质进入了地球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4.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岩石圈
    【答案】3.A 4.B
    【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对流层的平均厚度为12千米,平流层顶部距地面约50千米,高层大气在80--500千米的高空,结合材料,火山喷发产生高达2800米的羽流,应位于对流层,选A,BCD错。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软流层,而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值。当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值大时,有效辐射就大;当近地面气温增大时,有效辐射就减小。下图为我国菜地某日地面有效辐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可导致地面有效辐射增大的因子是( )
    A.空气混浊 B.厚云覆盖
    C.空气变稀薄 D.湿热天气
    6.可能出现逆温的时段是( )
    A.8时 B.12时 C.16时 D.20时
    【答案】5.C 6.A
    【解析】5.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值。当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值大时,有效辐射就大;当近地面气温增大时,有效辐射就减小。空气混浊会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下垫面温度偏低,大气逆辐射相对较强,地面有效辐射减小,A错误;厚云覆盖会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相对较多,地面有效辐射减小,B错误;当空气变得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而大气逆辐射较弱,两者差值较大,地面有效辐射增大,C正确;湿热天气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小,地面有效辐射小,D错误。故选C。
    6.结合图中信息可知,8时地面有效辐射为负值,说明地面辐射小于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说明地面下垫面温度低,而大气温度较高,由于近地面气温受下垫面影响,气温较低,随着高度增加,气温受下垫面影响减弱,出现下冷上暖的逆温结构,A正确;12时、16时、20时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值,不易出现逆温,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
    A.丁地气温高于甲地 B.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乙地气压高于甲地 D.乙地气压高于丙地
    8.图中关于甲地和丁地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线形态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D 8.B
    【解析】7.根据图片信息,此时甲地空气向上运动,丁地空气向下运动,则可知甲地此时温度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丁地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A错;通常情况下,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则丙气温低于丁,B错;结合气压分布特征可知,随着高度升高,气压逐渐降低,可知乙气压低于甲,C错误;图中此时乙地受甲地气流上升不断堆积,而丙地空气不断收缩下沉流向丁地,对比可知乙气压高于丙地,D正确。故选D。
    8.根据图片信息,此时甲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丁地空气受冷却收缩下沉。甲地近地面由于空气向外膨胀扩散运动,其气压变低,原本处于相同气压水平线上的区域向下移动,则等压线在甲地近地面应向下弯曲;而甲近地面空气在膨胀上升的过程中,使得高空处空气不断堆积,气压升高,则等压线应向下弯曲,B正确;丁地近地面由于空气下沉不断堆积,气压升高,其等压线应向上弯曲;高空处由于空气下沉,气压变低,气压降低等压线应向下弯曲。因此,ACD错误。故选B。
    水量平衡和能量守恒是地表水循环遵循的两大基本规律。伴随人类社会对水循环系统干扰程度的增加,衍生出自然一社会二元水循环结构。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中水的运动都靠能量驱动。下图为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人工能量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缩短水循环路径 B.提高水循环速率
    C.大幅度增加降水 D.减弱水循环强度
    10.人工能量输入过大,海河流域( )
    A.地下水位下降 B.水生态环境变好
    C.蒸发水量减少 D.地表水增多
    【答案】9.B 10.A
    【解析】9.图中可看出人工能量对水循环的影响体现在“抽水”这个环节,通过抽取地下水,加快了水循环的速率,提高了水循环的强度,B正确,D错误。抽取地下水并不能大幅度增加降水,也没有缩短水循环路径,AC错误,故选B。
    10.人工能量对水循环的影响体现在“抽水”这个环节,人工能量输入过大,即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A正确。过度抽取地下水,人类对水循环干扰严重,水生态环境可能会变差,B错误。地下水位下降,海河河水补给地下水增多,海河流域地表水可能减少,D错误。蒸发水量主要与水面面积有关,抽取地下水对海河流域的蒸发水量影响不大,C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故选A。
    铃铛子(下图)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开花,花朵朝向地面,传粉后转而朝上直立。铃铛子在结果期对温度变化较敏感,果萼内常储有一定量的水。完成下面小题。
    11.铃铛子开花时花朵朝下有利于( )
    A.防强光灼伤花粉 B.防低温冻伤花蕊
    C.防昆虫破坏花粉 D.防大风损坏花蕊
    12.铃铛子果萼内储水能( )
    A.减小萼内降温幅度 B.增加根系湿度
    C.增加花粉传授几率 D.增加萼内温差
    【答案】11.A 12.A
    【解析】11.据材料可知,铃铛子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开花,花朵朝向地面,传粉后转而朝上直立,原因是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开花时花朵朝下有利于防强光灼伤花粉,而不是为了防大风损坏花蕊,A正确,D错误;夏季气温较高,花朵朝下并不是为了防低温,B错误;昆虫活动有利于授粉,C错误。故选A。
    12.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铃铛子果萼内储水能减小萼内温差,从而减小萼内降温幅度,保护果实,A正确,D错误;不能增加根系湿度,B错误,果萼内储水属于结果期,授粉应在开花期,C错误。故选A。
    全球变暖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引发了一系列地貌景观变化。下图为北极圈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某条山岳冰川下滑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甲处是冰川活动形成的地貌,推测其形态为( )
    A.U形谷 B.V形谷 C.凸形坡 D.尖峰
    14.乙、丙两地沉积物的特征是( )
    A.乙处颗粒混杂,分选性好 B.丙处颗粒较小,分选性好
    C.乙处沉积物以细砂为主 D.丙处沉积颗粒大小混杂
    【答案】13.A 14.B
    【解析】13.甲处为冰川下移刨蚀地面而成,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形成U形谷,A正确;V形谷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B错误;冰川在谷底下移的侵蚀,不会形成凸形坡、角峰地貌,CD错误。故选A。
    14.根据图示,乙为冰碛物堆积地貌,颗粒大小混杂,不具分选性,AC错误;丙源于冰川融化成河,堆积处于较平缓地带,颗粒物相对较小,具有一定分选性,B正确,D错误。故选B。
    饱和持水量也称饱和含水量,是指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分时的最大含水量。一般情况下,土壤有机质越多,土壤孔隙度越大。下表示意祁连山某研究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灌丛、草甸草原四种植被带土壤0~40cm深度剖面饱和持水量(t/hm²)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研究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灌丛、草甸草原四种植被带分别对应的土壤剖面是( )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 D.丙、丁、乙、甲
    16.表中植被带所属土壤淋溶层最厚的土壤剖面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5.D 16.C
    【解析】1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森林草原、荒漠草原、灌丛、草甸草原四种植被带中,土壤有机质从高到低排序为森林草原、灌丛、草甸草原、荒漠草原。结合材料可知,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分时的最大含水量。一般情况下,土壤有机质越多,土壤孔隙度越大。因此表中饱和持水量数值越大,代表土壤有机质越多。表中甲乙丙丁饱和持水量又大到小排序为丙乙甲丁,因此甲为草甸草原、乙为灌丛、丙为森林草原、丁为荒漠草原,D正确,ACD错误,故选D。
    16.土壤淋溶层最厚的土壤剖面应位于水分条件最好的植被带,森林草原、荒漠草原、灌丛、草甸草原四种植被带中,森林草原水分条件最好,丙为森林草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穴珠是在池水沉积作用下,碳酸钙水溶液受到洞顶滴水的扰动,在遇到适当的砂、岩粒等介质的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珠状次生碳酸钙沉积。下图为某地穴珠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四地中,最易发现大量穴珠的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18.最有利于穴珠形成的条件是( )
    ①含有不饱和碳酸钙的浅水 ②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 ③滴水等细微而断续的扰动 ④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有些地区的穴珠已经与石笋基座固结在一起,由此推测该地最可能的气候变化是( )
    A.变冷 B.变暖 C.变干 D.变湿
    【答案】17.B 18.D 19.C
    【解析】17.穴珠是在池水沉积作用下,碳酸钙水溶液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次生碳酸钙沉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云贵高原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最易发现大量穴珠,B正确;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碳酸盐岩分布少,ACD错误,故选B。
    18.穴珠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是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受到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时,水中的过饱和碳酸钙析出,附着沉积在砂粒、盐粒等介质周围,并层层增长形成的球状体。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有些地区的穴珠已经与石笋基座固结在一起,说明已经没有再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珠状次生碳酸钙沉积,可能失去了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说明气候变干,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斯宾塞湾位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区较封闭,表层海水盐度和运动随季节而发生变化,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渔业区。下图是澳大利亚斯宾塞湾区位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斯宾塞湾表层海水盐度季节性差异主要取决于( )
    A.海陆轮廓 B.降水差异 C.太阳高度 D.洋流性质
    21.斯宾塞湾表层海水运动方向是( )
    A.A B.B C.C D.D
    22.斯宾塞湾鱼获量较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20.B 21.A 22.D
    【解析】20.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海湾附近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于蒸发大,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大于蒸发,故夏季盐度会升高,冬季会降低,由于低处亚热带,冬夏蒸发差异较小,但降水差异巨大,所以主要取决于降水,故B正确;太阳高度的变化主要影响气温,故C错误;该区域所受洋流性质固定,造成的影响不会出现季节变化,故D错误;海陆轮廓该地海域相对封闭,与外海交换较差,所以主要是影响海域之间的盐度差异,不是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故A错误,所以选B。
    21.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斯宾塞湾夏季海水盐度会升高,由于受到海域封闭影响,比外部海水盐度高,表层海水由盐度低的流向盐度高的,所以夏季表层海水由外部流向斯宾塞湾,冬季斯宾塞湾盐度比湾外较低,表层海水由斯宾塞湾流向外部海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夏季炎热干燥,湾内盐度更高,表层海水由湾外流向湾内,湾内海水下沉,底部海水由湾内流向湾外,营养物质下沉,不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不多,渔业资源不丰富;冬季降水较多,湾内盐度比湾外较低,表层海水由湾内流向湾外,底部海水由湾外流向湾内,湾内底部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物质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渔场资源相对夏季比较丰富,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贵州是多山的省份,随着山地经济发展,对滑坡、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此类灾害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降水强度 B.风力大小 C.光照时间 D.气温高低
    25.下列措施中,可防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②巩固河流堤坝
    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23.C 24.A 25.D
    【解析】23.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应符合的条件是河流流量大、流速快,即流水侵蚀能力强;沟谷内植被覆盖率较低,土质较为疏松,易被流水侵蚀。故其满足的特点应是集水面积大,平均坡度大,流域落差大,植被覆盖率低。由图可知,③沟谷符合上述条件,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除与沟谷的植被覆盖率、土质疏松等自身特点有关之外,还需考虑流水侵蚀的强弱,即短时间内的降水强度,A正确;气温高低、风力大小、光照时间与滑坡、泥石流和流水侵蚀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25.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提高沟谷内土壤抗侵蚀的能力,①正确;巩固河流堤坝可减轻洪涝灾害,对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关系不大,②错误;修建护坡工程可以减轻流水对沟谷坡地的侵蚀作用,③正确;清除河道淤泥有利于排洪、泄洪,可减轻洪涝灾害,但对于发生在沟谷内的滑坡、泥石流关系不大,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③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读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地理研学小组来到有近八百年历史的广东省佛山市松塘村考察,村落背山面水,环境优美。村落建筑独具岭南特色,百巷朝塘(村巷出口朝向池塘)、宅高塘低的建筑布局使夏日的村巷凉风阵阵,宅院中的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常见矩形露天空地,村民称为天井。图1示意松塘村的空间布局,图2示意宅院中的天井景观。
    (1)请为下图的直线添加箭头,使其正确表示出夏季晴朗的白天池塘与村巷间的大气运动状况。(4分)
    (2)分析百巷朝塘、宅高塘低的建筑布局对改善夏季村落人居环境的作用。(8分)
    (3)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分别说明夏季的白天和夜晚天井缓解室内湿热的过程。(6分)
    【答案】(1)如图所示:
    (2)百巷朝塘,利于凉爽的塘风吹进村巷内部,增强通风和散热;宅高塘低,利于雨水快速汇聚池塘(村内排水),降低雨季村落洪涝灾害的风险;池塘位于村落中部,能美化环境,增强观赏性。
    (3)白天,天井(受阳光照射)升温快,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宅院房屋内部潮湿空气流向天井,增强通风排湿;夜晚,天井(连通室外大气)降温快,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凉爽的空气从天井流向室内,缓解闷热。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池塘水的比热容较大,升温较慢,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村巷为陆地,比热容较小,白天升温较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绘图如下:
    (2)结合所学知识,池塘和村巷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百巷朝塘,白天时,风由池塘吹向村巷,利于凉爽的塘风吹进村巷内部,增强通风和散热;同时该地区位于广东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因此宅高塘低,利于雨水快速汇聚池塘,有利于排水,从而降低雨季村落洪涝灾害的风险;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池塘位于村落中部,能美化环境,增强观赏性。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宅院中的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常见矩形露天空地,村民称为天井。结合所学知识,夏季的白天太阳辐射较强,天井受阳光照射,因此升温快,垂直方向气流上升,使得宅院房屋内部潮湿空气流向天井,通过天井排出,增强通风排湿;而在夜晚,天井连通室外大气,导致该区域降温快,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凉爽的空气从天井流向室内,缓解闷热。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植被浅沟又称为植草沟,是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通过重力作用收集雨水的一种工程。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建设中会大量布置植被浅沟替代原有沟渠。下图为植被浅沟构造示意图。
    (1)指出相较于原有沟渠,植被浅沟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6分)
    (2)说明植草沟中石料铺层起到的作用。(6分)
    (3)简述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的原因。(6分)
    【答案】(1)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
    (2)减少蒸发;增加下渗;过滤杂质。
    (3)相对于不透水地面,植被浅沟利于地表径流的汇集,增加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可以减少城市道路的地表径流,缓解了城市内涝的发生;大量布置的植被浅沟会使河流流量更加稳定,也增大蒸发量,使城市空气更加湿润清新。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城市建设植被浅沟,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首先会影响下渗环节,使下渗增加,从而使地下径流增加;进而使得地表径流减少。所以对该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包括: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
    (2)由图可知,植草沟中石料铺层间隙更大,增加下渗能力;且可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减弱蒸发;植草沟中石料铺层可沉淀杂质,起到过滤的作用。
    (3)由材料可知,在我国东部城市建设中大量布置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以改善城市环境。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据图,相对于不透水地面,植被浅沟地势较低、下凹,利于地表径流的汇集,可以搜集地表水,增加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可以减少城市道路的地表径流,缓解了城市内涝的发生;大量布置的植被浅沟可以提高地下水位,从而调节径流,会使河流流量更加稳定;也增大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使城市空气更加湿润清新。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4分)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地上部分纤细,但地下根系发达,有的根长达30米。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初春和夏季,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枝落叶层上。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红柳也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红柳沙包中交替堆积的枯枝落叶层和风沙层,像树木年轮一样具有清晰的“年层”结构,可以用来探讨古气候与环境变化。图左示意红柳沙包的形成过程,图右为红柳沙包景观。
    (1)描述红柳沙包的主要地貌特点。(4分)
    (2)推测红柳地下根系发达的原因。(4分)
    (3)分别说明红柳沙包中沙层较厚年份和枯枝落叶层较厚年份的气候特点。(6分)
    【答案】(1)以红柳为中心(围绕红柳形成),呈凸状的沙包,沙包顶部浑圆,坡度较小,有明显的层状结构(风沙层与枯枝落叶层)。
    (2)西北气候干旱,水源缺乏,根系发达可获取充足水分。
    (3)若红柳沙包中的沙层厚,说明当时的风沙活动强烈;若枯枝落叶层厚,说明当年降水条件较好。
    【解析】(1)描述红柳沙包的主要地貌特点,一般从形态高度、坡度、面积、颜色、层理等角度描述。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红柳沙包基本上以红柳为中心,围绕红柳形成,呈凸状。沙包顶部浑圆,沙包的坡度相对较小。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所以红柳沙包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2)由于红柳生活在沙漠中,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红柳发达的根系可以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获取地下水分,满足自身生长需要。
    (3)根据红柳沙包的结构特点,可判断环境变化信息。红柳沙包中的风沙层和枯枝落叶层的厚薄与当时的环境密切相关,若风沙层厚,说明当年的风沙活动强,堆积的风沙多,反之亦然;若枯枝落叶层厚,说明当年红柳生长好,进一步推理水资源多,降水量较多,枯枝落叶多,反之亦然。
    植被带土壤剖面




    饱和持水量
    607.6
    615.1
    645.3
    588.7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5.3
    24.3
    537.2
    15.7

    2.7
    30.1
    670.3
    19.6

    20.0
    40.8
    1353.7
    13.2

    4.5
    26.1
    384.7
    20.5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湘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湘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人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人教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中图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中图版(2019))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