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42022/0-17371169383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42022/0-17371169383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42022/0-17371169384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海洋牧场技术人员发现,越往大海深处,藻类植物就越少,这给养殖带来一定的困难。大海深处藻类植物分布较少,影响藻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2.生物通过自身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对高湿度的适应
B.: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C.:北极熊厚厚的皮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D.: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
3.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B.丁体内的农药含量最高
C.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D.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4.下图是小明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转动图一中的⑤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B.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方移动玻片
C.从图三到图四,可以转动图一中的①更换物镜来实现
D.观察图四所示物像时,可调节图一中的③使视野变亮
5.如图是叶芽(枝芽)的纵切结构及其发育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叶芽中有分生组织B.芽原基发育成芽C.芽轴发育成叶D.叶芽发育成枝条
6.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7.下图示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图中①与④分别代表
A.受精卵、胚
B.胚乳、果皮
C.子房、果皮
D.子房、种子
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在做“绿叶中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验证实验过程中,将“脱去叶绿素”这一步骤分别使用了下列各实验装置,你认为能迅速、安全地脱去叶绿素的是哪套装置的做法( )
A.B.C.D.
9.将木本植物的枝条环剥掉一部分树皮,一段时间后会在环剥部位的上方形成节瘤,这是因为( )
A.破坏了导管,阻碍了无机盐的运输
B.破坏了筛管,阻碍了有机物运输
C.破坏了形成层,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D.破坏了营养组织,导致无法正常储存营养物质
10.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下列做法与运用的原理不匹配的是( )
A.贮存水果蔬菜时保持低温----促进呼吸作用
B.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给植物“打针输液”-----提供营养
D.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光合作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
11.黄花又名营草、金针菜,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绿色开花植物。如图一是黄花的结构层次。如图二是黄花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1)图一中a表示 过程。此过程中,细胞核中的 会先进行复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2)图一中b表示 过程,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图二中,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 。
(4)喷洒在黄花菜上的农药一般很难渗入细胞内,这与图二中【 】 有关,它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5)黄花与人体相比,黄花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12.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西红柿秧苗培育简便,生长周期短,是大棚种植常选的果蔬作物。如图是西红柿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深叶茂。根尖结构中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区域是图二中的[ ]。
(2)叶绿花黄。下列与西红柿的叶和花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鼻B.耳C.血液D.肝脏
(3)花黄果红。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 、 两个生理过程。西红柿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果肉是由图三中的[ ]发育而来的;图四中有多粒⑤,是因为子房中有多个 (填名称)。
(4)硕果累累。农民选用透光性强的塑料,达到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目的。有机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图一结构中的[ ]。果实成熟后销往各地,采取减弱 作用的方法,减少运输过程中有机物的消耗。
13.下图1为生物兴趣小组整理的植物分类图,A、B、C、D表示四类植物的名称;下图2、3、4分别表示绿色植物的植株、花、种子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①应填 ,②应填 。A类植物已经具有茎和叶的分化,并具有假根,那么A属于 (填植物类群)。
(2)图2中的①②是由图4中的[②] 发育来的。
(3)图3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受精过程完成后,图3中的⑤发育成 。
1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我们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下图A至F分别表示向日葵、玉米、肾蕨、海带、银杏、葫芦藓。请分析回答:
(1)在以上植物中,最低等的植物类群是 (填字母);属于种子植物的除了E,还有 (填字母);用孢子繁殖,并且已经有了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填字母);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用字母表示)。
(2)A和B植物所代表的类群称为 植物。
15.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种植果树可以提高农民家庭收入。下图1是果树及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图2是夏季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关系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果树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填字母)。
(2)图2中表示图1中C生理活动的曲线是 ,C产生的有机物通过 运输到果树的根部。
(3)图2中两曲线相交于点M和点N,在这两点对应的时间段内(不包括点M和点N所对应的时间),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点 (填M或N)。
参考答案
1.【答案】B
【分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
【详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会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有利于褐藻吸收;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有利于红藻利用;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A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结合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分析解答。
【详解】A.竹节虫酷似竹节,目的是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是一种防御行为,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但与高湿无关,A错误。
B.沙漠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B正确。
C.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厚厚的脂肪层可以保温,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
D.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D正确。
故选A。
3.【答案】B
【分析】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故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甲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三级消费者。
【详解】A.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生物的数量也越多。所以,图中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丙→甲→乙→丁,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由A项的分析可知,丁的营养级别最高,故丁体内的农药含量最高,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题中甲、乙、丙、丁和它们生活的环境不能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C错误。
D.图中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丙→甲→乙→丁,所以,丙为生产者,甲、丁、乙为消费者,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转换器、②是载物台、③是反光镜、④是目镜、⑤是粗准焦螺旋、⑥是细准焦螺旋。
【详解】转动图一中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也避免压坏玻片标本,A不符合题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像,上下左右与实际正好相反,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位于视野左方的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物像应向右方移动,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玻片标本应向左方移动,才能使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B符合题意;显微镜的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转动图一中的①转换器,可更换高倍物镜,将视野由放大倍数小的图三变成放大倍数大的图四,C不符合题意;图四所示物像放大倍数较高,视野较暗,可调节图一中的③反光镜,使视野变亮,D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分析】叶芽的结构: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枝芽的结构和作用如图所示:
【详解】A.叶芽的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A正确。
B.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B正确。
C.芽轴将来发育成茎,C错误。
D.叶芽发育成带有叶的枝条,花芽发育成花,D正确。
故选C。
6.【答案】B
【分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详解】A.据图可知,①②过程,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分别表示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故A正确。
B.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故B错误。
C.③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故C正确。
D.细胞在①生长、②分裂形成新细胞的过程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故D正确。
故选B。
7.【答案】D
【分析】
试题分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①代表子房,③代表果皮,④代表种子。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详解】
8.【答案】B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的装置是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的方法是隔水加热。
9.【答案】B
【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详解】树皮被环割,破坏了筛管,韧皮部内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积聚在伤口的上方,使伤口上方的细胞大量分裂产生节瘤。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10.【答案】A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保持低温,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A错误;
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幼苗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B正确;
给植物“打针输液”是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无机盐,C正确;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给农作物喷洒气肥---二氧化碳,可以增强光合作用,D正确。
【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11.【答案】(1) 细胞分裂 染色体
(2)细胞分化
(3)③细胞核
(4)②细胞膜
(5)系统
【分析】观图可知:a为细胞分裂过程、b为细胞分化过程、图一中,甲为输导组织、乙为分生组织、丙为保护组织、丁为营养组织、图二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液泡、⑤是叶绿体、⑥是细胞质。
【详解】(1)图一中a过程导致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此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然后平均分成完全相等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2)图一中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植物体具有甲输导组织、乙分生组织、丙保护组织、丁营养组织等几种组织。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与③细胞核有关。
(4)喷洒在黄花菜上的农药一般很难渗入菜的细胞内,这与②细胞膜有关,它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5)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由此可见黄花与人体相比,黄花植物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12.【答案】(1)g
(2)C
(3) 传粉 受精 ③ 胚珠
(4) b 呼吸
【分析】图一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a为上表皮,b为叶肉,c为叶脉,d为下表皮;
图二为根尖结构示意图,e为成熟区,f为伸长区,g为分生区,h为根冠;
图三为花的结构示意图,①为柱头,②为花柱,③为子房壁,④为胚珠,
图四为西红柿果实结构图,⑤为种子。
【详解】(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h根冠、g分生区、f伸长区和e成熟区,其中g分生区的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2)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的器官有:心脏、肝脏、肺、肾、眼、耳、鼻、甲状腺、唾液腺、皮肤等。而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细胞间质)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循环流动。因此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
ABD.鼻、眼和肝脏属于动物的器官,而西红柿的叶和花属于器官,是同一结构层次,ABD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细胞间质)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循环流动。因此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和西红柿的叶和花不属于统一结构层次,C符合题意。
故选C。
(3)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指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由此可知,花黄果红,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果肉其实是果皮,因此果肉是由图三中的③子房壁发育而来;⑤是种子,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因此图四中有多粒⑤是因为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4)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中,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番茄中有机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图一中的b叶肉。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果实成熟后销往各地,采取减弱呼吸作用的方法,减少运输过程中有机物的消耗。
13.【答案】(1) 种子 果皮 苔藓植物
(2)胚芽
(3) 花蕊/雄蕊和雌蕊 果实
【分析】图1中: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图2中:①叶,②茎,③根。
图3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
图4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
【详解】(1)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所以图1中:①应填种子,②应填果皮。图甲中的A类植物已经具有茎和叶的分化,并具有假根,那么A属于苔藓植物。
(2)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故图2中的①叶②茎是由图4中的[②]胚芽发育来的。
(3)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故图3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故受精过程完成后,图3中的⑤子房发育成果实。
14.【答案】(1) D AB C F
(2)被子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A双子叶植物、B单子叶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E裸子植物、F苔藓植物。
【详解】(1)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故在以上植物中,最低等的植物类群是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是能够产生种子的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种子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故属于种子植物的是A双子叶植物、B单子叶植物、E裸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并且已经有了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可以当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F苔藓植物。
(2)种子植物是能够产生种子的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生活环境,成为陆地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在外面的植物。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A向日葵双子叶植物、B玉米单子叶植物合称为被子植物。
15.【答案】(1)AB
(2) 1 筛管
(3) 大于 N
【分析】(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图1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2中曲线1只有在约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曲线1表示光合作用;曲线2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2曲线表示呼吸作用。
【详解】(1)图1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有无光均可进行。因此,果树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呼吸作用和B蒸腾作用。
(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分析图2可知,曲线1代表光合作用,图1中C表示光合作用,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为此生理活动受光的影响。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叶脉、叶柄、茎、根等结构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3)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2中曲线1表示光合作用,曲线2表示呼吸作用。两曲线相交于点M和点N,在这两点对应的时间段内(不包括点M和点N所对应的时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MN段内,所以有机物一直在积累,因此,积累最多的是点N。
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无机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