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实验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上橡胶塞。为探究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2)【提出问题2】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不含NaOH。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是 。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操作a的名称为 。
    ②根据实验流程分析,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填“>”“7的原因是 。
    (4)实验①~③的目的是探究碱式碳酸铜制备的最佳水浴温度,则x= ;最佳水浴温度为 。
    (5)对比实验②④⑤的实验条件与结果可知制备碱式碳酸铜时,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的最佳体积比为 。
    Ⅲ.探究碱式碳酸铜制备时所得固体偏暗的原因
    (6)上述实验③所得固体的颜色偏暗,猜想颜色变暗的原因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有关。利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该猜想,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在锥形瓶中加入实验②中得到的翠绿色碱式碳酸铜,所取固体的质量以及调节溶液的pH与实验③相同,在水浴温度为 时受热一段时间,若观察到锥形瓶内翠绿色碱式碳酸铜变 ,同时试管内 ,证明猜想成立。
    9.某兴趣小组利用H2O2溶液制取O2时,误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了2滴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结果立即产生了大量气泡。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促进H2O2分解的微粒
    【作出猜想】
    实验序号
    CuSO4溶液体积/mL
    Na2CO3溶液体积/mL
    水浴温度/℃
    固体颜色

    50
    60
    60
    蓝绿

    50
    60
    70
    翠绿

    50
    x
    80
    暗绿

    50
    70
    70
    蓝绿

    50
    50
    70
    蓝绿
    (1)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Fe3+;猜想③:可能是 。
    【交流分析】
    (2)同学们经分析一致认为猜想①不成立,理由是 。
    【设计实验】
    (3)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②成立: 。
    【探究二】溶液pH对Fe3+催化H2O2分解的影响
    小组同学利用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在不同pH环境下催化分解相同浓度的H2O2溶液,测得密闭容器内的)曲线如图所示:

    (4)分析图示,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5)同学们认为,若要证明FeCl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其质量和 在反应前后不变。
    (6)市售H2O2溶液中常添加一定量的硫酸,你认为目的可能是 。
    【探究三】含相同浓度Fe3+、Cu2+的不同溶液对H2O2分解的影响
    小组同学分别测定含相同浓度Fe3+、Cu2+的不同溶液在相同pH环境下催化分解相同浓度的H2O2溶液,得到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时间”曲线如图所示。

    (7)据图分析,能说明Cl-也能加快H2O2分解的实验现象是 。
    (8)由图中数据能否说明促进H2O2分解的效果Fe3+比Cu2+更好?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改进实验方案: 。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为了研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1)任务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进行实验】步骤1:取农田里五份不同位置的5 g土样于烧杯中,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澄清后过滤;
    步骤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滤液滴加到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实验反思】在农田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如图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
    (2)任务二:探究当地土壤酸碱性的成因
    【调查咨询】同学们向当地种植户咨询土壤酸碱度的成因,据种植户介绍,该土地之前施用过大量氯化铵化肥,土壤中可能有氯化铵残留。
    【教师指导】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长期施用氯化铵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
    【猜想假设】该土壤中可能含有氯化铵。
    【进行实验】
    【反思评价】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任务三:选择土壤改良剂
    【查阅资料】酸性土壤的改良可以施用生石灰、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等。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两份相同的土壤样品各500 g,分别加入1 L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测上层清液 pH=5,再分别加入0.2 g不同的改良剂,充分搅拌后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得到下表结果。
    【分析交流】
    ①与熟石灰相比,用草木灰改良酸性土壤的优点是 。
    ②现需将此酸性土壤改良为pH约等于9,熟石灰和草木灰两种改良剂最好选用 。
    ③根据以上实验,归纳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有 。
    11.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它以氯化钙和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并可根据需要调整配比,广泛应用于冬季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场所的融雪和防冻,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
    I.研究“融雪剂”成分
    【查阅资料】用铂丝蘸取含钠元素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或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土壤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现象:

    氯化铵有残留
    步骤2:另取少量土壤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Cl-
    加入的改良剂
    熟石灰
    草木灰
    测得的pH
    11
    6
    【进行实验】结合上述材料,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依据上述实验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推出融雪剂样品中含有氯化钙。请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同学们认为仅通过上述实验,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若要证明融雪剂中确实含有氯化钠,改进的实验方案是 。
    Ⅱ.拓展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3)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 。
    猜想三:氯化钠、氯化钙; 猜想四: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
    同学们经过分析,一致认为猜想 一定不正确。
    【实验验证】
    (4)为进一步确定该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利用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了实验验证。
    【交流讨论】以上实验是利用化合物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明显现象来判断物质的存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12.某兴趣小组对与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为确定(1)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哪些?
    【作出猜想】
    (2)根据反应规律和元素守恒,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猜想二成立
    乙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有和;
    猜想三:有和 。
    【实验探究】
    (3)小组成员分别取(1)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置于A、B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交流讨论】
    (4)有同学认为使用稀硫酸代替酚酞试液进行实验,也能得出与实验Ⅱ相同的结论。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请阐述理由: 。
    13.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依旧色彩艳丽,其关键在于使用了石青、石绿等传统颜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石青和石绿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
    ①石绿又称孔雀石,也俗称铜绿;石青,又称蓝铜矿。
    ②石青和石绿的主要成分都可表示为。受热时会分解得到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且分解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任务一:探究石青和石绿的化学性质
    (1)该画历经千年依旧色彩艳丽,说明石青、石绿常温时化学性质 (选填“稳定”或“活泼”)。
    (2)取少量石绿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
    (3)取少量石青粉末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后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变黑,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溶液变浑浊。该黑色固体为 。
    任务二:探究石绿的制取
    (4)实验室制原理:,X的化学式为 。
    (5)《本草纲目》记载:铜得紫阳之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而生绿,绿久则成石,谓之石绿。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铜形成石绿的过程: 。
    任务三:探究石青的组成
    已知石青中x、y、z均为正整数,矿石中其它杂质受热不分解。同学们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石青的组成。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A中加入 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无色溶液变红色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入6.00g干燥样品。
    ③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
    ④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⑤打开温控电加热器加热,加热至现象,停止加热。
    ⑥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
    ⑦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装置C增重0.27g,装置D增重1.32g。
    【实验分析】
    (6)装置A、C、D中,应该选用下图装置a的是 (选填“A”、“C”或“D”),其余选择氢氧化钠固体和相应仪器。
    (7)步骤⑤中的现象指的是 。
    (8)步骤③和步骤⑥的操作相同,但作用不同。缺少 (选填“步骤③”或“步骤⑥”)会导致装置C,D的增重偏小。
    (9)若实验中每一步吸收都是完全的,所有仪器、药品和操作都正确,则可测定石青[]的化学式为 。
    参考答案
    1. 有气泡产生 NaOH、Na2CO3(或氢氧化钠、碳酸钠) 白色沉淀
    变为红色 过滤 >
    2.(1) KOH K+、H+
    (2)放热
    (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钾
    (4) 溶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生成
    3.(1)Fe+H2SO4=FeSO4+H2
    (2) 氧气/O2 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变
    (3) 2 水、氧气、氯化钠、活性炭
    (4)取质量为m1的内部材料加入锥形瓶中,称得质量共为m2,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m3,反应后锥形瓶及其中物质的质量共为m4,之后计算出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从而算出铁的质量,进一步计算质量分数
    (5)ACD
    4.(1)Fe2(SO4)3
    (2)②
    (3)探究加入混凝剂的体积对净水效果的影响
    (4)C
    (5)在模拟水样的体积、混凝剂的体积、搅拌后静置时间等其他条件相同时,在pH研究的范围内,随着pH增大,净化效果先升高后降低
    (6)加入0.2mL5%的明矾溶液,搅拌后静置20min,用色度计检测初始和结束后透光率值,计算浊度去除率,并与91.06%进行比较
    5. A 防止燃烧放热使锥形瓶底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集生成的氧气,缓冲瓶中的气压变化
    6.(1)70
    (2)甲醇
    (3)①②③④
    (4)在水浴温度为70℃等条件相同时,甲醇水浓度在范围内,甲醇水浓度越大,茶多酚含量越多,茶多酚提取效果越好(合理即可)
    (5)甲醇水浓度从70℃到茶多酚含量增加不明显,而用70℃浓度的甲醇水可减少试剂用量,降低成本(合理即可)
    (6)③④对比,④比③水浴温度高,但④茶多酚含量比③低
    (7)称取茶叶,加入浓度的甲醇水,浸提、、,在水浴温度下提取两次,测定其吸光度,计算茶多酚含量,发现三个浸提时间茶多酚含量不同(甲醇水浓度和水浴温度数值是表格①~⑦中对应的数据即可)
    7.(1)铁/Fe
    (2) 足量水 黄 足量稀盐酸
    (3)
    (4) 二氧化碳、水
    8.(1)装置B和装置C共增加的质量
    (2)CO2+Ca(OH)2=CaCO3↓+H2O
    (3)碱式碳酸铜可与酸反应
    (4) 60 70℃
    (5)5∶6
    (6) 80℃ 暗绿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1)氯离子/Cl-
    (2)H2O2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5%的H2O2溶液,再分别滴加等体积、Cl-浓度相同的FeCl3和NaCl溶液,观察到滴加FeCl3溶液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滴加NaCl溶液的试管快
    (4)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pH范围内,pH越大,Fe3+催化分解H2O2的速率越快(合理即可)
    (5)化学性质
    (6)作为稳定剂,减缓H2O2在常温下的分解速率(合理即可)
    (7)相同时间内,加入CuCl2溶液的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加入CuSO4溶液的装置
    (8)不能,取相同体积含相同浓度Fe3+、Cu2+的FeCl3溶液和CuCl2溶液,再向Cu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使CuCl2和NaCl混合溶液中Cl-浓度与FeCl3溶液中Cl-浓度相同,重新进行探究三实验,观察现象
    10.(1)B
    (2)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3) 既可以改良土壤的酸性,又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熟石灰 盐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
    11.(1)
    (2) 加入的碳酸钠也含有钠元素,而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也生成NaCl 将融雪剂加入足量水后,先用铂丝蘸取所得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3) 氯化钠、碳酸钠 四
    (4) 产生气泡 氯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
    12.(1) 产生白色沉淀
    (2)/氢氧化钡
    (3) (合理即可) 猜想三成立
    (4) 不同意 和均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3.(1)稳定
    (2)蓝色
    (3)氧化铜##CuO
    (4)Na2CO3
    (5)
    (6)C
    (7)B中样品全部变成黑色,C装置(即装置a)中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
    (8)步骤⑥
    (9)Cu3(OH)2(CO3)2

    相关试卷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专题12科学探究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专题12科学探究题 (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的题型结构思维模式,混合溶液成分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加餐练 专题02 科学探究题: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加餐练 专题02 科学探究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合理选取备考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图三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