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踏雪寻梅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踏雪寻梅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聆听歌曲,讲解“霁”+“灞桥”,学唱歌曲,出示铃铛图谱,教演唱乐句,学唱二声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整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歌曲简小精炼,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加入了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梅的熏陶感染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层次的聆听,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音乐与律动、情境的融合,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体验冬天踏雪寻梅悠然的意境与悦动的情趣。
2.在聆听、律动、歌唱、探究、合作中,感受音乐通过欣赏歌曲,文人墨客作品,体会不同艺术领域的不同表达方式。
3、通过教学学会演唱歌曲,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4、尝试运用简单的合唱手法,深入表达歌曲的意境,体会探索音乐、创意表达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情境和意境,用怡然自得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趣。
教学难点:
深入聆听音乐、体验音乐、表达音乐,通过演唱歌曲体会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下雪天,大家在雪地里玩过或者大家知道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呢?
生:回答
师:看来面对皑皑的白雪,大家都有许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聆听一首关于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聆听歌曲,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聆听歌曲】
生:歌曲欢快、活泼等,描述听到的场景。
二、讲授新课
师:看来大家都在歌曲中听到了“踏雪寻梅”的美好场景,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踏雪寻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吧,那么对于歌曲题目“踏雪寻梅”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讲解“踏雪寻梅”+出示课题】
师:在欢快的歌声中,踏着皑皑的白雪,闻着悠悠的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黄自先生的作词,刘雪庵先生作曲一起创作的。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刘雪庵生平。】
刘雪庵: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踏雪寻梅》《飘零的雪花》《采莲谣》《长城谣》等。
师:接下来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什么声音让你印象深刻呢?歌曲的演唱方式是什么呢?
生:回答铃铛声等。合唱等
师:刚刚听完歌曲,请大家看一看歌词,歌中的哪些字或者词有哪些不理解的?
【讲解“霁”+“灞桥”】
师:这首歌曲是一首合唱歌曲,接下来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声部吧。
【学唱歌曲】
师:演唱时注意歌曲中的力度记号的演唱哦,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
(四个“响叮当”)
师:这句应该如何演唱呢?我们跟随铃铛声先来听一听歌曲中是如何演唱的呢?
【出示铃铛图谱】
师:你听出来了吗?驴儿从远处走近,铃铛声由弱到强,越走越近声音逐渐变大,力度要怎么处理?
生:作渐强
师:我们来试着演唱吧。
【教演唱乐句】
师:大家掌握了演唱时的声音,那么铃铛的声音是怎样的呢?铃声清脆、悦耳演唱时应跳跃、有弹性,用休止符来表现。
【讲解休止符的演唱+演唱练习】
师:接下我们继续学唱歌曲。
(1)请同学们用‘LA ’跟随琴唱一遍(注意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
(2)请同学们试着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 。
(3)放开声音,完整地唱一唱(要求:唱出愉快、欢乐的情绪)。
(4)注意第六小节和第十五小节两句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第六小节“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等处理。
师:其实呀,歌曲和节拍、旋律有关系以外还和演唱时的强弱力度处理有很重要的关系。这一次大家的演唱就很棒,那么大家知道歌曲中“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是什么意思吗?应该怎样理解呢?
【讲解歌词“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
师:体会到歌曲的美好意境,大家思考一下,歌曲中骑驴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回答
师:悠闲、愉悦、怡然自得的心情也在二声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接下来来我们一起学习二声部吧。
【学唱二声部】
师:学唱二声部后,老师这里有两个礼物盒里有两个伴奏乐器,可以为歌曲伴奏哦,你能猜到是什么乐器吗?
生:猜一猜
师:原来是碰铃和三角铁,让我们用乐器来模仿铃铛的声音吧。
【为二声部加入伴奏乐器演奏】
师:看来大家已经熟悉第二声部的演唱了,接下来让我们两个声部一起配合演唱歌曲吧。
分男女声部,练习演唱。注意强调第一声部何时进入。
强调合唱要领,声音要融合和谐统一。
加入乐器练习。
师:《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除了音乐家,你想不想看看文人墨客笔下的“踏雪寻梅”。
【看看诗人笔下的和画家笔下的“踏雪寻梅”】
师:看来不同人抒发对美景的喜爱之情的方式都不一样
三、总结
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美好的事物。 在《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我们学会去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五年级上册第十课踏雪寻梅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五年级上册第十课踏雪寻梅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