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件(统编版)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写作 修改润色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写作 修改润色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pptx、第二节导入2电影《攀登者》片段mp4、第二节等高线绘制动画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诗人贾岛的名句,意思是说,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关于贾岛,还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推敲”的故事。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俄国19世纪的作家果戈里,规定自己的稿子起码要修改八次;托尔斯泰写过一篇《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的文章,全文只有五页,可手稿却有800页;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多遍,《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近两百遍才拿出付印;曹雪芹写巨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修改润色》,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1、通过比较、分析、实践等学习方法,掌握修改润色作文的方法。2、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在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①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等我们这一代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使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找出材料中的错误,并改正
整体感知——例题引路
② “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
③ “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
文字太啰嗦,可以概括为“我们选择走中路去目的地”。
④ 我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小孩,自小到大可以说都是这样的顽皮。
⑤ 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
描写有些空泛。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写出来。
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作出修改。
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修改润色的原则:1.关注整体。初读文章,从大处着手,从整体把握,检查所写是否符合要求。2.细看局部。逐步检查开头、结尾、层次、过渡、详略等部分,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改写、增添、删减,使表达更为完善。
3.反复朗读。先找出拗口之处,再看文意所使用的字词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恰当,标点符号是否准确。最后,逐词逐句地推敲文章的内容,仔细修改错误,使文章更为饱满。4.区分文体。记叙文,关注叙述是否清楚,主题是否鲜明;议论文,关注观点是否正确,材料和观点是否密切关联;说明文,关注说明是否真实准确,清楚明晰。
一查观点是否正确二查中心是否突出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扣题是否紧密五查详略是否得当
六查结构是否完整七查文笔是否简练八查句子是否通顺九查字词是否确切十查标点是否准确
1.“增”,就是增加,补充有关内容,增补某些修饰文字。 2.“删”,就是对某些材料或语句进行必要的删削。 3.“改”,就是对原文的语言进行必要的润色和锤炼。 4.“调”,就是对结构顺序或某些词句进行逻辑或表达上的调整。
基本要求:改对。重点关注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详略安排是否恰当,有无旁逸斜出的段落。
他接过我的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拔下轮胎,按到一盆水里。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再看他,手还浸泡在冰冷的水里。他粗糙的手上有几道裂口,但我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反映。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做好这一切后,他把车推到我面前,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
下面是一个习作片段,找出其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并改正。
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卸下”
用词不当,可以改为“扑面”
三个“然后”偏口语化,为了使句子连贯,可以使用“接着”“然后”“最后”
高阶要求:改好。 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修改润色这篇习作。 寻人启事 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 “然后就是年龄。”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地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还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来准确的数来。 “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一位同学说道。“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的位置哦。”我们都努力的回想着。脸上好像有一块痣,可我怎么找到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
到底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 “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我妈好像有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平时那个同学的衣服和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课时早上刚送自己来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 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却写的又迅速有具体。
提示: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是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
(二)选一片自己这学期写的作文。从“言”和“意”两个方面进行修改。 提示: 1.重读以前的作文,你可能在布局谋篇上会有一些更好的想法,不妨做一些修改。 2.可以尝试边朗读边修改。通过朗读,往往会更容易发现哪些地方顺畅,哪些地方拗口。也可以读给同学听,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 3.修改之后与原稿进行对比,说说你修改的理由。
(三)回顾自己以往的写作情况。如写了哪些文章,哪几篇写得好。哪几篇不他好,好与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谈谈我的写作)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首先梳理自己写作的基本情况,用简洁的语言介绍。 2.总结写作中表现好的方面,想想不足的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 3.写完后先放一段时间,在进行修改,看看除了字词句以外,立意、结构等方面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
寻人启事一节作文课上,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大家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我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开头再现作文课场景,增加老师和同学们的细节描写,引出下文。
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和性别。”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然后快速地在纸上写下几个字。“然后丢失人年龄。”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还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准确的数字来。
细节描写,描绘出同学们在写年龄时各自不同的动作。
“写好了吗?接下来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一位同学说道。“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位置哦。”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具体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到底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
通过同学们的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出同学们平时对妈妈了解不够深入,不够关心。
“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班级里顿时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全“我妈好像有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都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上学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真的没有注意过,从来也没注意。
将同学们对妈妈的穿着的关注与对同学、明星服饰的关注进行对比,凸显出我们缺少对妈妈关注的主题。
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却写得又迅速又具体。原来,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每一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妈妈写寻人启事和孩子写寻人启事不同的反应形成对比,原因呼之欲出。
点明我们缺少对父母的关注,而父母却时时刻刻牵挂着我们的主题。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在厨房忙碌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表达作者内心的愧疚和对父母亲情的领悟,呼吁我们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
点评:原文是一篇记叙文,但文章主题不够明确,记事不够详细,缺乏必要的人物描写方法,没有必要的议论和抒情。本文根据原文作者的立意,从题目、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使之主题更明确、内容更充实、记事更详细、重点更突出、语言表达更流畅、更富有表现力。通过修改润色,无论是“意”还是“言”,修改稿都有明显提高。
文题(三)谈谈我的写作 我的写作经历就如同一个幼稚的孩童慢慢成长的过程。小的时候,用铅笔看图写话;大一点儿,用自动笔写日记;再后来,我开始用圆珠笔做摘记,写三四百字的小作文;上了初一,开始应试作文的训练;以前只能拼凑出几行干巴的文字,初三时已经可以轻松地写出各类文体的作文。① 还记得,那是在初一刚入学时写的一篇日记,第一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② 那一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日记给他看。我惶惶惑惑地坐在角落,拿出铅笔盒。在紧张的心情下,写写擦擦,终于完成了这篇日记,犹豫了很久,才不安地将它交给老师。老师很认真地看了起来,虽
①开篇点题,引出自己的写作经历。
②过渡段,引出下文的写作经历。
然只有三四行,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老师还是给我画出了好词好句,写了评语,当时我又感激又佩服。③回家后,我拿着本子,将老师的圈画内容和评语看了很久,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老师觉得我用得好的词是“尤其”,现在想来这根本不算是什么好词,只是老师给我的鼓励。这样的鼓励,对于一个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很有效的。那时的我,是个爱看书的孩子,对写作也没有什么恐惧,只是简简单单地写一些梦想,写一些生活。④ 到了初中二年级,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又似乎没有多少是真正学到的。我的写作经历在这里显得如此“一帆风顺”。接下来的写作经历少了激情,
③以初一写日记为例,写自己写日记被表扬的经历。
④老师的“表扬”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只剩下条件和要求:给出一个命题、半命题或话题,要求600字或800字以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真实,不能写诗歌、戏剧…… ⑤刚开始,我总是绞尽脑汁,想写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情节,但总写不出新意,不得不“失望而归”。渐渐地,我习惯了这样写一篇篇普普通通的作文。⑥ 初三是另一个开始。老师要求我们尝试写作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议论文、散文、短小说等,并让我们经常练习。其中,我最擅长的是写记叙文。我喜欢思维任意驰骋挥洒,自由奔放。每一次我的作文都能脱颖而出,成为同学们的“例文”。我最不喜欢的是应试作文的样板议论文,
⑤应试作文的写作要求禁锢了写作的激情。
⑥升学考试文体要求下写作的无奈。
因为这样的议论文是一成不变的三段论,陈旧的名人故事更是限制了我的发挥,禁锢了我的思想。我要像老师一再强调的那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实的自我。⑦ 一一回顾,我的写作经历一路平坦。“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是啊,不曾浸透奋斗的泪泉,洒满牺牲的血雨,怎么能期望成功呢?只希望,我能不再惧怕写作,我能在写作中融入“自我”,认认真真、简简单单地写作。⑧
⑦写自己的写作成果和写作爱好。
⑧结尾点题,提出自己的写作期望。
本文作者回顾了自己写作的经历,谈了自己对写作的爱好和兴趣,也写了应试作文给自己带来的困惑,最后提出了“认认真真、简简单单地写作”这个愿望,叙事很有条理,能大胆地畅所欲言,体现了写作的“真”。但文中对如何写作,写了哪些好作品,好在哪里,叙述不详。同时文章内容略显平淡,在写作时要着重注意。
作文修改润色可按以下步骤
请拿出你的作文本,挑选其中一篇文章,结合我们学到的修改润色原则和步骤,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修改,改对改好。总限制时长10分钟。
自主修改。先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你自己认为不对、不顺、不美、不达意之处。
文章互换。①补充修改,修改对方没有发现的问题。②阅读对方修改的部分,至少分析3处对方这一修改的理由。
文章换回。至少分析3处对方这一修改你的文章的理由,并再次修改润色。
修改结束。随机挑选几组同桌,分享修改体验、思路历程,以及自己在修改润色中的收获。
写好作文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努力,多读、多记、多写、多改,才能有所提高。然而很多同学下笔即成文,修改文章的重任就移交给了老师,但老师批改之后,很多同学却常常不屑一顾,如此又怎么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呢?希望大家多学习古今中外大师们的经验,在润色文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读读我的写作”素材: 最开始写作的动力是羡慕,羡慕他人的故事如何生动,如何让人拍案叫绝。于是心中就有了写作的动力――自己也要写出让人赞叹的作品。 于是抱着这个心态走进了初中。还记得写的第一篇像样的文章,被老师拿到讲台当范文。心中激动得不得了,一下子就认定了我是天生当作家的料。现在看,只是觉得好玩。恰好的几句诗,几个词语,为那篇作文平添了不少风采,不过也就是那样,第二年再看,也就成了带着苦涩的笑点。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 做出修改。 在学习上她有一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泄的精神。每次作业她都是那样地认真,表现出一种胸有成竹的样子。有一次,一个问题也被她困扰住,她经过反复思考,冥思苦想,顺利地完成了作业,最终解决了困难。在我心目中,她是那种做什么事都是那样认真、那样直着。从她身上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用心去做、锲而不舍,一定会克服困难的道理。
(1)“泄”改“懈”。(2)“胸有成竹”改“一丝不苟”。(3)“直”改“执”。(4)“一个问题也被她困扰住”改为“她被一个问题困扰住”,或“一个问题把她困扰住”。(5)删掉“反复思考”或“冥思苦想”。(6)“她经过反复思考”的前面加“但是”等转折连词。(7)“顺利地完成了作业”和“最终解决了困难”调换位置。(8)“那样直着”后加“的人”或“的学生”。
选取自己写过的一篇文章,根据今天学习的写作内容,进行二次修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写作 修改润色优质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课件pptx、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写作 修改润色说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修改润色的定义,修改润色的方法,“言”的修改,句子凝炼法,词语精当法,文字洗练法,标点勘误法,“意”的修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写作 修改润色说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文指导,方法解析,小试牛刀,合作探究,教师寄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