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6-13.2*《上图书馆》课内阅读训练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6-13.2*《上图书馆》课内阅读训练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6-13.2*《上图书馆》课内阅读训练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13.2 *上图书馆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3.2 *上图书馆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回答下面问题,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 ):文艺复兴式的( )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 )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 ),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 )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 ),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的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
    2.解说画线句子的含意。
    3.“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限在12个字以内。
    4.“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
    5.这篇文章结尾说“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你认为“奇趣”体现在哪儿?请分条概括。
    二、课内阅读
    1.下列对《上图书馆》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主要记述了“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等几个图书馆。
    B.“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许多东西,至今都怀念给“我”知识最多的这个“公书林”。至于老师们教的并不多。
    C.清华大学图书馆书桌两端的铜制高台灯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
    D.此后若干年,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那里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
    2.下列对《上图书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是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B.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这是一种空间顺序。
    C.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这一句与前面写心情的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第9段引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台词是为了论证图书馆是人类知识光辉的殿堂,表达对图书馆的礼赞。
    3.《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都描述了作者读书求学的经历,黑塞在祖父的巨大藏书室中捞取“珍珠”,王佐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感受“新世界”。请分别分析两个作者当时的心情与感受。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神气 红色 足球场 闪着光 铜制 光
    2.真实的世界是与图书馆的阅读世界相对的,随着“七七事变”的发生,中国陷入了更为深重的苦难,作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知识和情感的世界一片灿烂时,现实却更加“暗淡”,清华要南迁了,所以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没有国家的安全,也就没有学子上图书馆的自由和健康成长。
    3.答案:环境幽暗,内心凄苦。
    4.答案:一是,由具象到抽象,英国博物馆的华美建筑、高大圆顶,让作者由这个具体的景象生发了联想。二是,博物馆给人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充盈,这更容易让作者想到给欧洲带来精神变革的文艺复兴。三是,莎士比亚戏剧是文艺复兴的优秀代表,他的《哈姆雷特》中所反映出的人文精神的觉醒,正与作者此时的心情相通。四是,“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这既可以指人类自身意识的觉醒,也可以借指此文中人类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图书馆,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也使主题更深刻。
    5.答案:①少年时,阅读满足了“我”的好奇心。②上清华后,使“我”在知识和情感上进入新世界。③在英国留学时,让“我”认识到图书馆是人类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是“高贵的理性”,是“伟大的力量”。
    二、课内阅读
    1.答案:B。
    解析:“老师们教的并不多”说法错误。
    2.答案:B。
    解析:这是一种时间顺序。
    3.答案:①黑塞在祖父的藏书室里找到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面对数以千计的卷帙,“孜孜不倦地搜寻”“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表达了作者对感兴趣的内容的好奇与热爱。
    ②王佐良详细描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写到了它的外表、门厅、书库、阅览室、高台灯等,作者对这个图书馆印象极为深刻,它带给作者极多的影响,给了作者极多的教益,“是我的一大恩师”,而且它的作用是其他事物不能比的,它带着作者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给作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这样写,表达自己对图书馆强烈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准确定位,找到相应的句子然后进一步概括分析。黑塞在祖父的巨大藏书室中捞取“珍珠”这一经历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中的第6段,其中有关心情和感受的词句有“感兴趣”“孜孜不倦地搜寻”等。同样地,王佐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感受“新世界”这一经历在《上图书馆》中的第6段,该段中表示心情和感受的词句有“是我的一大恩师”“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面问题,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上册13.2 *上图书馆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13.2 *上图书馆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简要概括“公书林”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2 *上图书馆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2 *上图书馆精练,文件包含第132课《上图书馆》同步检测原卷版docx、第132课《上图书馆》同步检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