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第一单元 2*《红烛》资料库 讲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19870/0-17366089574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2 红烛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2 红烛导学案,共3页。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艺术上,闻一多提出新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理论,倡导新诗格律化。在新诗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作品:诗集《红烛》《死水》,诗论《诗的格律》。
背景资料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相关链接
1.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流派。因组织文学社团“新月社”和创办《新月》月刊(1928-1933)而得名。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辞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象征派。
象征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创作中的一个流派。它源自于19世纪8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象征主义它不拘泥于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的、简单的描摹,注重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瞬间的思想。它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幅写意画,是作者意念流动中的一个场景,它常常在朦胧的意境中表达出幽微精妙的感情。这种感情既含蓄深隐,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指出:“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
3.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
4.意象
意象是诗歌形象化的基本要素,它广泛存在于诗歌作品之中。就意象的分类而言,大体可分为六类:
(1)实体意象(简称物象或实象)。即由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体物象在诗人胸中、笔下的艺术反映。
(2)虚幻意象(简称虚象)。即由诗人大脑对客观现实作哈哈镜式的变态反映,从而幻化虚构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诸如梦境或神仙鬼蜮世界中的种种意象,还包含着神仙大显神通与鬼蜮兴妖作怪的虚构事象。
(3)事态意象(简称事象)。即在诗人脑中和笔下反映出的种种事态的各自进程及其前因后果,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成因等。
(4)自然力意象。即自然现象中那些可见可闻可感可触的现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的反映,如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雷鸣电闪、雨雪阴晴、风云变幻对诗人情绪的具体影响等等。
(5)时间意象。乃是反映在诗人头脑中和行于笔下的晨昏昼夜、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诸多意象。
(6)空间意象。反映在诗人脑中、笔下的意象的空间位置与距离之类,诸如上下四方、远近高低、长短宽窄、大小粗细等等。须注意的是:时空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总是与前面四种意象紧密结合在起的,因而更富有表现力。
在具体诗作的选题、构思、立意、表达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创作意图,在自己头脑的“万花筒”里对一连串的意象进行定向筛选、拼接与组合,从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诗的形象、诗的意境来,并隐含或包孕着诗人的情思意趣。由于对诸意象的筛选、拼接、组合的方式各有不同,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表现手法,便具有各自不同的妙趣。
说字解词
重点字
烧沸(fèi) 灵魂(hún ) 捣(dǎ)破
残(cán)风 脂膏(gā) 慰藉(jiè)
多音字
吐:
tǔ(谈吐)
tù(吐血)
创:
chuàng(创造)
chuāng (创伤)
形近字
慰jiè(藉) 学jí(籍) 莲ǒu(藕)
fèi(沸)水 仿fú(佛) fú(拂)尘
脂gā(膏) máng(盲)人 膏huāng(肓)
cán(残)风 低jiàn(贱) zhàn(栈)桥
词语解释
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脂膏:①脂肪。②借指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
匠人:旧时称手艺工人。
诵读佳句
1.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2.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3.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4.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2 红烛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2 红烛学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2 红烛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词语积累,文学常识,课外拓展,作文素材背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