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知识探究 讲义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知识探究   讲义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知识探究   讲义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知识探究 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知识探究 讲义,共5页。
    《古诗词诵读》知识探究学习目标分析深度学习建议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情况。2.补充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和常用术语,这样学生才可以做到有理可依、有话可说。3.引导学生精读一些古典诗歌鉴赏类的文章,以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4.带领学生研究高考真题参考答案,学习参考答案的写法,总结答题技巧,养成规范答题习惯,以实现考场提分。必备知识深度探究探究点1:领会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评价,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侧重概括诗歌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对诗歌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情感倾向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七点入手把握诗歌思想感情1.看题目。题目蕴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2.看作者。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3.看时代。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4.看意象。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注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5.看关键词句。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6.看典故。古人写诗作词,常用典故。精彩的典故,以其精练的文字包含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往往片言只语便能形象地点明历史人物的运筹机巧,寥寥数字便能深刻地揭示人生哲理。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属于借古抒怀。7.看注解。高考鉴赏诗歌的试题有时会加注解,凡是所加的注解,一定会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帮助,我们一定不能轻易放过,要认真阅读,好好利用。学科素养:从意识与态度角度考查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典例1:[领会理解能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 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观点态度的把握。诗歌是凭借意象来抒发情感的。如果写“悲”,就要抓住“卷帘尽放春愁去”的忧愁、“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的孤独、“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的惋惜、“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的惆怅。写“喜”,可以抓住“春愁去”的畅快、“对黄鹂语”的悠闲、看到无人处的“絮影香”的惊喜、“梨花雨”的沉醉。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写。答案:(示例1)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情、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示例2)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示例3)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探究点2:分析、概括诗歌内容1.读标题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读”:①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标题暗示的诗歌意境及表达技巧。抓住标题这一切入点,了解其蕴含的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2.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在“知人论世”时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恨和痛苦。3.看注释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4.读诗句(1)看特点。语言“变形”是诗歌语言的独特现象。律、绝、词、曲具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作者在创作诗歌时有时需要语言“变形”。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语序倒装、词类活用、意象组合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2)抓意象。“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在表达诗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渲染气氛,营造意境;二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抓用典。典故,指诗歌中运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4)抓关键词句。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歌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学科素养:从交流与语境角度考查概括推断文章内容。典例2:[分析概括能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①,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释 ①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答案:D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的两个场景,一是用典故“垂钓”来表达引发的乡思,一是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孤高耿介的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素养1.领会理解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2.分析概括内容1.了解诗词的体式流变等基础知识2.能从情感、创意、表现等多维度把控诗歌的诵读3.能独立解读古诗词丰厚的意蕴,理解作品承载的古人的精神追求4.能够鉴赏古诗词,体验诗歌艺术的魅力把握诗歌形象和语言,领会诗歌思想感情与表达技巧,提升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学科素养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