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研究表明,霾、云、雨等天气现象会影响蓝蓝天日数(天)天的出现。下图为近十年京津冀地区冬季和夏季平均蓝天日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北京与该地区其他省市蓝天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类型B. 产业结构C. 汽车数量D. 地形类型
2. 北京冬夏季蓝天日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 化石燃料使用少B. 上升气流更显著
C. 污染治理力度小D. 植被净化能力强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北京的产业结构相对于天津和河北更为优化,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占比较大,而重工业占比较小,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较少,蓝天日数多;河北重工业比重较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多,蓝天日数少,B正确。京津冀地区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不是造成蓝天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北京的汽车数量比天津多,排放的尾气更多,但蓝天日数比天津少,可知汽车数量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京津冀三地地形特征差异不大,不足以造成整个区域内蓝天日数的显著差异,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京冬季蓝天日数明显多于夏季。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对流旺盛,上升气流更显著,阴雨天气多,因此蓝天日数较少,B正确;夏季化石燃料使用量少,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少,应导致夏季蓝天日数较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A错误;污染治理力度通常不会随季节变化而有显著差异,C错误;夏季植被生长旺盛,净化能力相对较强,应导致夏季蓝天日数较多,与实际情况不符,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湿度、温度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排放源: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供暖等,这些排放源会释放大量污染物。地形地貌:山地、平原、海岸线等地形对气候和大气成分有影响,进而影响蓝天日数。人类活动:城市化进程、污染物排放强度等,这些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空气质量。
幻日是太阳光线穿过云层中整齐排列的冰物质而出现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发生,会让人看到天空中出现两个或多个太阳。2024年8月19日,不少人在重庆街头看到六个太阳挂在空中的奇景,让人惊叹不已。下图为某网友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重庆天空中出现六个太阳的原理是( )
A. 大气反射太阳辐射B. 大气折射太阳辐射
C. 大气散射太阳辐射D.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
4. 该现象虽不常见,但一般出现在一天中的( )
①清晨②正午③午后④傍晚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当太阳光线穿过云层中整齐排列冰物质时,光线会发生有规律的折射,从而在真实太阳位置两侧产生多个太阳的虚像,B正确;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虽然也会影响太阳光的传播,但不会产生多个太阳的虚像,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幻日现象形成的条件是云层中有整体排列的冰物质,说明幻日奇观出现在低温时刻,日出或日落期间,温度较低,可能满足幻日奇观的天气条件,而且太阳高度低,接近地平线,易形成太阳光线折射的适合角度,①④正确;正午时分和午后时分往往气温较高,太阳高度太大,太阳光线太强,不容易出现幻日现象,②③错误,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幻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称为“双太阳”,由于天空中分布着大量微小的六角形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太阳光照射在这些冰晶体上,就会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环绕太阳的日晕。“幻日”现象的产生需要满足非常严苛的条件。首先要有卷层云,其次云层要薄,透光率要好,此外太阳与冰晶以及观察者之间的角度要正好,稍微偏一点就看不到了。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有着深远影响,下图为我国阿尔泰山南坡近300年气候变化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据图推测,下列时间对应我国发生的历史重大事件正确的是( )
A. 1750年——康乾盛世B. 1805年——丁戊奇荒
C. 1915年——西北旱灾D. 1925年——河南饥荒
6. 该图制作的依据直接来自于( )
A. 当地气象站记录数据B. 当地居民口述记录
C. 岩层碳-14测定数据D. 树木年轮记录数据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1750年的气温及降水均高于距平,水热条件好,利于农业生产,出现康乾盛世,A正确;1805年气温及降水高于距平,水热条件好,不会出现饥荒,B错误;1915年气温及降水均高于距平,降水较多,C错误;1925年气温及降水与平均值大致持平,出现饥荒概率低,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温暖湿润的年份,树木的年轮宽度较大,而在寒冷干旱的年份,年轮宽度较小,反
映了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故该图制作的依据直接来自树木年轮记录数据,D正确;早期没有气象站,没有早期数据,A错误;当地居民口述记录不具有科学性,且部分时间久远,偏差大,B错误;岩层碳-14主要用于研究地层的年代和地质事件的发生时间,C错误。故选D。
【点睛】树木年轮是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里的一圈形成层。在一年中,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的快慢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动的。春天和夏天,气候最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的细胞就非常活跃,分裂很快,生长迅速,形成的木质部细胞大、壁薄、纤维少、输送水分的导管多。
冰缘区是指以强烈冻融作用为特征,气候严寒且冻融侵蚀在地貌形态塑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区域。对冰缘区开展形变监测工作,对高寒区冰川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冰缘区形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导致冰缘区形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地壳运动B. 重力作用C. 温度变化D. 冰川活动
8. 由图可知,冰缘区形变会使该地区( )
A. 生物物种灭绝加快B. 诱发大型地震灾害
C. 大量建筑倾斜垮塌D. 局部气候发生变化
9.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冰缘区开展形变监测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①气候寒冷②气象多变③冰雪覆盖④地形崎岖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7. C 8. D 9. B
【解析】
7题详解】
冰缘区是指以强烈冻融作用为特征,气候严寒且冻融侵蚀在地貌形态塑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区域。冻胀融沉和热融塌陷都是由温度的波动引起的,故导致冰缘区形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温度变化,C正确;地壳运动、重力作用、冰川活动都可能引起冰缘区形变,但不是最根本原因,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由图可知,冰缘区的形变,会释放出温室气体;冻胀和热融作用,会导致地表覆盖的变化,影响地表反照率。冰雪覆盖的区域反射率高,有助于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吸收的热量。当冰雪融化后,暴露出的地表或土壤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故冰缘区形变会使该地区局部气候发生变化,D正确;冰缘区形变会改变生物栖息环境,影响喜低温生物的生长,但是气温升高也有利于部分生物生长,A错误;冰缘区形变可能会发地表隆沉,不会诱发大型地震,B错误;冰缘区建筑物少,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地理信息技术依赖电子设备以及网络通信技术,这些技术通常在寒冷条件下不会受到影响,能够在寒冷条件下工作,①错误;冰缘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气候多变,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正确;冰缘区冰雪覆盖,地表变化较小,难以分辨,影响地理信息技术对信息的采集、分析,③正确;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利用遥感等手段获得精确的数据,实地测量的工作很少,地形崎岖对于地理信息技术工作影响小,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冰缘区一般指冰缘。 冰缘原指冰川边缘地区,现已泛指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寒冷地区,大体与多年冻土分布范围相当,所以冰缘地貌又称冻土地貌。
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农业种植结构是影响流域耕地非粮化面积和非粮化率的共同因素。下图为嘉陵江流域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特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2001~2021年嘉陵江流域耕地非粮化面积和非粮化率空间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非粮化面积北部增大B. 非粮化面积中部变化较小
C. 非粮化率低值区南移D. 非粮化率中部向南北减少
11. 若不考虑区域间的联系,由图可推测该流域剑阁县( )
A. 粮食生产可满足当地需求B. 非粮农产品单位产量提高
C. 耕地面积总体大幅度减少D. 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性下降
【答案】10. C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2021年嘉陵江流域耕地非粮化率低值区与2001年嘉陵江流域耕地非粮化率低值区相比明显偏南,说明非粮化率低值区南移,C正确;2001~2021年嘉陵江流域耕地非粮化面积北部缩小,A错误;2001~2021年嘉陵江流域耕地非粮化面积中部变化较大,B错误;2001~2021年嘉陵江流域耕地非粮化率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中部向南北减少的规律,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剑阁县非粮化面积由2001年中值区变为2021年的高值区,非粮化面积增加,非粮化率由2001年的中值区变为2021年的低值区,非粮化率低,说明当地粮食产量较大,粮食生产可满足当地需求,A正确;非粮化面积增加以及非粮化率低不能说明非粮农产品单位产量提高,B错误;耕地面积总体有所增加,C错误;非粮化面积增加以及非粮化率低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性下降,D错误。故选A。
【点睛】耕地“非粮化”是指利用耕地从事除种植粮食之外的活动,以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率表示“非粮化”程度。
四川在全国某类饮料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2022年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2%。为解决该饮料运输中的若干问题,当地对不同品牌的饮料企业进行了物流重构,采用“中央仓+区域仓”模式。图1和图2分别为重构前后的物流管理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据图可知对物流模式重构起关键性作用的是( )
A. 政策引导B. 交通发展C. 技术支撑D. 市场扩大
13. 与传统物流模式相比,重构后的物流模式( )
①线上产品销售增加②产品运输成本降低
③企业间的合作加强④物流碳排放量减少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从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政策支持下,利用整车(新能源车)和公铁联运的方式,不同企业共享中央仓和区域仓,重构物流管理模式,说明政策引导对物流重构起关键作用,A正确;交通的发展是物流行业的基础,但它更多是影响物流的效率和成本,而非直接决定物流模式的重构,B错误;物流模式的重构更多的是不同品牌企业进行合作共建共享,在这过程中技术发挥的作用较小,C错误;市场的扩大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它更多是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规模,而非直接决定物流模式的重构,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从图片中可知,重构后的物流模式涉及了多个环节和实体店的连接,如整车(新能源车)、区域仓、经销商等,并且强调了公铁联运、新能源专车配送等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这些变化使得物流成本的降低、企业间合作的加强以及物流碳排放量减少,②③④正确;重构物流模式对线上产品的销售量影响非常小,①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人文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集聚、其他因素等。
水星东大距是指水星在太阳的东边,且与太阳的角距(观测者指向水星和太阳的直线之间所夹角度的大小)达到最大的时刻,一般在日落时观测。下图为2024年水星第三次东大距前后不同日期日落时水星和金星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水星东大距出现的日期为( )
A. 11月1日B. 11月11日C. 11月16日D. 12月1日
15. 11月26日到12月1日,日落时水星与金星位置轨迹的方向不同主要是由于( )
①公转速度差异②公转轨道差异
③自转方向差异④公转方向差异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水星东大距发生在日落时刻,此时水星在太阳的东边且与太阳的角距最大。图示表示日落时刻,此时水星在太阳的东边,读图可知,11月16日水星位于最靠东的位置,即与太阳的角距最大,应为出现东大距的日期,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5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水星和金星的公转轨道不同,水星的轨道更靠近太阳,因此它的公转周期更短,速度更快,这导致了在相同时间内,水星在天空中移动的距离比金星要大,从而在日落时它们的位置轨迹方向出现了差异,①②正确;自转方向对水星和金星的位置轨迹没有影响,③错误;水星和金星的公转方向一致,公转方向不是导致二者位置轨迹方向不同的根本原因,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东大距是指地内行星(水星和金星)从地球上看上去离太阳最远的一点。当行星在太阳的东边时,称为东大距;在太阳的西边时,称为西大距。东大距时,行星可以在黄昏时分的西方地平线上方找到,而西大距时,行星则在黎明时分的东方低空出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湖面海拔2071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
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引入鲫鱼进行小范围养殖。虽然鲫鱼成活率很高,但最终鲫鱼养殖却宣告失败。
1998年该地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下图为赛里木湖流域图。
(1)指出1998年以前赛里木湖没有鱼类生存的原因。
(2)推测赛里木湖引入的鲫鱼成活率高但养殖失败的自然原因。
(3)简述引进高白鲑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海拔高,湖水补给主要为冰川融水和降水,水温低,不适合一般鱼类生存;湖水过于清澈,养料缺乏;流域封闭,鱼类难以进入;当地人没有吃鱼的饮食习惯,缺乏养殖经验/技术。
(2)鲫鱼能适应低温水环境/鲫鱼适应能力强;水温过低,鲫鱼无法产卵。
(3)调节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水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
【解析】
【分析】本题以“赛里木湖”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湖水的补给、高山湖泊渔业养殖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湖面海拔2071米,海拔高,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和降水,水温低,不适合一般鱼类生存;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湖水过于清澈,养料缺乏;赛里木湖为内流湖,流域封闭,鱼类难以进入;当地位于西北地区,没有吃鱼的饮食习惯,缺乏养殖经验/技术,故1998年以前赛里木湖没有鱼类生存。
【小问2详解】
当地海拔高,湖水温度较低,鲫鱼能适应低温水环境,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但是由于水温过低,鲫鱼无法产卵,故导致养殖失败。
【小问3详解】
引进高白鲑,能够增加生物种类,调节生态环境;结束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带动当地渔业、水产品加
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半部,2023年人均GDP约5.6万美元,位于世界前列。瑞典的汽车制造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是瑞典的重要产业,也是最大的出口部门。W汽车集团1927年成立于瑞典哥德堡,是国际知名的汽车制造商。瑞典致力于成为全球首个无化石燃料的国家。2023年,瑞典总发电量约为166太瓦时,超过98%的电力来自清洁能源。下表为2023年瑞典的发电来源结构,该国表示将在2045年之前实现零温室气体净排放。下图为瑞典所在位置。
(1)根据材料阐述W公司目前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条件。
(2)指出2023年瑞典电力来源最主要的两种能源类型并说明理由。
能源类型
占比
甲
40%
乙
30%
风能
20%
生物能
7%
太阳能
1.5%
其他
1.5%
(3)根据材料推测W公司汽车制造的转型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1)市场需求量大;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工业基础好;世界知名,具有品牌效应。
(2)水能、核能;河流多,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发展核能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3)电动化转型、自动驾驶;世界和瑞典均有减少碳排放的要求;(目前和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任答两点给4分)。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瑞典的汽车产业和发电来源结构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能源结构、产业转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区位主要从政策、能源、工业基础、研发能力等方面来回答。由材料信息“2023年人均GDP约5.6万美元,位于世界前列”可知,该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由“W汽车集团1927年成立于瑞典哥德堡,是国际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可知,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且起步早,发展历史悠久,是知名品牌,品牌效应明显。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2023年,瑞典总发电量约为166太瓦时,超过98%的电力来自清洁能源”可知甲乙为清洁能源。目前的清洁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核能等,根据材料可知甲乙两种能源类型的占比达到70%,而瑞典境内地势起伏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多,河流多且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因此甲为水能;瑞典的地热资源潜力巨大,但目前的开发利用程度还相对较低,因此乙不可能为地热能。由于瑞典是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核电资源丰富,因此乙为核能。
【小问3详解】
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世界各国都有减少碳排放的要求,促使汽车制造产业转为绿色新能源方向,由燃油动化转为电动化为主,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自动化驾驶功能得以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大。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夹河是胶东半岛地区注入北黄海的最大河流,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为34万吨。本海区强浪和常浪方向均为偏北方向。
20世纪90年代初前,夹河口呈堆积状态,口门发育沙嘴。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流域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在夹河上游建成了两个水库,后来在河流下游陆续建设多条拦河坝。围垦造田和工业用地导致近河口水域面积逐渐减小。此后,河口地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口门逐渐变大,沙嘴逐渐萎缩,部分解体
(如图所示)。20世纪90年代,某村居民在夹河口西侧海滩上修建了突堤。突堤的修建,改变了海潮的运动规律,使突堤东西两侧海岸地貌发生了变化。该地地貌的变化均是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1)说明近年来沙嘴部分解体的原因。
(2)根据图文信息,指出突堤修建后东西两侧海滩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推测养殖场东西两侧海岸地貌的变化趋势。
【答案】(1)(降水的持续减少,)上游截留,造成夹河入海来沙量持续减少。(缺少口门阻挡)潮水涌入和流出量加大,加剧侵蚀,带走泥沙。
(2)突堤东侧,由于海潮被突堤阻挡,侵蚀作用减少,同时突堤阻挡了部分(来自河流的)泥沙,导致其在突堤内淤积,海滩前进。
突堤西侧,(由于潮流的过水断面减小,流速加快)潮流侵蚀作用加剧,同时由于(突堤阻挡了部分泥沙导致)泥沙来源减少,海滩后退。
(3)西侧形成新的堆积地貌(海岸线向海凸进),东侧形成新的侵蚀地貌(海岸线向岸凹进)。
【解析】
【分析】本题沙嘴为材料,涉及海岸地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降水的持续减少,上游来水减少,加上上游截留,造成河流入海来沙量持续减少;潮水涌入和流出量加大,河流沉积作用小于海浪侵蚀,带走泥沙。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突堤东侧,由于海潮被突出的土堤阻挡,潮流的侵蚀作用减弱,同时突堤阻挡了部分来自河流的泥沙,使其在突堤内淤积,泥沙淤积大于侵蚀,使得海滩向海洋前进。突堤西侧,由于潮流的过水断面
减小,导致潮水流速加快,潮流侵蚀作用加剧,同时由于突堤阻挡了部分泥沙,导致泥沙来源减少,侵蚀大于泥沙淤积,海滩后退。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养殖场西侧河流会带来大量泥沙,泥沙堆积大于侵蚀,形成新的堆积地貌,海岸线向海凸进;东侧远离河口,泥沙堆积作用弱,侵蚀作用大于泥沙堆积,形成新的侵蚀地貌,海岸线向岸凹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综合能力测试(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