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训练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25艺术技巧:建构网络避免辨识不清乱贴标签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25艺术技巧:建构网络避免辨识不清乱贴标签,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5~6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 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的书斋,是一茅屋,有山泉沟壑环绕,既简朴又幽美清静。
B.书斋的院墙上长满了薜荔,云霞从书斋外墙的薜帷间升起,环境天然宛如仙境。
C.颈联借“闲鹭”休息得早,“秋花”凋落得迟,突出山里的清冷。
D.尾联用“扫萝径”这一细节,表现诗人对故人即将到来的热切期待。
答案:C
解析:C项,“清冷”错误,诗人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2.(对点练)“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被后人称为写景妙句。请赏析这两句诗。(6分)
参考答案:使用倒装句,突出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以“新雨后”“夕阳时”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原因。这两句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具有极强的色彩感,使读者真切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新秀丽。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
寄汴州令狐相公①
王 建
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
机锁恶徒狂寇尽,恩驱老将壮心生。
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秋日梁王池阁②好,新歌散入管弦声。
注①令狐相公:令狐楚,时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②梁王池阁:指梁苑,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的规模宏大的园林,他在里面广纳宾客。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言令狐相公率领三军驻扎在江口,打开营帐亲自练兵,场面壮观,极富画面感。
B.颔联上句中“恶徒狂寇”指不安定分子,用计谋把他们除尽,以此暗示社会治安良好。
C.颔联下句写老将在汴州得到令狐相公的恩待,生发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
D.颈联写傍晚茶商在水门打打闹闹,酒客穿行在通宵营业的桥市,显示出汴州的繁华。
答案:D
解析:D项,“傍晚茶商在水门打打闹闹”错误,“水门向晚茶商闹”中的“闹”是繁忙的意思,并不是指打打闹闹。
4.(对点练)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请分析本诗尾联是如何间接抒情的。(6分)
参考答案:①用典抒情。尾联上句借用梁王的典故以古喻今,以“梁王池阁”代指汴州,通过对汴州繁荣安定、广纳人才的“好”的评价,委婉表达对令狐相公的政绩的赞美之情。②通过描写具体事物和场景来抒情。尾联下句写新创作的歌曲与管弦等乐器声交织在一起,显示出汴州的文化繁荣和音乐艺术的欢乐氛围,含蓄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耐人寻味。
三、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5~6题。(9分)
岐阳三首(其二)
元好问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注]。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注秦京:咸阳,这里泛指秦(陕西)地。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描写了十多年来,战事频繁,秦地屡遭侵犯、战火遮天蔽日的场景。
B.“无来信”即音信全无,表明岐阳城已经沦陷,自然引出后面对空城的描写。
C.尾联在呼天控诉中归罪于蚩尤发动了这场战争,有悲愤之情,也有无奈之意。
D.这首诗“合为时而著”,与杜甫诗一样关注民间疾苦,如“陇水东流闻哭声”。
答案:C
解析:C项,“蚩尤发动了这场战争”错误,诗句中“蚩尤”代指元军,“五兵”原意是指五种不同的兵器,此处指战争。
6.(对点练)颈联体现了全诗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颈联描写了野草那样多情地拥抱着战死者的骨骸,残阳照耀着岐阳空城的场景。②以拟人手法赋予野草以人的情感——多情、同情、怜悯,表现了战士们暴尸荒野时间之久;赋予残阳以人的情感,形容陷落的岐阳城已被屠戮一空的惨状。③以野蔓、残阳之有情反衬战争之无情,深刻揭露侵袭者的残杀罪行。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9分)
疏 影
姜 夔
苔枝①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②。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③。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①苔枝:苔梅。②蛾绿:女子之眉。③玉龙:玉笛。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句,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幽雅清丽的“翠禽栖枝图”。
B.下片借用“金屋藏娇”的典故,将“春风”与“梅花”拟人化,写出了“春风”对“梅花”的爱护。
C.“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及其逝去的怅惋之情。
D.全词以赞梅的幽静孤高为主线,运笔空灵含蓄,形象鲜明,在对梅花的咏叹中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
答案:B
解析:词人用此典表示惜花之愿,意谓不要像春风那样无情,任梅花飘零而不顾,应当及早将其保护起来。
8.(对点练)全词咏梅无一“梅”字,请结合词的上片,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予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巧用比喻,起句“苔枝缀玉”用比喻手法突出了梅花晶莹如玉的形貌;②运用拟人,“无言自倚修竹”将梅花人格化,与竹相依,突出了梅的高洁;③借用典故,借昭君之典给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风致,突出其“幽独”的气质。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9分)
贺新郎·同父①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②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③:神州毕竟,几番离合④?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⑤,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注①同父:陈亮的字。②硬语盘空: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③渠侬:指第三人称他,这里指南宋当权者。④离合:分裂和统一。此为偏义复词,谓分裂。⑤中宵舞:指晋代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题目“答之”可知,本词是写给朋友的唱和之作,词人用两个典故表明朋友具有元龙、孟公般的气质,且与自己志趣相投。
B.“记当时”回忆词人患病、朋友探望的情形:二人痛饮高歌、彻夜谈论雄文,但无人欣赏,只有窗外的月亮照着二人。
C.下片词人对当权者进行批判:汗血良马拖着笨重的盐车无人顾惜,当权者却要收买骏马的骸骨,表现了统治者对人才的不珍惜。
D.结尾用“我最怜君”直抒胸臆,表达对朋友闻鸡起舞、坚决抗金北伐的同情;同时期待朋友大显身手,为收复中原作出贡献。
答案:D
解析:D项,“表达对……的同情”错误,词中“怜”是爱的意思,并非同情。
10.(对点练)这首词的上片除用典外,还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6分)
参考答案:①“惊散楼头飞雪”运用拟人(夸张),写惊散了楼头积雪,表现了词人与朋友的豪放气概与狂放精神。②“笑富贵千钧如发”运用比喻(夸张、对比),表现“我”和朋友对功名富贵的蔑视。③“只有西窗月”,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形象和人物心情。④“重进酒,换鸣瑟”,运用动作细节描写,通过频频斟酒、换曲,表现二人谈话投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3概括分析:避免要点不明角度不清,共3页。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9手法:细节作用与技巧效果,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6技巧:表达技巧与语言特色,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