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浙教版信息科技八年级 下册教案+课件+作业+素材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第10课 智能创意获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第10课 智能创意获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江省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智能技术初体验》第10课,为包含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中的算法、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智能创意等综合应用实践课程。本节课从四个方位:“文学创意”“声音创意”“图像创意”“视频创意”体现人工智能创意对社会的影响。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逐步体会、使用、评价、审视人工智能与创作的关系,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信息社会责任,综合提升信息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杭州市滨江区滨兰实验学校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互联网在线应用在生活中有初步而类型广泛的体验;通过第一单元《人工智能在身边》,学生对人工智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有体验过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应用。通过第二单元《智能技术初体验》的学习,学生对部分人工智能应用的原理和实验有体验和进阶的理解。本课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在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方面创作案例的分析与试用,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创意作品的认识,发展辩证思维,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和人类作品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领域的人工智能创作实践,并能够用自选人工智能工具完成简单创作。
教学难点:综合使用智能创意应用,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五、课前准备
学习环境:互联网在线环境
学习资源:学习单、各类在线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或app。
设计思路
本课遵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理念,基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沿着“场景分析-过程探究-迁移应用”的学习逻辑,逐步了解用在线应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场景分析指向学什么:即使用在线应用解决某个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过程探究指向怎么学:通过项目引领,实践探究,思考并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迁移应用指向学得怎么样:通过真实性任务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将评价标置于目标构建的迭代过程,让学生以评促学,力求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
七、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人工智能创作
诗词已有的人的经验
图片ai的模型训练
新闻稿+人工智能智能创作(批判审视)
乐曲
视频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指向
通过人工智能在文学、音乐和图像等方面的创作实践,感受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魅力。
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信息意识】 了解人工智能对信息社会发展的作用,感受文学、艺术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魅力。
【计算思维】 能用多种人工智能工具对真实创作问题进行分析,调整人工智能软件的模型参数生成有效输出并改进解决实际问题。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根据学习需求,利用人工智能获取、加工、管理、评价、交流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信息社会责任】通过体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合理地与人工智能开展互动,增强自我判断意识和责任感。
(一)情境引入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根据近期滨兰美食节的活动过程,展示美食节宣传视频,朗诵创作出的关于滨兰美食节的诗句,让学生写出自己创作的诗句的形式描述活动的盛况,引出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的学习主题。
问卷调研,选择方向
(1)分享美食节创作意向问卷,让学生选定创作方向:文学、音乐、美术等方向。
(2)分发学习单,给出具体创作方向及应用。
用真实活动的宣传进行引入,给时间让学生用艺术手段进行自我创作的表达,让学生体会个人创作的智慧与不易,再引出AI辅助创作,让学生对智能的生产力工具产生兴趣,调查收集学生的创作方向,用学习单和课本内容进行指导。
(二)智能创作工具体验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广泛体验,合作创作
同桌合作,以学习单结合课本的创作方向,以现有的美食节活动通稿作为对照蓝本,任选其二进行创作体验,并记录创作内容。
(一:利用新闻ai生成关于活动的新闻通稿
(二:利用作词ai生成关于活动的创意诗篇
(三:利用作曲ai对现有新闻稿进行配乐
(四:利用生成/风格化图像ai生成创意宣传图
(五:利用已有活动描述文本,进行ai视频创作。(有条件的可以课后再探索)
2.展示交流,学生互评
(1)分享交流:展示不同小组的人工智能创作工具创作的结果,并与现有的活动通稿/宣传材料进行对比,让其他同学给与相应评价。
(2)思考:人工智能那么强大,它们的创作可以替代我们人类的创作吗?
通过视频演示ai创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图像创意的强大之处。引起体验兴趣。
让学生根据学习单的需求,落实利用人工智能获取、加工、管理、评价、交流学习资源的能力。让学生能用多种人工智能工具对真实创作问题进行分析,调整人工智能软件的模型参数生成有效输出并改进解决实际问题。
(三)评价思考,拓展延伸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填表评价,自评审视
填写评价表,从原创性、艺术性、通顺性等方面对体验过的人工智能创作工具进行评价,对现有宣传材料进行对比,并对工具使用体验的满意度进行打分。
思考人工智能创作和人的创作的异同,评判两种创作方式的优劣。
2.辩证分析,拓展延伸
(1)以ai图像生成为例解说人工智能创作的原理,初步了解人工智能创作和人类创作的关心,创作的模型的概念等内核内容,并引导学生对ai创作工具进行两面性评价。
让人类作为主导,以ai为工具进行效率评价,对今后的学习生产方式进行新样态的思考,内化创作手段,用于今后的创作辅助。
辨证分析人工智能创作的物品只是一个技术的产物,并没有赋予情感,它们只是在模仿人类的思维与行为,而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创作者精神与情感的寄托与折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第13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硬件搭建精品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设计精品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方法策略,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第8课 人工智能中的算法获奖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对象分析,方法策略,教学流程,预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