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实践活动专题2】休叹时光换,堪比造化工:词语家族的演变》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6243/0-17363758753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实践活动专题2】休叹时光换,堪比造化工:词语家族的演变》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6243/0-17363758754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实践活动专题2】休叹时光换,堪比造化工:词语家族的演变》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实践活动专题2】休叹时光换,堪比造化工:词语家族的演变》教学设计,共5页。
休叹时光换,堪比造化工:词语家族的演变【专题解释】“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当今社会,语言发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变化,词语作为语言的部分,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发展变化性。“词语的意义内涵是人类经验的历史积蕴。”本专题主要以活动来促进学生理解词语的演变,构建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桥梁,感受中华文明绵长强劲的生命力。【预习任务】1.阅读教材,了解词义演变的主要方式,完成阅读笔记。示例:(1)词义的扩大:江:专指长江→泛指大河。(2)词义的缩小:子:儿子和女儿→专指儿子。(3)词义的转移:涕:眼泪→鼻涕。2.查阅相关资料,梳理词义演变的其他方式,完成阅读笔记示例:(1)虚化:有些词语由实词变成虚词。如:相:动词(省察)→副词(相互)。(2)简缩: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或词组,用其中一个或两个字来表达。如:先生→生。(3)深化:词义外延不变,内涵从简单到丰富。如:云:山川气也→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在空中悬浮的物体。3.了解古今词语变化的基本特征后,完成下列表格。示例:【学习任务】任务一 词语演变思维导图绘制活动建议:1.学生提前熟悉和了解思维导图的不同形式,掌握中心词、各级分支的关键词选择,从词义的角度分析同一词语的不同含义的变化历程。2.重点词汇讲解要有设计,可采用电脑制图,也可以使用手绘形式。3.小组内部集体交流展示思维导图。4.通过分析词义演变的思维导图,来分析词语本义在演变过程中折射出的造词依据及其文化背景。示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肖”字衍生出的各字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作为名词时,多指事物的尖端、末梢处;作为动词时,指的是使某物渐渐变小(缩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同源词语的意义有着潜在的密切关系,这对于学生把握同源词的意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务二 器物字的演变——为博物馆展品撰写解说词高一同学将带领初中同学去博物馆游学,并担任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请选择博物馆实物展品中任一器物,结合时代特征及器物形制,具体分析器物字,梳理演变过程,解说其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活动建议:1.首先考虑选择古代常见器物。2.功能分析与字形分析结合。3.可查询相关文献,以保证解说词的科学性。如:鼎:先民造字体现了“依类象形”的特点,甲骨文中的“鼎”字突出了器物三足、两耳、圆腹的外形特点。《说文》曾经这样写道:“(鼎)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是殷商时期常见的烹饪用具,鼎的主要功能是烹任肉类、温热食物,使用者身份高贵,地位显赫。殷商时期也将肉块放入鼎中,以此来祭祀先祖,期望获得祖先的庇佑。鼎也是最重要的礼器,是政权的象征。史学家司马迁这样说道:“鼎之所在,国都定焉。”又说:“昔泰帝兴神鼎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鼎上的物象是人间与神灵沟通的媒介,德与鼎是相互联系的。唯有德者可以通神灵,只有有德之君才能沟通天地,使得社会安宁。由此可见,鼎既是贵族的日常烹饪用具,亦是立国之重器。从鼎字的原始意义还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意义:鼎之形有三足,象征着三方并立、相互对峙,称“鼎足之势”;鼎为重器,具有“大”的特征,鼎力支持即用此意;鼎可指帝王之业,如鼎命、鼎业;鼎还指王朝,因此建立新王朝,推翻旧王朝,又称“鼎革”。汉字从构型的角度来看与图画有相似性,研究器物与汉字的关系,又联结了三维与二维的世界,以器物字为例,研究其构词的原则及文化内涵,将对研究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着重要作用。任务三 公益广告中的词语演变举办“公益广告时间匹配”比赛,请学生将公益广告与其所属年份相匹配。首先,将学生分为A、B、C、D、E五队,每队10人(可按班级实际人数情况分组)每队自选一个主题(如诚信、节约、环保、保护野生动物、抗击疫情、反诈骗、禁毒、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保护文化遗产等)。每队再分出题组和答题组,每组5人。出题组将所选主题的公益广告按年份进行汇总。考虑到活动时间限制,选5个年份进行汇总,每年的公益广告汇总10条即可(分别汇总在5张纸上,并将年份信息单独做出纸条交给老师)。老师将公益广告汇总表贴在黑板,答题组将写有年份的纸条贴在相应公益广告汇总表的下方,并说出判断依据以及词语演变现象。匹配正确率最多的队获胜。(当出现平局时,对词语演变现象阐释更清晰的一队胜出)活动建议:1.在学生进行比赛之前,建议教师带领学生梳理两方面内容。其一,梳理近4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公益广告。自1987年央视节目《广而告之》问世以来,中国公益广告事业有着长足发展。40年来公益广告数量巨大,学生自行梳理不易把握公益广告发展脉络。且学生往往把目光集中于公益广告的内容,而对广告用词的关注度不够,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其二,梳理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来源和特点。新词语的产生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密不可分,而公益广告同样是为响应国家号召而制作的。新词语和公益广告关系的密切性可见一斑。老师对现代汉语新词语相关知识的讲解,可以促进学生对公益广告中的词语演变的认识。2.为了方便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公益广告作品集(如《上海市公益广告作品集》《第二十一届广告节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作品集》等),允许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并提供统一的作业纸。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比赛中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解。针对出错的情况,给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可能出现的问题有:(1)某个汇总表中的广告包含了近年才出现的新词语,而学生却认为该汇总表属于较早的年份。如:“作为一名吃货,光盘是种基本操作。”(中央文明办宣)有学生认为这一广告属于2001年,就显然是不对的。“光盘行动”是2013年出现的新闻热词,旨在倡导人们厉行节约珍惜粮食。而在2001年,“光盘”只有“用来储存数据的一种物品”的含义。(2)某张汇总表中的广告语都是基本词汇,学生难以判断年份。教师可以向学生阐释基本词汇的稳固性:一些词汇由于表达的是必要概念且经常被使用,因此历久不变。此时可以根据广告内容和社会背景来判断年份。【课后作业】请结合必修上册教材中的古诗文,梳理教材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制作《一词多义活页手册》。答案解析:选择重点实词与常见虚词,以便于复习和总结:注意标注语境,帮助意义理解:可以课内外结合进行整理。词语原始义演变后演变类型响回声声音词义扩大宫房屋皇帝的房屋词义缩小兵武器持兵器的人词义转移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