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04954/0-1736324906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04954/0-17363249065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604954/0-17363249065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达标测试卷+知识要点+期中模拟+期末模拟(含答案、解析、范文)
-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2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1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1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2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 学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60 分)
看拼音,写词语。(10 分)
gē chàng (歌唱) lǜ cǎ (绿草) jiù mìng (救命) yán lià (颜料) guī zé (规则)
pái liè (排列) hán lěng (寒冷) lǚ xíng (旅行) wán shuǎ (玩耍) jiā wài (郊外)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 分)
石径(jìng√ jìn) 放假(jiǎ jià√) 挑水(tiā√ tiǎ)
凤尾竹(fèng√ fòng) 衣裳(shang√ sang) 钥匙(shi√ si)
比一比,再组词。(8 分)
杨(杨树) 惜(可惜) 诚(诚实) 冷(寒冷)
扬(飞扬) 借(借书) 城(城市) 怜(可怜)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0 分)
(口)干(舌)燥 (五)颜(六)色 (层)林(尽)染
(一)本(正)经 (大)吃(一)惊 (四)面(八)方
(1)小明(一本正经)地给同学们讲着故事,大家都听得入了迷。
解析:“一本正经” 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这里小明讲故事时态度认真,让同学们沉浸其中,符合语境。
(2)秋天到了,山上的枫叶红了,真是(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解析:“层林尽染” 描绘秋天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展现秋日山林色彩斑斓的美景,与后文 “美不胜收” 呼应,符合对秋景的描述。
按要求写句子。(8 分)
(1)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缩句)
我望着父亲。
解析: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保留句子主干,“茫茫然地”“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 都是修饰词,去掉后不影响句子主要意思。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仿写比喻句)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解析:原句把 “落叶” 比作 “金色的小巴掌”,仿写时选取合适的本体 “月亮”,用形象的喻体 “小船”,写出二者相似之处,构成比喻句。
(3)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照样子,写句子)
她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
解析:例句用 “像兔子一样快” 形容 “跑” 的速度,仿写时用 “像阳光一样灿烂” 形容 “笑” 的状态,结构相同,表达生动形象。
(4)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用加点词造句)
书籍是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
解析:例句中 “是…… 是……” 构成排比句式,强调大自然的特点,仿写时以书籍为主体,用形象比喻说明书籍的重要性,符合排比要求。
日积月累。(8 分)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解析:出自苏轼《赠刘景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描绘秋末冬初景象。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解析:叶绍翁《夜书所见》中的这句,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3)(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解析: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灯不经过木棒拨一下,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强调辩论明理的重要性。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解析:也是俗语,指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成功,强调团结协作。
默写古诗《赠刘景文》。(8 分)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解析:默写要求书写正确、规范,不添字、不漏字,按原诗顺序。此诗前两句写秋景残败,后两句转折,劝勉友人记住秋末冬初橙黄橘绿的美好景致,蕴含哲理。
二、阅读理解(20 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这两段话分别写了小兴安岭(春天)和(夏天)的景色。(4 分)
解析:文中明确提及 “春天”“夏天”,且分别描述了这两个季节小兴安岭的树木、动物、自然景观等特点,据此可直接得出答案。
文中描写春天的小鹿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 分)
答案:文中描写小鹿时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散步”“俯下身子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这些原本属于人类的行为动作被赋予小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鹿的悠闲自在,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春天小兴安岭的生机与活力。
解析: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有动作、有感情。通过赋予小鹿人的行为,使小鹿形象鲜活,画面富有情趣,突出春天山林的和谐美好。
夏天的小兴安岭有哪些特点?(6 分)
答案:夏天小兴安岭的特点有:一是树木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二是雾气弥漫,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浓雾里;三是阳光充足,太阳出来后,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草地;四是野花缤纷,草地上盛开着红、白、黄、紫等各种颜色的野花,像美丽的大花坛。
解析:从文中对夏天小兴安岭树木、雾气、阳光、野花的描述,分别提炼出对应的特点,概括全面准确。
用 “ ”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4 分)
答案:比喻句为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把 “阳光” 比作 “利剑”。
解析: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此句中 “阳光” 是本体,“利剑” 是喻体,“像” 是比喻词,形象地写出阳光的强烈、锐利,穿透性强。
三、写作(20 分)
题目:我最喜欢的季节
要求:写清楚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不少于 200 字。
范文:
《我最喜欢的季节 —— 秋天》
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人钟情骄阳似火的夏天,有人痴迷银装素裹的冬天,而我却独爱硕果累累的秋天。
秋天,是色彩斑斓的画卷。枫叶红得似火,银杏叶黄得如金,还有那漫山遍野的菊花,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五彩纷呈,把大地装点得格外美丽。秋天,是丰收的乐章。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小朋友红扑扑的脸蛋;黄澄澄的梨子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采摘;田野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笑弯了腰,农民伯伯们忙碌而喜悦。秋天,还是诗意的季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漫步在秋景里,吟诵着古人的诗句,感受着秋风的轻抚,别有一番韵味。我爱秋天,爱它的一切,它带给我无尽的美好与欢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