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1页
    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2页
    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8页。
    第五单元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面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封建庄园 B.手工作坊 C.租地农场 D.现代工厂2.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反映了(  )A.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市民阶层逐渐形成C.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12世纪,西欧商人开始打破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市民文化的形成(  )A.使城市摆脱了王权控制 B.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C.使欧洲进入了法治社会 D.促进欧洲城市的兴起4.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A.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C.绘画艺术蓬勃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奠基5.14至17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下列人物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但丁——《神曲》 B.达·芬奇——《哈姆雷特》C.拉斐尔——《最后的晚餐》 D.莎士比亚——《蒙娜丽莎》6.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复生,一个是新生。这两个意义都是不错的。该提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文艺复兴的(  )A.兴起与内容 B.实质与影响C.内容与意义 D.形式与实质7.汪太贤在《人文精神与西方法治传统》中说:“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材料强调(  )A.“人的发现”的作用 B.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D.人文和法治的相互影响8.下图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  )A.物质动力 B.精神动力 C.经济前提 D.客观条件9.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的一些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香料……都奉送给他们。”材料表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A.倾销欧洲商品 B.获得巨额财富C.“发现”美洲大陆 D.传播宗教教义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A.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B.加快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C.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D.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转移11. 八里尔银币是一种西班牙钱币(如图),其原料来自美洲波托西银矿,16世纪70年代在当地首次完成铸造,此后流通于亚、欧、非、美等大洲,直到19世纪。这说明(  )A.整个美洲已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B.资本主义萌芽在世界范围内出现C.当时西班牙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D.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12.某校九年级历史研究小组计划编写校本教材《欧洲百年》。下图所示内容是该书的部分目录,能入选该书第四章的是(  )A.租地农场——雇佣关系 B.剑指教会神学——但丁《神曲》C.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 D.“三角贸易”——英国主导13.1626年北美哈德逊河口曼哈顿岛上出现了一座名为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为荷兰首都)的小城,1664年该城改名新约克(约克为英格兰东北部的郡)。该城名字的变动反映出(  )A.殖民争夺局势变迁 B.北美殖民地的独立C.英语成为国际语言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4.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或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欧洲殖民者从事黑奴贸易,赚取了高额利润B.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C.早期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种族灭绝政策15.《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一书中指出,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甘蔗成为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这旨在说明“甘蔗生产”(  )A.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产物 B.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C.是资本输出时期的表现 D.折射殖民扩张的残酷性二、非选择题(16题18分,17题22分,18题1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广大的农民被推向市场,在竞争机制的影响下必然出现分化,少数人富裕起来,甚至转向以经商为主,用利润中的一部分去缴纳贡赋……于是许多人就在农闲时去做工,成为商人所办的分散手工工场的工人。他们领取工资,实际上与商人建立雇佣关系。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3点即可,6分)材料二 这种手工工场比分散的手工工场规模更大,更重要的是,生产者不再分散在各家各户,而是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常常有数百名,甚至数千名工人在一起干活,而且有着细密的分工,剪毛、梳毛、整毛、纺线、织布、漂染、整理等各种工序分别由不同的工人完成。(2)材料二中描述的手工工场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材料三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并且生产直接面向市场。(3)根据材料三,分析农业和手工业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有哪些特点。(4分)材料四 手工工场出现了,租地农场出现了,资本主义从冰封千年的封建土壤中露出了新芽。资本主义的兴起给西欧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迎来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西欧开始了脱胎换骨的社会变革。(4)材料四中“脱胎换骨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4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中世纪的觉醒)》材料二 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点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它”的影响。(8分)(2)材料二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方式。(答2点即可,4分)(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中的史实,概括它们对欧洲社会进步产生的共同影响。(4分)18.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所反映内容的联系,15分) 答案一、1.C 2.D3.B 点拨:根据材料中“打破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可知,市民文化的形成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故选B。4.B 点拨:据所学可知,15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写自传反映了重视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B正确。5.A 6.D7.A 点拨:材料中“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体现出“人的发现”促进了人文精神和法治的产生,强调“人的发现”的作用,A正确。8.D 9.B 10.C11.D 点拨:依据题干信息“此后流通于亚、欧、非、美等大洲,直到19世纪”可知,八里尔银币在亚、非、欧、美等大洲流通,说明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D正确。美洲大部分地区曾是西班牙殖民地,但并不是整个美洲,如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在美洲均有殖民地,排除A;资本主义萌芽在世界范围内出现,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排除B;当时西班牙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不符合史实,排除C。12.D 13.A 14.C15.A 点拨:根据材料“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甘蔗成为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可知,甘蔗生产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联系起来,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各洲之间的经济联系,A正确。二、16.(1)农业市场化;农民产生分化;部分农民成为雇佣劳动者;出现雇佣关系。(2)由分散到集中生产;规模由小变大;有细密的分工。(答出两点即可)(3)出现雇佣工人(或出现雇佣关系);产品推向市场。(4)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17.(1)变化: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3)种族屠杀、掠夺财富、贩卖黑奴。(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18.【示例】题目: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洲早期殖民掠夺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新航路开辟后,欧、美、非三大洲开始联系起来,推动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殖民掠夺引发了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三角贸易”,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目录第一章 圈地运动——资本主义萌芽……1第二章 人文主义——冲破神学桎梏……15第三章 扬帆出海——探寻海上航路……52第四章 血腥罪恶——贩卖非洲黑奴……83……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