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以下四种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 )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在标准礼堂讲话比在旷野里讲话要清楚而且响亮,是因为( )
A.礼堂内空气不流动
B.声音被礼堂四壁反射回来并和原声混合在一起,听不到回声,但使原声加强
C.礼堂内空气多,旷野空气少,传声性能不一样造成的
D.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人的感觉发生错误
3.“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
C.声音太小
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
4.有不少小动物对地震比人类要敏感得多,其原因是小动物( )
A.能听到响度很小的声音B.能听到地震中的次声波
C.能听到地震中的超声波D.容易感觉到地震
5.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表示的意思是( )
A.此在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此处有“卡拉OK”,欢迎光临
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面几种声音中: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③⑤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
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隔声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录音室采用蜂窝材料装饰墙面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
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9.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二、多选题
(多选)10.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
B.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超声波把水击碎成小雾滴,再用风扇吹入室内加湿
三、填空题
1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 之间,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 波,把低于 Hz的声波叫次声波。
1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 发出的声音。它的波形是 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3.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四、解答题
14.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
15.2011年3月4日,也就是日本地震的前几天,日本东部茨城县鹿岛市50多头瓜头鲸在一座海滨浴场搁浅。巧合的是,新西兰发生6.3级地震的前一天,有人发现新西兰南岛有百余头鲸搁浅死亡。有专家认为“鲸鱼反常很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你认为专家的看法有没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为什么?
16.在一些城市的繁华街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装置(如图所示),请问它是什么装置?
下面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结合表中内容,在图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答出一条即可)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①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②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③马路两旁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2.【解答】解:AC、礼堂和旷野中空气都是流动的,故AC错误;
BD、在标准礼堂里说话,时间差太短,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在旷野里我们说话,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故B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
故ACD错误;B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但小动物能听到。
故选:B。
5.【解答】解:此图的含义是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故选:C。
6.【解答】解:下面几种声音中: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时乐器的演奏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解答】解: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故A不符合题意;
B、录音室采用蜂窝材料装饰墙面,属于隔声;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解答】解: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
故选:D。
9.【解答】解: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故A不符合题意。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即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
C、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多选题
10.【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能清洗精密元件上的污渍,故A正确;
B、利用声呐,属于声音传递信息;
C、号角的声音传递到悬崖后,由此人们可以对悬崖的距离进行判断,故C错误;
D、利用超声波把水击成水雾再用风扇吹入室内加湿空气,故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
11.【解答】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 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故答案为:20Hz~20000Hz;超声。
12.【解答】解: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都属于噪声。
故答案为:无规则;无规则;学习和工作。
13.【解答】解:
人们在说话时,由于声带的差异,所以接听电话时。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甲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乙是无规则振动。
故答案为:音色;乙;甲。
四、解答题
14.【解答】解:
(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 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因此超声波的范围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2)超声波是声波具有能量;如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3)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且真空中不能传声;
(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来回的时间是4s
据v=得s=vt=1500m/s×4s=6000m
故海洋的深度为h==3000m
故答案为(1)频率高于20000Hz;(2)能量;(4)3000m;
15.【解答】解:专家的看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由于地震是发生在海底的,地壳剧烈运动会发出一种声波,属于次声波,而鲸鱼对这种声波特别敏感,感官上受到了刺激。
16.【解答】解:这是噪声监控仪;
从图中可以看出噪声已达到90dB,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引起多种疾病。
具体措施:机动车严禁在市区高声鸣笛;在道路两旁植树;临近路旁生活的居民在车辆高峰期应关闭门窗声音的
分贝数
30dB~
40dB
超过50dB
70dB以上
90dB以上
人的
感觉
理想的
安静环境
影响睡眠
和休息
影响正常的
学习和生活
影响听力,并引起多种疾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阅读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课时作业,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