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渤海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滨州渤海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D.“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用显微镜的不同放大倍数观察同一标本,绘出模式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是②B.②→③的操作只用粗准焦螺旋
C.其中物镜距离标本最近的是①D.观察④视野中光线最暗
3.2019年1月,我国科研人员将棉花,拟南芥,酵母菌、果蝇等六种生物通过“嫦娥四号”带上月球。经过九天的努力,棉花发出了第一片嫩芽。如图A、B、C分别代表棉花叶肉细胞、酵母菌细胞、果蝇细胞,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包括下列哪些结构(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A.①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⑥
4.实验课上,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情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①观察物像,使物像更清晰
B.图乙物像清晰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状态
C.图丙的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
5.科学家用干细胞成功培育形成了肾脏组织,该过程主要依赖于干细胞的( )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D.细胞成熟
6.下列关于几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卷柏、侧柏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B.海带、葫芦藓都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
C.雪松、油松的果实通常称为“球果”D.银杏、杏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7.图中能表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
A.B.
C.D.
8.如图甲、乙分别为张华、李玉两位同学设计的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两个实验装置,有关分析科学的是( )
A.甲装置探究的实验变量是水分B.乙装置探究的实验变量是光照
C.乙装置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甲装置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9.2018年1月,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克隆猴性状与基地内某只母猴相同,则这只母猴为克隆猴提供的细胞结构为( )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线粒体
10.下列关于不同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的外骨骼是其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B.鲫鱼身体呈梭形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C.蚯蚓和沙蚕都是具有许多体节的环节动物
D.家鸽每呼吸一次,就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为翼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⑤体温恒定
⑥变态发育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⑥
12.食物能够在冰箱冷冻中的保存较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在冰箱这个低温环境中( )
A.没有细菌B.细菌繁殖很慢C.细菌很少D.细菌都冻死了
13.小明同学在给微生物分类时,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她分类的依据是( )
A.细胞内有无叶绿体B.细胞有无细胞
C.细胞有无成形细胞核D.营养方式是否为异养
14.如图是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与乙细胞结构最相近的是甲
B.丁能够用来生产抗生素,抗生素能够杀灭细菌
C.戊属于大型真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甲、乙、丙、丁几种生物都营专性寄生生活
15.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白酒酿造过程中首先要靠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制作泡菜的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
16.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制订计划
②作出假设
③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⑤①④C.③②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17.如图是植物细胞相关知识概念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植物细胞,甲内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乙是控制中心
C.把新鲜菠菜叶洗净放在冷水中,水不变绿与b有关
D.a是支持和保护
18.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产生气泡,其操作的关键性步骤是( )
A.撕取的洋葱表皮要尽量的薄
B.将撕下的材料平展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C.在载玻片的中央滴清水时,水量要适宜
D.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放下盖玻片
19.大明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生长和繁殖B.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都能适应生活的环境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20.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中①②③代表的生物依次吻合的是( )
A.大白菜,酵母菌,木耳B.水螅,大肠杆菌,青霉
C.香菇,枯草杆菌,乙肝病毒D.水绵,甲烷细菌,H7N9病毒
二、读图填空题
21.如图一为普通光学显微镜,图二为显微镜的镜头,图三为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图四为显微镜下的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三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步骤顺序是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不同,步骤C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
(2)若视野中出现图四中丙现象,则是因为图三步骤中______(填写字母)操作不当。
(3)欲仔细观察图四丙中M细胞,则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4)完成图四中甲→乙的变化,则换用的最佳镜头组合是______(选填图二中的序号),正确的操作步骤及排序为: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调节2
B.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C.转动4
D.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E.调节3
F.移动装片
22.如图依次为草履虫、衣藻、细菌、酵母菌及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几种生物中形体最小的生物是______(填序号)。
(2)以上五种生物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______(填序号)。
(3)丙主要通过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
(4)在结构上,戊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区别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的特征,B正确。
C.“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C错误。
D.“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光对生物的影响,也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
故选C。
2.答案:D
解析:①的细胞最小,所以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是①,A错误;
②-③细胞体积变大,视野变暗,操作时应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不清晰时再调节细准焦螺旋,B错误;
目镜不变时,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物镜距离标本就最近,①的细胞最小,物镜最短,物镜距离标本最远,C错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④视野中细胞体积最大,光线最暗,D正确。
3.答案:C
解析:叶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酵母菌细胞属于单细胞的真菌,果蝇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②细胞膜、③细胞质和④细胞核,故C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B
解析:A.粗、细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①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A正确。
B.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①物镜离载玻片比②物镜离载玻片远,说明物镜①倍数小,在①状态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多,B错误。
C. 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图丙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C正确。
D.气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会变形、会移动,则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D正确。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干细胞分裂的结果出现的多个细胞应该都是干细胞,不会出现肾脏组织细胞,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分析知道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干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出现多种细胞,当然也会有肾脏组织细胞,这就说明干细胞就是经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有的分化出了肾脏组织细胞,B符合题意。
C.细胞的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干细胞生长的结果就是这个干细胞由小长大,不会有数量和形态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干细胞成熟的结果就是这个干细胞有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不会有数量和形态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D
解析:卷柏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A错误;海带无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雪松、油松都是裸子植物,不能形成果实,“球果”是它们的种子,C错误。
7.答案:C
解析:在细胞分裂的准备期间,染色体会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8.答案:A
解析: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甲实验装置形成了干燥和湿润的两种环境,实验变量是水分。乙实验装置形成的实验变量有两个,一个是水分,另一个是光照,这样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变量引起的,因此选项A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克隆中遗传物质来自细胞核。克隆猴长得跟供核母猴相似。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蝗虫具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陆地生活,不符合题意;
B.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不符合题意;
C.蚯蚓和沙蚕具有许多体节,属于环形动物,不符合题意;
D.家鸽的呼吸与两翼的升降有关,当两翼举起时,家鸽完成了吸气,气体的流经途径是气管→气囊→肺,当两翼下垂时,家鸽完成呼气,气体流经途径与吸气正相反,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完成两次气体交换,家鸽的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符合题意。
11.答案:C
解析: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①身体被覆羽毛,②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③有气囊辅助呼吸,⑤体温恒定,卵生。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故选B。
13.答案:C
解析:酵母菌、霉菌、蘑菇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体内无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都属于真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细菌。可见,把酵母菌、霉菌、蘑菇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体内无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都属于真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细菌。可见,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酵母菌、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她分类的依据是细胞有无成形细胞核。故选C。
14.答案:B
解析:A.乙是酵母菌属于真菌,丁青霉和戊蘑菇都属于真菌与乙细胞结构最相近,A错误。
B.丁是青霉能够用来生产抗生素,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B正确。
C.戊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于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C错误。
D.丁青霉、戊是蘑菇都营腐生生活,D错误。
15.答案:B
解析:A.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正确;
B.酿酒要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错误;
C.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正确;
D.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故制作泡菜要创造无氧的环境,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氧气的进入,正确。
故选:B。
16.答案:C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再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最后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③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①制订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故选:C。
17.答案:A
解析:A.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而非绿色部位如根细胞没有叶绿体,故A错误。
B.乙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B正确。
C.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把新鲜菠菜叶洗净放在冷水中,水不变绿与b细胞膜有关,故C正确。
D.a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A。
18.答案:D
解析:A.表皮的厚与薄与产生气泡的关系不大,产生气泡的原因主要在盖盖玻片这一步骤。故不合题意。
B.将撕下的材料平展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与产生气泡关系不大,故不合题意。
C.清水的大小不是关键,关键是盖盖玻片,如果盖的方式不正确,滴的清水再合适也会产生较多的气泡的,故不合题意。
D.说法符合盖盖玻片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产生气泡的,符合题意。
故选:D。
19.答案:D
解析: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A正确;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物的特征,B正确;生物是都能适应生活的环境,属于生物的特征,C正确;芦苇、水草属于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鱼、鸭子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D错误。
20.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①有叶绿体,应该是绿色植物或藻类;②无成形的细胞核,应是细菌;③无细胞结构,应是病毒。
21.答案:(1)C→D→B→A;清水
(2)A
(3)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4)②③;F→C→D→E
解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地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由图可知:A、“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B、“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C、“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D、“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故正确顺序是:D→C→B→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而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是生理盐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
(2)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图四的丙图出现的问题是视野中出现了气泡,可能是因为图三步骤中A盖盖玻片不规范造成的,正确的操作步骤应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四丙中M细胞偏视野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大,镜头越短,完成图四中甲→乙的变化,需要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则选用的最佳镜头是长的物镜②和短的目镜③,正确的操作步骤及排序为:F移动装片;C转动转换器;D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E调节,即F→C→D→E。
22.答案:(1)戊
(2)乙
(3)分裂
(4)没有细胞结构
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