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
    了解不同区域对流层的分布规律。
    (二)综合思维
    结合示意图,说明大气各垂直分层的特点。
    (三)人地协调观
    掌握科学的大气知识,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四)地理实践力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二)问答法
    (二)情境塑造法
    (四)读书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观看课本导入的相关视频
    【教师】:同学们,刚刚视频展示的就是课本28页上的导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后自由落体的故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同学们注意看,他乘坐太空舱上升至多少千米?
    【学生】:39千米
    【教师】:自由落体的过程中,他穿的是什么?
    【学生】:特制宇航服
    【教师】: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大气有哪些不同?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特制宇航服?学完这一课,我们就能解答这两个问题。
    观看#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的视频,并回答老师提出问题。
    1.视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
    讲授
    一、大气(承前启后)
    什么是大气?(承接上节课内容)
    【教师】:同学们,这一章开始呢,我们将开始学习第二章的内容,请同学们再看一下第二章的大标题是什么?大声告诉老师!
    【学生】:地球上的大气
    【教师】:那问题就来了。什么是大气?
    【学生】:(思考)
    大气的意义?(引出本节课内容)
    【教师】:大气圈!有没有很熟悉?就是我们刚刚学习的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外部圈层的最外的一层,这也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自然环境要素。大气圈的存在,无论是对自然环境,还是人类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师】: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重要”的大气,那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下,大气由哪些成分组成。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28页。
    承上启下:
    回顾上章所学内容,认识地球上的大气是地球外部圈层的最外层,达到知识的衔接和梳理。
    通过问答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形式。
    知识上做到承上启下,贯穿衔接的作用。
    二、大气的组成
    【教师】:同学们,大气成分短时间内会经常变吗?
    【学生】:不会。
    【教师】: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大气圈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底层大气,大概是25千米以下这个范围。组成成分主要有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这三类。
    1.干洁空气
    【教师】:所以,底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就是干洁空气。同学们,注意看,干洁空气是是什么气体?
    【学生】:混合气体。
    【教师】;既然是混合气体,它就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给大家展示的干洁空气组成示意图,说说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学生】:氮气,78%。
    【教师】:然后,氧气是21%。你们看,他两加起来就占了干洁空气成分的99%。
    1.1干洁空气:氮气和氧气
    【教师】:像氮气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像我们农业生产中就少不了它,促进植物生长。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人类一天可以少喝点水,少吃点饭,但是无法少吸点氧。
    1.2干洁空气:二氧化碳和臭氧
    【教师】:剩下1%的气体中,如二氧化碳和臭氧,他们虽然含量很少,但是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基本原料。
    【教师】:比如,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请同学们重点勾画这句话,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低能量的长波辐射)能力强,能使气温升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吸收热量很强。二氧化碳本身不是最危险的温室气体,但由于人类过度排放造成的失衡,带来甚多影响(夏季气温逐年递增,冰川融合,海平面上升等)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教师】:臭氧,吸收太阳光里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经历,雷阵雨过后,我们有时候会闻到股刺鼻的气味,那这是什么味道呢?这就是臭氧的气味。据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福射就增加2%,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人的皮肤癌患病率,还会引发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防晒,防的就是紫外线。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水汽与固体杂质
    【教师】:刚刚我们已经介绍了底层大气中三个主要成分的“干洁空气”,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个组成成分,就是“水汽”和“杂质”。
    (教师介绍各自地理意义)
    (1)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2):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人类活动与大气
    【教师】:底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其中关于“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组成的气体的成分和意义,希望同学课后再认真巩固下。【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教师】:哎!就如前面提到的,大气的组成成分短时间不会有明显变化,但是底层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会发生变化,罪魁祸首是谁?
    【学生】:人类。
    【教师】:没错,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从而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对人类而言,大气被污染后,自食其果,造成各种呼吸病,影响健康。
    【教师】:(举例人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影响。)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比如含硫较高的煤,汽车尾气等。
    臭氧层空洞,从人为的角度来说,人类的生活在使用了大量的泡沫塑料、护发摩丝、灭火剂、杀虫剂、致冷剂,这些产品的使用会产生氟里昂,破坏臭氧层。
    冰川消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为原因。比如,使地球上产生了超过其自净负荷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消融。
    【教师】:所以,越来越多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产生,需要我们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此,我们需要通过了解大气来分析原因,这也是我们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目标之一。
    了解25千米以内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认识干洁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水汽和固体杂质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提纲挈领的归纳出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
    举出一个关于大气组成成分的例子,以及第七期成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教师】:同学们如果有坐飞机的经历,有没有发现,雨天的时候飞机起飞时,机场还是在哗啦啦地降雨,起飞后确实晴空万里了?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与大气垂直各层的特征息息相关!
    【教师】:另外,如前面提到,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的自由落体穿了特制的宇航服。
    【教师】:那从39km的高空,自由落体后。鲍姆加特纳经过了大气哪些垂直分层部分?我们继续学习这节的第二部分,大气垂直分层。
    问答的方式,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回顾导入部分,结合图文展示内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真实的情境导入,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大气存在的垂直分层现象,以及不同的特征。
    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心,以导入下节内容的学习。
    导入的贯穿,继续引发学生的求知心理,增强学习兴趣。
    二、大气垂直分层结构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1页,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延伸到数千米高空。人类是根据什么依据,把大气进行了分层?
    【学生】: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
    【教师】:(提醒学生做好笔记)那大气自下而上划分为哪几层?
    【学生】: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教师】:我们先来了解离我们最近的——对流层部分。
    1对流层
    1.1对流层:概况
    【教师】:同学们翻到第32页。对流层有三个重要概况,同学们做好笔记:1.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2.我们日常可见的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3.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1.2对流层:高度
    【教师】:对流层的高度,大家注意课本31页的分层数值。对流层高度是12km,但是,其实在不同纬度和不同季节,对流层的高度是有变化的。比如,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对流层的高度是越来越?
    【学生】:(结合课本32页上部文字)越来越低。
    【教师】:原因就是对流层接近近地面,近地面大气受热主要来自于近地面大地的辐射(预讲)。低纬度地区,热带,地面受热多,对流层受热多,大气受热向上运动就旺盛,所以对流层所能达到的高度就更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收缩下沉。那对应不同季节,对流层的高度又会有什么变化?哪个季节对流层的高度会更高?
    【学生】:夏季,热。
    【教师】:哪个季节相对对流层高度会低一点?
    【学生】:冬季,冷。
    1.3对流层:温度及运动
    【教师】:了解完对流层的基本概况后,我们需要重点识记对流层温度的垂直变化特征。1.对流层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离地面越近,受热越强,大气温度越高)2.所以,对流层大气温度是上部冷,下部热,这就有利于大气发生对流运动(单位体积内,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向下运动。热空气密度小,受热上升,向上运动)(名称为对流层的原因)。3.所以,对流层上部冷空气下沉,下部热空气上升,此时冷热大气相遇,热空气遇冷液化成水滴,加之对流层杂质多(凝结核),就很容易成云致雨。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平流层
    2.1平流层:概况与特征
    【教师】:(提问)平流层的高度是怎样?
    【学生】: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的高空。
    【教师】:因为臭氧层主要在大气的平流层,前面提到,臭氧会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所以,离太阳越近(高度越高)臭氧吸收的紫外线越多,大气气温就越高(图片展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平流层的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
    【教师】:既然这一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越高。从而使得平流层大气上热下冷,空气的对流运动较弱,因此该层大气的运动方式以平流运动为主。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飞机航行主要就在这一层(图片展示)。
    2.2对流层:联系知识,解答导入
    【教师】:对应的我们来看看,自由落体的鲍姆加特纳,他是从39km的高空跳下,所以,他自由落体经过的大气层有:平流层和对流层。其中,平流层平均温度在-56.5℃左右,,加上空气稀薄,所以就需要特制的宇航服保证安全。这就解答了刚开始的疑问了。
    3.高层大气
    【教师】:平流层以上就是高层大气的位置,那高层大气的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是什么?
    【学生】:随着高度升高而下降,随后迅速上升。
    【教师】:温度为什么会先下降?后上升?先下降是因为高层大气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中间层的顶部是大气中最冷的地方,温度降到(约-143°C)时,冻结的温度会在岩石和大气中的金属颗粒上形成冰,然后形成所谓的夜光云。随后,达到一定高度,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有持续上升。
    【教师】同时,“流星从电离层就开始有了 ,因为电离层中就已经有粒子存在,可以与星体产生摩擦了。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看见的流星现象(图片展示)。
    另外,前面提到,高层大气包括中间层和电离层,其中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限电通信有着重要作用(图片展示)。
    结合课本内容,根据老师引导讲述的问题,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了解大气垂直分层情况。
    了解对流层、平流层,以及高层大气的大气状况和地理现象,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以问答的形式,通过图文展示和教师讲解,让学生学习到大气分层的依据,以及垂直各层的范围和主要特征,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课堂
    拓展
    一、对流层的逆温现象
    【教师】:这里要给大家拓展新名词“逆温现象”,请大家把《学案》翻到28页。首先,”“逆温现象”出现在对流层,为什么叫逆温?对流层垂直向上,温度变化有什么特征?
    【学生】:高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教师】逆温,逆的就是对流层理想气温变化的情况。对流层只要出现,(1)高度升高,气温升高;(2)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幅度小于0.6℃。就说明发生了逆温现象。
    二、逆温现象的影响
    【教师】:逆温现象发生,会有什么影响呢?(教师分别讲解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学生】:(认真听讲,最好笔记)针对训练,《学案》第29页第1题。
    学生认真听讲,在笔记本、课本或者练习册对应部分做好笔记,理解逆温现象的定义和影响。
    本堂课的作业训练中,常遇到的题型,教师需要课堂提前进行教学,或者课时不够时,作为“自学窗”留给学生课后学习,以刚好地完成相应习题册。
    本节
    小结
    【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本节主要内容)
    【学生】:(认真思考)
    通过问答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锻炼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堂
    练习
    一、判断题
    二、选择题
    通过问答的形式,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检测。
    结合本节内容,进行课堂练习,进行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检测,肱骨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
    布置
    配套作业
    1.《学案》完成第二章第一节
    2.《课时作业》完成“监测评价(五)”
    课后拓展阅读,补充本节课相关重点知识,并且辅助完成相应试题。
    通过强化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
    设计

    相关教案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垂直分层,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