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高考考点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侧面烘托)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高考考点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侧面烘托)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高考考点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侧面烘托)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高考考点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侧面烘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八句写土生土长的胡雁,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2017•新课标Ⅱ卷模拟)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②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冰清玉洁的特征。
    B.“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可爱。
    C.词的上片和下片写梅花的角度不同,上片侧重于侧面烘托,下片侧重于正面描写。
    D.全词描绘出一幅凄清淡雅的图画,借此表现梅花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
    E.全词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
    (二)(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三)(2019•雨花区校级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①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②,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③入汉家。
    【注】①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②玉门犹被遮: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③蒲桃:即现在的“葡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借“白日”“黄昏”衔接贯串,记录了出征将士从早到晚单调艰苦的军旅生活。
    B.第四句虚实结合,以虚写实,借汉代和亲时公主的幽怨衬托出征将士哀怨凄苦的心情。
    C.诗歌七、八句写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处荒凉大漠而哀啼、落泪,侧面烘托出征将士心中悲苦。
    D.诗歌九、十句写玉门被遮,战士追随将军拼命向前,表现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四)(2019•上海模拟)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各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懈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③渤檞:渤海的古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如雷鸣,并且震动百里,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
    B.“鸣弦暂辍弹”写善理政的县令被江潮吸引而暂停公务前往观潮,从侧面烘托出了江潮的声势巨大。
    C.“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一个接一个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
    D.最后“惊涛来似雪”,表现惊涛骇浪排空而来:“一坐凛生寒”写观潮人因潮水汹涌而感到阵阵寒冷。
    (五)(2020•广东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答题。
    火山云歌送别①
    岑参
    火山②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注]①本诗是诗人五月间在交河(唐朝在西域的戍所,今新疆吐鲁番市西郊)送别友人时所写。②火山:亦称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北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火山,突出其高峻峭拔,为描写火山云设置了一个雄浑的背景,开篇自然,巧妙蓄势。
    B.“满”“凝”二字从正面表现火山云的广阔密实,“飞鸟”一句从侧面烘托火山云的酷热难近。
    C.五、六句从时间角度落笔,描绘火山云早晨阻断大风、傍晚随雨聚集,表现其非凡的力量和气势。
    D.结尾两句切合题目中的“送别”,“孤云”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浮云”都有一语双关之妙。
    二、主观题
    (一)(2004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答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问题:本诗在音乐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二)(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答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问题: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三)(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问题: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四)(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chí: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问题: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五)(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6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问题: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诗歌鉴赏侧面烘托高考真题答案(《李凭箜篌引》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一)C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项,应是上片侧重于正面描写,下片侧重于侧面烘托;D项,“凄清淡雅”错误,应为“清新淡雅.故选CD
    (二)BE 【解析】B项说法错误。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防止因声音而发生泄密事件,所以在这里是指环境的庄严肃静。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作者在自谦。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D 【解析】“表现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分析有误。联系注释看,诗歌九、十句所指的背景是,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不让汉军撤回。这里“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写玉门被遮,战士追随将军拼命向前,表现的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视生命如草芥的无奈,并不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故选D。
    (四)D 【解析】“从侧面烘托出了江潮的声势巨大”错误,“一坐凛生寒”是又一次衬托,用满座观潮人吓得胆颤心寒,再次对钱江潮这宇宙的奇观进行热烈的赞颂。
    (五)C 【解析】“火山云早晨阻断大风”“非凡的力量和气势”不当。五、六句是说火山云早晨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从动态的角度表现了火山云在一天中的变化和不可驱散的特点。
    二、主观题
    (一)【答案】①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诗人听琴时的感受,衬托琴师技艺的高超、音乐的魅力。②比喻。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把乐声比喻成流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③用典。运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余响入霜钟”也是用典,写琴音与钟声交响,兼寓知音之意。(每点 2 分,3 点 6 分,如答“夸张”等其他角度符合情理酌情给分。)
    (二)【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 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根据词的上下阙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 【答案】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表达技巧,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答案】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诗歌前两联属于环境描写,首联描写了李将军宅院的外部环境,“蝉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宁谧的氛围,从而侧面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闲适高雅;颔联描写室内家居布置,“数茎竹”“一架书”表现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而颈联第一句描写有礼节的侍从,是为了从衬托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这些诗句都属于侧面描写。最后三句则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吟哦”“ 任狂疏”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洒脱豪放,“爱读英雄传”“ 欲立功勋恐”写出了李将军的远大理想和追求。总之,这首诗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手法,塑造了一位情趣高雅、知礼有涵养、洒脱豪放、心怀远大理想和追求的将军形象。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相关试卷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将进酒》高考考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用典手法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将进酒》高考考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之用典手法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客观题,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3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天津专用):

    这是一份考点23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天津专用),共23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