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图文并茂)(人教版2024新教材)-A4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图文并茂)(人教版2024新教材)-A4,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科学方法,满分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生物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步骤:1、确定观察目的;2、明确观察对象;3、做好观察记录;4、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方法】观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或利用照相机、摄影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制定计划环节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查找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病毒是生物的原因是病毒能繁殖)
认识细胞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安放:将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 7 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三转)①转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眼睛看着目镜内,转反光镜,调出一个圆亮的视野。
(3)观察(放、粗、粗、细)
①把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②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③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④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显微镜使用技巧:
(1)视野中光线太暗,想调亮,用大光圈,凹面镜。 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透明度较大,观察用小光圈,平面镜。 草履虫的纤毛用小光圈,平面镜
如果我们观察黑藻细胞,因其透光度很小,视野较暗,所以选择大光圈,凹面镜。
(2)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数量越少,视野亮度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物镜离载物台距离越近。
(3)想得到较大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目镜越短;物镜离玻片的距离越近。
(4) 想在显微镜下看到更多细胞,应缩小放大倍数,应选择的物镜越短,目镜越长,物镜离玻片的距离越远。
(5)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物象偏向哪里,玻片就往哪里移动。
(6)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玻片上
3.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薄而透明;常用的玻片标本有_装片、涂片、切片
4.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
①.以下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图2中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清水或生理盐水__,目的是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
图3撕的是洋葱 内 表皮,与动物细胞比,主要的区别是它具有 细胞壁,液泡 结构。
(3)图4中操作的目的是 防止细胞重叠 。
(4)图5所示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装片里的__气泡_(外圈黑,中间透明)____。
(5)图6中染色主要是为了使细胞的_细胞核结构看得更明显。不滴加清水的原因是 防止细胞吸水破裂 。如果滴加浓盐水,细胞会 失水皱缩 。
5.下图是动、植物细胞模式图,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在用白菜剁饺子馅时,人们喜欢先把白菜切成小块,然后洒上盐再剁碎,然后用笼布包上拧,拧出的液体主要来自白菜细胞的[E] 液泡 。
(4)图中标号F所指结构叫 叶绿体 ,它能将光能转变成 化学能 ,同时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 有机物 ,并放出氧气。
(5)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叶肉细胞的区别是洋葱细胞无叶绿体。
(6)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等生命活动都是_线粒体提供能量的。
二、植物细胞
1.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必须让 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因此,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装 片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非常微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装片)
2.玻片标本的类型: 切 片 :用从生物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 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三种玻片标本都可以做成 永久的 (可长期保存)或 临 时 的 (不能长期保存)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1)擦:用洁净的 纱布 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其目的是擦除玻片上的污物,便于 观察;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清水,作用是 维持植物细胞的正常形态: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 薄而透明的内表皮;
4)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作用是 防止细胞重叠;
5)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6)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2滴碘 液 ,目的是 使细胞的各部分结构着色,便于观察;
7)吸:用 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目的是使碘液浸润标本;
擦 滴 撕 展 盖 染 吸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1 细胞核 :内含 遗传物质,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2 液泡 : 内 含 细胞液 (其中溶解着糖类、色素等多种物质)
3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4 细胞质: 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5 叶绿体:光合作用 的场所,只存在于植物体的 绿色 部分
6 细胞膜:有 _保护 和 控制物质进出 的作用
7 细 胞 壁 :有保护 和支持 作用;
人
1细胞核
2液泡
3线粒体 4细胞质 5叶绿体 6细胞膜
-7细胞壁
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满分提醒】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不易看见的结构是 细胞膜,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细胞核
三、动物细胞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
擦 滴 刮 涂 盖 染 吸
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满分提醒】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 清水,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B, 更n 中央滴的是_ 生理盐水,虽然滴加的液体不同,但作用都是 雏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第三章从细胞到生物体
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 分 裂 和 分 化 分不开的.
2.细胞的生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细响山 的结果是细胞 体 积 增 大,但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 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 分 裂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1 细胞核 、2 细胞膜 4 细胞质 三 部分;细胞质中也有3 线粒体
3.动、植物细胞共有结构: 1 细胞核 、2 细胞膜 4 细胞质
4. 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细 胞 壁 、 叶 绿 体 、 液 泡 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才有叶 绿 体,叶片表皮细胞、
根部细胞等非绿色部分没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四 、细胞的生活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 物质和 能量,细胞也是如此.
细胞中的物质:
1)有机物:分子较 大, 一般含有 碳 元 素 ,可 燃 烧,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
2)无机物:分子较 小 一 般不 含 碳元素,不 可燃烧,如水、无机盐、氧气等.
3.细胞的边界是 细 胞 膜,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其拥有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并没有把细胞 封闭起来,细胞膜能够 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 : 将 光 能转变成 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线 粒 体:分解_有机物,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 利用
1)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最多有叶绿体 和 线粒体 两种(有没有叶绿体要看细胞是否属于 绿色 部 分 )
2)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只有 线 粒 体
【提醒】生命活动越旺盛的细胞,线粒体 越多。
克隆羊多莉:
1 ) 过 程 :A 羊提供的是去核卵细胞 B 羊提供的是
体细胞的 细胞核,C 羊提供胚胎发育的 场 所
2)结论:多莉的长相与提供 细 胞 核 的 B 羊非常相像,
由此说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3)克隆羊多莉的产生利用了克隆 生物技术,生殖方式属于 无性生殖。
6. 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 生 长、 发 育 和 遗 传 , 也是遗传物质—— DNA 储存的主要场所.
7. 除细胞核中有DNA 外,细胞质中的 叶绿体 和 线粒体 内也有少量的 DNA.
8.细胞的生活是 物 质 能 量 和 信 息 变 化 的 统 一 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三章从细胞到生物体
一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 分裂,分化和生长分不开的.
2.细胞的生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营养物质 ,并将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 其结果是细胞 体积 增 大 ,但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细胞分裂.
3.细胞分裂:
1)概念:一个 细胞分成 两个细胞的过程。
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2)结果: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 量 增加.
3)过程:
① 细胞核 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② 细胞质_ 平分成两份;
③ 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 为两个;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央形成 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4)染色体的变化:
① 染色体是由DNA 和蛋白质 两种物质构成,容易被 碱性染料 染成深色的物质;
② DNA 是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是 遗传物质的载体;
③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先 复制加倍 再 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④ 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 形态 和 数且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 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 遗传物质 是一样的.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细胞 > 细 胞 核> 染 色 体 > DNA
二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细胞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 形 态 结 构 和 生 理 功 能 上 发生 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就叫作细胞分化。
2)结果: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了不同的 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 形态 相似、功能 相同的细胞联合在 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作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4.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 器官。如:大脑、心脏、皮肤等。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 系 统.
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_细胞 → 组织 → 器官_ →系统 → 动物体
皮肤是人休最大的 器官。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 :细 胞 → 组 织_ → 器官→ 植 物 体。
2.绿色开花植物体通常是 由 根 茎 、 吐 花 果 实、种子 六大器官组成的,其中,根、茎、叶 为营 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3.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4.输导 组织在根、茎、叶、花、果实中都有,它将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5.动物和植物在结构层次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系统。
四 、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是指身体只有一个 细胞的生物,如大肠杆菌、酵母菌、衣藻、变形虫、草履虫等.
2.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
胞肛: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 胞肛排出体外;
食物泡: 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 由口沟进入体内;
纤毛: 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 旋转前进;
细胞核:大核与营养有关,小核与生殖有关;
表 膜 : 氧 气 的摄入,二氧化碳_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 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收 集 管
伸 缩 泡
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却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独立完成运动、摄食、呼吸、消化、排泄、生殖、 应激性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当草履虫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_产生新的个体,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4.草履虫的趋性实验:
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 不利 刺激,肉汁对于草履虫来
说是有利刺激,草展虫会避开食盐,游到有 肉 汁 的
培养液液滴中,这就是草履虫的趋性,有利于它 适应环境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
取草履虫应该在表层培养液中吸取,因为草履虫进行呼吸需要_氧气,表层 氧气_充足。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的目的是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6.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利:①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②酵母菌可用于食品发酵③草履虫吞噬细菌,净化法水
2)有害:①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寄生在人体内,引发疾病②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人清衡.
组织名称
组成
功能
上皮_组织
由上皮细胞_构成,分布在体表和管腔内表面
具有 保护、分泌_等功能
肌肉组织
主要由_肌细胞_构成
具有收缩、舒张_功能
结缔_组织
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_等
具有支持、连接_、保护、营养_等功能
神经_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能够_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_神经冲动
组织名称
结构特点
功能
分布
分生 组织
细胞小,细胞壁薄, 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分裂_产生新细胞
茎尖、芽尖等
保护_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
保护内部结构
位于各器官的表面
薄壁_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_较大
储存营养物质
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
输导_组织
有导管、筛管等结构
运输_营养物质:导管由下而上_运输水 和无机盐;筛管由上_而下运输有机物
根、茎、叶等处
机械_组织
细胞壁增厚
支撑和保护
茎、叶柄、叶片、 花柄、果皮、种皮等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
一、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二、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
1)种子的表面都有一层种 皮,种皮的 作用是可以 保护胚
2) 胚 是新植物的幼体,由1 胚轴 2 胚芽 3 胚根 和 4 子叶组成;
3)有的种子还有6胚乳.子叶或胚乳 里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这些
营养物质能够供给 胚 发育成幼苗.
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 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
【提醒】胚乳不属于胚的组成部分。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3.双子叶植物有菜豆、花生、大豆等,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 中,因此花生油、豆腐、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子叶 4.单子叶植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等,营养物质储存在 胚乳_中,子叶的作用是将胚乳中的营养物质 转运 给 胚芽、胚轴、胚根,因此我们吃的玉米羹、馒头、大米的营养主要来自 胚 乳.
5.孢子只是一个 细 胞 ,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 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就会丧失生命力;种子是一个由多细 胞组成的_ 器官,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
6.种子植物比藻类、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_种子,
7.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 裸子植物和 被子植物;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1)裸子植物:种子 裸露,无果 皮 包被的植物。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红豆杉、水杉、圆柏等.
2)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 果皮 包被着的植物。如水稻、小麦、菊、豌豆、木瓜、苹果等绿色开花植物,是陆地 上分布 最广泛 的植物家族。
【提醒】①裸子植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和果实,松树的球果不是 果实,银杏的“白果”其实是它的 种 子
② 被子植物就是绿色开花 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
第二章动物的类群
1.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脊柱 可以分为两类:
1) 无脊椎 动物:体内没有由 脊椎骨 组 成 的 脊柱 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 肢动物等.
2) 脊椎 动物:身体内 有 由脊椎骨组成的 脊柱 ,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一 、无脊椎动物
1.刺胞动物 【代表动物: 水螅 】
1)常见种类及生活环境: 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刺胞动物生活在 海洋 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体形:呈 对称,即经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 切面将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辐射对称的意义是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从各个方向感受刺激 ,防御和捕食.
3)主要特征:①身体呈 辐射 对称;②体表有 (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③ 有口无肛门
比较 项 目
生活环境
常见种类
器官分化
输导 组织
与人类生活关系
生殖 方式
藻类
大多生活在水中
水绵、衣藻、 海带、紫菜
没 有 根 、茎、叶的分化
无
释放氧气;鱼类食
物;食用;工业和药用
孢子
生殖
苔藓 植物
大多生活在_陆地 上的潮湿环境
葫芦藓、地钱、 尖叶匍灯藓
具有有类似_茎和吐_的 分化,根为假根
无
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 植物
蕨类 植物
大多生活在_陆地 上的阴湿处
铁线蕨、肾蕨、
卷柏、满江红、
贯众、杪椤
有 根 、茎、叶 的分化
直
食用;药用;绿肥和饲 料;遗体变成了煤
种子类型
不同点
相同点
菜豆种子
子叶2_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吐中
都有种皮 和胚
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玉米种子
子叶1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中
2.扁形动物 【代表动物: 涡虫 】
1)常见种类及生活方式:扁形动物中像 涡虫 (如图)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
大多数扁形动物 寄生 在人或动物体内,如 华支睾吸虫 、日本血吸虫、绦虫 等(它们的 消化器官 简单 ,生殖器官特别 发达 ).
2)体形:涡虫的身体呈 两侧 对称,即经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 一个 切面能将 身体分为左右 对称 _的两部分.
3)主要特征:①身体呈 两侧 对称; ② 背 腹 扁平 ;③ 有口无肛门
比较刺胞动物和扁形动物
3.线虫动物 【代表动物: 蛔虫 】
口 一
肠
生殖器官 肛门
水螅
涡虫
身体的对称性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身体的胚层数
两胚层
三胚层
运动能力
较弱
较强
相同点
有口无肛门
蛔虫结构示意图
1)生活方式: 蛔虫 寄生 在 人的 小肠 里,靠吸食小肠中 食糜 生活.
2)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①体表:体表最外面是 角质层 , 起 保护 作用;
②消化:消化器官 简单 ,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③生殖:生殖器官 发达 ,生殖能力 强
3)常见种类:除蛔虫(如图),线虫动物还包括 钩虫,丝虫,线虫,蛔虫 等 .
4)主要特征:①身体 细长 呈 线 形;②体表有 角质层 ;③ 有口有肛门
4.环节动物 【代表动物: 蚯蚓 】
1)蚯蚓的体形:身体呈长_圆筒___形 ,由许多相似的环形 体节 组成,可以根据1环带 区分前后,靠近环带的是 蚯蚓的 前 端,环带还与蚯蚓的 生殖 有关.
2)蚯蚓的运动:依靠 肌肉 和 刚毛 的配合完成运动.
①体壁发达的 肌肉 提供动力;
②刚毛位于腹面,作用是 辅助运动;
③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 更加灵活
3)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 湿润的体壁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4)常见种类:除蚯蚓(如图)外, 沙蚕 、水蛭 也属于环节动物.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 呈 圆筒形 ,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 组 成 ; ② 靠 刚毛或疣足辅 助 运动 .
蚯蚓的呼吸:蚯蚓 没有 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 湿润的体壁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 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实验时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蛭也叫水蛭,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的物质叫 蛭素 ,可以生产抗血栓的药物。蚯蚓的作用: 疏松 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身体富含 蛋白质 是优良的饲料
3 2
触角
翅—
口器
后足一
前 足
5.节肢动物——种 类 最多 的动物类群 【代表动物: 蝗虫 】
1)蝗虫的身体结构:
① 蝗虫的身体分为1 头部 、2 胸部 、3 腹部 三个部分;
② 头部有 1 对触角,还有口器,
③ 胸部是 运动 中 心,有 3 对足, 2 对翅;
④ 腹部集中容纳 呼吸、消化 器官;
2)蝗虫的呼吸:蝗虫体表有 气门 ,是气体进出的门户;体内进行气体交 换 的 器 官 是 气管
3)蝗虫的体表:包裹着坚韧的 外骨骼 ,作用是① 保护 和 ②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 蜕皮
4)常见的节肢动物有: 蚊子、蝴蝶 ( 昆 虫 ) , 蜘蛛 (蛛形类) , 蜈蚣,马陆,蚰蜒 (多足类)、 虾、螃蟹 (甲壳类)等等.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①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② 身体 和 附肢 都分节.
6.无脊椎动物常见类群还有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软体动物身体 柔软 ,大多具有 有贝壳 , 如 河蚌、鲍、枪乌贼、扇贝、蜗牛等;棘皮动物生活在 海洋 中,因体表 有棘 而得名,常见的有 海星 、海蛇尾、海胆、海参等.
二、脊椎动物
(一)鱼
现存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类。脊椎动物:体内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 (鱼类、两栖、爬行、鸟类、哺乳类等);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 (原生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动物)。
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鲢鱼的鳍有 5 种 7 片,分别是 胸鳍、腹鳍、背鳍、尾鳍、臀鳍 。(胸鳍、腹鳍和背鳍能维持身体平衡,但背鳍起到关键作用。)尾鳍既是前行动力,又决定身体的运动方向。
鱼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层,因为鳔能调节比重。
石斑鱼的幼体是 雌 性,发育到一定阶段可转变为 雄 鱼,有性逆转的现象。
鱼的特征:
生活在 水中
体表常有 鳞片覆盖
用 鳃 呼吸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海马是鱼。章鱼、墨鱼、鱿鱼不是鱼,而是软体动物;鲸不是鱼,属于哺乳动物。
1.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 最多 的一个类群,四大家鱼指的是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2.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
一是能靠 游泳 来获取食物和躲避敌害,二是能通过 鳃在水 中呼吸.
3.鱼的外部形态:
1)体形: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 流线型 ,有利于 减少水中阻力
2)体色:背 深色 腹 浅色 这是一种 保护色
3)体表:常有 鳞片 覆盖,鳞片表面有滑滑的 黏液 , 能 保护 身体和减小阻力
4.鱼的身体结构:
1)鱼的身体分为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三部分;
2)鱼身体两侧体表各有一条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5.鱼的运动:鱼在水中通过 和 的摆动以及 的 作用游泳. 鱼的身休结构
(胸鳍、腹鳍和臀鳍能 保持平衡 ,背鳍能协助 身体侧体 ,尾鳍的作用是 控制前进的方向)
6.鱼的呼吸:
1)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故鳃为鲜红色。鳃丝既多又细,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呼吸。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
2)鱼的口和鳃盖后缘 交替 张合,水从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 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 化碳从毛细血管渗出进入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注意流经鳃后水及血液中气体成分和含量的变化。) 7 . 鱼的主要特征是:①生活在 水 中;②体表常有 鳞片覆盖 ; ③ 用 鳃 呼吸;④通过 尾部,躯干部 的摆动 以及 鳍 的 协调 作用游泳 .
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鱼是靠 尾部 和 躯干部 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注意区分:
海马、泥鳅、黄鳝、中华鲟属于 鱼;
章鱼、墨鱼、鲍鱼、鱿鱼 不是 鱼,属于 软体 动物;
娃娃鱼 不是 鱼,属于 两栖 动物;
鳄鱼 不是鱼 ,属 于 爬行动 物 ;
鲸不是鱼,属于哺乳动物。
(二)两栖动物——从 水生 到 陆生 的过渡类群
【代表动物: 青蛙 】
1.青蛙的外部形态:
1)体色:一般呈 绿色 是一种保护色;
2)体表:皮肤裸露且能分泌 黏液 ,湿润的皮肤里密布 毛细血管 可以辅助呼吸。
2.青蛙的结构:
1)青蛙的身体分为 头部 躯干部和尾部 三部分;
2)青蛙的眼大而圆,眼后面有鼓膜 , 可 感知声波 ;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3)青蛙的前肢 短小 ,可以 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 蹼 ,既能 跳跃 也能 划水 。
3.青蛙的呼吸:用 肺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青蛙的生殖发育: 有性生殖 , 水 中 受精 ,卵细胞和精子在 水 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体外 受 精 ; 体外 发育.
5.常见的两栖动物: 大鲵 (娃娃鱼)、 蝾螈 、 蟾蜍 等 . (注意: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
6.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①幼体生活在 水 中,用 鳃 呼吸;②成体大多生活在 陆地 上,也可在 水中 中游泳, 用 肺 呼 吸,皮肤 可辅助呼吸.
【提醒】青蛙的肺和皮肤都能进行 气体交换。大鲵又叫 娃娃鱼 ,终生有 尾 是国家 二 级保护动物。
(三)爬行动物——真正 适 应 环境的脊椎动物 【代表动物: 蜥蜴 】
1.蜥蜴的皮肤表面覆 盖 鳞片 ,既可以 保护 身体,又能 减少水分散失
2.蜥蜴的结构:
1)蜥蜴的身体分为 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部 五部分;
2)头部后面有 颈 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
3 ) 四肢 短小 ,跳跃 能力一般较差,但能贴地面 快速爬行
3.蜥蜴的呼吸:用 肺 呼吸,蜥蜴的 肺 发达,气体交换能力 强
4.蜥蜴的生殖发育: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在 陆地 上,蜥蜴的受精卵较大,卵内 营养物质 较多并含有一 定的水分,卵表面还有坚韧的 卵壳 保护,使卵能在 陆地 上发育.
5.蜥蜴的 生殖 和 发育 可以摆脱对水分的依赖,是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6.常见的爬行动物:蜥 蜴、海龟、鳖、蛇、鳄鱼,避役 (变色龙)等.
7.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①体表覆盖 角质的鳞片 或 甲 ②用 肺 呼吸;③大多数种类在 陆地 上产卵,卵表面 有坚韧的 卵壳 .
(四)鸟
1.鸟是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中种类 的一个类群,除少数种类不能飞行外,
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
2.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外部形态:
① 体形:身体呈 流线 型,可以 减少空气中的阻力 ;
② 体表:体表 覆盖羽毛 ,具有 扇动空气 和 保温 等作用;
③ 前肢:前肢变成翼,搏击空气,使鸟能高飞,或平稳滑翔.
2)内部结构:
① 肌肉: 胸肌 发达,为飞行提供 动力 ,有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② 骨骼: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叫 龙骨突 可以 增加附着胸肌的面积 ;同时鸟的骨骼 轻、博、坚固 , 有些骨 中空 , 可 以 减轻体重
3)生理特性:
① 消化系统:鸟类没有 牙齿 ,用坚硬的角质喙来啄取食物;鸟食量 大 , 消化能力 强 ,可以及时为飞行 提供 能量 ; 直 肠 短 可随时排便,减轻 体重 ;
② 呼吸系统:鸟的呼吸方式独特,具有与肺相通的 气囊 ,气囊主要分布在 器官 之间,可以减少器官 之间的摩擦,可轴助 肺 进行 双重呼吸 (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经过肺, 即呼吸 1 次, 在 肺 内发生 2 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③ 循环系统:结构完善,心脏 四腔 ,心跳频率 快 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
4)其他特征:
① 鸟的视觉发达有些鸟能在疾飞中看清并捕食猎物.
② 鸟的体温 高而 恒定
3.鸟的生殖:与大多数爬行动物一样,鸟通过 产卵 繁殖后代,体内受精,卵表面有坚硬的 喙 , 起 摄食作用。
4.鸟的主要特征是:①体表 覆羽 ; ②前肢变成 翼 ③ 有 喙 无齿 ④ 有 气囊 辅助 肺 呼吸.
5.脊椎动物可以根据体温是否 恒定 分为 恒温 动物和 变温 两种类型:
1) 恒温动物:体温 不 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鸟类 和 哺乳类;
2) 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 变化 属于变温动物的有: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7条
1、身体呈 流线型 ,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体表被覆 羽毛 ,前肢变成 翼 ,展开呈扇形。
3、胸骨有 龙骨突 ,骨骼 轻 、 薄 、坚固,有些骨 中空 ,可以减少飞 行时的重量。
4、 胸肌 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有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5、 气囊 位于各器官之间,可以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可辅助 肺 进行双重呼吸(不管是吸气还是 呼气 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经过肺,即呼吸一次,在肺内发生两次气体交换)
6、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消化系统发达,及时为飞行提供能量;直肠短,食物残渣,及时排除,减轻飞行的 重量。
7、循环系统:结构完善,心脏四腔,两条血液循环途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
(五)哺乳动物
1、哺乳动物的体表大都 被毛,有保温作用,它们和鸟类一样,同属于恒温动物。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体内发育,通过 胚胎 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做 胎生 。雌性用自己的 乳汁 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胎生、哺乳 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 门齿 、 臼齿 、 犬齿 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 摄取食物 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 消化能力 。兔的牙齿与狼的牙齿的共同特点是都有 门齿和臼,根本区别是 兔没有犬齿而狼有犬齿,这是与兔 吃植物 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4、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 神经系统 和 感觉器官 ,能够灵敏地感知 外 界环境 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5、哺乳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 ;胎生、哺乳;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第三章微生物的分布
一 、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个体 微小 , 结 构 简单 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主要包括 细菌、真菌 和 病毒 等
2.菌落:由 一个 或 多个 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3.从菌落的 形态 、 大小和 颜色 ,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4.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1) 配置培养基 :目的是为细菌或真菌的生存提供 有机物和水 等.
2) 高温灭菌:目的是 杀死培养基中原有的杂菌
3) 冷却 :目的是 避免烫死要接种的细菌\真菌 ;在
无菌条件下,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 培养基上的的过程叫接种
4) 恒温培养 :目的是为细菌或真菌的生存提供适宜的 温度
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
提供↓ 目的↓ 目的↓
水和有机物 清除杂菌,排除干扰 提供适宜的温度
5.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 广泛分布 的生物.
6.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
1)基本条件: 有机物 、适宜的 温度、一定的 水分 等;
2)特定条件: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 无氧 条件下生存,比如乳酸菌.
二 、细 菌
1.细菌的大小: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 高倍显微镜 或 电子显微镜 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2.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球状 、杆状 和 螺旋状
3 .细菌都是 细胞的,有些细菌虽然相互聚集成团或连接成长链,但是其中每个细菌都能 独立生活。
4.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菌具有1细胞壁、2 细胞膜、3细胞质等结构, 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4 DNA 集中的区域,却 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这样的生物称为 原核生物
2)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5 荚膜 ,具有一定的 保护 作用, 通常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有些细菌有 6 鞭毛 ,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 游动;有些细菌的表面存在 7 菌毛 ,可以增加细菌吸附于其他细胞或物体的能力.
5. 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没有 叶绿体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 有机物 生活,营养方式为 异养 ;细菌能把 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 无机物 .
6.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 分裂 进行生殖的,分裂完的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7.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方式: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 芽孢 ,是细菌的休眠体,具 有 细 胞壁含水量 少 等特点,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能力.
8.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①食品制作:利用 醋酸菌 可以制醋;利用 乳酸菌 制作酸奶和泡菜;利用 棒状杆菌 可以生产味精;
②生产转基因药物: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 胰岛素 ;
③处理污水: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净化污水;
④生产沼气:甲烷菌 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产沼气;⑤与人共生。
2)有害:①使食物腐败变质;②引起传染性疾病。
三、真 菌
1.真菌的分类:1) 单细胞真菌: 酵母菌 ;2) 多 细胞真菌: 青霉、曲霉、蘑菇、木耳
2.真菌的结构:
酵母菌加胞结构模式图 青霉的结构围 蘑菇结构示意图
1)酵母菌: 椭圆 形的 单 细胞真菌,细胞中有2 细胞核 , 还有1 细胞壁 、4 细胞膜 、3 细胞质 ,细胞质 中有线粒体、5 液泡 等。。
2)青霉:青霉的菌体是由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构成的。气生菌丝上有成串的孢子。
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①在营养基质表面向 空中生长的,叫2 气生菌丝 ;②深入到营养基质内部的,叫3 营养菌丝 ,吸收营养基质中的有机物,在青霉 气生菌丝 的顶端,生有青绿 色的1 孢子 呈 扫帚 状排列。
蘑菇:蘑菇的菌体也是由 菌丝 构成的,地下部分是纤细的3 菌丝 ,能够吸收外界的 水 和 有机物。
地上 部分叫 子实体 , 由 2 菌柄 和伞状的1 菌盖 组成.菌盖背面生有生殖细胞 孢子。
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也都有成形的 细胞核 ,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 真核 生物.
3.真菌的营养方式:与细菌一样,真菌细胞内也没有 叶绿体,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 异养 4.真菌的生殖:
1)酵母菌的生殖:环境适宜时,可进行 出芽生殖.
2)多细胞真菌的生殖:多细胞霉菌和大型真菌都依靠 孢子 进行生殖,
5.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寄生的种类引起人或动植物 患病 :如使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使植物患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等;
2)有些真菌可以食用(香菇等)或用来制作食品:如制作面包、馒头、酿酒要用到 酵母菌 ;制酱要用到 霉菌
酵母菌
有氧时: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利于生长繁殖)
酵母菌
无氧时:有机物————→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利于发酵)
3)生产抗生素和发酵技术产品:有些 真菌 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 细菌 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4)扮演分解者,促 进 物质循环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将堆积如山.
四 、病毒
1.病毒的发现: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了“滤过性病毒”.
2.病毒的大小: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 纳米 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必须用 电子显微镜观察。
3.病毒的种类:病毒 独 立生活,必须 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病毒感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
为三种类型: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噬菌体
4.病毒的结构:结构简单,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构 成 ,无细胞结构。
5.病毒的繁殖:病毒寄生在 活细胞 内,依靠自己 遗传物质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 细胞内 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 病毒,这就是病毒的增殖。 (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组装→释放)
6.病毒的生活:病毒离开活细胞,以 病毒颗粒 的形式存在,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又会重新开始。 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①医生利用噬菌体治疗 细菌 引起的感染;
②科研人员将一些动物病毒制成病毒杀虫剂防治 有害生物
③在基因工程中,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达到 转基因 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④利用经过人工处理的 减毒 的或 灭活的病毒可生产疫苗,预防相应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2)有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
小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较浅
真菌
大
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较深,呈红、褐、绿、黑、黄等
真菌
颜色
形态
细胞结构
结构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橘子上的青霉
青绿色
长有孢子的菌丝呈扫帚状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多细胞→菌丝→菌体
异养
孢子生殖
面包上的曲霉
褐色(或黄、绿、红、黑等
长有孢子的菌丝呈放射状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多细胞→菌丝→菌体
异养
孢子生殖
酵母菌
无色
椭圆形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单细胞
异养
孢子生殖、出芽生殖
第四章生物分类的方法 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植物分类的依据: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 形态结构 ,在被子植物中, 花 、果实和种子 往 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动物分类的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 形态结构 ,往往还要比较它们的 生理功能 以及 生殖方式 等 .
3.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要根据它们的 特征来进行,
三、从种到界
1.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界、门、纲、目、科、属、种。
2.分类单位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种类越 多 其中生物彼此之间的共同特征越 少 亲缘关系越 远
分类单位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种类越 少 其中生物彼此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亲缘关系越 近
3.“ 种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 种 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 多
4.双名法: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于1768年正式提出了科学的生物命名法— 双名法 .按照双名法,一个物 种的学名由 属名 和 种加词组成,在种加词后面还常附有命名者的姓名等信息(也可省略).
5.生物分类的意义: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 亲缘 关系,更好地 研究、保护和利用生物。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图文并茂)(人教版2024新教材),共2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 讲义,共1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 讲义,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物课中的常见化学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