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地区第五节 极地地区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地区第五节 极地地区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极地地区,75°的高温,打破纪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读“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1-4小题。
1.北极地区是指( )
A.北冰洋所在的地区B.北极点附近的地区C.66.5°N以北的地区D.66.5°S以北的地区
2.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
A.黄河站B.长城站C.昆仑站D.中山站
3.目前,图中甲岛上冰层面积逐渐缩小,可能是因为( )
A.全球气候变暖B.甲岛风速增大C.甲岛陆地增厚D.甲岛气候干燥
4.上图中的虚线表示的是( )
A.北回归线B.赤道C.北极圈D.南极圈
南极洲地理环境独特,是开展科学实验的理想地区。目前我国已在南极地区设立了5座科学考察站,图示意南极洲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科考队员在南极洲最常见的景观是( )
A.沙漠B.冰雪C.草原D.沼泽
6.南极洲自然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铁矿资源B.煤炭资源C.淡水资源D.石油资源
7.我国科考站中全年均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B.中山站C.泰山站D.昆仑站
2021年2月9日,南极西摩岛测得20.75°的高温,打破纪录。同期,南极多处出现粉色“西瓜雪”。“西瓜雪”是一种淡水的单细胞绿藻,在低温下保持“冬眠”状态,一旦环境温度合适,它就会开始疯狂生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西摩岛打破高温记录时,是南半球的(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9.关于南极地区“西瓜雪”现象,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预示南极地区气候改善B.南极地区污水排放超标导致
C.可以开发南极“西瓜雪”旅游项目D.指示全球变暖加强,南极冰盖融化加速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于11月22日到达中途补给点毛里求斯路易港,预计2022年4月返回国内。读“雪龙号科考航线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本次前往南极过程中,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什么大洋( )
A.太平洋、北冰洋B.大西洋、印度洋C.太平洋、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
11.雪龙号出发当天,上海( )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
12.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 )
A.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
B.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安全性高,便于通行
C.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方便观测极光
D.南极地区处于冬季,冰层厚,有利于冰层取样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2014年1月3日,”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是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除了对主体进行内部装修,队员们还完成了雪下配套系统的安装。这也是中国科考队员首次在南极雪下组装建筑和安装发电系统、新能源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融雪系统及远程无人值守供电系统等。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泰山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附近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B.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区
C.泰山站比昆仑站更靠近南极点D.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14.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则直接选择建在了雪下,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防御大量野生动物侵袭
B.保证站区设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C.有效的解决南极建筑被风雪掩埋的难题
D.利用雪下恒温特点,减少南极极昼、极夜温差变化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影响。
15.法国新闻广播电台2018年6月13日报道称,根据84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的、于6月13日发表在《自然》期刊的一份研究,5年以来,南极洲冰川融化的速度几乎是过去的三倍,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大幅加快会可能导致( )
①全球海岸线缩短②全球淡水资源减少③极地气候巨变,严重威胁企鹅繁殖④居住在低洼沿海地区的数亿人面临生存危险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解答题
16.读材料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7月15日,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进行北极海冰变化、海洋生物等考察和研究。
材料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示意图
(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相比,年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
(2)去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____季。
(3)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中,位置最南的是____。
(4)大洲A是____,大洋B是____。
(5)在南极地区建科考站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②烈风③沙尘暴④暴雨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6)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域冰层减少,严重影响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哪些事情缓解这种情况?____(言之有理即可)。
1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10月15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基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与10月20日出发的“雪龙号”相互配合,形成双船作业模式,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双龙”白夜行冰区航行4900海里,创造了破冰历史性一刻,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雪龙2号”凭借强大的破冰能力首航南极,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取得新的突破,极大提高了极地科学考察效率,开启中国极地科考新格局。
材料二:“南极地区示意图”
(1)请分别说出我国纬度最高和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南极科考站。
(2)请说出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3)请说出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4)我国南极考察队在下列哪一时间区南极考察最合适( )
A.春节前后B.五一前后C.暑假前后D.国庆前后
(5)在科学考察时,队员们不会遇到的危险是( )
A.暴风雪在冰原上咆哮,使人晕眩迷离
B.凛冽的寒风,随时将队员吹走。
C.纵横交错的冰隙,随时有可能将队员吞没。
D.在漆黑的夜晚有可能受到白熊的攻击。
(6)有人提议大力开发南极地区的旅游资源,请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春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同步课堂(中图版)期末综合复习与测试(B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四章 地域发展差异第一节 国家和地区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国家和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节 聚落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聚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