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性学习,材料题,阅读理解与欣赏,填空题,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C.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二、综合性学习
    班内决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其中的两个环节。
    4.[认识诚信]请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名称,并简单概述。
    5.[评说诚信]据报载:一名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三、材料题
    名著导读,完成小题。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胡愈之
    6.材料中的“他”是____________,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____________》,曾易名为《____________》。
    7.这本书为全世界解答了“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现代技术,他们_________”的疑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材料一
    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收藏与展示文物,而且还积极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博物馆用一次次创意给大众带来了惊喜。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掀起了“博物馆里过节”的新风尚;博物馆还进军“综艺界”,如《国家宝藏》等节目,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历史文化之门。
    材料二
    科技赋能增加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亲密接触”也有了更多花样。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智能体感互动、3D模型等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成了大部分博物馆的标配。通过在三维空间中立体成像,观众可以“穿越”回古代,感受古人生活,了解古代文化,此类的沉浸感带给参观者很多乐趣。
    材料三
    疫情之后,社交媒体、直播十分活跃,博物馆从线下走到线上,以前沿技术结合当下热点,主动寻求与人们的互动交流。“云展览”“云游博物馆”成为常态,“云游敦煌”等线上产品通过数字技术走入千家万户。公众不管身处何方,只要动动指尖,就可以游览博物馆,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8.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归纳探究中心主旨并得出你的探究结论。
    9.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结合材料内容,仿照此句式,再创造一个主题。
    博物馆的现在:______________
    10.某博物馆将举办齐白石作品展。就如何与公众之间建立连接的问题,请你依据材料,给该博物馆提出两条建议。
    11.
    2022年除夕夜,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虎年春晚,引发了人们对神秘古蜀文明的探寻。假如你现在就是“云端导游”,请你仔细观察这尊青铜“目纵”(眼球极度夸张且明显突出眼眶)(如下图),并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向游客介绍它。
    四、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地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③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④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
    ⑤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⑥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⑦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⑧还有,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那天尿急,又不愿从树上下来,就地解决,恰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大喊着“流氓”报告了老师。这件丑事让我好长一段日子在班上抬不起头来。
    ⑨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丫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
    ⑩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12.文章前七段围绕“童年”写了哪两件让“我”得意的事?
    13.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按括号内的要求答题。
    (1)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结合语境,品味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内涵。)
    (2)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鸟鸣啾啾”和“绿莹莹”分别有何表达效果?)
    14.文章第⑧段为什么要写“在树上吃的苦头”?
    15.文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①、环而卫者。嘉木奇卉被之,葱茜浓郁。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②。洑③出石罅④,激而为迅流者焉。阴木荫其颠⑤,幽草缭其趾⑥。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
    【注释】①提:同“揖”,拱手行礼。②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发现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为池塘,缓缓流动。③洑(fú):同“伏”,水伏流地下。④罅(xià):缝隙。⑤颠:上方。⑥趾:岸边。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 襄:___________
    (3)心始异之 异:___________
    (4)环而卫者 环:___________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18.甲文描写三峡秋季景色却不见“秋”字,作者是如何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
    19.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的形态有哪些共同特征?请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完成小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宋代〕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潜心编撰《资治通鉴》,这首诗即作于此时。
    20.下面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诗人抓住初夏特有的天气特征和景物,远景近景相结合,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快的夏日图景。
    B.首句,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的天气,恰又是雨过天晴的时候。通过描述浅白的语言,在春尽夏初之际,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丽画面跃入读者的视野。
    C.第二句,紧承“雨乍晴”,写南山近景。诗人住宅正对门的南山,烟雨迷蒙中望之,唯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如今雨过天晴,再望之,才觉清晰明朗。
    D.后两句,是有寄托的,诗人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独钟给了葵花,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21.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任选一种简要赏析。
    五、填空题
    22.请你根据语段中的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学习的热潮。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玩“飞花令”也成为一种潮流。天长小学的校长借此①契(A.qiè;B.qì)_________机,分别以“天”“长”“小”“学”四字,抛出一道“飞花令”。
    “以天为关键词,请小朋友们来接诗句,你们敢接招吗?”齐聚在天长小学操场的孩子们耳边响起了校长②hóngliàng_________的“挑战宣言”。此次开学典礼的名字就是“③沐(A.mù;B.mú)_________浴中国文化、行走西湖山水”。不出所料,“飞花令”成为现场最精彩的环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天若有情天亦老”“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显然,这个问题难不倒孩子们,回答一个接一个。孩子们的表现令校长和老师们④guāmùxiāngkàn_________。
    六、默写题
    2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庭院月下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朱元思书》中,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崔颢在《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用早莺、新燕描绘西湖早春美景,给人带来生机勃勃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9)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刘祯的《赠从弟(其二)》中与陈毅诗中“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题
    24.按要求完成作文。
    生活中有些人让我们难忘,让我们牵挂,让我们欣赏,让我们心存感激……
    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3)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深居简出:原指野兽藏在神秘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平日在家里,很少出门。用在此处不合语境,错误。
    B。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句子形容船工的动作,正确。
    C。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句中形容小侄子的样,正确。
    D。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合乎语境,正确。
    故选A。
    2.答案: C
    解析: A项,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现象”。
    B项,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
    D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仅”表递进关系,“而是”表转折关系,应把“而是”改为“还是”。
    3.答案: B
    解析: 通读语段,本语段主要陈述读名著的重要性以及读名著的方法:根据一般的逻辑顺序,应先陈述读名著的重要性,然后陈述读名著的方法,所以①为首句,排除C、D;介绍阅读方法时,③先总说,②⑤④为分说,三句中有提示性词语“先读”“还要”“最后”,所以句子的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故选:B。
    4.答案: 示例:①立木为信。商鞅变法时,为了树立威信,下令在城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重赏。后来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重赏了他。
    ②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逗妃子褒姒一笑,点烽火戏弄诸侯,结果当敌人来犯时,再点燃烽火,其他诸侯不来救援,最终丧命亡国。
    解析:
    5.答案: 示例: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或: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存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以救人为先,急人之所急。)
    解析:
    6.答案: 斯诺(或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解析:
    7.答案: 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
    解析:
    8.答案: 博物馆的发展,要与时俱进。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材料一“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收藏与展示文物,而且还积极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材料二“科技赋能增加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亲密接触’也有了更多花样”;材料三“疫情之后,社交媒体、直播十分活跃,博物馆从线下走到线上,以前沿技术结合当下热点,主动寻求与人们的互动交流”可知,材料主要讲述了博物馆在与产业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借助科技增加互动、通过线上方式寻求与公众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与创新。据此可得出结论:博物馆的发展,不断创新形式,与时俱进,通过多种方式与公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9.答案: 示例:博物馆的现在:传统与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材料一“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收藏与展示文物,而且还积极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材料二“科技赋能增加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亲密接触’也有了更多花样”;材料三“疫情之后,社交媒体、直播十分活跃,博物馆从线下走到线上,以前沿技术结合当下热点,主动寻求与人们的互动交流”可知,博物馆现在不断创新发展,通过与多产业结合、科技赋能以及线上活跃等方式,以多种形式与公众建立连接让公众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故博物馆的现在:传统与创新。
    10.答案: 示例:①线上,开展齐白石作品“云展出”。
    ②线下,与各大学校联系,组织师生参观。(结合自身其他生活经验来进行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材料一“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收藏与展示文物,而且还积极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掀起了‘博物馆里过节’的新风尚”可知,可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如借鉴故宫博物院“紫禁城里过大年”等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齐白石作品特点,举办如“齐白石作品中的生活美学”等主题活动,让观众在特定氛围中感受齐白石作品的魅力掀起“博物馆里赏白石”的新风尚。
    结合材料二“科技赋能增加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亲密接触’也有了更多花样”可知,增加科技赋能,利用AI、AR、VR等新技术。如通过VR技术让观众“走进”齐白石的绘画世界,近距离欣赏作品细节,还可设置智能体感互动,让观众模仿齐白石作画动作,体验创作过程,增加参观乐趣。
    结合材料三“疫情之后,社交媒体、直播十分活跃博物馆从线下走到线上,以前沿技术结合当下热点,主动寻求与人们的互动交流”可知,可从线下走向线上,与前沿技术结合。如开展线上直播讲解,在社交媒体平台直播齐白石作品展,安排专业讲解员在线解读作品,与观众实时互动,解答疑问。制作“云游齐白石作品展”,利用3D模型等数字技术全方A馆官的现在观众随时随地线上游览等。
    11.答案: 示例一:面具整体呈方形,额部正中有一方孔;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突出眼眶,呈柱状外凸;两耳为倒八字形,耳尖部为桃尖状;鹰钩鼻;口角深长上扬,作微笑状;下颌前伸。
    示例二:该面具呈方形,倒八字形刀眉,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且明显突出眼眶,呈柱状外凸;耳尖部呈桃尖状;鹰钩鼻,口角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下颌前伸;额部正中有一方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能力。
    首先按照构图要素,——写出来,遵循一定的顺序,如时间先后、发展阶段的时间循序;自上而下,由高到低,从左至右,由中间向四周的空间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主到次(介绍事理)的逻辑顺序等,力求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比如:先看面具的整体轮廓,它呈长方形,面部较为平整。面具的额头宽阔,眉毛粗且上扬。眼睛部分是其最独特之处,眼球极度夸张地突出眼眶,给人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感觉。再看它的鼻子,鼻梁挺直。嘴巴宽大,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整个面具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展现了古蜀文明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12.答案: “我”攀上椿树用竹棍打香椿头;“我”为了得到铁蛋的糕片,攀上大三角枫树梢上取下鸟窝。
    解析:
    13.答案: (1)“芬芳的四月”指散发着纯净香气的槐花,表达了“我”对槐花的喜爱以及“我”攀上树梢的愉悦之情。
    (2)“鸟鸣啾啾”拟小鸟的叫声,形象且增加了音韵美,让人身临其境,表达了作者“躺椅”树上的惬意之情;“绿莹莹”侧面写出了树叶的茂盛,运用叠词,增加了音韵美。
    解析:
    14.答案: 丰富文章内容;从侧面衬托了“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或“在对比的事件中突出我攀树的乐趣”);引出下文在树上小便的丑事。
    解析:
    15.答案: 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攀树的得意之情;对树上快乐时光的怀念;对童年走远的淡淡忧伤;对家乡的怀念。
    解析:
    16.答案: (1)阙:通“缺”,缺口,空隙。
    (2)襄:漫上。
    (3)异:意动用法,感到惊异。
    (4)环:环绕。
    解析:
    17.答案: (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宾客们想休息一下,大家都说:“没有比这里更适宜的地方了。”
    解析:
    18.答案: 写秋天,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写秋季的景色,随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解析:
    19.答案: 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都具有连绵不断、险峻高耸、奇特的特点。这些共同特征不仅描绘了山的自然形态,也赋予了山以生命和情感,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起一幅生动的画卷。
    解析:
    20.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有误,“南山当户转分明”意思是: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诗人的住宅正对着南山,烟雨迷蒙中望之,唯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如今雨过天晴再望之,才觉清晰明朗。写的是南山远景,而非近景。
    故选C。
    21.答案: 示例: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雨后初晴,天清气和,正对着门的南山更加明净,抒发宁静恬淡的坦然心情。
    ②象征(托物言志,状物抒怀),以“柳絮”象征轻浮之人,以“葵花”象征忠诚正直有节操之人。
    ③反衬(对比),以“柳絮”反衬“葵花”的忠贞不贰。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选择诗句,从表现手法角度进行赏析即可。“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意思是: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诗人有意选择“柳絮”“葵花”作比,言此意彼,恰恰要表明内心的情志:风雨之中我不会像称为“水性杨花”的败絮,我要做“永远向日”的葵花!可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君王、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22.答案: ①B
    ②洪亮
    ③A
    ④刮目相看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契,读音是qì,指刻画用的刀具。古人刻木为记,故引申为契约义。故选B。
    洪亮,拼音为hóngliàng,(声音)宏大;响亮。强烈的亮光。
    沐,读音是mù,本义为洗头,后由本义引申为洗涤、润泽之义。故选A。
    刮目相看,拼音为guāmùxiāngkàn,指改变旧的印象,用新眼光看人。
    23.答案: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元
    (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1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藻”“荇”“唯”“暮”“啄”“骥”“枥”“萧”“翔”等字词容易写错。
    24.答案: 例文: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记得那年夏日,我还能被您放进自行车兜里时,您在夏日的傍晚带着我出去吹风,您费力的蹬着车子,晚风拂过您两鬓的白发,掠过您额头上的汗滴,而我在车兜里迎着软软的晚风熟睡了。
    那年我还是一个头上长不齐毛的孩子,两眼望着您,您便会向我微笑。在两只大手里摊出几颗糖果,我伸出手去捏起你那双被风雨淋过的手里的糖。剥开糖纸,举到你嘴边,让你先舔一口,你总会用那“比较”光滑的手背蹭蹭我的脸蛋,说:外公不吃,蛮儿吃,蛮儿嘴甜了,外公心里就甜了!
    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您老去的过程,似乎只有您陪我溺爱我的身影。您从来在我童年时扮演着“慈母”一样的角色,记得贪玩的我一人独自在家时就会把床下的煤圆,铗子,板凳……我总是调皮完了就跑,等你回来时总会笑着向我叹一口气“呀!蛮儿又不听话了啊!”我在一旁呵呵的看着您笑,你用慈祥的眼光看了我一眼,摸了摸我扎着两条辫子的头,再慢慢地蹲下去收拾我搞成的“残局”看着您的背影就好像是把我的快乐一点一点的装在心里。
    我从小由您带大,记得我被父母接走的那天,您给我准备了很多的糖果,外婆看见了指责您:“买那么多糖干啥。”您却不屑的往包里塞糖:“娃娃喜欢吃!”外婆只好摇摇头叹气着说“唉!孩子吃那么多糖不好,真是不会带孩子啊!”离开时我隔着厚厚的玻璃用懵懂的眼神看着您,看到您眼角晶莹的泪珠,却没有流下来,你在车窗外挥着手微笑的目送我离开。
    离开您时我才3岁,再见您时都已经6年之久,看到您时便不敢像小时候那样调皮了。那时,我和您分别在两个城市,再见您时您实在是苍老了很多,毕竟您可已年过花甲。只是每次见您,您除了关心我,我却没有问过你的情况。在您走之前每个清晨您都会有哀苦的声音呻吟着“哎哟”
    在我上课时,老师跟我说您已经走了,回到家,外婆说您走之前一直张着嘴巴,模糊的念叨着我的名字。
    外公,皱纹早已如蛛网般吞没了您。
    外公,牙床何时松动以至于嚼不动您爱吃的糖果。
    外公,肺疼得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时,想到过叫醒我来陪陪您打发疼痛吗?
    可是爱一直是单向流淌啊,我究竟关心过您多少呢?在您的记忆里,是否永远停留的是我调皮的身影呢。
    解析:

    资料卡
    说明的顺序
    〇时间顺序:时间先后、发展阶段(介绍事物变化过程、制作工序)
    〇空间顺序: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从中间到两边(介绍建筑物或物品)
    〇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主到次(介绍事理)

    相关试卷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性学习,材料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性学习,材料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