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备课(统编版 必修下册)
高中人教统编版《红楼梦》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红楼梦》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角导入,慧眼识朱门,梳理文本,知贾府概貌,比较异同,现“贾”府豪奢,探究意图,大咖来助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透过冷子兴、林黛玉、刘姥姥三人视角了解贾府。
2.欣赏小说多角度、全方位、有层次写场景、写人物的艺术手法,并体会其妙处。
3.通过梳理、讨论、探究等阅读形式,尝试建构“从微观角度研读大部头名著”的阅读经验。
学习重难点
1.透过冷子兴、林黛玉、刘姥姥三人视角了解贾府。
2.欣赏小说多角度、全方位、有层次写场景、写人物的艺术手法,并体会其妙处。
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任务
1.任务一:精读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等章回,梳理文本,概括冷子兴、林黛玉、刘姥姥三人演说或看到什么样的贾府? 并用表格的形式分享你的阅读成果。
2.任务二:从第二回、第三回、第六回中,任选某一人、事、物,结合文本研读探讨,三个视角对贾府同一人、事、物的呈现有何异同?
提示角度:
1.贾府的“硬件”如建筑。豪华的外在,宏伟的大门、华丽的陈设……
2.贾府的“软件”如姓名、服饰饮食、出场人物等。
一、视角导入,慧眼识朱门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看似一样的故事,同一事件,叙述角度不同,所取得的艺术效果,所表达的内容含义,可能差别很大。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以规模宏大、情节复杂、人物鲜活立体等著称,聚焦前六回,作者借助冷子兴、林黛玉、刘姥姥这三个人物视角引导读者了解贾府。
二、梳理文本,知贾府概貌
1.“课前学习任务1”成果交流分享。学生交流分享。
2.分享示例。
(1)冷子兴演说的贾府。首先冷子兴说了贾府比不上以前以及原因,“安享尊容者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其次,他又说了很多人,有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的人,说的最多的是贾家的人,男女老少、姓名配偶都有,从第一代说到第五代。冷子兴重点介绍了贾宝玉出生、抓周等事情,认为宝玉将来是色鬼无疑,难当大任。现在的贾府在冷子兴眼中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2)林黛玉在贾府的所见所闻。按照黛玉进贾府的行踪,她看到的是贾府与别家不同的繁华,正如她母亲说的,外祖母家与别家大的不同:宁荣二府府邸宏伟的外观、室内各处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贾府众多人物:除了贾母、三春、王熙凤、宝玉等主子,还有众婆子、丫鬟、小厮、奶妈、教养嬷嬷等众多的奴仆,以及不凡的吃穿用度等。在黛玉的眼中,贾府是豪华、富贵、奢侈的。
(3)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贾府。刘姥姥看到了荣国府大门的石狮子,簇簇的轿马。要见在王熙凤的屋里,看见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刘姥姥看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王熙凤的穿着更富贵了,她吃剩的饭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刘姥姥还听到了自鸣钟的声音,不防倒唬的一展眼。自鸣钟在当时是非常稀有的东西。在刘姥姥的眼中贾府是富贵逼人的,贾府的人更是具有富贵之气,特别是王熙凤,是看不起刘姥姥的。
3.教师引导学生点评,相互补充,并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整理,预设如下:
4.我们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同样适用在这里。冷子兴、林黛玉、刘姥姥视角对贾府同一人、事、物的呈现有何异同?
请同学们根据任务与提示,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任务二,并组织好语言分享。
三、比较异同,现“贾”府豪奢
1.任选某一人、事、物,结合文本研读探讨,三个视角对贾府同一人、事、物的呈现有何异同? (可以分小组整理,然后交流分享)
提示角度:
贾府的“硬件”如府邸建筑、内部陈设……
贾府的“软件”如子孙后代、衣食住行……
示例:
(1)“贾府的硬件”。
在林黛玉和刘姥姥的眼中,贾府的外在是很豪华的,建筑面积大,占了大半条街;大门更气派,有大石狮子;府里面厅殿楼阁很多,还有穿堂、游廊,没有人带领的话,她们两人进贾府会迷路的。贾府里面的陈设,特别是“荣禧堂”,匾额的质地花纹、题字印玺,都能看出主人地位很高;还有,大紫檀雕螭案,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金蜼彝,玻璃盒,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这些物品,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但是一看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富豪能有的。但是,对冷子兴来说,他看到的是贾府虽然外在豪华,但内囊已空虚。
(2)“贾府的软件”之三春。
冷子兴说:“二小姐是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冷子兴介绍她们三人关注的是身份和姓名。
描写黛玉和三姐妹见面是:“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关注的是她们的外貌、气质。冷子兴和黛玉这两位观察者气质不同,对同样的三个人看法也不同。
(3)“贾府的软件”之礼仪规矩。
黛玉进贾府要走先见外祖母、接下来拜见大舅舅,最后拜见二舅舅,顺序不能变,因为要尊卑有序。还有吃饭的时候,饭菜丰盛,座次讲究,吃饭始,有人捧着食盒等候,静静吃完,屋里也没有声音。还有漱口和饭后饮茶,很讲究。同样的,刘姥姥在王熙凤住处见到的用餐程序有秩序,也很安静,吃剩的饭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黛玉化人刘姥姥眼中,贾府规矩礼仪多,等级森严。
(4)“贾府的软件”之王熙凤。
冷子兴说贾琏“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冷子兴的眼中,眼中的王熙凤胜过贾府的子孙,还胜过很多男性。林黛玉见到王熙凤的外貌、穿着、言行等不凡,看出她的地位特殊以及圆滑世故等;刘姥姥看到了王熙凤傲慢、大方,以及生活的骄奢。
(5)“贾府的软件”之贾宝玉。
冷子兴说,宝玉抓周“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七八岁时,淘气异常,聪明乖觉,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冷子兴据此认为宝玉“将来是色鬼无疑了”。
林黛玉初见宝玉,“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宝玉换了衣服后,“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蚤,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总之,黛玉的眼中,宝玉是一位外貌、穿着等不凡的贵族公子,最主要的是他的“多情”。
2.为什么同一人、事、物在不同人眼中有差异甚至完全不同?
预设:冷子兴、林黛玉、刘姥姥,三个视角的身份、地位、学识等不同,关注点不同,目的不同,见到的同一人、事、物就有差距。
四、探究意图,大咖来助力
经过冷子兴的演说,林黛玉的慧眼观察,贾府已经很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作者为什么还安排刘姥姥进荣国府,从三个视角来叙述贾府呢?
学生结合自己查找、梳理的《红楼梦》前六回的作用、作者创作技巧等资料,讨论交流,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指导,助力解决疑难。
提示:结合三人身份、作者目的等谈。
补充:
(1)此回亦非正文本旨,只在冷子兴一人,即俗谓“冷中出热,无中生有”也。其演说荣府一篇者,盖因族大人多,若从作者笔下一-叙出,尽一二回不能得明,则成何文字?故借用冷子一人,略出其文,使阅者心中,已有一荣府隐隐在心,然后用黛玉、宝钗等两三次皴染,则耀然于心中眼中矣。此即画家三染法也。(《脂砚斋评石头记》)
(2)刘姥姥在《红楼梦》里地位的重要,是由于借助她的眼睛,“点出贫富贵贱的悬殊,艺术地揭露了封建贵族生活的奢侈、淫逸、罪恶和腐朽,并写出了贾府从极盛至衰败的全过程”,使“她成了荣宁贵族兴衰史的见证人”(詹丹《重读》)
五、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作者借助冷子兴这个局外人从远处介绍贾府的大致情况,再借助林黛玉与刘姥姥近距离观察贾府。其中,林黛玉又代表上层阶级审视贾府,刘姥姥又代表下层阶级仰视贾府,这三个视角相互补充、相互观照,如同一双慧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的贾府。除此之外,刘姥姥还是情节的纲领,通过二进、三进,见证了整个贾府的兴衰。
六、布置作业
课下利用本节课所学方法,精读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探究宝玉挨打的深层原因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或赏析众人在同一场景下表现出的不同性格特征。
板书设计:
附1:“作业”示例
1.如我们可以从“哭”与“笑”这两个细节描写入手,体会众人物同一场景下的不同表现,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复杂性。
“宝玉挨打”群哭图
附2:《红楼梦》人物作用分析
小人物中的“大 ”人物
——浅论《红楼梦》中刘姥姥形象
刘洁
《红楼梦》众多“小”人物中,有一个人身份十分特殊,照作者的话说, 是“千里之远,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这个人就是刘姥姥。 尽管身份地位如此卑微,但她在作者的整部小说构思中却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这一点上她又可以说是小人物中的“大”人物。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活动主要表现为三进荣国府,她的三进荣国府,见证着封建贵族由末世繁华走向彻底衰败的过程,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小说总体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姥姥本是一个村野老妪,是个“积年的老寡妇,依傍女儿家生活,因生计问题不得不到贾府求助。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主要是通过刘姥姥在贾府的活动初步展示了贾府的富贵豪奢日用排场,为深入描写贾府的日常生活作铺垫。刘姥姥初进贾府,便被贾府威严奢华的气派所震慑:只荣国府和宁国府便占了大半个街,来到荣国府的大门前,只见轿马簇簇,门禁森严,“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看门仆人守在门口,唬得刘姥姥不敢过去,只得“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一个“掸”字和一个“蹭”字活化出刘姥姥这个村妇初次来到贾府这个豪门深宅忐忑不安的心情。刘姥姥上前询问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众仆人见她乡下人的寒酸打扮都不太理睬,最后还是一个年老的仆人不忍欺骗她,为她指了明路,刘姥姥才得以见到周瑞家的。周瑞家的不敢直接找荣国府现在的真正管家奶奶凤姐,而是先找到了凤姐的心腹丫头平儿。
看着平儿穿金戴银,衣着尊贵的,便以为是凤姐了。面对刘姥姥的忍耻求帮,风姐仍然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假装抱怨着“大有大的难处”,让刘姥姥一颗悬着的心“突突的”,只当是没有,后来又终于拔了根汗毛,给了刘姥姥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喜得刘姥姥“又浑身发痒起来”,说话也变得粗鄙起来。一句“喜得又浑身发痒起来”,活化出刘姥姥喜出望外的神态和心情,接下来她说的话虽然粗鄙,却比喻得十分贴切。从她和周瑞家的交际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庄户人的精明世故和圆滑;而从她与凤姐的交谈中,我们又可以看出她天性中质朴的一面。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府正处于它的鼎盛时期。刘姥姥这次进贾府,便走进了荣国府的核心——大观园。这次与“一进荣国府”只见到凤姐大大不同,她不仅见到了贾家的老祖宗贾母和少爷小姐们,还有幸成为贾府外游览大观园的第一人,在贾母的带领下畅游了一番大观园。
小说围绕着刘姥姥,通过她的所见所闻所感,观照着荣国府这个贵族之家养尊处优,奢侈靡费的生活景象。当刘姥姥听说贾府一顿螃蟹宴就要花去二十多两银子时(而据她的生活经验,这些银子够他们庄稼人过一年的),惊叹得只念“阿弥陀佛”;当贾母询问刘姥姥对大观园的印象时,她先念了声佛,说这大观园比那画儿还强十倍;在潇湘馆里,刘姥姥看到贾府竟然拿自己做衣裳也不能的纱料来糊窗户,更是不住地念佛;贾府的一个鸽子蛋就值一两,一个茄子做的菜竟要十来只鸡来配……总之,在贾府刘姥姥见到了她从未见过的奢华景象,吃到平时老百姓根本吃不到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些每每都让她兴起念佛的感慨。作者正是通过这位乡野村妇的感慨和体验, 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公平现实,批判了封建贵族不劳而获,挥金如土的罪恶。
刘姥姥第三次来到荣国府时,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这时的贾府已经一败涂地。面临着土崩瓦解,昔日的繁华似锦已经一去不复返,到处是一片萧索凄凉的景象……在这里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贾府的衰败,而通过刘姥姥眼中的对比,写出荣国府的巨大变化,使她目睹了荣国府 的彻底衰败。“好一似飞鸟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从而使她成为贯穿全文的历史见证人。而偌大的贾府收场人物却是一个身份卑微,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不禁让人感觉更加凄惨哀伤。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被曹雪芹塑造的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感受,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在塑造刘姥姥这个艺术形象的同时,又成功地借助她刻画了其他主要人物的一些性格特征,突出了他们性格中的侧面,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我们先来看贾母。刘姥姥在二进荣国府时,因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年事已高,生活无聊,想找个积古老人说话,被凤姐儿留下来住了几天,并且有幸游历了大观园。而贾母这个人物形象也因刘姥姥的陪衬显得更加突出。贾母和刘姥姥年龄相当(刘姥姥还大上几岁),但贫富悬殊,地位迥异:一个是大贵族的老祖宗,生活奢华,养尊处优,一个是乡村老妪,身份卑微,整日劳作,苦不堪言,因而两人的性格、处事也形成了羡慕的对比。我们先来看下刘姥姥初见贾母的情景:
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榻上歪着一个老婆婆,身后站着一个沙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丫环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前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在这段描写中,作者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写出了贾母在荣国府的地位和奢华的生活。脂批中对此情节这样评价:“在刘姥姥眼中以为阿凤至尊至贵,普天下人独该站着说,阿凤独坐才是。如何今见阿凤站哉?”可以说写出了刘姥姥的心声,而与凤姐的对比更显示出贾母地位的尊贵和至高无上。在她与刘姥姥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又看到她惜贫怜老的一面:在潇湘馆里,刘姥姥说纱料糊窗户用可惜了,自己连拿它做衣服也不能,贾母就送给她两匹纱料拿回去用;在秋爽斋吃饭时,风姐儿和鸳鸯为了拿刘姥姥取乐,故意给她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让她出洋相,最后让贾母制止了,给她换了一双普通的筷子;当刘姥姥称赞贾府的小面果子做得巧,自己爱吃又不舍得吃时,贾母又慷慨地送给她一坛子;临走时,贾母又送给她很多东西……而贾母的这些性格侧面,没有刘姥姥的衬托我们很难看到。
在刘姥姥游览大观园时,曾经到过不少小姐少爷的住处,作者就借助刘姥姥眼中的不同景观,展现出这些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刘姥姥把黛玉的闺房当成了公子哥的上等书房,这突出了黛玉酷爱读书的特点。在一进馆时,刘姥姥眼中的潇湘馆是翠竹夹路,青苔布满。而竹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象征的是刚正不阿,有骨气,有气节,这满眼的翠竹掩映便正是象征着黛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同时这一点又与大观园中黛玉与众不同的诗人气质很好地融为一体。
刘姥姥眼中秋爽斋,透着一股开阔和大气。屋里摆的大案,斗大的花囊,大幅的山水画,大鼎,大盘,大佛手,则使整个房间弥漫着一种豁达和豪放,透露出探春巾帼不让须眉的丈夫之志。
围绕着刘姥姥在荣国府的活动,还有一些人物的性格也得到展现,比如妙玉,平儿,鸳鸯等等。有刘姥姥,我们看不到红楼群艳仅有的一次开怀大笑,没有她,我们也难以看到红楼男女性格的另一面。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生花妙笔,他仅仅通过刘姥姥这一个人物,就写出众多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艺术上收到了“一笔多能”的效果。这正如脂批中所说:“小说中一笔作两笔三笔者,一事启两事者有之,未有如此恒河沙数之笔也。”
综上所述,在《红楼梦》这部绝世奇书中。刘姥姥这个小人物尽管身份卑微,地位次要,但却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见证者。她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繁华落尽,也寄托着作者对于往昔“风月繁华之盛”的感伤,眷恋以及酸楚的种种心绪。她同时还是作品中的一个独特视角,指引我们观照着大观园中的男男女女,使我们对于《红楼梦》中的人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有删改)
人物视角
所言、所见、所闻
三人眼中的贾府
(用一句话或一个字、词概括)
冷子兴
林黛玉
刘姥姥
人物视角
所言、所见、所闻
三人眼中的贾府
(一句话或一个字、词概括)
冷子兴
演说贾府表面繁华、实则衰败的情况和原因;
概述宁荣二府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
介绍主角宝玉街玉而生和抓周趣闻。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林黛玉
看到贾府与别家不同的繁华:宏伟的外观、
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众多的奴仆、
不凡的吃穿用度等;
见到贾府众多人物:贾母、三春、王熙凤、宝玉等。
豪、贵、奢
刘姥姥
看到贾府门口及王熙凤住处的气派奢华及众多规矩;见到高人一等的王熙风。
贵、豪
人物
哭态
个性形象
原因
王夫人
抱住板子、抱住宝玉,放声大哭
既为人母又为人妻
的双重身份
爱子心切、摄于夫权、
苦苦相劝
贾母
不觉泪往下流,抱着哭个不了
疼惜宝玉,
赫赫威严
一家之尊、至高无上
薛宝钗
红脸、低头、泪、
弄衣带
软怯娇羞、
轻怜痛惜之情
既表现倾心钟情,又保持大家闺秀、严守礼仪的身份与风度
林黛玉
两眼肿得桃儿般,满面泪光,气噎喉堵的无声之泣
情深意挚
宝玉的灵魂知己
李纨
禁不住放声哭了
年轻寡妇
王夫人提起贾珠,
触动自己伤心事
袭人
满心委屈,含泪
忠心耿耿的
丫鬟
心疼,碍于身份
不好过分表露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哈姆莱特》剧情内容介绍与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过程,细读文章,查找材料,梳理故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课堂总结,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