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默读印发的材料《谜》,四人小组交交流,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明确一个道理:写作素材来源于平平淡淡的生活。
整理随笔、作文,发掘整理写作素材,列一份自己成长记录的清单。
教学重点:
结合自己的随笔和作文,发掘、整理写作素材。
教学难点:
写作文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文章例析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制作、多媒体展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听到有些同学们抱怨:“我的生活太枯燥、太平凡,没什么可写的。”
是的,我们的生活有时真的非常平淡,日子也似乎总是在周而复始,可有谁能整天都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呢?罗丹说得好: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我们就会深入地感悟生活,探索生活的意义,那么,我们在作文的时候,就不会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了。
因此,我想:我们最大的问题倒不是生活是否平淡,而是在平淡的生活中能否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美。
(板书课题)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写作素材的发掘和整理
那么,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美的、有价值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自己手中的材料。这三篇文章都是我们同龄人的习作,请同学们任选两篇,看看小作者在平淡的生活中究竟发现了哪些美的、有价值的东西?
二、学生默读印发的材料《谜》、《少年初识悔滋味》、《握手》。
谜
这几天,奶奶尽管白天跟原来没什么变化,可一吃完晚饭,就有些魂不守舍,转眼便不见了踪影,有时直到深夜十一二点钟才回来,而且满身是汗。爸爸、妈妈问她到哪儿去了,奶奶总是说去串门了。爸、妈见奶奶不肯说实话,也不便追问。但我爱“刨根见底”,想当一次“侦探”,揭开这个全家人都想知道的“谜”。
这天,奶奶跟往常一样,吃完晚饭,收拾好碗筷,把手、脸得干干净净后,便走进了她的房间。我蹑手蹑脚跟了上去,从门缝一瞧,只见奶奶把头发重新梳了一遍。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换了双网球鞋,就要出门,我赶忙走到沙发前坐下,随手拿了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不一会儿奶奶出来对妈妈说:“秋兰,我出去一下。”也不等妈妈答应就走了。我赶紧尾随上去。
朦胧月光,照着大地,闪烁的星星在美丽的夜空里眨着眼睛。奶奶在前面走,我在后面可吃了苦头,走快了容易被奶奶发现,走慢了怕跟不上奶奶。所以不一会儿,汗珠从我额上滚落下来。终于奶奶来到“老干部活动中心”,我迷惑不解,奶奶怎会到这儿来?只听里面传来一阵轻松愉快的迪斯科乐曲声,还有人影在闪动,他们在干什么?好奇心驱使我走到门前,不看不要紧,一看倒使我了吃一惊,原来他们在跳迪斯科,里面不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是年过花甲,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老爷爷。再仔细看,他们还跳得真带劲,他们扭着腰,转着身子……我看见了奶奶,她也跳得起劲,那爬满了皱纹的脸笑开了花,我暗暗笑起来:好个奶奶,学跳老年迪斯科还瞒着我们,看我怎么揭穿您的秘密。我飞快跑回家,把我所看到的一切都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都笑了,说我这个“侦探”还不错。
星期六晚上,我提议开一个周末晚会,马上得到全家人的赞同。我学着电视主持人的样子走到屋子中间:“本次晚会的第一个节目,由奶奶给大家跳段迪斯科。”我们都豉起掌,奶奶的脸一下红了,说:“我怎么会跳迪斯科。”“奶奶,您就别谦虚了,谁不知您是个跳舞迷。”“我不会,就是会也不跳。”奶奶板起脸一本正经地说。“妈,跳迪斯科有好处的,它有益于身心健康,是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好办法,你瞧电视上都提倡跳。”奶奶的脸没有先前绷得那样紧了。爸爸接着说:“秋兰说得对,妈您就放心地跳,我们不会阻拦您的。”我见奶奶绷着的脸完全展开了,就趁热打铁:“奶奶,现在您该明白了吧,您最近晚上总说出去串门……”我说到这里,故意停一停,向奶奶投去神秘的一笑,“其实您根本没去串门,而是到‘老干部活动中心’跳迪斯科去了。好,现在由我们的舞星上台表演。”几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奶奶也笑着站起来。我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磁带放进收音机里,按下键钮,奶奶跳了起来,随着动感的音乐声,我们一家人情不自禁都跟着跳了起来……
激越铿锵的迪斯科乐曲,热情畅快的欢歌笑话,伴着奶奶和我们度过一个难忘的周末之夜。
握手
当一个男生提出要和我握手时,我犹豫了。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所谓的纯真也只不过是掩饰内心复杂的一个幌子。
事情发生在周五的大课间。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男生们被憋得不知应该干什么。女生们则仨一群,俩一伙地聊那永远也聊不完的闲天儿。我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这时,同桌的他走过来问我:“下盘棋怎么样?”我爽快地答应了。
棋子在无声无息地走着,我们俩谁也不多说一句话。由于技高一筹,我最终赢了这盘棋。我虽不露声色,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也没有了再玩下去的兴致,事情到这也该结束了。
然而,他却摆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表现得很有男子汉的绅士风度,大度地笑着说:“还是你厉害,友谊第一,咱们握个手吧!”于是,便伸出了他那又粗又大的手。顿时,我被这意想不到的一幕惊呆了。也许对别人来说,“握手”只是小菜一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对腼腆内向的我来说,那简直不可思议。先前的爽快一下子荡然无存,我呆头木鸡,脑子里在飞速地旋转。一句“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突然在耳畔响起,我好像捞到了一根救命草。另外,他一股难以捉摸的笑容令我迟疑---不能分辨那是友善的笑还是诡秘的笑。我甚至不敢想象从我的手与他的手握紧的一刻起,别人会怎么看我们,那些“精明”的人会怎么样“小题大作”地宣扬与夸张这一简单的动作。
为了“声誉”和“形象”,我决定不握手:可我又担心这样也许会伤害彼此那纯真的感情和心灵。那一刻,我的脑子里一片混乱,心口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我竟然觉得那么漫长。直到他把擎着的手放下,我才如释重负地松弛了下来。我面带愧疚地向他笑了笑,笑得那么不自然。他依旧冲着我笑,然而那是一种什么笑,我不得而知。“握手”这样一个表示友好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怎么被我弄得如此复杂?是我防人之心太重,还是我受积习影响太深?我怎么能制造出那么多潜台词!
外面的雨还在下,我却渐渐清醒了:我是自私的,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伤害了另一个人。
君子坦荡荡,握握手又有何妨?
少年初识悔滋味
自从帮家以后,每天都乘车回于家和学校之间。那天,下着大雨。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门边靠窗的座位。放下沉甸甸的书包,大大舒了口气,看看车窗外的雨景,再瞧瞧车厢中人们一个个你挤我,我压你,心中居然还有些幸灾乐祸。
车门又开了,我注意到一个步履有些蹒跚的人,他既不驼背,也不拄拐杖,但一头很显眼的银发暗示着他的年岁,我暗自祈祷着,可最令我痛的事还是发生了。他挤进车厢内,就站在了我身旁。天啊!真麻烦!让座吧,我可是要乘到终点站的呀!那么挤的车厢,这么重的书包……,不让吧,心里总有个疙瘩。每当听别人说自己没让座给老人或亲眼看到车上有老人站在年轻人的座位旁,心里总会免不了骂他们自私,可如今……不管了,谁爱主谁就去让吧,我可不那么崇高。
我将脸不自觉地向窗外偏去,不敢正视老人。我的心缩在一个小小的低落,不敢出来,怕受良知的审判。似乎觉得有许许多多双眼睛带着嘲讽盯着我。我的脸火辣辣的,眼睛看着窗外,但心却受着谴责。
不知为什么,还是不自觉地看了他一眼,发现他的裤子上映有斑斑水渍。我心里明白,这样冷的天,湿裤子被风一吹,浑身会感到冰凉,于是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的自己裤子,依旧是干的,怎么会?他的伞就在我腿旁。我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他莞尔一笑,笑中带着慈祥的老人特有的和蔼。我明白,原来他把伞贴在自己身旁,生怕水渍溅在我身上。
一刹那间,似乎是良心发现,我倏地站起来,我知道用这种方法弥补心中的愧意很傻,但此时此刻却无法可想。他却还是笑,说下站他就到了,让我坐。还说一天学习下来一定很累吧,我只能默然点头,愧疚的泪珠在眼眶中打转。
不知他何时下的车,也不知自己是怎么回家的,只知道以后的车上我都寻觅着那个身影,虽然心中感到再也找不着了。也许做错事,老天都会给你一个小小的惩罚,我得到的,便是埋在心底永远也挥不掉的一份愧疚。
如果能够重来,我一定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三、分别请三位同学用最简捷的语言说说三篇文章所体现出的生活的价值和美。
(1)生1:《迷》这篇文章反应了在当今社会老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晚辈们应该关心和支持老年人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美”--在家庭中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师: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家里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
生:有。我奶奶也曾经每天早晨起来公园打木兰拳,我们全家都很支持奶奶,爸爸说:“只要奶奶高兴,我们全家人就都高兴!”
师:可见,多姿多彩的家庭生活(板书)是我们写作素材一个重要来源。这是《迷》给我们的启示。父母是我们避风的港湾,相信在家庭中曾经发生过并将继续发生各种各样蕴藏着真、善、美的感人故事!
生2:《握手》一文写了男女同学间本该纯洁无邪的感情却由于“我”的陋见,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伤害了另一个人。我为这个同学的行为和想法而感到羞耻。这篇文章反应了同学之间交往应该大方自然,不应该为自己纯洁的学生生活蒙上阴影。它倡导的是同学之间那种健康文明的正常交往。
师:我们的校园生活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
生:(情绪高涨,争相发言)
老师,我们班同学一看到男生与女生多说几话就开始议论,让人家非常难堪……
老师,我们班的同学总是拿***同学和***同学开玩笑,吓得他们都不敢说话了……
就是,同学之间就应该正常交往,不要总把人往坏处想嘛!……
师:那么,同学之间就没有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例子吗?
生:当然有了,上次上体育课,***同学晕倒,大家就非常着急,又是给她喝水,又是去找老师,还有的同学用自己的手机给她爸爸打电话呢?……
师:可见,我们的校园生活(板书)记录着我们成长的的点点滴滴,还真有许多可写之处呢!
(3)生3;《少年初识悔滋味》写了“我”在乘车时,虽然接受着良心的审判,但没有为一位老爷爷让座的事,而老爷爷反而担心雨水会浸到我身上,一直将雨伞紧紧地靠在自己的裤腿上,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自私。这篇文章通过对比手法,让我们一方看到老人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文中“我”小气自私和自我批、自我反省的精神。
师:在我们的生活的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生:有,太多了。我在一篇文章中读过一个故事:一个同学看路边有一个乞丐,她很同情这个乞丐,于是就打算给她一点零钱,但是,当她掏零钱的时候,却不小心将自己一周的20元饭钱从口袋中带了出来,她正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个乞丐捡起那20元钱还给了她,让她感觉到自己太渺小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个乞丐也是有尊严的。
(学生的讨论、发言没完没了……)
师:社会是个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其间,也表演于其间,只要我们同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一定能从社会生活(板书)中挖掘出许多有意义的、美的人和事。
4我们同学平时在自己的随笔和作文中也记下了许多关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有意义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将成为我们重要的写作素材。下面请同学们翻翻自己的随笔和作文(将同学们平时所写的随笔和作文发下去),整理整理思路,回忆回忆值得记录的人或事,简单的列一份自己成长过程的清单,即模仿我们历史课上所学过的历朝历代的大事记的形式,把那些在你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有教益的人或事罗列出来,并给他们归归类,每一个人或事只需用最简捷的语言即可。学生自列清单,10分钟时间能列多少列多少。
四、四人小组交交流。(教师巡回指导)(4分钟)
例文:成长大事记
我5岁时,把幼儿园的玩具悄悄拿回家,妈妈发现后教育我不能随便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二天,我将玩具送回幼儿园,老师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我。(家庭生活)
上小学三年级时,爸爸送给我的圆珠笔丢了,发现同桌正在用一支一模一样的笔,我告诉老师他偷了我的笔,老师批评了他,结果回家后发现我的笔在书桌上,我才知道我冤枉了好人,心里非常懊悔。(校园生活)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天平山春游,***同学在小店里买东西,结果老板在找钱时多找给她20元钱,有同学就说把这20元钱花掉,但那个同学却主动将钱还了回去,老师知道后,表扬了她,号召大家都向她学习,也批评了那些想要将钱花掉的同学。(社会生活)
14岁时,我过生日,亲戚朋友和同学们给我送生日礼物,我很开心。但是,晚上外婆却告诉我,我的生日,正是妈妈的受难日,因为生孩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我应该感谢妈妈把我带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于是,我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样礼物送给了妈妈,妈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家庭生活)
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名字是《做可爱的龙泉人》,大家都描写了许多龙泉人的优点;勤劳、认真、进取、创新,才有了今天龙泉这个繁华的城市。通过这次作文,我们认识我们的今天好好读书学习,继承龙泉人的优良品质才能为龙泉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前几天,教学单元测验,我有道题目不会做,同桌早己做好了,我想问问他怎么做,可他对我置之不理,结果,这道题目我被扣了10分,我再也不愿意跟他做好朋友了,但是,他却主动找我,告诉我这道题目的解法,并且说:在考场上我们要遵守考试纪律,不能作弊。我很惭愧,我下决心好好学习,凭自己的真本事考出好成绩。(校园生活)
……
五、总结:
从同学们刚才所列举的清单中,大家不难发现我们平淡的生活中还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人和事,那么,从今以后,我们还会认为自己没有写作素材吗?请同学们从自己所列出的清单中选择一件事或一个人写成一篇随笔。
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从大量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缺少新鲜的素材。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的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作为刚步入初三的学生,必须学会“找米下锅”,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那么,如何在目前的情况积累素材呢?主要方法有三条:
一,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二,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三、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上述讲到的在现代文阅读中需要大量的阅读,这可以一举两得,学生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感悟,探究,欣赏,讨论,练笔,教师寄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第三节 学会沟通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联想与想象教案及反思,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