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去、贼、恶、焉)和有关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重点讲授第1则、6则 。
2、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
【教学难点】
1、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同学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吧,几秒钟的时间一座城市化为废墟,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捐款,解囊相助,时刻关注着四川人民。那我想问一下,他们、你跟四川的同胞是亲戚吗?是朋友吗? 认识吗?——不认识,那你们为什么会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泪水呢?
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侧隐之心。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字音
孺( )子 怵惕( )( ) 羞恶( )之心
强( )恕而行 不如荑稗(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若火之始然。
4、翻译句子
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⑵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⑶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⑷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三、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请阅读文本思考何谓“四端说”(请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并解释)
四、教材探究
1、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2、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4、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5、简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处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五、升华主题,总结教学:
六、课外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兼爱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和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人和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解读第一则内容,解读第二,解读第四则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