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外东区攀枝花市实验学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外东区攀枝花市实验学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解析版)-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019年10月1日,有2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参加阅兵、群众游行等活动,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如图中哪个点能表示参加活动的人数?( )
A. d点B. b点C. c点D. a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9万人和25万人之间有6格,则每格代表1万人,据此分析每个选项的点,选出能表示20万人的即可。
【详解】A.d点在19万人和25万人之间第五格内,代表23万人和24万人之间,不符合题意;
B.b点在19万人和25万人之间第一格上,代表20万人,符合题意;
C.c点在19万人和25万人之间第二格内,代表20万人和21万人之间,不符合题意;
D.a点在19万人左边的位置,代表小于19万人,不符合题意。
b点能表示参加活动的人数。
故答案:B
2. 有288名教师积极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教育局将他们平均编为4个中队,每个中队再平均编为6个小队。则算式:288÷(6×4)表示( )。
A. 每个中队有多少人B. 每个小队有多少人
C. 一共分成了多少个小队D. 一共分成了多少个中队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个中队的小队个数乘中队个数等于总共分成的小队个数,教师人数除以总共的小队个数等于每个小队的教师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6×4等于总共分成的小队数,288÷(6×4)等于每个小队的教师人数。
故答案为:B
3. 1套课桌椅225元,四(1)班需购买12套,一共要花多少元钱?下图的竖式中箭头所表示( )。
A. 购买12套需要2250元。B. 购买2套需要225元。
C. 购买10套需要225元。D. 购买10套需要2250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可知: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是十位的1和225相乘的结果,十位的1表示10,则表示购买10套需要的钱数,据此解答。
【详解】10×225=2250(元),则表示购买10套需要2250元,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
4. 下面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
A. 50003000000B. 500030020000C. 500030000200D. 500030002000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最高位开始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余数位有一个或者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据此解答。
【详解】A.50003000000读作:五百亿零三百万,读一个0;
B.500030020000读作:五千亿三百零二万,读一个0;
C.500030000200读作:五千亿三千万零二百,读一个0;
D.500030002000读作:五千亿三千万二千,一个0也不读。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亿以上数的读法,关键掌握借助数位表避免漏读0。
5. 用0,5,6,7,8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乘积最大是( )。
A. 765×80B. 780×65C. 850×76D. 870×65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出每个选项的乘积,再比大小。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2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1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2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2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1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2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A.765×80=61200
B.780×65=50700
C.850×76=64600
D.870×65=56550
64600>61200>56550>50700
故答案为:C
6. 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后都是42万,其中( )最接近42万.
A. 424005B. 420099C. 419920D. 418999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计算出各选项中的准确数与近似数42万相差多少,进而选出最接近42万的数即可.
【详解】42万=420000
424005﹣420000=4005
420099﹣420000=99
420000﹣419920=80
420000﹣418999=1001
因为80<99<1001<4005,
所以419920最接近42万.
故选:C.
7. 如果△×○=315,那么△×(○×3)的结果是( )。
A. 315B. 105C. 945D. 318
【答案】C
【解析】
【分析】如果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m倍。
【详解】△不变,○扩大3倍,积扩大3倍,315×3=945
故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掌握分析中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 59□760≈60万,□里可以填( )。
A. 0~4B. 5~9C. 1~9D. 0~9
【答案】B
【解析】
【分析】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先找到万位,然后看千位上的数是否大于5,当千位上的数小于5时就直接省略,当千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时就直接向万位进“1”后再省略,最后在数的末尾加一个“万”字;依此即可选择。
【详解】59□760≈60万,则59□760千位上的数应等于或大于5,因此□里可以填5~9。
故答案为:B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在纸上画了一条长是8厘米的直线
B.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C. 用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0°的角,看到的角是60°
D.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
【答案】B
【解析】
【分析】(1)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无法测量长度;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无法测量长度;而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长度。
(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有4个角。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有4个直角。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用放大镜看角,只改变可角两边的长度,没有改变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度数不变。
(4)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者相交,垂直只是相交的一种。
【详解】A.小明在纸上画了一条长是8厘米的直线。直线是无限长的,应该是8厘米的线段。原说法错误。
B.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说法正确。
C.用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0°的角,看到的角仍是20°。原说法错误。
D.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0. 学校买了12个篮球,购物单中总价数据模糊了,显示为94元,每个篮球的价格是( )元。
A. 86B. 96C. 82D. 87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个选项的篮球价格乘12求出一共花了多少钱,选出符合题意的即可。
【详解】A.86×12=1032(元),不符合题意;
B.96×12=1152(元),不符合题意;
C.82×12=984(元),符合题意;
D.87×12=1044(元),不符合题意。
每个篮球的价格是82元。
故答案为:C
二、判断题。(共5分)
11. 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任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答案】×
【解析】
【分析】整数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整数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不是10,例如个和百,它们的进率是1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 ……10。( )
【答案】×
【解析】
【分析】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那么商不变,余数也要除以10,依此判断。
【详解】370÷10=37,30÷10=3
37÷3=12……1
1×10=10
即370÷30=12……10。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熟练掌握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就变成了150°。( )
【答案】×
【解析】
【分析】用10倍的放大镜看角,只改变可角两边的长度,没有改变角两边叉开的大小,则角的度数不变。
【详解】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的大小不变,仍是15°。
故答案为:×
【点睛】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14. 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答案】×
【解析】
【分析】钝角为大于90°小于180°的角,直角为等于90°的角,平角为等于180°的角,周角为等于360°的角;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比直角大的角还有平角和周角,所以比直角大的角不一定是钝角。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对角的分类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3个0,则积的末尾至少有3个0。( )
【答案】√
【解析】
【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则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3个0。据此判断。
【详解】例如:
100×50=5000
200×50=10000
所以,因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3个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0的个数至少是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和。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一个十位数,最高位上是7,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5,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这个数最高位是( )位,表示(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亿。
【答案】 ①. 7005000500 ②. 七十亿零五百万零五百 ③. 十亿 ④. 7个十亿 ⑤. 70
【解析】
【分析】这个十位数最高位是十亿位,最高位上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写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读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一个十位数,最高位上是7,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5,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7005000500,读作七十亿零五百万零五百;这个数最高位是十亿位,表示7个十亿,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70亿。
17. 15公顷=( )平方米 32平方千米=( )公顷
【答案】 ①. 150000 ②. 3200
【解析】
【分析】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根据单位间的进率即可解答。
【详解】1公顷=10000平方米,15公顷里面有15个10000平方米,所以15公顷=15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32平方千米里面有32个1平方千米,所以32平方千米=3200公顷。
18. 要使□54÷72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___;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___________。
【答案】 ①. 7 ②. 6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百位和十位组成的数字和除数比较大小,组成的数字比除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两位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
【详解】要使□54÷72的商是两位数,那么□5>72,所以□里面可以填7,8,9,最小填7;
要使□54÷72的商是一位数,那么□5<72,所以□里面可以填1,2,3,4,5,6,最大填6。
19. 5时整,时针与分针构成的较小角的度数是( )。
【答案】150°##150度
【解析】
【分析】钟面可以看作一个周角,周角的度数是360°,因为钟面上12个数字,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每一大格之间夹角是30°;当钟面上5时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时针与分针之间构成的最小角有5个大格,因此用30°乘5即可计算出来这个角的度数,据此填空。
【详解】360°÷12=30°
30°×5=150°
5时整,时针与分针构成的较小角的度数是150°。
20. 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20万,这个数最小是______,最大是______。
【答案】 ①. 195000 ②. 204999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是一个六位数,是由千位上的数字“四舍”或“五入”得到的“20万”;
(1)求最小的数,千位上应是5才能“进一”,十万位上应是1,万位上是9,其他数位上是0;
(2)求最大的数,千位上最大应是4才能“舍去”,十万位上应是2,万位上是0,其他数位上是9,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95000≈20万
204999≈20万
所以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20万,这个数最小是195000,最大是204999。
【点睛】此题考查了求近似数的应用,要正确分析哪一位需要“四舍五入”,熟练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24<100 53×( )<302
【答案】 ①. 4 ②. 5
【解析】
【分析】(1)用100除以24,如果有余数,运算的商就是可以填的最大的数,如果没有余数比商小1的数就是要填的数;
(2)302除以53如果有余数,运算的商就是可以填的最大的数,如果没有余数比商小1的数就是要填的数,据此即可解题。
【详解】由分析可知:
(1)100÷24=4……4
所以4×24<100
(2)302÷53=5……37
所以53×5<302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有余数的除法,用所比较的数除以已知的因数,如果有余数,所得的商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没有余数,所得的商减去1,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
22. 在括号里填上“>”“<”或“=”。
429899( )429900 2平方千米( )2000公顷 120×56( )240×48
【答案】 ①. < ②. < ③. <
【解析】
【分析】(1)整数比较大小时,要看他们的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将2平方千米化成以“公顷”为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
(3)计算出两个式子的乘积,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429899<429900;
2平方千米=200公顷,200公顷<2000公顷,所以2平方千米<2000公顷;
120×56=6720,240×48=11520,6750<11520,
所以 120×56<240×48。
23. 如图,如果∠1=130°,请你分别填写∠2、∠3、∠4的度数。
∠2=______,∠3=______,∠4=______。
【答案】 ①. 130° ②. 50° ③. 50°
【解析】
【分析】∠1和∠3,∠2和∠4分别组成一个平角,平角为180°;∠1和∠2,∠3和∠4角度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2=∠1=130°;
∠3=180°-∠1=180°-130°=50°;
∠4=∠3=50°。
24. A÷31=30……□,在□里最大能填( ),被除数A最大是( )。
【答案】 ①. 30 ②. 960
【解析】
【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必须比除数小,□<3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据此代入当余数最大时,计算出的被除数则最大。
【详解】31-1=30,□最大是30。
31×30+30
=930+30
=960
A÷31=30……□,在□里最大能填30,被除数A最大是960。
25. 小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68看成了86,结果得到的商是12,还余56,正确的商应该是( )。
【答案】16
【解析】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用错误的除数乘错误的商再加上错误的余数,求出正确的被除数,再除以正确的除数68,即可求出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详解】86×12+56
=1032+56
=1088
1088÷68=16
小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68看成了86,结果得到的商是12,还余56,正确的商应该是16。
26. 一只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烙一面要2分钟,两面都要烙,12分钟最多可以烙( )个饼。
【答案】6
【解析】
【分析】因为饼要一面烙好后再烙另一面,烙一面需要2分钟,所以烙好一张饼的两面需要2+2=4(分钟)。因为每次可以烙两张饼,所以可以同时烙两张饼,这样烙两张饼的时间跟烙一张饼的时间是相同的。要使12分钟内烙的饼最多,那么每次都同时烙两张饼,用12÷烙每张饼需要的时间,再乘2,就可以求出最多可以烙几个饼。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12÷(2+2)×2
=12÷4×2
=3×2
=6(个)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烙两张饼的时间跟烙一张饼的时间是相同的,要使烙的饼最多,那么每次都要烙两张。
27. 每棵树16元,买三棵送一棵,352元最多可以买( )棵树。
【答案】29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棵树的价格乘3求出买一组三棵送一棵需要花多少钱,用总钱数除以买一组需要花的钱数,求出的商即为可以买多少组买三棵送一棵,有多少组则送多少棵,余数即为剩下的钱数看是否还能单独购买一棵或几棵树,用组数乘3再加上送的和单独购买的,即可求出352元最多可以买多少棵树。
【详解】16×3=48(元)
352÷48=7(组)……16(元)
16元正好可以单独购买一棵树。
7×3+7+1
=21+7+1
=28+1
=29(棵)
每棵树16元,买三棵送一棵,352元最多可以买29棵树。
四、计算题。(共28分)
28. 直接写出得数。
140×60= 70×63×0= 4×5÷4×5= 25×6×4=
7200÷90= 319÷39≈ 142÷17≈ 98×102≈
【答案】8400;0;25;600
80;8;7;9800
【解析】
【详解】略
29.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34×16= 3271÷31=
208×34= ★540×18=
★316÷53= 1508÷29=
【答案】2144;105……16;
7072;9720;
5……51;52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乘法可以利用交换乘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数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详解】134×16=2144 3271÷31=105……16
208×34=7072 ★540×18=9720
验算:
★316÷53=5……51 1508÷29=52
验算:
30. 列式计算。
756除以63的商再乘85,积是多少?
【答案】1020
【解析】
【分析】要求积是多少,需要知道两个因数,其中一个因数是85,另一个因数是商,因此要先算出两个数的商。
【详解】756÷63×85
=12×85
=1020
积是1020。
31. 列式计算。
900减275的差,除以25,商是多少?
【答案】25
【解析】
【分析】据题可知,最后求是商,被除数是900与275的差,除数是25,即可解题。
【详解】(900-275)÷25
=625÷25
=25
所以900减275的差,除以25,商是25。
五、操作题。(共8分)
32. 过直线外一点O画已知直线AB的垂线和平行线。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1)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AB重合,沿重合的直线AB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O点重合,过O点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AB画直线即可;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AB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AB重合的直角边和O点重合,过O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
【详解】据分析作图如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和垂线的作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3. 请画出下面图形的指定底边上的高。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
在梯形中,从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详解】作图如下:
34. 下面是文明小学校运会各年级运动员的人数统计图。
(1)低部(一、二年级)共有( )名运动员;高部(五、六年级)共有( )名运动员;高部比低部多( )名运动员。
(2)本次校运会一共有( )名运动员。
【答案】(1) ①. 56 ②. 104 ③. 48
(2)232
【解析】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一年级、二年级分别有24名和32名,所以一共有24+32=56(名),五年级、六年级分别有48名和56名,所以一共有48+56=104(名),高部比低部多几个运动员,即五、六年级比一、二年级多几个运动员,根据减法的意义,用五、六年级的人数减去一、二年级的人数即可。
(2)把各年级运动员的人数相加,即可得出本次校运会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小问1详解】
24+32=56(名)
48+56=104(名)
104-56=48(名)
低部(一、二年级)共有(56)名运动员;高部(五、六年级)共有(104)名运动员;高部比低部多(48)名运动员。
【小问2详解】
24+32+40+32+48+56
=56+40+32+48+56
=96+32+48+56
=128+48+56
=176+56
=232(名)
本次校运会一共有(232)名运动员。
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35. 12箱蜜蜂一年可以酿900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7箱蜜蜂,一年大约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答案】525千克
【解析】
【分析】12箱蜜蜂一年可酿蜂蜜的重量÷12=1箱蜜蜂一年可酿蜂蜜的重量,1箱蜜蜂一年可酿蜂蜜的重量×7=7箱蜜蜂一年可酿蜂蜜的重量,依此计算。
【详解】900÷12=75(千克)
75×7=525(千克)
答:小林家养了7箱蜜蜂,一年大约可以酿525千克蜂蜜。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1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的重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6. 一块长方形菜地面积是520平方米,宽是13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26米,那么扩大后的菜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1560平方米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长方形的长=面积÷宽。由题意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520平方米,宽是13米,可以用除法算出长方形菜地原来的长。长不变,宽增加26米,用13米加26米计算出扩大后菜地的宽,再用原来的长乘扩大后菜地的宽即可算出扩大后的菜地面积。
【详解】520÷13=40(米)
40×(13+26)
=40×39
=156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菜地面积是1560平方米。
37. 一块长方形麦田长550米,宽2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500千克,这块小麦田能收到80吨小麦吗?
【答案】不能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依此计算出长方形麦田的面积,然后根据“10000平方米=1公顷”将单位化成公顷,再用长方形麦田的面积乘每公顷收小麦的重量求出一共能收多少千克小麦,根据“1000千克=1吨”把80吨换算成千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550×200=110000(平方米)
110000平方米=11公顷
11×6500=71500(千克)
80吨=80000千克
71500千克<80000千克
答:这块麦田不能收到80吨小麦。
38. 四(1)班有48名学生,李老师准备送他们每人一本书,带了800元钱去买书,结果还差16元。平均每本书多少钱?
【答案】17元
【解析】
【分析】带了800元钱去买书,结果还差16元,那么这些书的总价就是(800+16)元,然后用总价除以48,即可求出平均每本书多少钱。
【详解】(800+16)÷48
=816÷48
=17(元)
答:平均每本书17元。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价,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解。
39. 某超市一箱牛奶49元,两箱89元。35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箱?还剩多少元?
【答案】7箱;剩34元
【解析】
【分析】89元可以买两箱,89÷2=44(元)……1(元),44<49,所以按照89元两箱购买更便宜。看350里面有几个89,就有几个2箱,再看余数是否大于等于49。若大于等于49元,就能单独买一箱,用之前求出的箱数加上1箱,就是最多买到的箱数,用之前求出的余数减去49元,就是还剩的钱数。若小于49元,就不能单独买一箱,之前求出的箱数就是最多买到的箱数,余数就是还剩下的钱数。
【详解】89÷2=44(元)……1(元)
44元<49元
所以按照89元两箱购买更便宜。
350÷89=3(个)……83(元)
83元>49元,83-49=34(元)
3×2+1
=6+1
=7(箱)
答:350元最多可以买7箱;还剩34元。
40. 甲地到乙地,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21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汽车再行8小时能到达乙地。请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792千米
【解析】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用216除以3求出这辆汽车行驶的速度,再用这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乘8小时,求出汽车8小时行驶的路程,再加上前3小时行驶的路程即等于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16÷3×8+216
=72×8+216
=576+216
=792(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792千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攀枝花市东区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三上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攀枝花市东区2022-2023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