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专题四 水和溶液练习(含解析)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专题四 水和溶液练习(含解析)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专题四 水和溶液练习(含解析)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专题四 水和溶液练习(含解析)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专题四 水和溶液练习(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 专题四 水和溶液练习(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和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练
    考点 1 水的净化
    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完成1—2题。
    1.[2024四川成都]任务二:设计并制作净水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安全环保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
    2.[2024四川成都]任务三:展示并评价作品。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 )
    A.净化水硬度变得更小B.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C.制作简单,操作简便D.作品设计简洁美观
    3.[2024北京房山二模]下图为自来水厂的生产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池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有色有味的杂质
    C.投药消毒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D.从水泵中出来的水是蒸馏水
    考点 2 溶液的形成
    4.[2024江苏苏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B.碘酒中,碘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C.溶液的溶质只能是一种
    D.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
    5.[2024湖北]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土B.蜡烛C.蔗糖D.汽油
    6.[2024山东聊城阳谷二模]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
    B.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物质
    C.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NaCl的饱和溶液不可以再溶解蔗糖
    考点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7.[2024山东枣庄二模]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g
    D.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8.[2024广东东莞一模]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M属于微溶物质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从物质M的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
    D.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9.[2024山东德州夏津二模改编]硼酸是一种白色固体,为探究硼酸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如下实验:在A∼G七个烧杯中各加入25.0g硼酸,再分别加入100g水。在不同温度下,搅拌使固体充分溶解后静置,测定溶液中硼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见下表:
    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若F烧杯中为不饱和状态,将其变为饱和状态可以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4 溶解度
    10.[2024四川成都]将某碳酸饮料拧开,倒入装有冰块的杯中,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拧开瓶盖后,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大
    B.产生气泡的原因是饮料与冰发生化学反应
    C.冒泡刚结束时,饮料仍然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D.图中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溶解度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11.[2024河北邯郸三模]KNO3和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KNO3和NaCl中的一种物质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忽略水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甲是氯化钠
    B.溶液③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50℃时分别用两种固体配制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KNO3中加水更多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40g
    12.[2024湖南]《天工开物·作咸》记载“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
    “盐霜”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固体,结合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g。
    (2)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
    (3) “半日晒出盐霜”中的“晒”说明,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____结晶。
    13.[2024吉林]根据图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当温度为________℃时,NaCl与KNO3的溶解度相同,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
    (2) 海水里含有大量NaCl,海水晒“盐”需要经过____结晶过程。
    14.[2024湖北武汉江汉三模]依据物质的溶解度可以进行溶液配制、物质分离和制备等,下表中数据是四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水中的溶解度(g):
    回答下列问题:
    (1) 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
    (2) 将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Na+、Cl−、NH4+、HCO3−四种离子可以组成四种物质:NaCl、NH4HCO3、NH4Cl、NaHCO3。20℃时在NaCl和NH4HCO3均达饱和的混合溶液中,会析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晶体。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20℃时配制等质量的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质量最小的是NaHCO3
    B.提纯含少量氯化钠的氯化铵,可先将其配制成60℃氯化铵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C.30℃以上无法测得NH4HCO3溶解度数据,是因为此时NH4HCO3已发生分解
    考点 5 溶质的质量分数
    15.[2024福建节选]请参加“氯化钠欢乐之旅”的实践活动。利用风吹和日晒使海水不断蒸发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逐渐____(填“增大”或“减小”)。
    16.[2024四川成都节选]配制质量分数为7.08%的硝酸钾溶液200g,需要硝酸钾____g(精确到0.1g)。
    17.[2024山东东营节选]“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东营某智慧高效农业示范区万亩小麦长势喜人。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要向小麦喷洒溶质质量分数为0.1%的Ca(NO3)2溶液,现有1.5tCa(NO3)2固体,需水________________t。
    18.[2024河南]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____(填“增大”或“减小”);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计算式)。
    提升练
    19.[2024山东烟台]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沉降、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都静止不动
    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需要加水150g
    20.[2024山东滨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21.[2024云南]实验室中存放有如图所示的氯化钾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B.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
    C.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6gKCl
    D.该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
    22.[2024重庆A]已知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在该温度下,依据下表所示的数据,进行KCl溶于水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上述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①>②
    B.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C.将实验②、③的溶液分别降温,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D.将实验①、③的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与②浓度相等的溶液
    23.[2024河北]下表是KNO3和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小明用其中一种物质(X)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水蒸发忽略不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X为NaNO3
    B.③中溶液为X的不饱和溶液
    C.④中溶液的质量为100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③>④
    24.[2024广西节选]《天工开物》记载“凡引水种盐,⋯⋯ 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表明古人已经掌握了制盐工艺。回答问题:
    用化学知识能很好地解释古人的制盐工艺。如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g。此温度下,将9g氯化钠溶解到25g水中,可配得氯化钠的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溶剂,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5.[2024山东东营节选]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两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图1图2
    (1) 烧杯__(填“甲”或“乙”)中上层清液为饱和溶液;
    (2) 图2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__(填“能”或“不能”)全部溶解。
    26.[2024陕西]小明同学在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用两只烧杯各取80g待测溶液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1)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__g。
    (2) 20℃时,A1、A2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B1、B2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 x的值等于____。
    (5) 由上述实验可得出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7.[2024江苏盐城节选]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
    了解海水资源
    (1) 海水中含钠总量约4×1013t,“钠”指的是____(填“元素”或“原子”)。
    (2) 海水中还含有KCl和MgSO4等物质,其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如图是对应溶解度曲线。
    ① 图中曲线__(填“甲”或“乙”)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线。
    ② 40℃时将50gKCl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150gKCl溶液。
    ③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相等。判断上述说法____(填“正确”或“错误”)。
    ④ 现有t3℃时100gMgSO4饱和溶液,逐渐降温经t2℃直至t1℃,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
    28.[2024福建]氢氧化锂(LiOH)在航天器中可用于吸收CO2。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得的LiOH溶液中含有NaOH。在N2保护下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到LiOH晶体。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已知:LiOH和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Li2CO3和Na2CO3的化学性质相似。
    (1) LiOH溶液的pH____(填“> ”“=”或“< ”)7。
    (2) 从电解法制得的溶液中,提取LiOH晶体,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选用冷却结晶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电解法制得的1000g溶液中,LiOH的质量分数为10%、NaOH的质量分数为5%。
    ① 该溶液中LiOH的质量为____g。
    ② 将该溶液蒸发溶剂并降低温度到20℃时,当剩余水的质量为100g时,所得溶液是NaOH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 蒸发结晶过程中,若没有N2保护,LiOH晶体中会混有Li2CO3。检验方法: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1.[2024河南]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2024江苏盐城]如图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水分子分解及生成新分子示意图
    A.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乙中微粒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
    C.丙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丙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3.[2024山东滨州节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 水电解器的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 从安全角度考虑,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____。
    4.[2024天津]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1) 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
    (2)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① 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
    ② 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______(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③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新能源汽车以氢气为燃料,使用1kg氢气平均可行驶150km。若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54kg水分解产生的氢气理论上可供这辆汽车行驶____km。
    5.[2024陕西]下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 图中共有______种原子。
    (2) 水分子本身未发生改变的是变化______(填“①”或“②”)。
    (3) 水通电时,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
    6.[2024湖南]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
    (1) “合”的思想
    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反应。
    ② 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 “分”的思想
    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合”与“分”的思想
    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7.[2024重庆A节选]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庆在行动。重庆企业研发的固态电池和氢能源汽车全球领先。
    (1) 电解水是制氢的一种传统方法。H2在与电源__极相连的一端产生。
    (2) 某制氢技术的原理是将单质硅与水搅拌,即可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制氢技术相比电解水制氢的优点有(写一条)
    __________。
    8.[2024江西]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水进行探究。
    【宏观辨识】 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 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根据容器内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
    (2) 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1),观察到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经检验管a中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图1
    【证据推理】 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推算出结果。
    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____,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模型构建】 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图2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实验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2024江苏扬州]实验室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15%的NaCl溶液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烧杯B.玻璃棒C.量筒D.坩埚钳
    2.[2024山东东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酚酞试液检验其酸碱性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取用 D.检验
    3.[2024广西]实验室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g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
    C.溶解: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量筒中溶解
    D.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好标签的试剂瓶并盖好瓶塞
    4.[2023山东济宁]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他查阅资料得知: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加水稀释后可以得到稀硫酸。请回答:
    (1) 通过计算,需量取5.4mL浓硫酸,选择量筒______(填“A”或“B”)量取;
    (2) 若完成溶液的配制,除如图所提供的仪器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浓硫酸稀释时应将______中(填“a”或“b”);
    a.水注入浓硫酸 b.浓硫酸注入水
    (3) 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9.8%(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2024重庆A节选]实验能展现化学的魅力,也是重要的学科素养。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取水时应选用______(填序号)mL规格的量筒。
    A.25 B.50 C.100
    (2) 称量氯化钠时,误将氯化钠放在右盘(未使用游码),若其他操作都正确,配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 ”“> ”或“=”)6%。
    6.[2024山西节选]根据情景要求,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的配制”。
    配制如图所示的100g10%的碳酸钠溶液,应该怎样操作?
    【温馨提示】①实验要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②语言描述要简练规范
    微专题1 溶解度曲线
    1.[2024广东]硫酸铝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铝饱和溶液从10℃升温至40℃,仍是饱和溶液
    B.20℃时,将16.0g硫酸铝加入5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C.3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g
    D.40℃时,硫酸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2.[2024江苏连云港]我国盐湖地区有“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的做法。NaCl、Na2C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仍是饱和溶液
    B.3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NaCl,形成不饱和溶液
    C.NaCl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D.“夏天晒盐”经过蒸发结晶过程,“冬天捞碱”经过降温结晶过程
    3.[2024江苏苏州]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NaCl的大
    C.T℃时,30gNaCl能完全溶解于50g水中
    D.T℃时,Na2C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2024江苏扬州]《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含少量NaCl的KNO3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大幅减小,所以“冷却结晶”时析出KNO3晶体
    D.“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NaCl
    5.[2024山东烟台]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C.30℃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
    D.20℃时,将50g“果蔬洗盐”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6.[2024山东滨州]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 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t3℃时,欲将30g甲物质完全溶解配制成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为__g,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 当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时,可以用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7.[2024湖北武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a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
    (2) 将a3℃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a2℃,溶液的质量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 a2℃时,60.0g甲溶液中含10.0g甲,要使该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4) 某温度下,甲、乙、丙各mg分别加入10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可能是____(填标号)。
    A.甲=乙=丙B.乙> 甲=丙
    C.乙=丙> 甲D.丙> 甲> 乙
    8.[2023湖南常德]为了探究物质W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关实验(具体操作、现象如图1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图1
    (1) 根据实验操作①所产生的现象可知,W为图2中的______(填“a”或“b”)曲线。
    图2
    (2) 操作①所得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9%,则20℃时W的溶解度为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 图3为W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请推测实验操作③所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
    图3
    (4) 若在实验操作③后继续升温至80℃,析出0.9gW,则W在80℃时的溶解度为____g。
    专题四 水和溶液
    基础练
    考点 1 水的净化
    1.C 2.A
    3.D
    考点 2 溶液的形成
    4.A
    5.C
    6.A
    [解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如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氯化钠是固体,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溶质酒精是液体,盐酸的溶质氯化氢是气体,正确;B.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但不能溶解所有物质,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NaCl的饱和溶液中可以再溶解蔗糖,错误。
    考点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7.C
    [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说明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KNO3,而①中只加入了10gKNO3,可以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同理可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gKNO3,而③中共加入了20gKNO3,可以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B.由图中实验可知,②中溶液有未溶解的KNO3,升温后③中KNO3全部溶解,所以溶液质量:③>②,不符合题意。C.由表中数据可知,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9g,则1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KNO310.45g,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10g+10g−10.45g=9.55g,符合题意。D.由图中实验可知,②④的溶液中都有KNO3剩余,②是20℃时KNO3的饱和溶液、④是10℃时KNO3的饱和溶液;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由于20℃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10℃时KNO3的溶解度,所以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④;由图中实验可知,②③中溶剂的质量相等,但③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多,则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②,所以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不符合题意。
    8.C
    [解析]A.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20℃时溶解度在0.01g∼1g之间,属于微溶物质,图示无法确定物质M的溶解性,错误;B.A、B点在溶解度曲线上,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C点在溶解度曲线下方,对应的是不饱和溶液,错误;C.因为物质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大,故从物质M的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为冷却热饱和溶液,正确;D.A、B点分别为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故溶质的质量分数:A>B,C点溶液可看作B点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A>B=C,错误。
    9.ABCDE; 蒸发溶剂(或增加硼酸或降温)
    考点 4 溶解度
    10.C
    [解析]拧开瓶盖,气压减小,饮料中气体的溶解度减小,A、B错误;冒泡刚结束时,饮料是该状态下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C正确;该实验只能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不能说明与温度的关系,D错误。
    11.B
    [解析]A.20℃时,先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再加入65.5g甲,然后升温至50℃,无固体剩余,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而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0g,所以甲是硝酸钾,错误;B.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则溶液③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液④也为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溶液③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正确;C.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则50℃时分别用两种固体配制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氯化钠加水更多,错误;D.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恒温蒸发50g水,则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42.75g,错误。
    12.(1) 36.0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
    (2) 增大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 蒸发
    [解析]“半日晒出盐霜”中的“晒”说明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13.(1) a1; 相等
    (2) 蒸发
    14.(1) +100g×100%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即在20℃时,在100g水中溶解36.0gNaCl,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g×100%。
    (2) 继续加入溶质NH4Cl(或恒温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将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继续加入溶质NH4Cl、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3) NaHCO3
    [解析]20℃时在NaCl和NH4HCO3均达饱和的混合溶液中,会形成NaCl、NH4HCO3、NH4Cl、NaHCO3四种物质,其中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故会析出NaHCO3晶体。
    (4) A
    [解析]20℃时,NH4Cl的溶解度最大,因此20℃时配制等质量的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最小的是NH4Cl,故A符合题意;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因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的氯化铵,可先将其配制成60℃氯化铵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故B不符合题意。
    考点 5 溶质的质量分数
    15.增大
    16.14.2
    17.1498.5
    [解析]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1.5t+x)×0.1%=1.5t,解得x=1498.5t。
    18.增大; 31.6g100g+31.6g×100%
    提升练
    19.C
    [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各种粒子均是在不断地运动的,C错误。
    20.C
    [解析]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饱和的熟石灰溶液升高温度仍然是饱和溶液,A错误;均一、稳定的液体有可能是纯净物,如酒精等,B错误;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D错误。
    21.D
    [解析]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KCl的质量为100g×6%=6g,C正确;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一半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
    22.D
    [解析]已知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氯化钾,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0g氯化钾,60g水中最多溶解24g氯化钾,70g水中最多溶解28g氯化钾,①、②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③形成的是饱和溶液。①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g10g+50g×100%≈16.7%,②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g20g+60g×100%=25%,A错误。③的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8g:70g=2:5,B错误。降温时,由于③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所以有晶体析出,而②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若降温后②仍为不饱和状态,则不会析出晶体,C错误。实验①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6.7%,实验②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实验③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8.6%,将实验①、③所得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能得到与②浓度相等的溶液,D正确。
    23.C
    [解析]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X全部溶解,说明40℃时X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0g,结合题表数据可知X为NaNO3,故A正确。③为NaNO3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两等份(每份中50g水和50gNaNO3)后升温到60℃的溶液,溶解度增大,故③仍然是不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与②相等;降温到20℃,NaNO3的溶解度为88g,故50g水中最多溶解44g溶质,形成94g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B、D正确。
    24.36.0; 饱和; 不变
    25.(1) 乙
    [解析]烧杯乙中有未溶解的固体,一定为饱和溶液;
    (2) T2℃时,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解析]图2中,P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能
    [解析]由图2可知,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烧杯甲中是氯化钾溶液,烧杯乙中是硝酸钾溶液,由于两物质在T2℃时溶解度相等,且烧杯中的水量相等,加入的两物质的质量也相等,T2℃时烧杯甲中无剩余固体,烧杯乙中一定也无剩余固体,即烧杯乙中的固体能全部溶解。
    26.(1) 36
    (2) 不饱和
    [解析]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而B1中只析出2g氯化钠,说明A1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3) 相等
    [解析]B1、B2中都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B1、B2中的溶液都是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
    (4) 2.4
    [解析]由(2)中解析可知,蒸发出的10g水中还能继续溶解1.6g的氯化钠固体,故加入4g氯化钠时,会有2.4g氯化钠固体不能溶解,故x=2.4。
    (5) 25%
    [解析]20℃,80g待测氯化钠溶液可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0g水和2g氯化钠,另一部分是80g−10g−2g=68g饱和氯化钠溶液,此部分中氯化钠的质量为68g×36136=18g,故待测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g+2g80g×100%=25%。
    27.(1) 元素
    (2) ① 甲
    ② 不能
    [解析]40℃时氯化钾溶解度是40.0g,将50gKCl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得到140g饱和溶液。
    ③ 正确
    ④ 先不变后变小
    [解析]降温过程中MgSO4的溶解度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当溶解度大于t3℃时MgSO4的溶解度时,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当溶解度小于t3℃时MgSO4的溶解度时,溶液中析出MgSO4,由不饱和溶液再次变为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8.(1) >
    [解析]由题干可知:LiOH和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NaOH溶液显碱性,所以LiOH溶液也显碱性,pH>7。
    (2) LiOH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解析]蒸发结晶的方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冷却结晶的方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LiOH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故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3) ① 100
    [解析]该溶液中LiOH的质量为1000g×10%=100g。
    ② 不饱和
    [解析]20℃时,NaOH的溶解度为109g,即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09gNaOH;现该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1000g×5%=50g,所以20℃时,当剩余100g水时,得到的是NaOH的不饱和溶液。
    (4) Li2CO3+2HCl2LiCl+H2O+CO2↑
    实验4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1.A
    [解析]甲管中的气体是氢气,甲管中电极连接的是电源负极,A错误。
    2.D
    [解析]甲中微粒表示的是水分子,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A正确。乙中微粒表示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改变,B正确。丙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D错误。
    3.(1) O2
    [解析]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b玻璃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O2;
    (2) 纯度
    [解析]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4.(1) B
    (2) ① 2:1
    ② b
    ③ 2H2O通电2H2↑+O2↑
    (3) 900
    [解析]设54kg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H2O通电2H2↑+O2↑36454kgx
    364=54kgxx=6kg
    使用1kg氢气平均可行驶150km,则使用6kg氢气理论上可供这辆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50km/kg×6kg=900km。
    5.(1) 2
    (2) ①
    (3) 1:1
    6.(1) ① 化合
    [解析]由题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② 热值高(或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合理即可)
    [解析]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
    (2) 2H2O通电2H2↑+O2↑
    [解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
    (3) 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液氧和液氢反应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7.(1) 负
    (2) Si+2H2OSiO2+2H2↑; 节约能源
    [解析]电解水实验需要消耗电能,所以该方法更加节约能源。
    8.【宏观辨识】 (1)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2:1; H2
    [解析]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根据图像,管a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管b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观察到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2:1。
    【证据推理】 2:1或4:2; 密度
    [解析]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可知,生成氢分子(H2)与氧分子(O2)的个数比为2:1,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2):(1×2)=2:1。质量=体积×密度,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要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则需要知道正、负极产生气体的密度。
    【模型构建】 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或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等)
    [解析]化学式是通过元素符号及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需结合物质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实验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D
    2.C
    [解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该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里称量,A错误;量筒的作用是量取液体,不能用来配制溶液,B错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试管内,也不能触碰试管壁,D错误。
    3.C
    4.(1) A
    (2) 玻璃棒; b
    (3) 小于
    5.(1) 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B
    (2) =
    [解析]由于称量3g氯化钠使用的是砝码,未用游码,因此即使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也不影响称量结果。
    6.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10%=10g,水的质量为100g−10g=90g
    称取10克碳酸钠,用量筒量取90mL水,分别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将称量的碳酸钠和量取的水依次放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使碳酸钠溶解(合理即可)
    微专题1 溶解度曲线
    1.B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硫酸铝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10℃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会变为不饱和溶液,A错误;2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g,即5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硫酸铝的质量为36.4g×50100=18.2g>16.0g,故能形成不饱和溶液,B正确;40℃时,硫酸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g×100%≈31.4%,D错误。
    2.D
    [解析]温度升高,Na2CO3的溶解度变大,20℃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变成不饱和溶液,A错误。30℃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40g,即40gNaCl在100g水中不能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B错误。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应指明温度,C错误。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因此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一定温度范围内,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减小,因此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正确。
    3.D
    [解析]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低于T℃时,Na2C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B错误;T℃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40g,达到饱和时,50g水溶解NaCl的质量小于20g,30gNaCl不能完全溶解于50g水中,C错误;T℃时,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
    4.C
    [解析]“蒸发浓缩”是为了得到较高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B错误;“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了NaCl还有KNO3(滤液是KNO3结晶后过滤所得的,为对应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D错误。
    5.C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氯化钠、碳酸钠在20℃时的溶解度都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A正确;该“果蔬洗盐”中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会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B正确;碳酸钠在30℃时的溶解度是40g,则此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g40g+100g×100%≈28.6% 甲> 丙
    [解析]从图中看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因为溶质和溶剂质量都没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因此乙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的溶液,由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3℃时的溶解度,因此甲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的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 甲> 丙。
    (3) 50; 搅拌,加快溶解
    [解析]t3℃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0g甲,将30g甲物质完全溶解配制成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为50g;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4) 蒸发结晶
    [解析]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7.(1) 甲
    (2) 减小
    [解析]由题图看出,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时,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质减少,故溶液的质量减小。
    (3) 5.0g
    [解析]60.0g甲溶液中含10.0g甲,则含水50.0g。由题图看出,a2℃时,甲的溶解度是30.0g,50.0g水中溶解50.0g×30g100g=15.0g甲达到饱和,则需要再加入5.0g甲。
    (4) ACD
    [解析]若加入的三种固体完全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符合题意;如果溶解度:乙> 甲,说明温度低于a2℃,此时,丙的溶解度要大于甲和乙,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B不符合题意;当温度低于a2℃时,溶解度:丙> 乙> 甲,则若甲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乙、丙中固体完全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乙=丙> 甲,C符合题意;当温度刚大于a2℃时,溶解度:丙> 甲> 乙,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丙> 甲> 乙,D符合题意。
    8.(1) b
    [解析]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6gW,有固体剩余,说明20℃时W的溶解度小于46g,因此W是题图2中的b曲线。
    (2) 21.8
    [解析]操作①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溶解度(S)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满足:SS+100g×100%=17.9%,解得S≈21.8g。
    (3) 无明显现象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40℃时W的溶解度为48.8g,100g水中加入46gW,得到W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到60℃时,W的溶解度为46.4g,此时溶液仍为W的不饱和溶液,故经操作③后无明显现象。
    (4) 45.1
    [解析]操作③后继续升温至80℃,有0.9gW析出,说明8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W的质量为46g−0.9g=45.1g,即80℃时溶解度为45.1g。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温度/℃
    20
    30
    40
    60
    静置后的现象
    100g 水中溶解的硼酸质量/g
    5.0
    6.7
    8.7
    14.8
    温度/℃
    80
    90
    100

    静置后的现象
    100g 水中溶解的硼酸质量/g
    23.6
    25.0
    25.0
    10℃
    20℃
    30℃
    40℃
    50℃
    60℃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NH4HCO3
    15.8
    21.0
    27.0



    NaHCO3
    8.1
    9.6
    11.1
    12.7
    14.5
    16.4
    实验编号



    KCl 的质量/g
    10
    20
    30
    水的质量/g
    50
    60
    70
    温度/℃
    20
    40
    60
    溶解度/g
    KNO3
    31.6
    63.9
    110
    NaNO3
    88.0
    103
    125
    温度/℃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5.5
    51.1
    56.7
    MgSO4
    33.7
    38.9
    44.5
    54.6
    55.8
    50.4
    温度/℃
    溶解度/g
    物质
    20
    30
    40
    50
    60
    LiOH
    12.8
    12.9
    13.0
    13.3
    13.8
    NaOH
    109
    118
    129
    146
    177
    温度/℃
    40
    60
    溶解度/g
    48.8
    46.4

    相关试卷

    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07水和溶液(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重难点07水和溶液(原卷版+解析),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净化的过程,硬水、软水,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0g和45,0g,3 g,8g,则c为不饱和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水和溶液(练习)-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水和溶液(练习)-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水是生命之源”, 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水是生命之源,1%), 给患者输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水和溶液(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水和溶液(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