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岭南版(2024)第19课 画线真好玩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岭南版(2024)第19课 画线真好玩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发思维→明确目标,展评交流→拓宽思维→延伸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线条变化多 》
授 课 类 型
课时
新 授
一共(1)课时
教 学
目 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认识线条的不同种类,感知线条的美,能用毛笔画出富有线条变化的田野作品。
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线条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尝试自由随性地运用变化多端的水墨线条表现田野。
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水墨画的兴趣。
教
材
分
析
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线条及其美感,能用毛笔画出田野作品。
难点
尝试用丰富多变的水墨线条画出有笔墨粗细变化、疏密搭配的田野作品。
教具
国画工具、教学PPT、示范作品。
学具
毛笔、墨汁、宜纸、墨碟、笔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明确目标
观看《悯农》古诗动画。
提问:“好吃的米饭哪里来?”引导学生思考水稻与梯田的关系。
1.观看图片,对课题产生好奇。
2.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了解水稻与梯田的关联。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与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梯田这一主题。
设疑激趣:看图说故事
水稻的家——梯田
梯田是在多山地区上沿着山体修建的条状阶梯式的田地。
● 那为什么梯田要修成这样呢?
因为山区耕地面积少、修建梯田可以增加耕地数量、使粮食产量增加
● 那修造梯田的作用呢?
在山区耕地少的情况下,修建梯田增加耕地数量,多生产粮食
梯田是什么样子呢?观看田野视频。
佳作欣赏→了解方法→活跃思维
教师活动:
活动一 寻找田野中的线条美
1.讲解梯田的定义、特征和分布地区,展示梯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梯田的线条美。
提问:“梯田的每一层是用什么线间隔而开的?”引导学生发现波浪线。
2.展示直线与曲线的图片,讲解田野中线条的疏密、长短变化。
活动二 用铅笔完成一幅田野草图
拿出铅笔用直线、曲线画出两幅田野线描图
3.介绍国画大师吴冠中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观察图片,了解梯田的线条美。
2.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加深对线条美的理解。
3.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与展示,使学生了解梯田的线条美和水墨画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基础。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观察图片,了解梯田的线条美。
2.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加深对线条美的理解。
3.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与展示,使学生了解梯田的线条美和水墨画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基础。
渲染气氛→手脑并用→培养创新
活动三 用毛笔完成一幅田野作品
教师活动:
1.讲解水墨画的工具准备、握笔姿势和运笔方法(中锋、侧锋、逆锋)。
2.演示墨分五色的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讲解水墨画创作步骤(勾外轮廓、画内部线条、添画细节),并展示创作参考图。
学生活动:
1.跟随教师学习握笔姿势和运笔方法,进行墨色练习。
2.仔细观察创作参考图,按照步骤进行水墨画创作。
3.在创作过程中,与同学交流心得,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提高创作能力。
五、展评交流→拓宽思维→延伸空间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水墨田野作品展示,鼓励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上台介绍创作思路和感受。
2.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的点评,接受建议,改进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发现不足,促进进步。
教学反思:
得:本次教学活动设计合理,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践练习,学生充分了解了梯田的线条美和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学生参与度高,作品质量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失: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未能及时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时间安排略显紧张,导致部分学生作品未完成或展示不充分。
第18课 《画线真好玩》
用毛笔画一幅田野作品。
步骤:1.勾外轮廓。
2.画内部线条。 3.添画细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7课 毛笔真神奇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笔墨绘交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天空的颜色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天空采集师,艺术家眼中的天空,你心中的天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3课 认识通用标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发思维→明确目标,图片欣赏→了解方法→活跃思维,展评交流→拓宽思维→延伸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