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3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第3页课堂活动的第1,2,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难点:感受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学具:小磁力棒和带磁性的小圆片。 学生准备:小棒和小圆片。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投影出示主题图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观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我发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户,有3层,每层9扇;楼的两旁各栽了5棵树;前面摆放了很多花,左边9盆,右边9盆;参加接力赛的同学分为3个组,每组8人……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啊!教师:你能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名回答:每层楼有9扇窗户,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楼的两旁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一共有多少盆花;参加接力赛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教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指名汇报:9+9+9=27(扇);5+5=10(棵);9+9=18(盆);8+8+8=24(人)…… 2、初步感知“几个几”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都是加法;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1)指名回答: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相加。(2)集体订正。教师:请同学们照这样,说说其他几个加法算式给同桌听。课件展示主题图中三位同学踢毽子的情境。接着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子。教师:这是同学们踢毽子的图,现在有这样的10组同学踢毽子,请同学们写出算式和结果。指名回答:3+3+3+3+3+3+3+3+3+3=30(人)教师:现在有这样的100组同学踢毽子,请同学们写出算式和结果。 教师: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 。板书课题:乘法二、探究新知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1、课件展示第2页的例1,植树情景图。指名回答:横着看,每排有8棵树,一共有4排;竖着看,每列有4棵树,一共有8列。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名回答:一共有多少棵树?指名回答,并说想法:横着看,每排有8棵树,一共有4排,也就是4个8,所以算式是8+8+8+8=32(棵);竖着看,每列有4棵树,一共有8列,也就是8个4,所以算式是4+4+4+4+4+4+4+4=32(棵)。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8+8+8+8=32(棵) 4+4+4+4+4+4+4+4=32(棵)教师:像这样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板书:8×4读作:8乘4; “×”叫乘号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把4+4+4+4+4+4+4+4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正确读出来。指名汇报:4×8读作:4乘8。教师板书并及时鼓励:4×8读作:4乘8。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比一比,你有什么体会吗? 指名汇报:加法算式很长,乘法算式短,好写,简单。集体订正,得出结论:乘法算式更简便。教师:通过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课件展示例2的情景图。指名回答:每次摆3盆,摆了6次。共有多少盆花? 指名汇报:加法算式:3+3+3+3+3+3=18(盆)乘法算式:6×3=18(盆)或3×6=18(盆)教师:同学们,在加法算式中,每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加号两边的数叫“加数”,得出的结果叫“和”,那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吗?指名汇报: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计算简便。三、巩固新知1、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出示卡片,采取开火车、抢答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看算式读出乘法算式。2、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2题找两名学生道黑板前,一人说算式,一人摆小木棒,起到示范作用。同桌合作,一人说算式,一人摆小棒,然后交换角色进行,促进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3题(1)找两名学生到黑板前,一人摆圆片,一人说乘法算式,起到示范作用(2)同桌合作,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乘法算式,然后交换角色进行。进一步构建乘法算式,促进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