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检测试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检测试题(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以下为试题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如果盈利10元记作元,那么亏本30元记作()
A. 元B. 元C. 元D. 元
【正确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了正数与负数,熟练掌握相反意义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利用相反意义量的定义,即可得到结果.
解:∵盈利10元记作元,
∴亏本30元记作元,
故选:D.
2. 在,,,,0各数中,负数有()
A0个B. 1个C. 2个D. 3个
【正确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负数的定义.熟练掌握负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负数的定义求解作答即可.
解:由题意知,,是负数,
故选:C.
3. 下面各图中是数轴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分析】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据此作答.
A、没有正方向,故此选项错误;
B、单位长度不一致,故此选项错误;
C、没有原点,故此选项错误;
D、符合数轴定义,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了数轴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定义明确数轴的三要素.
4. A,B是数轴上两点,互为相反数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相反数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反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利用相反数的定义并结合数轴表示即可解答.
解:由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到两点离原点的距离相等,且符合相反,
画图为:,
故选:B.
5. 如图,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分析】检测质量时,与标准质量偏差越小,合格的程度就越高.比较与标准质量的差的绝对值即可.
,,,,
而,
∴C选项的球与标准质量偏差最小,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绝对值表示的意义.
6. 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绝对值为2的数所对应的点是()
A. 点A与点CB. 点A与点DC. 点B与点CD. 点B与点D
【正确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熟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即可判断.
解:绝对值为2的数为2和,
∴观察数轴上绝对值为2的数所对应的点是点A与点D,
故选:B.
7. 在﹣4,2,﹣1,3这四个数中,比﹣2小的数是( )
A. ﹣4B. 2C. ﹣1D. 3
【正确答案】A
解:∵正数和0大于负数,
∴排除2和3.
∵|﹣2|=2,|﹣1|=1,|﹣4|=4,
∴4>2>1,即|﹣4|>|﹣2|>|﹣1|,
∴﹣4<﹣2<﹣1.
故选A.
8. 若的相反数是3,,则的值为()
A. B. 2C. 8或D. 或2
【正确答案】D
【分析】根据相反数、绝对值求出x,y的值,代入代数式,即可解答.
解:∵x的相反数是3,
∴x=-3,
∵|y|=5,
∴y=±5,
∴x+y=-8或2,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绝对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反数、绝对值的定义.
9. 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乘方运算,有理数大小比较,绝对值意义,根据乘方运算法则,绝对值意义进行计算,然后再比较大小即可.
解:∵,
又∵,
∴.
故选:A.
10. 若,则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一定在()
A. 原点的左侧B. 原点或者原点的左侧
C. 原点的右侧D. 原点或者原点的右侧
【正确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绝对值和数轴,熟练掌握求绝对值的规律:“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如果,那么”是解题的关键.利用求绝对值的规律即可判断的范围,即可解答.
解:∵当时,;当时,;当时,;
∴有理数为负数或,
∴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一定在原点或者原点的左侧,
故选: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A、B两地相距,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大于1的科学记数法的表示,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的值.
根据绝对值大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其中,的值为整数位数少1.
解:大于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其中,,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
12(精确到十分位)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熟练掌握精确到哪位,就是对这位后边的数进行四舍五入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精确到十分位,即要在十分位的下一位百分位上进行四舍五入求解作答即可.
解:由题意知(精确到十分位),
故.
13. 绝对值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为_____.
【正确答案】2,,1,,0
【分析】根据题意找出绝对值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有:0,,.
解:根据题意可得,
绝对值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有:2,,1,,0.
故2,,1,,0.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 观察下列算式:,请你在观察规律之后并用你得到的规律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502.
【正确答案】 ①. 48 ②. 52 ③. 4
【分析】根据数字变化规律得出第n个算式为:,进而得出答案.
解:∵,
∴第n个算式为:,
∴,
故48;52;4.
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根据数字变化得出数字规律是解题关键.
15. 对于,当___________时,它有最小值,且此时最小值___________同理,对于有最大值,此时最大值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 0 ②. 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熟练掌握绝对值的非负性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求解作答即可.
】解:由题意知,,
∴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当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故0,,.
三、解决问题一(16、17题每题5分,18、19每题6分,共22分)
16. 计算:
【正确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配律,正确理解分配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分配律计算,即得答案.
.
17.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起来.
2,,,0,,
【正确答案】图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并比较数的大小,先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再根据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比左边的大,比较大小即可.
解: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如图:
由图可知:
18.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1)负分数集合:{ …};
(2)正整数集合:{ …};
(3)有理数集合:{ …};
【正确答案】(1)
(2)
(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解题过程中重点在于做到不重不漏.根据有理数分类进行填空即可.
【小问1】
解:负分数集合:;
【小问2】
解:正整数集合:;
【小问3】
解:有理数集合:.
19. 计算:
(1)
(2).
【正确答案】(1)
(2)
【分析】题目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求解即可;
(2)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计算乘法运算即可.
【小问1】
解:
;
【小问2】
.
四、解答题二(题每题8分,共32分)
20. 袋大米,以每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为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记录如下(单位:):,,0,,,,,,,;
(1)最重的一袋实际为________.
(2)这袋大米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
【正确答案】(1)
(2)千克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应用等知识.熟练掌握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最重的一袋实际为,计算求解即可;
(2)根据,计算求解即可.
【小问1】
解:由题意知,最重的一袋实际为(),
故;
【小问2】
解:∵,
∴这袋大米的总质量是千克.
21. 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3.求的值.
【正确答案】9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倒数,绝对值,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相反数,倒数,绝对值,代数式求值是解题的关键.
由题意知,,然后分,两种情况,代值求解即可.
解:∵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3,
∴,
当时,;
当时,;
综上所述,的值为9或.
22. 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填空:;;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运用(1)的规律,计算:
【正确答案】(1)15,5050,
(2)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有理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题中存在的规律并灵活运用.
(1)根据所给的等式的形式进行求解即可;
(2)将原式转化为即可求解计算.
【小问1】
解:;
;
,
故15,5050,;
【小问2】
解:
.
23. 出租车司机小张某天下午的运营是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道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他这天下午的行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张离下午出车点的距离是多少?
(2)离开下午出发点最远时是多少千米?
(3)若汽车的耗油量为0.06升/千米,油价为4.5元/升,这天下午共需支付多少油钱?
【正确答案】(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张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21千米
(2)离开下午出发点最远时是26千米
(3)这天下午共需支付22.95元油钱
【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总路程为所走路程的绝对值的和.
(1)把所有的行程数据相加即可求出小张离下午出车点的距离,若数据为正则在出发点的东边,反之在西边;
(2)分别计算出小张每一次行程离出发点的距离,再比较出各数据的大小即可;
(3)耗油量每千米的耗油量总路程,总路程为所走路程的绝对值的和,再结合油价求解即可解题.
【小问1】
解:小张离下午出车点的距离
(千米).
答: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张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21千米;
【小问2】
解:当行程为千米时离开下午出发点15千米;
当行程为千米时离开下午出发点千米;
当行程为千米时离开下午出发点千米;
当行程为千米时离开下午出发点千米;
当行程为千米时离开下午出发点千米;
当行程为千米时离开下午出发点千米;
当行程为千米时离开下午出发点千米;
26最大,
离开下午出发点最远时是26千米,
答:离开下午出发点最远时是26千米;
【小问3】
解:∵这天下午小张所走路程
(千米),
这天下午共需付钱(元),
答:这天下午共需支付22.95元油钱.
五、解决问题三(24题9分,25题12分,共21分)
24. 有20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单位:千克):
(1)这些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多少千克?
(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为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3))若白菜每千克售价26元,则这20筐白菜可卖多少元?
【正确答案】(1)5.5;(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8千克;(3)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1320.8元
【分析】(1)根据最大数减最小数,可得答案;
(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标准的重量,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得答案;
(3)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总重量,根据单价乘以数量,可得答案.
(1)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多重(千克),
答: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多重5.5千克;
(2)由表格可得:
(千克)
答: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8千克
(3)由题意可得, (元),
答: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1320.8元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列式计算.
25. 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90.
(1)请写出与A,B两点距离相等的M点对应的数;
(2)现在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3)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求经过多长的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35个单位长度.
【正确答案】(1)40;(2)30;(3)经过13秒或27秒
【分析】(1)先求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90-(-10)=100,再求出M点到A、B两点的距离:100÷2=50,然后借助数轴即可求出M点.(2)根据A、B两点的距离和两只蚂蚁的运动速度可求出相遇的时间,即可求出每个蚂蚁运动的距离,即可求出C对应的数.(3)此问分为2只电子蚂蚁相遇前相距35个单位长度和相遇后相距35个单位长度,分别计算即可.
(1)90-(-10)=100,
100÷2=50,
90-50=40.
答:M点对应的数是40.
(2)100(2+3)=20,
203=60,
90-60=30.
答:C点对应的数是30
(3)(100-35)÷(2+3)=13秒,
(100+35)÷(2+3)=27.
答:经过13秒或27秒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35个单位长度.
此题考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决(3)的关键是要分两种情况:相遇前和相遇后.
与标准质量差
-3
-2
-1.5
0
1
2.5
筐数
1
4
2
3
2
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振安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2024-2025学年数学九上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石排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