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 专项讲义(原卷+解释)2024-2025学年 统编版全国通用
专题08 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 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8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8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
解题方法
(1)分析正面描写。
= 1 \* GB3 ①分析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如《陈涉世家》中陈胜所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语言可看出陈胜是一位胸怀大志,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农民起义领袖。
②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有时语言可以刻意去伪装,但行为、动作却很容易暴露自身的特点,而且往往表现在细节上。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一语句写出了宋濂小时候嗜学、勤学、苦学的品质。
③关注人物心理,人物的心理会烙上个人精神品格的印记。
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的心理活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写出了作者身处逆境旷达的胸怀。
④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表情),人物的神态(表情)是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
(2)分析侧面描写。
人物的侧面描写是指对该人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或人物,或者通过描写他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从侧面间接地表现该人物的性格特征。(3).从评价性句子分析人物。 我们还可以从评价性的句子,尤其是作者的评论来分析人物。
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
在文言文阅读题中,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二是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
人物形象词语
正面人物
君王:善于纳谏、知人善用、体贴民情、爱民如子
臣子:敢于进谏、忠君爱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精于谋划、以死卫国、人不居功 为人谦让
名士:情趣高雅、超凡脱俗、桀傲不羁、多才多艺、机智果断、破案如神
父母: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重视教育、教导有方。
小孩:机智聪慧、好学上进、孝敬长辈、口齿伶俐、勤奋刻苦、 专心致志
反面人物
狡诈贪婪 趋炎附势 背信弃义 沽名钓誉 恃强凌弱 见风使舵 蛮横专断 表里不一 口蜜腹剑 无恶不作 忘恩负义 油嘴滑舌 卑鄙无耻 落井下石 投机取巧 乘人之危
答题步骤
1.认真看清题目,带着问题通读文本,抓住人物描写的语句(语言、行动等)。
2.准确理解文意,将人物描写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文,进行概括和归纳。
3.在描述人物性格特征时,一般用二至三个词语来形容,尽量用四字词语。
课堂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③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④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袁枚《子不语·卷十四》)
注: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③取势:摆好姿势。④纵:放开。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垂 死 之 年 能 以 一 死 成 君 之 名 死 亦 何 怨!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但见杨双膝跪地 ②但当涉猎
B.①陈康肃公善射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C.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①精于拳术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尔安敢轻吾射 (2)惟手熟尔 (3)咳嗽不绝声 (4)傲之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5.选文在刻画卖油翁与卖蒜叟的形象时,既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 刻画,又运用 手法来间接刻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怒出樵斧斫蟒首。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医养半年方愈。噫!农人中乃有悌弟如此哉!或言:“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信然!
(选自《聊斋志异》)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乃悟前狼假寐( ) (2)盖以诱敌( )
(3)蟒亦负痛去( ) (4)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 )
7.用“/”给文中划波浪线语句断句(标两处)。
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与蟒争竟曳兄出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见兄被噬,遂怒出樵斧斫蟒首。
9.结合选段内容,具体分析“屠户”与“弟弟”两人形象的异同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范纯仁①,字尧夫,资警悟,八岁,能讲所授书。中皇祐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②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七十三》,有删改)
[注释]①范纯仁: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次子。②牢笼:用手段笼络。
10.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复何辞
②亦不能遂养焉
③为宰相
④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
1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两处)
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
1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范纯仁的形象特点。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节选自《木兰诗》)
【乙】
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十人,逾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督厉①将士且战且前得入鲁阳山获免②。自诣览乞师,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仍结为兄弟,访即遣子抚③率三千人会石览俱救崧。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时人叹曰:“以十三龄之弱女,独能奋身而出,突围求援,如此奇女子,求诸古今史乘④中,得未曾有。”
(《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六十六》)
【注释】①督厉:勉励。厉,通“励”。②获免:没有被敌人追上。③抚:人名,周访长子周抚。④史乘(chéng):指一般的史书。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关山度若飞 ②赏赐百千强
③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 ④以十三龄之弱女
1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灌 督 厉 将 士 且 战 且 前 得 入 鲁 阳 山 获 免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17.时人赞叹荀灌为“奇女子”,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荀灌“奇”在何处。
18.两文塑造的都是女英雄形象,为何【乙】文具体详实地描写了荀灌突围救父的战斗经过,而【甲】文对木兰沙场征战的场面却一笔带过?请写出你的发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 (2)尔安敢轻吾射( ) (3)徐以杓酌油沥之( )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乙】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①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②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②纵:放开。
2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精于拳术/淫慢则不能励精
B.以拳打砖墙/自以为大有所益
C.杨故取势于十步外/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已夹入老人腹中/待君久不至,已去
2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23.【甲】【乙】两文段朔造的人物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分别说说陈尧咨和杨二相公,卖油翁和卖蒜叟的性格相似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苏①自永乐间久不治,朝廷患之,屡遣使督责无效。后况②出郡守治此地。公既至,悉察得民隐,喟然曰:“郡久不治,病在赋重、民贫、吏胥③为奸耳。”因焚香自祝,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或说以祸福,不顾,卒得所请。次发④奸吏豪民数人,郡遂大治。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⑤没。
性刚明,见事必为,不计成败,然卒皆底⑥于成。朝廷累有褒美宴劳之宠,而以苏人仰之,终不迁其官,公亦为之不倦焉。
(节选自《寓圃杂记》)
【注释】①苏:指苏州。②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③胥:古代的小官。④发:揭发。⑤垫:陷沉,淹没。⑥底:古同“抵”,达到。
24.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患之”中的“患”有“忧虑”“灾祸”“害病”等意,在此处取“忧虑”之意。
B.“因焚香自祝”中的“因”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中的“因”意思相同。
C.“而以苏人仰之”中的“而”与“学而不思则罔”中的“而”意思相同。
D.“迁”有“变动,转变”“贬谪”“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等义项,“终不迁其官”中的“迁”应为“升职”之意。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B.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C.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D.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公既至,悉察得民隐。
27.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况钟形象的主要特点。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①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③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④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缘:攀援。④张辽:曹军将领。
28.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权谓吕蒙曰( ) (2)诸将欲作土山( )
(3)及水以归( ) (4)闻城已拔( )
29.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人不知而不愠
B.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若留经日/若屈伸呼吸
D.不能甚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31.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具体说明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①以衣裳,缀以丹碧②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③,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注释】①被:通“披”。②丹碧:红绿色彩。③堂背:厅堂背阴处。
32.“置之堂背”中“置”的意思是( )
A.释放B.搁,安放C.建立D.驿站
33.请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
34.本文在塑造琢冰者这位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①以买纸。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框街,与染工为邻。众人异之,或问其故。友正答日:“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有以纸领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普。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邀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有其穷。子瞻见之,大笑。就坐,二人每酒一逗,即展纸挥毫,一二小佳磨墨,几不能供。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其性直,恐为名产所,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①鬻(yù),实。②端,长度单位。布帛二大(或六大)为一端,
3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众人异之
A.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B.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香远益清(《爱莲说》)
36.划分文中波浪线句子的停顿
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37.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恐为名声所累
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3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张友正的形象特点。
范氏①之亡也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注】①范氏:范武子之后,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②钟:似铃而大者。
3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氏之亡也(丢失)B.以椎毁之(用)
C.恶人闻之(害怕、担心)D.悖矣(荒谬)
40.“遽”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两个义项:①急速;②竞。你认为“遽掩其耳”中的“遽”应该选择哪一个?请说明选择的理由。
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42.寓言的故事人物和事件往往都是虚构的,但会讲故事的人善于引用史实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或者用合乎生活逻辑的想象来体现故事的合理性。请你以这则寓言为例,说说它是如何做到的。
43.本文的主人公与《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在形象特点上是否具有相似性?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想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④叹其技之奇妙。
(节选自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屡次,不断地。
44.辨析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1)悉仿生人
古义:活人 今义:
(2)形体态度
古义: 今义: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4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自 王 公 卿 相 以 至 工 艺 杂 流 凡 有 名 者 往 往 留 像 于 馆。
46.侧面烘托,就是间接地以旁人的表现或者其他事物的描写等来衬托出想要表现的内容,又称侧面描写。从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了侧面烘托写法的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汤敦甫借钱
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①其御者,詈②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直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③,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史至,起居④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史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史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⑤,与指挥史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选自《新世说》)
【注释】①捽(zuó):掀;抓。②晋(1ì):骂,责骂。③贯:古代的铜钱用绳穿,一千个为一贯。④起居:问安。⑤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4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弛( ) (2)几何( ) (3)窘( )
4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
(2)指挥史如数与之,翁叩谢去。
49.读了本文,你认为汤敦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其三个形象特点。
① ② ③
高公念东少宰①家居时,夏月独行郊外,于堤边柳阴中乘凉,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适②县尉张盖至,惊曰:“此高公,何乃尔③?”公笑而去。
达官遣役④来候公,公方与群儿浴河内,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此即是。”役于水中跪谢⑤,公亦于水中答之。
公赋诗,兀坐⑥斋中。一 无赖子与公族人相角,走诉公,且以头撞公,家人奔赴,劝之去。公徐问曰:“此为谁,所言何事?”盖公酣吟,毫不挂念,其胸次为何等物邪!
(节选自《筠廊二笔》)
【注释】①少宰:刑部侍郎。②适:恰好。③何乃尔:为何做这种事。④役(yì):差役,在官府中当差的人。⑤谢:认错,道歉。⑥兀坐:端坐。
5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到达)B.公笑而去(距离)
C.公方与群儿浴河内(正)D.且以头撞公(用)
51.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B.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C.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D.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52.翻译句子。
(1)役于水中跪谢,公亦于水中答之。
(2)此为谁,所言何事?
53.概括文中刻画了高念东怎样的形象?
分类
解释
外貌描写
以“形”传“神”,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处境、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动作描写
人物的一举一动最能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语言描写
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描写更能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多维的性格。
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物内心变化的面部表现,把握神态描写便于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
心理描写
人物的心理描写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
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特定人物形象,间接表现特定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文言文的手法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10文言文的手法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10文言文的手法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7文言文特殊句式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7文言文特殊句式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7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