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原卷版)2024-2025学年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
    • 解析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解析版)2024-2025学年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原卷版)2024-2025学年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专项(统编版)第1页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原卷版)2024-2025学年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专项(统编版)第2页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原卷版)2024-2025学年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专项(统编版)第3页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解析版)2024-2025学年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专项(统编版)第1页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解析版)2024-2025学年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专项(统编版)第2页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解析版)2024-2025学年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专项(统编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4实词含义-词类活用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要准确把握各类实词的活用类型,才能准确翻译一句话。
    词类活用的分类
    名词的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名词作状语
    一般名词作状语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方位名词作状语
    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时间名词作状语
    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在早上”。
    动词的词类活用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如“无鲜肥滋味之享”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
    如“天下苦秦久矣”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渔人甚异之。“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使之止(使愚公止)
    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臣:使……称臣。
    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凄、寒:使神骨凄寒。
    课堂练习
    [展思维过程]阅读下面文章
    终身食鱼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①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②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③,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注释]①郑相:郑国的宰相。②嗜:喜欢,爱好。③禄:古代官吏的薪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有馈鱼于郑相者
    郑相不受________
    或谓郑相曰
    2.根据短文内容,分析郑相思维过程,补全表格。
    3.从郑相的话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A.贪得无厌
    B.清正廉洁
    C.见风使舵
    D.诚实善良
    【典籍中国】中国旅游日来源于《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请完成练习。
    游天台山日记
    癸丑之三月晦①,自宁海出西门。 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 闻此地於菟①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焉。
    【注释】①晦:农历每月最末一天。②於菟(wū tú):老虎的别称。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自宁海出西门:从B.至梁隍山:到
    C.闻此地於菟夹道:听见D.遂止宿焉:于是,就
    5.用“ ”画出作者看到的景色和表达心情的句子。
    小古文阅读。
    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尝①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③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尝:曾经。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裘:皮衣。
    6.下列句子标注了停顿,合适的一项是( )。
    A.驻马观/之,良久/而去。B.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C.驻/马观之,良/久而去。D.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晋索靖所书]书:写。B.[数百步复反]复:再,又。
    C.[及疲]及:及时。D.[因宿其旁]因:于是。
    8.短文中的欧阳询是一个怎样的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专心致志B.反应迟缓C.博采众长D.勤奋好学
    9.欣赏四幅作品,看看下面哪一幅书法作品是欧阳询的?( )
    A.筋肉丰满,浑厚有力B.平正端庄,笔力刚劲
    C.瘦硬挺拔,骨力遒劲D.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文言文阅读
    怀素①写字
    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③曰“绿天”。书不足④,乃漆⑤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⑥。
    【注释】①怀素:唐朝书法家。②零陵:今湖南零陵。③庵:住所。④足:足够。⑤漆:用漆涂。⑥穿:破,透。
    [译文]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怀素写字写不够,就把一个木盘涂上漆继续写。又把一块方木板涂上漆,一次又一次在上面写字,木盘和木板都磨穿了。
    10.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贫无纸可书 贫: 书:
    11.怀素是用什么来练习书法的____(多选)
    A.纸张B.木盘C.木板D.芭蕉叶
    12.下列谚语中,与“书之再三,盘板皆穿”表达的意思相近的是哪一项( )
    A.滴水能把石穿透B.一寸光阴一寸金C.今日事须今日毕
    13.怀素后来成为了唐代的大书法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____。
    A.学习要勤奋,要坚持不懈。
    B.学习要创新,善于运用各种资源
    C.学习永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14.我还知道, 、 、欧阳询、赵孟頫是我国的楷书四大家。
    15.阅读小古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拔树凿井
    伊犁①城中无井,皆②汲③水于河。一佐领④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⑤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⑥其⑦下无水,树安得⑧活?”乃⑨拔木就⑩根下凿⑪井,果⑫具⑬得泉⑭。
    【注释】①伊犁:古地名。在新疆。②皆:都。③汲(jí):取水。④佐(zuǒ)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⑤故:所以。⑥苟:如果。⑦其:指城中的老树。⑧安得:怎么会。⑨乃:于是。⑩就:靠近。⑪凿:挖掘。⑫果:果然。⑬具:一起,都。⑭得泉:找到泉水。
    (1)下列与“故草木不生”的“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低头思故乡
    C.大雨连下三天,故运动会暂停。
    D.西出阳关无故人
    (2)下面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A.伊犁城位于沙漠正中央。
    B.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
    C.伊犁城所有的佐领都很厉害,都会想办法打水。
    D.伊犁城中的人们,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水中打水,后来,由于一佐领的提醒、指导,人们便在城中的老树下挖井,终于找到了泉水。
    (3)这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 。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阅读实践活动,去探寻生活中的各种美吧!
    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书遂④大进。平生于⑤书,未尝苟且⑥,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⑦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⑧精妙。
    [注释]:①临:临摹。②日:每天。③率:标准。④遂:于是,就。⑤于:对,对于。⑥苟且:随便,马虎。⑦易:修改,更正。⑧愈益:愈加,更加。
    16.根据短文内容,在横线上写出带点词语意思。
    ①书 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未尝 苟且
    ④必再三易之不厌
    17.找到说明“文徵明练书法练得多”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孙敬悬梁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注释:夕:晚上。及至:到了。屋梁:房梁。
    18.试着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好学
    晨夕不休
    悬屋梁
    19.回忆《囊萤夜读》,车胤和孙敬在学习中都遇到了困难,车胤的困难是 ,孙敬遇到的困难是 ,他们采取的方法不一样,车胤的方法是 ,孙敬的方法是 。(原文填空)
    20.车胤和孙敬都是 的人,有关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还有:“ , , ”。(填成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③止,饯行于郊衢④,抚节悲歌⑤,声振林木,响遏行云⑥。薛谭乃谢⑦,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ōu): 唱歌,歌唱。②穷:穷尽。③弗:不。④饯:以酒食送行。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⑤抚节:按着节拍。悲:悲壮。⑥响:声音,声响。遏:阻止。行云:漂浮的云。⑦乃:于是。谢:认错。
    2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谓: 反:
    22.“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3.薛谭“辞归”是因为 ,“求反”又是因为 。
    24.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B.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C.触类旁通,学习要讲究方法。
    D.不畏艰难,学习要迎难而上。
    课外文言文阅读。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①好龙,钩②以写③龙,凿④以写龙,屋室雕文⑤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⑥,窥⑦头于牖⑧,施⑨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⑩叶公非好龙也,好夫⑪似龙而非龙者也。
    ——汉代刘向《新序》
    注释①子高:叶公的名字。②钩:衣服上的带钩。③写:画。④凿:酒杯。⑤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⑥下之:到叶公住的地方。⑦窥:探望,偷看。⑧牖:窗户。⑨施:伸入。⑩是:所以。⑪夫:这,那。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②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26.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叶公平时“好龙”表现的句子和描写叶公见了真龙表现的句子。

    27.通过这个成语故事,我们知道了叶公表面上 龙,实际上却 龙。
    阅读:文稿编辑部
    张无垢(gòu)读书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qīn)室有窗,每日昧爽②辄③执书立窗下,就④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窗下石上,双趺⑤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dí):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②昧爽:拂晓,天刚亮。③辄(zhé):就。④就:依靠。⑤双趺(fū):两足。
    28.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寓城西宝界寺
    A.寄托 B.居住
    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A.拿着 B.坚持
    29.“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正确的一项是
    A.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依然在。
    B.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好像还在。
    C.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已经不见了,到现在依然在。
    30.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A.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B.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C.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31.从文中“如是者十四年”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32.我知道古人读书的故事还有:《囊萤夜读》、 、 。
    文言文阅读。
    孟母三迁
    汉·刘向
    邹盂轲母,号孟母。其舍①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②。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③。”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④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⑤,揖让进退⑥。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注释]①舍:家。②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③处子:安顿儿子。④贾人:商贩。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⑥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33.先秦时期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儿时孟子最早接触的是( )
    A.礼B.乐C.射D.御
    34.带点字意思不同的是( )
    A.杨氏之子B.以居处子C.七子之歌D.孟子之少时
    35.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合适的解释是( )
    A.事不过三B.知错就改C.择邻而居D.知子莫如母
    36.请联系孟母三迁的居住位置与孟子情况的变化,写出对此事的看法。

    阅读。

    首四时,苏①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②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田畯③举趾于南南,游人连辔④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⑤矣。
    【注释】①苏:使万物恢复生机,②襟的:胸怀和神情。③田畯:古代管农事的官。④连辔:骑马并行。⑤最:最高,最佳。
    37.仿照示例,用这篇小古文中的字词填空。
    这篇小古文描写了春天的温度暖,春天的烟气 ,春天的鸟 ,春天的花 ,表现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发的样子。
    38.给下列每一句话选择合适的语气,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悠闲的 B.赞美的 C.欣喜的
    (1)百鸟和鸣,千花竞发。( )
    (2)田畯举趾于南亩,游人连辔于东郊。( )
    (3)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 )
    39.划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写在下面。

    40.请认真阅读小古文《紧急公文》并完成相应习题。
    紧急公文
    有急足下紧急公文,官恐其迟也,拨一马与之。其人逐马而行,人问:“如此急事,何不乘马?”曰:“六足岂不疾于四足?”
    ——(选自《笑府》)
    (1)给下面的句子画出恰当的朗读停顿,用“/”表示。
    有急足下紧急公文,官恐其迟也,拨一马与之。
    (2)下面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急足下紧急公文 足跌没水中
    B.其人逐马而行 登高而招
    C.拨一马与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六足岂不疾于四足 君有疾在肌肤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六足岂不疾于四足?
    (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这个急足平时送公文都乘马而行。
    B.因为公文紧急,官员给急足配备了一匹马。
    C.急足担心马累坏了官员会生气,所以不敢骑马。
    D.急足不骑马是因为别人告诉他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
    (5)文章中其人的可笑之处在哪?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望梅止渴
    ①魏武①行役,失汲道②,三军皆漏。操寻思少项,乃令曰:“前有大棒林,饶③子,甘酸可以解漏。”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人曰:魏武多智,非妄论也!
    注释:①魏武:曹操。 ②汲道:取得水的道路。 ③饶:多。
    4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三军皆渴( ) (2)操寻思少顷( )
    42.把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43.曹操的行为可以用( )来形容。(填序号)
    A.诡计多端B.饥不择食C.急中生智D.言不由衷
    44.“望梅止渴”后来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它的近义词是 。
    文言文阅读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欲负②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③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④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⑤矣!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到齐国。②负:用背驮东西。③椎:槌子或棒子。④遽:立刻。⑤悖:荒谬。
    4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范氏之亡也( ) (2)欲负而走( )
    (3)则钟大不可负( ) (4)恶人闻之( )
    4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47.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偷别人的东西时,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就可以了。
    B.保管好自己的东西,要防止偷窃。
    C.自欺欺人的想法和做法是十分愚蠢的。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书低
    一生赁①僧房②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生曰:“我要睡,取书作枕头耳。”
    (选自《笑林广记》)
    注释:①赁:租用。 ②僧房:僧人居住的房舍,即寺院。
    4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童持《文选》( ) (2)僧大诧曰( )
    4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

    50.关于“书低”中的“低”字,僧的理解的是 ,而书生的意思是 。
    51.文中的书生是一个( )的人。
    A.饱读诗书,勤学苦读B.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C.恃才傲物,眼高手低D.好胜心强,固执己见
    文言文阅读。
    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①,以②大醉,去,遗③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华度④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⑤为谢,却不受。(选自《世德纪》)
    【注释】①濯足:洗脚。②以:因为。③遗:遗失,落下。④度:猜测。⑤铤:通“锭”,用以货币流通。
    5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其人果号而至 (2)却不受
    53.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54.以下词语中的“囊”和文中加点的“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囊萤夜读B.锦囊妙计C.皮囊D.胶囊
    55.你觉得王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下你的看法及理由。

    文言文阅读。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①而颦②其里③,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④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颦美⑥,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①病心:心口痛。②颦:皱眉头。③里:乡里。④挈(qiè):带领。⑤去:跑;躲避开。⑥颦美:皱着眉头美。
    56.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认为……很漂亮)B.坚闭门而不出(坚持)
    C.挈妻子而去之走(跑)D.彼知颦美(她,指丑人)
    57.东施也捂着心口在村中走是因为 。
    58.文中划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
    59.东施效颦之丑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出来?请用“ ”标出来。作者在这里运用了(A.正面描写 B.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
    走进封面人物——宋濂嗜学。
    余①幼时即嗜②学。家贫,无从致③书以观,每假借④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⑤。录毕⑥,走⑦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⑧,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注释:①余:我,指宋濂,明初政治家、文学家。②嗜:喜爱。③致:得到,获得。④假借:假与借在此都指借。⑤弗之怠:不放松抄写的事。⑥毕:完,结束。⑦走:跑。⑧以是:因此。
    60.朗诵这则小古文,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余/因得遍/观群书D.人多/以书假/余
    61.同学们对“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展开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计日以还B.录毕,走送之C.不敢稍逾约D.余因得遍观群书
    62.结合班刊主题,你会选择下列第( )个场景作为封面?写下理由。
    ①手自笔录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③余因得遍观群书

    阅读。
    画龙点睛
    张僧繇①(yóu)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③。”人以④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注释】①张僧繇:南朝梁吴人,中国古代著名画家。②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③去:离开。④以:认为。⑤破:击破。⑥皆:都,全都。
    6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人以为诞( )(2)须臾( )
    64.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65.下列对“画龙点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画得太像就会飞走。
    B.画家绘画技巧再高明,也需要别人帮忙才能有提升。
    C.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D.说明画龙不能画眼睛,画眼睛就会变成真龙飞走。
    66.下列选项中,与“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余音绕梁B.点睛之笔C.妙笔生花D.栩栩如生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宋·朱熹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③,啖④粥而读。既仕⑤,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⑥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⑦当先天下之忧而⑧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辄(zhé):就。③给:供应。④啖(dàn):吃。⑤既仕:考取功名后。⑥谪(zhé):遭贬。⑦士:这里指读书人。
    67.【解释字义】请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家贫无依: 每以天下为己任:
    68.【解释句意】借助注释,写出文中划“ ”句子的意思。

    69.【把握中心】读了上文,我知道范仲淹的大志是 。
    70.【合理选材】下列哪件事不是表现范仲淹“大志”的?( )
    A.两岁时,他家贫无依。B.年少时,他发愤苦读。
    C.做官后,他论天下事。D.贬谪后,他刻苦自励。
    文言文阅读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②处士③请④为王吹竽,宣王说⑤之,廪食⑥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⑦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②南郭:复姓。③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④请:请求,要求。⑤说:通假字,通“悦”,对……感到高兴。⑥廪食(lǐn sì):官府供食。廪:粮食。食:供养。⑦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
    7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必三百人( ) (2)为王吹竽( )
    (3)湣王立( ) (4)好一一听之( )
    7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廩食以数百人。

    7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B.“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C.南郭处土之所以无法立足是因为湣王不喜欢听他吹竽。
    D.南郭处士之所以无法立足是因为湣王喜欢听他们一个个吹竽,南郭处士无法再滥竽充数了。
    遇到的问题
    思维过程
    做出决定
    馈鱼
    做法:受鱼
    结果:①▲
    ③▲
    做法:不受鱼
    结果:②▲

    相关试卷

    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9文言文的情感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文言文的断句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专题06 文言文的断句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6文言文的断句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6文言文的断句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虚词含义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专题05虚词含义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讲义 统编版(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专题05虚词含义原卷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专题05虚词含义解析版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