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出行乘坐公交车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将垃圾露天焚烧处理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水B.汞C.金刚石D.氯化钠
3.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在陶瓷的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练泥拉坯B.印、利、晒坯C.刻花施釉D.烧窑彩绘
4.以下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是( )
A.NaB.CC.CaD.Zn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再加热溶液,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无色
C.紫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无色
6.制造C919大飞机采用的非金属材料氮化硅(),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7.中国承建太阳能发电站。其电池片主要原材料为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地壳中含量较高的非金属元素
B.一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g
C.硅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
D.硅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
8.富勒烯的结构和世界杯使用的足球相似,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单质
B.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是CO
D.和石墨元素组成不同
9.氯乙烷()被称为足球场上“化学大夫”,将它喷在受伤处,使皮下毛细血管收缩而停止出血,下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B.氯乙烷止血原理可能是液体喷到伤口处汽化吸热降温,使毛细血管收缩
C.氯乙烷和乙烷()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相等
D.要制得氯乙烷,反应物中必须含有碳、氢、氯元素
10.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款新型手机电池,其反应原理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B.C.D.
11.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且规范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大理石
C.制取D.收集
12.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下列关于氮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氮气可以用做食品保护气
B.氮气可以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可以用来制氮肥
D.氮气可以用作灯泡填充气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盐酸易挥发,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医疗急救
C.金属铁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铁锅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1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气灶火焰黄色可调节灶具进风口,增大空气的进气量
B.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加热盛有水的纸杯无法燃烧是因为纸杯着火点高
15.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先将液体甲滴入试管②中与物质乙充分接触,然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则液体甲和物质乙的组合可能是( )
A.水和氨气B.水和氢气
C.稀盐酸和石灰石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1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结构观:和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守恒观:1g和8g充分反应生成9g水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和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水电解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发生了变化
1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
18.物质的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中的——点燃
B.鉴别和——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除去中的——高温煅烧
D.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和蔗糖——品尝味道
1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B.N为单质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利用氧化镁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得的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该方案便于和的分离
C.理论上每生成1.7g,需补充4g
D.理论上分解5.35g,可获得7.3g
二、实验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甲烧杯中蜡烛一直持续燃烧,而当向乙烧杯中依次加入和溶液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大白雾,蜡烛燃烧更旺,但过一会儿逐渐熄灭。
(1)乙烧杯蜡烛燃烧更旺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问题1】导致乙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燃烧产生的使蜡烛熄灭猜想二:白雾是水雾,它导致蜡烛熄灭
(2)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排除了猜想一,其依据是_________。
【实验验证】两只相同的烧杯A、B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燃着的蜡烛,向烧杯A中加入刚烧开的100℃水,另一只烧杯B中加入和溶液。
(3)若观察到现象_________,则猜想二正确。
【深度思考】乙烧杯中水雾是怎么产生的?
资料:水雾的产生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且溶液的浓度越大,产生的水雾越多。
【问题2】为什么溶液的浓度越大,水雾越多呢?
【实验验证】分别向三只烧杯依次加入和浓度不同的溶液测定温度变化。
【解释与结论】
(4)该对比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填序号)。
A.溶液的初始温度相同
B.反应开始的时间相同
C.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
D.溶液质量相同
(5)根据实验数据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6)根据实验结果,①实验室用液制取氧气时,为了减少制得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溶液最好选用浓度为_________(“5%”或“10%”或“30%”)。②要使乙烧杯中的蜡烛一直不熄灭,在加入现有药品的基础上,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
【问题3】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下表是某小组同学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7)从实验①和②可对比可知,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有关,则表格中的V=_________;若x_________49.21(填“>”或“=”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文件包含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pdf、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docx、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pdf、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